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胡吉利  尧蒙  蒋庆 《畜牧市场》2006,(8):128-129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对养禽业危害十分严重,禽类在紧急免疫禽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直接、关系到疫情的控制、养禽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健康。因此在大力发展养禽业的同时我们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对荣昌县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抗原后的家禽的抗体水平进行了实时监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将未浓缩的新城疫抗原分别与未浓缩的、浓缩3倍、浓缩6倍的禽流感抗原混合,并制备成三组鸡新城疫、禽流感(H9N2 HP株)二联灭活疫苗(简称新-流二联灭活疫苗),分别免疫21日龄SPF鸡,每羽0.3 mL,同时设置未免疫的空白对照组,免疫组与对照组均在免疫前及免疫后7、14、21、28、35 d进行采血,检测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结果发现,各免疫组在免后不同日龄的新城疫抗体基本一致,禽流感病毒抗原浓缩倍数越高(即禽流感病毒含量越高)的新-流二联灭活疫苗,免后14、21 d的抗体也越高;从免后21 d开始,各免疫组的禽流感抗体水平差异逐渐减小,免疫后禽流感抗体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该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可以通过浓缩提高抗原病毒含量的方法来提高免后早期抗体水平,取得良好的早期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PAI)是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疫苗免疫是禽流感防控中的重要环节。本试验采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Re-5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进行了鸭和鹅的免疫试验,对免疫鸭和鹅的抗体水平进行了动态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对鸭和鹅均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鸭和鹅禽流感免疫程序:2 w左右首免,4~5 w时二免,开产前三免,此后每隔4~5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4.
水禽禽流感HI抗体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18936-2003)[1],标准中要求采用鸡红细胞作为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的指示细胞监测禽流感抗体,这对于免疫鸡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水平监测比较合理[2-4],但对鸭、鹅及其他免疫禽类进行HI抗体水平监测时,常出现非特异性凝集现象[2-3],对检测结果的判定影响较大.有鉴于此,本试验拟对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水禽血清HI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适合免疫水禽禽流感HI抗体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日龄与母源抗体水平的鸭和鹅,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其HI抗体消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和观察,结果,初生水禽3日龄首免即可对禽流感疫苗(H5亚型)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雏鹅母源抗体几乎以每4d下降1个HI抗体效价单位的速度消退;母源抗体对H5禽流感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加强免疫鸭和鹅所产生的H5 HI抗体水平及其维持时间与仅免疫一次的鸭和鹅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鸭和鹅免疫H5禽流感疫苗后第25~30d H5 HI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6.
将试验动物分为鸡(A1/A2组)、鸭(B1/B2组)4个组,利用新型高效的鸡胚源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进行两次免疫,免疫前、首免及二免21 d后采血检验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结果显示,首免后各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二免后各组免疫合格率为100%。首免鸡H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高且均匀,鸭的抗体滴度相对偏低且离散分布较广。二免后鸡、鸭抗体滴度非常高,在8~10 log2之间。推广应用于种禽场、商品代规模场、农村散养户等,禽类免疫合格率达到89.32%。  相似文献   

7.
对某海兰种鸡场免疫禽流感疫苗60日龄和180日龄后的种蛋所生产的供应给周边的10个蛋鸡养殖户的雏鸡,采用4个不同日龄免疫禽流感H5N1Re-4-5疫苗及不免疫5种方式。随即选择同批的9个不同日龄的雏鸡各20只,进行采血,利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H5Re-4-5禽流感抗体水平监测分析。结果显示:种鸡免疫60d后出孵的5家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高,雏鸡首免在7~14日龄时免疫效果好;种鸡免疫180d后出孵的5家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低,雏鸡首免在7日龄前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疫苗对鹅副粘病毒病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几种常规鸡新城疫(ND)疫苗进行了鹅副粘病毒病的免疫效果试验。240只20日龄ND抗体检测阴性的小鹅分为8组,每组30只。第1~3组鹅用2~5羽份(相对于鸡,下同)Ⅳ系苗首免,2周后用2或5羽份NDI系疫苗二免;第5和6组鹅用2羽份禽流感.鸡新城疫(AI-ND)二联活疫苗(rL-H5株)首免,3周后再用2或5羽份同种疫苗二免;第4和7组鹅分别用2羽份灭活油乳剂苗和2羽份Ⅳ系疫苗单免;第8组鹅为非免疫对照组。定期采血检测各组NDHI抗体水平,分别于单免或二免后第21d和140d每组抽5只鹅用鹅源副粘病毒强毒株JG97进行攻毒试验,攻毒剂量为400LD50/只。试验结果表明,第1~3组鹅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免疫保护期也较长。到二免后140d,这三组鹅的平均HI抗体水平仍维持在4log2矿左右,而且可完全抵抗强毒攻击。根据实验结果,建议生产上采用2羽份NDIV系苗首免、2周~3周后以2~5羽份NDI系苗二免的免疫程序预防鹅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9.
高致病性禽流感对禽类及人类危害十分严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特点之一是随野生鸟类的迁徙,该病在全球广泛扩散和蔓延.野生鸟类在紧急免疫后的血清抗体水平直接关系到疫情的控制、养禽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健康.我国GB/T 18936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对火鸡、鸭、鹅(包括野生鸟类)等禽类接种禽流感疫苗免疫效力评价缺乏足够的血清学依据,国际国内对野生鸟类血清抗体水平检测资料比较欠缺.因此对野生鸟类高致病性禽流感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以禽类发病为主的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划为A类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方式加大了对禽流感的免疫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抗体水平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认为影响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因素主要有禽体健康状况、疫苗质量及免疫操作水平等,现将其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志  黄淑芳  胡新波  胡松华 《野生动物》2013,(6):346-348,354
杭州动物园从北京动物园引进5对蓝鹇种源。日常食物主要是青菜、稻谷、家鸡用颗粒料、少量苹果。饲养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疾病有细菌性肠炎、发情期的雄性打斗后的外伤等。杭州动物园经过精心饲养,3a繁殖达60多只。蓝鹇在杭州动物园的饲养和繁殖是全国人工饲养繁殖最好,且是全国最大人工种群。由于没有蓝鹇等野禽专用禽流感疫苗,杭州动物园使用家禽禽流感疫苗对蓝鹇进行禽流感免疫。根据家禽的禽流感免疫方法,每年对蓝鹇进行2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由于它的飞翔能力较强,每次免疫进行捕捉时均会乱飞,有时还会造成应激死亡,但最终免疫结果是否有效也未曾进行过检测。本研究中蓝鹇流感疫苗抗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禽流感病毒H5抗体酶联免疫(ELISA)的检测方法。结果证明家禽流感疫苗对蓝鹇有效,经胸部肌肉注射0.5ml/次,每4个月肌注1次,每年免疫3次。雏鹇首免应在出壳后第8天、第9天或第10天。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野鸟在传播禽流感病毒中的作用,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从威宁草海采集候鸟和留鸟的新鲜粪便,用RT-PCR方法检测病原核酸。监测到1份流感病毒阳性样本,对其血凝素(H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发现,该病毒属于H3亚型,所获得的HA基因1794 bp,包含有完整的阅读框架,编码566个氨基酸残基,包括6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其属于欧亚禽源分支。另外,HA受体结合位点上的氨基酸序列具有禽源特有的保守性,分别是154A、206E、210L、241G、242Q和244G。推导的HA裂解位点有典型的低致病特征(PEKQTR/GLF)。结果表明,贵州省野鸟中存在低致病性H3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3.
动物园鹦鹉科鸟类H5 N1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动物园虽然严格按照国家强制要求对园内饲养的野生鸟类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但是对于接种后各种鸟类免疫效果的问题仍未有研究。本次研究主要目的为探究圈养鸟类免疫商品化禽流感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如何,以及各个物种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是否相同。实验中选取动物园几种圈养小型鹦鹉科鸟类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免疫接种后,利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实验监测禽流感抗体水平变化规律,评估免疫效果。从初步的实验结果发现,鹦鹉科鸟类仅接种一次商品化禽流感疫苗,其免疫应答水平普遍偏低,免疫效果不理想。根据实验结果,尝试性地以虎皮鹦鹉为实验对象,尝试调整免疫程序后再次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通过多次尝试找出较好的免疫程序,使得虎皮鹦鹉的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得到改善,为今后制定出适合其他种类野生鸟类的禽流感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严重威胁着世界养禽业及人类健康.随着对流感病毒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已经从对流感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转移到对非结构蛋白即NS1蛋白的研究上来.研究发现流感病毒的NS1蛋白与流感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对凋亡的调节作用与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是否产生干扰素及其所感染的细胞系直接相关.NS1蛋白能够抑制病毒感染细胞干扰素的产生,在流感病毒颉颃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无法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的禽群,干扰了禽流感的诊断,掩盖了禽流感的流行,增加了禽流感的预防难度.NS1蛋白作为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临床应用中作为鉴别诊断免疫禽和自然感染禽的检测抗原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水禽禽流感(AD免疫防控的效果,一直是临床兽医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水禽禽流感的免疫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所获得的主要成果,从疫苗质量控制、免疫程序制订与实施、免疫效果监测、卫生与饲养管理措施等重要方面陈述了水禽AI防控的技术要点,望对提升水禽AI的防控水平、增加水禽养殖业收益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Twenty-one strains of 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1 of low virulence for chickens were isolated in Denmark between 1996 and the beginning of 2003. The low virulence of the strains was demonstrated by sequencing the fusion (F) gene at the cleavage site motif and in some cases by determining the intracerebral pathogenicity index in day-old chicks. By using a panel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it was shown that the isolates belonged to four different antigenic groups (five C2 isolates, six E isolates, six H isolates and four G/Q isolates). They were placed in three distinguishable genetic groups by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a partial sequence of the F gene. The origin of the six E isolates was probably contaminated vaccines; the other viruses were isolated from wild birds and from poultry which probably came into contact with wild birds.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surgical repair of the fractured avian coracoid and compare release rates back to the wild for birds treated surgically with those treated conservatively. DESIGN: Medical records of 17 birds presented to Healesville Sanctuary with fractured coracoids were examined retrospectively. Nine birds were treated conservatively and eight birds were treated surgically. Release rates back to the wil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Of the nine birds treated conservatively two were released back to the wild. Of the eight birds treated surgically six were released back to the wild. CONCLUSIONS: In this study greater success at returning birds with fractured coracoids to the wild was achieved with surgical repair tha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urgical repair is recommended for birds intended to be released back into the wild.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禽用(鸡、鸭、火鸡)核酸疫苗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描述禽用核酸疫苗的进展:病原,质粒以及免疫途径。其次,描述提高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方式:接种途径,疫苗剂量以及首免时间,增加宿主细胞对质粒的摄入,添加免疫增强分子,优化质粒骨架和密码子,疫苗抗原的选择,异源性的首免-加强免疫策略。最后,描述禽用核酸疫苗的其他特点:接种后质粒的去向,免疫反应的特点以及核酸疫苗的其他用途。  相似文献   

19.
野生鸟类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禽流感事件及其流行特点显示禽流感的发生与野鸟活动存在一定关系。本文介绍禽流感及近期流行特点与野生鸟类关系,并就防控禽流感保护野生鸟类提出一系列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