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涵盖范围广泛,其中从事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主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速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促进农业科技革命,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必须更加有效地利用好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村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以江苏省农科院为例,简述了农业科研单位实施助推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现实意义,并针对帮扶村大学生村官农业知识缺乏、项目参与积极性不高、项目管理漏洞等影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主要问题,提炼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助推模式,安排创业资金、制定创业项目、强化培训等,以及加快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工程的优化改进措施,从而为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构建大学生村官待得住、流得动长效机制提供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计量的非点源污染研究趋势及热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点源污染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客观地掌握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的研究现状,明确当前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基于 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工具 Histcite对非点源污染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地计量学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研究最早于 1973年开展且文献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国际上在该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单位主要集中于美国和英国等,国内实力较强的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贡献的高影响力论文较多,而国内原创性成果与重要发现偏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少,核心作者数量少;细菌污染、气候变化、非点源污染控制以及重金属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In the last decad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 studies on water quality model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water quality models are mainly used for simulating, assessing and predicting water quality and expounding the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 in aquatic environment, the common models in literature such as fugacity approach, transport model of pollutants in multimedia environment, pollutant exposure model, and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model and so on are 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history and future trend of the research on aquatic environmental model are summarized. The theories,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problems which are involved with in this field are analyzed. Several leading objects for study are advanced also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5.
绿色农畜产品清洁生产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建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304-308
摘要 环境污染与食品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严重问题。虽然各国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使得农业生产模式各不相同。但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及其相应的技术研究,在全世界已形成一个大趋势。我国在这一工作上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都不及发达国家。目前许多农业科技工作者,根据我国自然资源条件及经济技术现状,将研究目标定格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畜产品清洁生产水平上,是非常现实和客观的,且具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农区种草养畜的生产趋势,用构建食物链的技术措施,建立绿色农畜产品清洁生产模式,达到既生产符合人们希望的绿色农畜产品,又不污染农业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 of Science土壤酸杆菌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土壤酸杆菌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世界上研究最前沿的20个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学术期刊、学科和国家进行了文献计量学统计,进而了解土壤酸杆菌研究概况和动态。结果显示:2007—2017年土壤酸杆菌研究论文数量共1289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6年文献数量最高;中国、美国、德国、巴西、西班牙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中国文献数量最多,为423篇;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圣保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酸杆菌文献较多;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来自中国,主要核心期刊是《Microbial Ecology》、《Plos One》、《FEMS Microbial Ecology》、《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主要学科是微生物、环境生态学、生物技术与应用微生物、农学、理学相关学科。综合来看,美国、德国以及中国在土壤酸杆菌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研究热点是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学。  相似文献   

7.
罗婷  李林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8):259-263
本课题的总体目标是以区域试验和示范带动我国草种子的产业化生产,大幅度提高我国单位面积牧草及生态草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促进草种产业的起步与发展。对1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种物候期的观测、不同品种黑麦草鲜干草产量的测定及各品种不同时期刈割产量比较的研究,发现参试的十四个品种在本地区差异较为明显,从测定的各品种的各个数据来看,其中钻石T、海湾、特高表现较为突出,在生长势和产草量方面优于其它品种。故最适宜我区种植的多花黑麦草品种为钻石T、海湾、特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专利分析法的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200-204
为了解京津冀农业技术研究状况、研究实力和发展趋势,采用专利分析的方法,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3家省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为对象,对2012—2014年申请到的专利进行数量、IPC 部类、技术发展阶段等方面分析。结果发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利申请的数量多,研究领域覆盖的范围广,农业技术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分别拥有相对优势研究领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三地在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共性技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淮平原冬小麦分蘖成穗动态与气候生态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黄淮平原冬小麦分蘖消长的一般规律是:“两个盛期,一个高峰,越冬不停,集中死亡”.用白天平均温度积温(∑Tid)作生物学时间,代替自然天文时间,通过对本区冬小麦分蘖动态与气候生态关系的研究,黄淮平原冬小麦分蘖成穗随气温、土壤湿度等气候生态环境而变化的规律是:(1)最高群体以前:f=y_m/(1+e~(a-b∑Tid)·f_s·f_a-f_m (∑Tid相似文献   

10.
我国应重视开展果蔬采后食用安全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外果蔬采后产品出现的食用安全性问题,从我国果蔬产业的发展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建立的果蔬食用安全控制与管理体系,阐述了我国应重视开展果蔬食品安全性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并提出了研究的主要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萍  谭静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364-367
解决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了测度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协调程度,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经济与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测算地级城市经济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分别得到四川省18个城市1998至2008年的协调度,同时对不同地级城市、不同年份的计算结果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动态地分析与考察,结果表明四川省地级城市经济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协调程度虽然逐步提高,但是总体上水平不高,只有发展经济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举,才能改进协调度,从而为政府实施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水产科研院所为典型案例,对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收益型成果转化是水产科研院所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之一,其中包括内生转化和外生转化。文章分别以武汉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为分析案例,介绍内生转化和外生转化两种方式在运行机制、推广成效上的不同,以及各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解煌鸣  孙领  刘伟 《保鲜与加工》2017,17(5):120-128
由于西北地区物流行业滞后,农产品冷链运输设施匮乏,冷链物流制约着农产品产业在该地区的持续发展。以西北地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首先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西北地区冷链物流产品产量进行预测,并利用层次分析(AHP)综合评估法确认冷链物流中转节点冷库位置;在此基础上构建线性规划模型,并在基于冷库建设成本和运输成本最小化的约束条件下,运用LINGO软件求解,得到西北地区冷库建设布局最优解。最后通过上述分析,提出西北地区未来冷链物流发展方向和建议,即区域发展和依托发展更有益于我国西北地区冷链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俊  牛怡  杨子凡  董博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222-228
通过分析甘州区农田耕层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B)的空间分布,从水平与垂直方向对全区农田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照全国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分级标准得出全区各乡镇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丰缺情况。主要结论如下:在0~5 cm、5~10 cm 、10~20 cm土层水平方向上,土壤各有效态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和中间低四周高的特征。从垂直方向来看,全区土壤有效铁、有效锌平均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效铜、有效硼平均含量均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小;土壤有效锰平均含量的趋势为上下层高,中间层低;个别乡镇的土壤微量元素垂直分布特征与全区存在差异。全区大部分乡镇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属于适中水平;土壤有效硼含量属于缺乏水平。建议今后在种植中应向该区土壤施入硼肥。  相似文献   

15.
广西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类型划分与扶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玲  黄晓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6):157-164
贫困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贫困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贫困问题呈现多样化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广西贫困乡村类型,推进广西精准扶贫工作。本文以广西区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资源、社会四个方面选取影响贫困的28个指标,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制约广西贫困的主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影响贫困的主成分作为变量,对广西的贫困县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制约广西贫困的主要的因子为:“人口”因子、“经济收入”因子、“交通基础设施”因子,“工业化程度”因子、“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子、“通讯”因子、“教育”因子;2)广西贫困县的地域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农业生产力-工业化水平较低型贫困县,交通通讯基建落后型贫困县,文化教育落后型贫困县三大类,并针对各类型贫困县提出相应的减贫脱贫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广西石灰岩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协调区域科学发展,从社会可接受性、生产经济性、生态安全性3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三角模型和熵权法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广西石灰岩山区主要的32个县(区)土地利用可持续状态,识别各区县土地利用所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研究表明:兴宾区、金城江区、柳江区等11个县(区)为相对可持续状态,东兰县、平果县等10县(区)为弱可持续状态,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忻城县等11个县为不可持续状态。根据障碍因素诊断结果,结合广西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规划要求,石灰岩山区各县(区)可探索进行土地差别化利用转型,以实现更好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客观分析国内氮沉降研究现状,总结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旨在为氮沉降的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以“氮沉降”为主题词,从CNKI数据库中得到2009—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754篇,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关键词、作者、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氮沉降的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和资助基金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氮沉降研究经历快速增长和稳定发展2个阶段;(2)研究内容涵盖氮沉降、大气氮沉降、土壤呼吸、氮添加、湿沉降等;(3)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是最主要的研究机构;(4)四川农业大学的涂利华是发文量最多的学者;(5)《生态学报》是刊登氮沉降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研究投入最多的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尽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根据新形势下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定位和职责,针对无目标约束的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一套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绩效评价的评价系统。采用模糊评价理论和数据库构建技术,设计开发了系统管理软件,实现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流程管理、评价指标管理和上报数据管理,从而实现绩效评审、计算评分、数据统计和结果发布等功能,并应用于新疆农科院试验基地的实际测度。测评结果符合新疆农科院试验场站发展的实际情况,能揭示出新疆农科院各试验基地在全院总绩效中的位次和贡献份额,为新疆农科院评优工作提供了依据,为绩效工资的发放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管理和发展能力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蓝粒小黑麦糊粉层中控制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BcMYC1。本研究使用PCR方法克隆小黑麦中MYC转录因子BcMYC1。结果表明,小黑麦BcMYC1基因全长1683 bp,编码的氨基酸560个,分子量61870 Da,等电点4.71,有两个属于bHLH超级因家族的保守区,该蛋白具有亲水性,二级结构以α-螺旋(39.64%)和不规则盘绕(43.93%)为主要的部分,BcMYC1蛋白质不通过跨膜区,在膜外进行作用。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小黑麦的BcMYC1基因与小麦、矮牵牛、水稻等物种MYC调节基因的亲缘关系很高。本研究关于小黑麦中调控花青素合成代谢BcMYC1基因分子遗传机理,为小黑麦的花青素的研究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玉米籽粒大小是产量重要构成因子之一,也是受多基因调控的复杂数量性状,挖掘玉米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关键调控基因,将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本研究以212份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对粒长、粒宽和粒厚进行测定,并结合均匀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73,00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基于FarmCPU算法,在玉米的10条染色体上检测到47个与籽粒大小相关性状关联的SNP。结合B73玉米自交系籽粒发育的动态时空转录数据,在显著SNP标记的连锁不平衡区域内,共检测到58个与籽粒大小相关的候选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与多种蛋白存在互作关系,参与并调控多个与籽粒发育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过程。本研究为解析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改良籽粒大小和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