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宁丽康 《茶叶通讯》1990,(2):21-21,18
“双峰碧玉”是我场近年研制的新名茶,1985年和1988年两度在全省名茶评比中获优质奖。具有条索细紧,银毫显露,香气馥郁持久,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嫩绿匀亮的品质特点。为了突出“双峰碧玉”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的品质特点,1988年我们试用铝锅代替铁锅炒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试验设计1.供试材料:供试鲜叶为一芽二叶初展  相似文献   

2.
对相同鲜叶(1芽1叶初展)加工成8种名优绿茶(自然形茶、扁形条、龙井、供青、毛峰、碧螺春、眉茶、绿针),其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分析结果表明,名优茶间差异较大。未经揉捻名茶(8种名茶中前3种未经揉捻)茶多酚含量高于经过揉捻的名茶;扁形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其他名茶。叶绿素分析表明,名茶间Chla、Pya的差异较大,其次是Chlb,而Cda、Cdb、Pyb的差异较小。凡经揉格的名茶Chla的含量低于未经探捻的名茶(龙井制法的扁形茶除外),而Pya的含量则相反。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文摘)@倪德江…  相似文献   

3.
峡州碧峰峡州碧峰产于湖北省宜昌县邓村、太平溪一带。此地位于长江西陵峡境内,是唐朝峡州茶之地。这里群峰起伏、四季分明、云雾弥漫、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土壤肥沃,为茶树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由于碧峰茶具有条索翠绿显毫,味爽清香、叶底嫩绿匀整,茶汤黄绿明亮,耐冲泡的品质特点,受到饮茶者的赞赏。碧峰茶清明前后开采,一般特级茶采一芽一叶;一级茶采一芽二叶初展;二级茶采一芽二叶。  相似文献   

4.
兰溪毛峰     
“兰溪毛峰”外形挺直显毫,造形美似兰花,色泽黄绿带润,香气清高幽远,滋味鲜爽甘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已有16年生产历史,年产量在1吨以上。1983年参加金华市名茶评比,名列第一;1986年评为浙江省优质名茶。该茶在清明前后采摘,以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要求芽长于叶,选择高  相似文献   

5.
天尊贡芽     
《茶叶》1987,(3)
“天尊贡芽”为浙江历史名茶之一。产于桐庐歌舞天尊岭一带,方圆十余里。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生态环境良好。适制名茶的天尊、夏塘、歌舞三个村,茶园面积1000亩。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制作工  相似文献   

6.
龙井茶机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学文 《中国茶叶》2001,23(3):8-10
一、原料选择 选用适制龙井茶的品种,按标准采摘鲜叶.机制高档茶,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芽与叶的夹角小,芽长于叶,长度2.5~3.0cm;中档茶采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芽与叶长基本相等,长3.0~3.5cm;低档茶采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初展的鲜叶,叶长于芽,长度3.0~3.9cm.  相似文献   

7.
白岳黄芽白岳黄芽产于安徽省休宁县海阳镇西齐云山,其品质特征是:芽叶初展,一叶抱一芽,形如雀舌,满身披毫,干茶色泽黄中隐翠。冲泡后,香气高爽,汤色清澈明净,兹味鲜醇。叶底芽叶成朵,黄绿柔润,色香味形俱佳,堪为名茶新秀。白岳黄芽采制精细,每年谷雨前采摘,每斤干茶平均有35000个芽头。手工制作,分杀青、毛火、  相似文献   

8.
天山真香     
“天山真香”茶产于安徽省旌德县天山,是近年创制成功的新名茶,1988年6月份在全省名茶评此中一举夺魁。该茶品质特点为:外形挺直略扁平,色泽翠绿光润;内质香气清高持久、带有花香,滋味鲜醇,叶底嫩绿肥壮。天山真香茶是由谷雨前后采自高山茶地的一芽一叶初展鲜叶经精心考究的制作而成。采回的鲜叶薄摊于室内篾匾上,拣去紫茅,虫芽,以保证鲜叶原料质量,摊放4小时后开始制作。  相似文献   

9.
仰天雪绿产于河南省固始县仰天洼茶场。因其产地山高谷深,仰面着天,山顶的冰雪未融,山腰茶芽已萌发而得名。仰天雪绿条索平伏略扁、匀齐,锋苗挺秀,翠绿显毫;汤色嫩绿微黄,清澈明净;香型近似兰花香,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厚,回味长久,它是信阳地区接全国名茶信阳毛尖之后的名茶新秀。仰天雪绿的鲜叶采摘标准以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为主,成品茶依鲜叶采摘的早迟和嫩度定为  相似文献   

10.
“双峰碧玉”是湖南省双峰县茶场创造的新名茶,1985年以来曾三次获得省优名茶奖。近年该场为了突出双峰碧玉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的“三绿”特点,于技术上精益求精,作了采用铝锅代替铁锅的炒制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供试的鲜叶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叶,采用相同的炒制工  相似文献   

11.
黟山雀舌     
黟山雀舌是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1只新创名茶。其品质优异,具有形似雀舌、色泽黄绿、白毫显露、冲泡成朵、滋味鲜醇、回味甜爽、花香扑鼻、香气持久、耐冲泡的品质特点。茶名由安徽农业大学著名茶学教授陈椽命名。该茶1988年被评为省级名茶,1992年复评,确定为安徽省名茶,同年参加首届农业博览会,获优质产品奖。 黟山雀舌的采摘极为讲究,在清明前后,选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叶,芽叶长度标准为2.0~2.5cm,并要求肥瘦长短一致。采摘时做到六不采,即雨水叶、露水叶、对夹叶、短芽叶、紫色叶、病虫叶不采。其加工工艺如…  相似文献   

12.
白茶新品种"四明雪芽"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四明雪芽"为新鉴定的低温敏感型、白色系白化茶品种,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白叶茶1号".该品种为芽白型种,自化温度上限25C;温度低于15C时,春、夏、秋稍均呈白化;五年生树高138.4cm、当年新梢长度56.7cm,分别为对照的182%和205%;1叶初展和2叶初展芽重分别11.0g、17.2g,为对照的137.5%和110%;3~5年生三年平均亩产鲜叶74.2kg,高于对照42.4%;氨基酸最高含量11.07%,高出对照61.7%,感官品质优异,特色明显;-4C抗冻高于对照二级.  相似文献   

13.
特种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茉莉花茶是花茶中的珍品,以香气鲜灵芬芳,滋味醇厚鲜爽,品质优异而闻名。现将苏州茶厂近二年生产工艺简介如下:特种茉莉花茶选用的茶坯,一般均是特种名茶,有毛峰、碧螺春、火青、茗眉、奇峰、茗茶、狗牯脑、萌毫、大毫、峨眉等。  相似文献   

14.
茉莉花茶特征香气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茶是我国特有的再加工茶,香气是决定茉莉花茶品质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绿茶素坯和茉莉花茶的挥发性成分定性定量,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香气活度值法(Odor activity value,OAV)筛选茉莉花茶的特征香气成分,并探究其对花茶品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绿茶素坯与茉莉花茶中共鉴定出7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茉莉花茶的特征香气成分有13种,分别是3-己烯-1-醇、苯甲醇、芳樟醇、苯乙醇、乙酸叶醇酯、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水杨酸甲酯、顺式-3-己烯基异戊酸酯、2-氨基苯甲酸甲酯、顺式-3-己烯基苯甲酸酯、吲哚和α-法呢烯;苯乙醇与茉莉花茶品质相关性较低,其余12种特征香气成分与茉莉花茶品质相关性较强(r≥0.84)。该研究结果为茉莉花茶品质的评定、调控和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古劳银针古劳银针产于广东省高鹤县古劳公社。茶树多丛栽于山坡或梯坎边,园中植楹树,茶地长年铺草。古劳茶树叶色深绿,叶肉肥厚。古劳茶树有两种类型,一为青芽型,称青芯,用此鲜叶制出的成茶显毫,香气清高;另一为红芽型,称红芯,鲜叶品质稍差,用其制出的成茶香气稍低。古劳银针依品质优劣分为三个花色。 (1)高级古劳银针,俗称雀舌茶。春分前后,当芽头长达1.5~2.0厘米时采下一芽一叶初展作  相似文献   

16.
茉莉花茶增湿窨制新工艺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喷水增湿茶坯的方法窨制的茉莉花茶,结果表明,一窨花茶的品质,茶坯含水量10%—20%处理均优于传统工艺。将特级烘青茶坯含水量增加到10±2(%)、同时减花20%或30%,进行连窨试验,结果表明,减花二窨一提的花茶品质均优于传统工艺(不减花四窨一提)花茶,其中尤以减花30%二窨一提和不减花、茶坯不烘焙直接三窨一提处理的最佳。与传统工艺比较,新工艺不仅节省了花量,而且减少了窨次及烘焙次数,大大缩短了窨花周期(由12d 以上缩至4d),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白霜雾毫     
白霜雾毫 ,是 80年代创制的部级名茶 ,主产于安徽省舒城县西南一带的晓天、平田、河棚、城冲等海拔 5 0 0~ 80 0 m的深山区。这些地方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山腰坞岙常年云雾缭绕 ,而且采制季节正值山野簇簇兰花盛开 ,加上精湛的制茶技艺 ,使得该茶芽叶相连 ,形如春兰初放、色泽翠绿、满身披毫、汤色浅绿明亮、兰花香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甜、叶底嫩绿全芽。笔者依据多年的实践 ,将该茶的采制工艺介绍如下。1 鲜叶的采摘1 .1 鲜叶标准鲜叶标准为 1芽 1叶初展。要求芽叶柔嫩、多茸 ,芽头肥壮且长于叶 ,叶色黄绿匀齐 ,新梢长度 2 .7~ 3 .3 cm…  相似文献   

18.
周琦 《福建茶叶》2001,(3):30-30
福建茉莉花茶 ,色香味俱佳 ,是出口花茶的主要品种。由于茶树品种、生长的自然环境、采制技艺不同 ,制成的成品茶的品质特征、等级、价值的高低就不同。要使茉莉花茶既符合出口标准和合同的品质条件 ,又有利于经济核算 ,仅靠单一地区、单批唛原料往往难以实现 ,必须通过拼配技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1 福建出口茉莉花茶品质特征福建茉莉花茶传统的外销产品主要有茉莉银毫、春风、春毫 ,特级花茶至六级花茶 ,茉莉片、碎茶等。其品质的主要特征 :1 1 茉莉银毫 外形肥壮匀嫩 ,毫显 ,香气浓郁、鲜灵持久 ,滋味醇厚、清甜爽口 ,汤色鲜…  相似文献   

19.
都梁毛尖     
近年来,国营湖南武冈县茶叶示范场积极开发名、优、特、新产品,1988年试制的都梁毛尖已连续两年被评为省优名茶。该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细挺直,白毫满披,色泽翠绿,香气高长,滋味醇厚,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 1.鲜叶采摘选择晴天,露水少的时间开始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和一芽一叶。采摘时不准用  相似文献   

20.
诸暨石笕茶     
诸暨石笕茶产于浙江省诸暨市东白山麓,是近年来恢复创新的名茶,1981年获浙江省优质茶称号,1984年和1985年连续被评为省级名茶。石笕茶,外形挺直微扁,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叶底翠绿匀整。石笕茶于清明前采摘,标准为一茅一叶初展,芽叶长度2~3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