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宜宾茶区近年引种茶树的红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采取化学鉴定法和感官鉴定法,对宜宾市茶区引进的安吉白茶[Camellia sinensis(L.)O.Ktze.cv.Anjibaicha]、平阳特早(C.sinensis cv.Pingyangtezao)、乌牛早(C.sinensis cv.Wuniuzao)、梅占(C.sinensis cv.Meizhan)、龙井43(C.sinensis cv.Longjing 43)、中茶108(C.sinensis cv.Zhongcha 108)、黄金芽(C.sinensis cv.Huangjinya)7个茶树品种进行了红茶适制性鉴定。结果表明,安吉白茶、平阳特早2个品种制作的红茶品质优异,优于对照早白尖(C.sinensis cv.Zaobaijian),而乌牛早和梅占2个品种制作的红茶品质较差,不宜制作红茶。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宜昌秭归桃叶橙试验基地群体选优,从桃叶橙18号中选育出一个少核优良品种金峡桃叶橙。为揭示该品种的来源,对其在秭归进行了连续3年的品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果实种子数量上显著少于桃叶橙18号,且在枝、叶、花、果和产量等方面都与对照品种桃叶橙18号在部分数量性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生物学特性和结果习性则基本与对照相同,通过对两个品种的性状描述比较和DNA分子鉴定,可以证明金峡桃叶橙为桃叶橙18号的大果型少核芽变品种,它既保持了桃叶橙18号的优良品质,又具备了少核性状,是桃叶橙18号比较理想的优良芽变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省地方特色柑橘桃叶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资源调查、搜集及评价工作.从品质分析角度阐述了当前桃叶橙已经成为一个品种群体,果实大小、种子数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变化较大,影响了桃叶橙的鲜食品质,不利于桃叶橙产业未来的发展.通过测定并从中优选了24份单株资源,并针对育种目标进行了资源分类,为桃叶橙选育工作奠定基础.AFLP分子鉴定从DNA水平充分证明了参试样品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变异,同时也初步探明了各单株与桃叶橙8号、18号和139号的遗传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该品种是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秭归县特产技术推广中心和秭归县青滩桃叶橙产销专业合作社从秭归地方资源桃叶橙18号芽变中选择优良单株经无性繁殖育成的柑橘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1.品质产量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96%,可滴定酸(以柠檬酸计)含量0.45%,维生素C含量304.5毫克/千克。果实香气浓郁,风味香甜。2010~2014年在秭归、武汉等地试验、试种,容器苗定植后第二年开花试果,露地苗定植后第3年试果,四年生树每667平方米产1000千克左右;高接后第二年恢复树冠,五年生树每667平方米产  相似文献   

5.
对恩施茶区引种中茶108[Camellia sinensis(L.)O.Ktze.cv.Zhongcha 108]后茶树的栽培特性、物候期、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恩施茶区,中茶108比对照品种龙井43(C.sinensis cv.Longjin 43)萌发期较早,产量高,需肥量小,抗茶饼病,适制性、适应性也强。中茶108适制名优绿茶,适宜在恩施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6年的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鄂茶5号[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E-ChaNo.5]具有特早生、制绿茶品质优良、生长势旺、芽叶持嫩性强、平均公顷产量比福鼎大白茶[C.sinensis(L.)O.Kuntze cv.Fuding Dabaicha]增产70.9%、抗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云南茶树品种引入漳州的适应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鼎大白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 cv Fuding Dabaicha]为对照,连续3年对云南省的紫娟[C.sinensis var.assamica(Masters)Kitamura cv.Zijuan]、云抗10号(C.sinensis var.assamica cv.Yunkang 10)、云抗14号(C.sinensis var.assamica cv.Yunkang 14)、佛香3号(C.sinensis cv.Foxiang No.3)、云茶1号(C.sinensis var.assamica cv.Yuncha No.1)、景谷大白茶(C.sinensis var.assamica cv.Jinggu Dabaicha)、雪芽100(C.sinensis var.assamica cv.Xueya 100)7个茶树良种在福建省漳州市茶区的适应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紫娟、云抗10号、佛香3号、景谷大白茶在漳州茶区生长情况良好,云抗14号、云茶1号、雪芽100生长情况一般;芽叶性状、抗性、生化特性等方面7个品种均超过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或与之相当,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以龙井43号[Camellia sinensis(L.)O.Ktze.cv.Longjing 43]鲜叶为材料,经分离纯化获得多酚氧化酶-同工酶(PPOⅡ),对其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OⅡ最适反应pH为6.0;抑制剂抗坏血酸、亚硫酸钠和L-半胱氨酸对PPOⅡ的抑制作用随抑制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Cu~(2+)浓度在0.25×10-7mol/L时,PPOⅡ活性最高;PPOⅡ的Km为13.05 mmol/L,v_(max)为0.019 OD_(460)/min。  相似文献   

9.
王静  苗利军  张玉春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592-4594
研究了大久保桃(Amygdalus persica cv.Okubao)成熟度、冷藏和追熟条件对大久保桃果实和软白桃罐头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久保桃八成熟时采收,于(1±1)℃下冷藏18 d,出库后在30℃条件下追熟3 d,生产的软白桃罐头感官和理化指标与以不进行冷藏的大久保桃为原料制成的软白桃罐头相比没有显著差别,达到了国家标准,符合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10.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金峡桃叶橙[Citrus sinensis(L.) Osbeck cv. Jinxiataoye Cheng]等三峡库区4种甜橙果皮和果肉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提取,进一步通过气质联用仪结合计算机谱库检索进行成分分离及鉴定,同时根据峰面积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并进行主要香气及特有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旨在为金峡桃叶橙香气性状解析、深入挖掘利用及新品种商品化开发、市场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晚熟甜橙芽变的ISSR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ISSR技术对晚熟甜橙伏令夏橙的大果无核枝、"安顺一号"等5个材料进行了鉴定。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8个引物,共扩增出113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3.3%。结果表明:812、834、841引物对参试材料有明显扩增带差异,伏令夏橙大果无核枝与对照枝及伏令夏橙、"安顺一号"与伏令夏橙及锦橙在DNA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晚熟甜橙大果无核枝为伏令夏橙一稳定芽变。ISSR技术能有效地鉴定晚熟甜橙芽变。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在麻阳县的混栽橘园调查了不同柑橘品种的柑橘大实蝇为害情况,同时在永顺县的橘园研究了柑橘大实蝇为害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对不同柑橘品种的产卵喜好程度为脐橙>蜜橘>冰糖橙>椪柑,对脐橙的最早为害时间为6月19日左右,温州蜜柑和冰糖橙为6月25日左右,椪柑为7月19日左右;冰糖橙和椪柑的假产卵果比例较大,其果实硬度稍大于其他品种;周边有高大松树和其他灌木的橘园虫果率发生严重,而离高大松树和其他灌木距离超过100m的橘园虫果率较轻.  相似文献   

13.
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农艺因子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哈姆林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的主要农艺相关因子,为提出果实油斑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筛选对哈姆林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农艺因子,并用模糊系统聚类分析(fuzzy cluster analysis,FC)对哈姆林甜橙砧穗组合植株果实油斑病抗性进行分类鉴定及成因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砧木通过调控果实成熟度调控因子和油斑病敏感度因子(穗砧比和叶片Ca含量)调控油斑病发生率,通过调控繁茂决定因子(植物学性状)、油斑病程度营养调控因子(叶片N、Mg和Cu含量)调控油斑病发生程度,而且油斑病植株营养生理决定因子(叶片P、Zn和S含量)参与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调控。利用果实油斑病各因子度量值进行模糊聚类,可将11种砧木的哈姆林甜橙植株果实油斑病抗性划分为4类,其中以兰普莱檬、玻美、路比和沃尔卡姆为砧木的哈姆林甜橙植株综合指标值最低,果实油斑病抗性最强,但抗性获得的成因不同。【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模糊聚类的方法较好地揭示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调控因子(果实成熟度和油斑病敏感度)和发生程度调控因子(繁茂决定因子和油斑病营养调控因子),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柑橘果实油斑病抗性的调控机制,为柑橘果实生长期间油斑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3种中间砧对长果形纽荷尔脐橙树体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将罗伯逊脐橙36号、锦橙和国庆1号温州蜜柑作为长果形纽荷尔脐橙的中间砧(基砧为枳)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罗伯逊脐橙36号的冠幅和树冠体积最小,锦橙的春梢和夏梢生长量均最小,而秋梢则反之;中间砧粗度和接穗粗度均表现为锦橙、罗伯逊脐橙36号、国庆1号依次递减;3种中间砧与接穗在亲和性上无显著的差异。罗伯逊脐橙36号花量过大,国庆1号花量过小,锦橙花量适中且单株产量最高。罗伯逊脐橙36号在果实综合品质表现上略好。3种中间砧对中片光合色素含量与相对组成有显著的影响;对叶片糖分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对叶片P含量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对叶片的N、K、Fe、Ca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木瓜叶芽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木瓜叶芽与木瓜果的主要营养物质组成和含量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木瓜叶芽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是木瓜果的31倍,并且具有较高含量的甲硫氨酸。木瓜叶芽中检测出7种有机酸,有机酸含量是木瓜果的1.2倍,其中苹果酸的含量最高,为18.19 g/kg。木瓜叶芽中的无机矿物质含量是木瓜果的5倍,且检测出硒。木瓜叶芽VE含量是木瓜果的31倍,而Vc含量低于木瓜果。[结论]木瓜叶芽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木瓜果,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套袋对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不断提高脐橙的生产技术和果实的品质,以湖南新宁县宝丰园艺中心和安化无病虫柑桔良种繁殖场的主栽脐橙品种为试材,于2001年进行果实套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能显著改进果实外观品质,对果实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干旱情况下效果更显著,套袋使脐橙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单层黑袋与双层黑袋对果实品质的改进效果差异不大,从降低成本考虑,宜选用单层黑袋。  相似文献   

17.
刘升球  区善汉  梅正敏  甘海峰  张社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01-18702,18781
[目的]对Navelate脐橙(Citrus sinensisOsbeck cv.′Navelate′)的落花落果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为制定合适的保花保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树势中庸一致的2株树,2008年从4月7日开始,2009年从3月24日开始,每天调查其落花落果数量,探讨其落花落果规律。[结果]2008年Navelate脐橙的落花从4月上旬开始,持续到4月下旬,2次落花的高峰期为4月12-14、16日。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开始,持续到6月下旬,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落果高峰为5月14、89日;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开始持续到6月下旬,落果的高峰期为5月16-20日。2009年Navelate脐橙的落花从3月下旬开始持续到4月下旬,2次落花高峰为3月28-31日和4月10-17日。落果从4月下旬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第1次生理落果从4月下旬持续到5月下旬,落果高峰期为4月25-28日和5月5-10日;第2次生理落果从5月中旬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落果高峰为5月10-18日。在2008、2009年,Navelate脐橙的坐果率为1.09%-2.30%,脐黄落果率为19.00%39.20%,裂果率为11.80%-14.80%。[结论]该研究弄清了Navelate脐橙的落花落果、脐黄和裂果规律,可为保花保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世尧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9):4131-4148
【目的】进行原产地奉节脐橙果实黄酮类特征性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构建研究,并利用5种常见市售甜橙品种对奉节脐橙果实进行真伪鉴定验证,为奉节脐橙果实品质评价与真伪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技术,进行原产地14个主产区奉节脐橙黄酮类特征性成分的提取和HPLC分析,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信号采集与岛津LC solution Ver1.0工作站特征性成分峰识别,以橙皮苷和柚皮苷为外标进行样品果皮、果肉、果汁橙皮苷和柚皮苷含量测定,并利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奉节脐橙果实不同部位黄酮类特征性成分色谱指纹图谱构建、相似度计算与验证研究。【结果】奉节脐橙样品果皮、果肉、果汁中橙皮苷含量范围分别为1.67%—3.76%、0.69%—1.67%、0.022—0.318 mg•(10mL)-1,平均含量分别为:2.87%、1.25%、0.1215 mg•(10mL)-1;奉节脐橙样品果皮柚皮苷含量范围为0.01%—0.15%,平均含量为0.08%,但在果肉、果汁中未检出。奉节脐橙果皮和果肉总黄酮特征性成分色谱图整体峰形一致,分别标示出35个、35个共有峰,匹配良好;所构建的奉节脐橙果皮和果肉总黄酮特征性成分色谱指纹图谱谱峰分布差异明显,以橙皮苷为特征峰所标记共有峰的相对含量数据稳定,采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各供试品种与特征性谱图相似度均在0.990以上,可以用于奉节脐橙果实的专属性评价及真伪鉴定。但样品果汁提取物色谱图谱峰区配率较低,相似度差异较大,不适于作为奉节脐橙果实品质的定性分析。【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国地方甜橙名品奉节脐橙的专属性鉴定与柑橘品种的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春见橘橙的最佳销售时期,提高经济效益,将春见橘橙[(Citrus reticulata×C. sinensis)cv.Okitsu No. 44]果实采收后常温贮藏135天,对储藏期的果实单果重、果皮厚度、果汁率,可溶性固形物、酸含量、固酸比、糖酸比,腐果率、果实病害类型等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见橘橙贮藏性能较好;糖含量在贮藏75天内呈上升趋势,75天后开始缓慢下降;贮藏90天后单果重较显著下降;可食率和果汁率在贮藏90天内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呈下降趋势;贮藏期间腐果率呈幂函数变化;青绿霉病是引起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贮藏前期(45天)含酸量的大幅降低是导致糖酸比值和固酸比值升高、品质提升的最主要原因;贮藏45天后是较为适宜的食用时期;春见橘橙在采收时并未进入真正的成熟期,翌年1月中旬真正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