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引起二月兰花叶病的芜菁花叶病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现花叶,植株矮化,茎叶坏死和畸形的十字花科观赏植物二月兰9Orychophragmus violaceus)上分离到一种线状病毒,其病毒粒子分布范围灯780-800nm。通过寄主反应测定,病毒提纯和形态观察,血清学反应测定,确定该病毒为芜菁花叶病毒。病毒分离的AH1回接二月兰无病毒苗,引起黄斑,系统花叶,系统坏死和畸形,在供试十字花科植物上均产生系统侵染,并在洋酸桨等茄科供试寄主上引起系统症状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美人蕉上表现花叶,褪绿条纹和坏死线等症状的两个分离物进行的系统研究,分离物Cl系统侵染心叶烟,普通烟,蔓陀罗产生明显花叶症,在蚕豆,昆诺上产生局部枯斑,其TIP为60~65℃,DEP为10^-3~10^-4,LIV为5~5d,提纯病毒A260/A280=1.19,病毒粒子球形,直径30nm,它与黄瓜花叶病毒(C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为此,确证Cl病毒粒子球形,直径30nm。它与黄瓜花叶病  相似文献   

3.
1989─1992年间对杭州等地一串红(Salviasplendens)花叶病的发生及其病原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病株上分离得到的17个病毒分离物,经生物学和血清学反应测定均符合黄瓜花叶病毒(CMV)的特点。病毒分离物M-22不能经由桃蚜传播使黄苗榆等供试寄主发病。用0.5mol/L磷酸钾盐缓冲液对M-22进行提纯,提纯病毒经醋酸铀负染,测定其粒子大小为30.2nm。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M-22的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28kD,经琼脂双扩散测定,M-22与几个已知CMV抗血清均有强阳性反应,M-22与一个番茄不孕病毒(TAV)抗血清有阳性反应,但其抗血清与供试TAV抗原无阳性反应。ELIsA反应测定结果表明,M-22与一个来自于十字花科大白菜上的CMV分离物和一个来自于前科烟草上的CMV分离物,在血清学关系上有明显差异。根据实验结果,作者认为目前在杭州等地侵染一串红的病原病毒主要是CMV,侵染一串红的CMV分离物M-22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血清型.  相似文献   

4.
从白车根草(Trifolium repens)上分离的一株苜蓿花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杭州药物试验场表现黄斑、花叶和皱缩症状的药用植物白车根草(Trifoliumrepens)上获得的一个病毒分离物SHy,经汁液磨擦接种在豇豆、赤豆、菜豆、鸡冠花、番杏、黄瓜上引起局部侵染,在大豆、假酸桨、洋酸桨、苋色藜、昆诺藜、灰藜、千日红上引起系统花叶或黄斑,在心叶烟、普通烟、黄花烟上引起系统黄斑和坏死,SHy在寄主反应上与其它作者所报道苜蓿花叶病毒的特征基本相符且类似于Kreitlow等所描述的黄色块斑株系。通过免疫电镜检查证实SHy具备苜蓿花叶病毒的粒子特征并与已知苜蓿花叶病毒有血清学反应,SHr能经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根据以上结果,病毒分离物SHy被确认为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MosaicVirus,AMV),最后还就AMV在我国作物上侵染与为害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侵染西瓜的烟草花叶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莘县一株表现蕨叶、花叶的西瓜上得到了分离物W-SX。W-SX经人工接种可侵染茄科、葫芦科、苋科、藜科的17种(或品种)植物。钝化温度为92℃,稀释限点10-7~10-8。病毒汁液在室温下保存50d仍有侵染活性。W-SX不能由蚜虫传播。病毒粒子杆状,长300um。提纯病毒的最大吸收在260um,最小吸收在246um。A260/A280=1.299。在琼脂中与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血清产生明显的沉淀线。这些结果表明W-SX应为TMV的一个分离物。TMV在所有西瓜病样分离物中占8.65%。这是TMV侵染西瓜的首次报道,其对西瓜的为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海南黄灯笼辣椒2种病毒病的电镜诊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灯笼辣椒(Capsicum chinense Jacq.)病毒病寄主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坏死顶枯样品中有球形病毒粒子和短杆形病毒粒子;花叶畸形样品中则观察到略弯曲线状病毒粒子。初步确定,这2种症状的病毒病分别由某种球形病毒和某种线形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7.
侵染蚕豆的黄瓜花叶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鉴别寄主反应、寄主范围测定、介体传播特性、粒体形态以及血清学诸项试验,将蚕豆病毒分离物B_5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B_5液接种能侵染7科20余种植物。在蚕豆的接种叶上形成红褐色坏死斑,有或无系统侵染;局部侵染苋色藜和昆诺藜;系统侵染心叶烟和番茄分别引起花叶和蕨叶症。B_5可经桃蚜、棉蚜和甘篮蚜的非持久方式传播。B_3在电镜下粒体形态为球状,直径28~30nm。B_5病株的粗制液在免疫双扩散试验中能和黄瓜花叶病毒的抗血清起反应,且在免疫电镜试验中,黄瓜花叶病毒抗血清处理的铜网能捕获大量B_5粒体。  相似文献   

8.
从邯郸市甜椒田间采集呈环斑花叶或黄斑花叶症状材料编号为82—6—35(2).经生物学、血清、电镜下的形态观察证实82—6—35(2)为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rattlevirus)的一个分离物,称之为TRV—PRSM.该病毒以汁液接种传染,感染5科22种植物,引起局部坏死斑、褪绿斑、花叶、系统坏死、黄脉、黄化等。病毒粒体呈直杆状,有2种粒体,长粒体190~210nm×25um.短粒体40~80nm×20~25nm.长短粒体比1:2、TRV-PRSM分离物同TRV标准抗血清形成特异的沉淀线。  相似文献   

9.
将采自渭北烟田的黄瓜花叶病毒(CMV)分离纯化后,制备抗血清并建立了双抗体夹心式酶联免疫检测方法(DAS-ELISA),同时对其各项指标作了合理选择,结果发现最适包被和酶标抗体的质量浓度均为0.625mg·L-1.用此方法测定表明,在渭北烟区越冬油菜是CMV的主要越冬寄主;CMV侵染烟草所引起的花叶病约占64.3%.  相似文献   

10.
1994—1995年在石河子农学院试验场板兰根田中采集分离了3个病毒分离物,经寄主反应、传播途径、体外抗性、粒体形态观察和血清学试验,鉴定为芜菁花叶病毒(TuMV)、黄瓜花叶病毒(CMV)的一个株系、蚕豆萎蔫病毒组(Fabavirus)的一个分离物。这些病毒原在田间均为混合感染,致使田间板兰根病毒病发病率达90%—100%。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对芜菁花叶病毒(TuMV)高度稳定的抗性,选取TuMV的外壳蛋白(CP)基因近3′端保守区共377 bp的核苷酸序列,构建了抗TuMV的发卡结构RNAi载体,并转化了TuMV的天然宿主拟南芥。转基因植株用北京地区TuMV主要流行的强致病株系BJ-C4人工接种。鉴定的8个转基因株系中有3个株系表现出对TuMV的高度抗性。定量PCR结果显示,高抗转基因株系体内几乎检测不到病毒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热休克蛋白40(HSP40)因其蛋白家族含有保守的J结构域又被称为DnaJ蛋白,其同源蛋白被称为DnaJ-like蛋白。研究表明,DnaJ蛋白家族响应了多种病毒的侵染,但发挥作用的方式各不相同。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一类重要的蔬菜病毒,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DnaJ-like蛋白是否响应TuMV侵染,是否在TuMV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在本氏烟中克隆了分属DnaJ蛋白A类亚家族和B类亚家族的16条基因;qRT-PCR分析表明,DnaJ-like蛋白家族基因在TuMV侵染后表达上调。分别沉默2个亚家族的典型基因NbJ1和NbJ5后,TuMV在沉默植株上的病毒积累量显著较少。结果表明,DnaJ-like蛋白可能在TuMV侵染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为深入了解TuM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不同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算法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分子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CMV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6.1%~99.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不同CMV分离物分为3个大的类群,不同分离物呈现一定的地域相关性,未见明显寄主相关性.重组分析显示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郊萝卜病毒病的调查和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郊区萝卜病毒病以夏秋萝卜受害最重,但品种间的感病性有差异,主栽品种泡里红、五月红等十分感病,而中秋红和六十日早白萝卜发病很轻。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危害萝卜的主要病原;黄瓜花叶病毒(CMV)也占一定的比例;从少数样本中也分离到烟草花叶病毒(TMV)。约有1/3的样本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毒复合侵染,复合侵染病株中的病毒主要是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BBWV)和烟草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5.
不结球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基因的遗传分析及SS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到与不结球白菜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采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SA法)和SSR标记进行了与抗病基因连锁标记的筛选。通过对亲本、F1、BC1和F2群体进行病毒接种,研究了试验材料对TuMV的抗性遗传模型,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对TuMV的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通过SSR引物筛选,得到在双亲间稳定表现多态性的引物54对。用这些引物筛选抗感池,得到1个与芜菁花叶病毒抗病基因连锁的SSR标记Ra3E05,连锁距离为8.7 cM。将该标记测序,得到1条184 bp的序列,根据该序列重新设计引物,将SSR标记转化为序列特异扩展区城(SCAR)标记SCRa2,用F2群体对其验证,带型与原SSR标记表现一致,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16.
以不结球白菜感病品种‘矮脚黄’为材料,采用ELISA和Real-time PCR技术研究了芜菁花叶病毒(TuMV)侵染后不结球白菜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的动态变化以及内源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TuMV侵染后,植株发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IAA含量呈正相关;光敏色素相关蛋白基因PAP1对IAA的合成起负调控作用。处理植株体内GA3含量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即原表皮因子基因PDF1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而ABA含量则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不断积累,始终高于对照植株。且发病症状越严重的植株中,GA3含量越低,ABA含量越高。处理植株JA含量和JA诱导基因,即营养贮藏蛋白基因Vsp1表达量在接种后均出现2次上升,且植株病症越严重,JA含量越低。TuMV侵染后,植株中IAA/ABA和GA3/ABA的值则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表明TuMV的侵染破坏了内源激素的平衡,干扰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芜菁花叶病毒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寄主范围广、危害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从病毒生物学、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株系划分、抗性遗传规律、鉴定检测方法及抗病育种等方面介绍了TuMV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蔬菜病毒病主要毒原种类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和RT-PCR法对采自湖北省7个地区的966份疑似感染病毒的蔬菜样本进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共7种病毒的检测。结果显示检出阳性样本695份,占总样本数的71.9%。其中,十字花科蔬菜上主要毒原为TuMV,检出率高达86.4%,其次为CMV,检出率为26.7%;茄科、葫芦科和豆科蔬菜上主要毒原均为CMV,检出率分别为34.3%、59.2%和56.2%。CMV几乎能侵染所有蔬菜,为湖北省蔬菜病毒病的主要毒原。在检出的6种病毒中,存在TuMV+CMV、TuMV+BBWV、TuMV+CMV+BBWV、CMV+BBWV、CMV+ToMV和CMV+BBWV+TSWV+TMV等6种复合侵染类型,其中TuMV+CMV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复合侵染类型,复合侵染率为23.8%,其他蔬菜上主要侵染类型为CMV+BBWV,复合侵染率为28.0%。  相似文献   

19.
【目的】鉴定福建果园西番莲上的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 mosaic virus,Te MV),并建立用于该病毒特异性检测的分子快速检测方法,为该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检测、电镜观察、通用简并引物RT-PCR、特异性引物RT-PCR对福建西番莲样品进行病毒检测,并对阳性样品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根据已报道的夜来香花叶病毒基因序列和本研究的序列测定结果,设计一对用于扩增Te 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全长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该病毒的特异性RT-PCR检测方法;序列测定结果利用BLAST程序和DNAMAN软件进行比对,同时对获得的CP基因序列采用Mr Bayes软件的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发现,一株表现有花叶、皱缩症状的西番莲样品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通用抗体反应呈阳性;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株疑似带毒样品中含有大小约750 nm×12 nm的弯曲线状病毒粒子;Potyvirus通用简并引物RT-PCR从该样品中扩增到一条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目的片段,克隆、测序获得长度为680 bp的序列,该序列与已报道的Te MV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最高(98.2%)。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的CP基因序列全长为816 bp(命名为BXGFJ-13分离物),与已报道的Te MV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86.2%—98.4%和88.2%—97.8%。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3个Te MV分离物共形成3个类群,相同地区或寄主来源的分离物优先相聚成簇,表现出很强的地理和寄主特异性。本研究获得的BXGFJ-13分离物与中国广西分离物(KJ789129)先以较高的后验概率聚为一个分支,再与泰国2个分离物(AM409188、AM409187)聚为第2类群(Group II),表明其在系统发育关系上与中国广西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利用特异性引物Te MV-CPf/Te MV-CPr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仅能从感染Te MV的西番莲样品上扩增出目的片段,而从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甜菜花叶病毒(Beet mosaic virus,Bt MV)、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虎眼万年青花叶病毒(Ornithogalum mosaic virus,Or MV)、洋葱黄矮病毒(Onion yellow dwarf virus,OYDV)、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 Asian Passiflora virus,EAPV)等其他病毒样品及阴性对照上均未扩增出目的片段。灵敏度测定结果显示,该方法能从稀释102倍的RNA上扩增出目的片段。【结论】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关于Potyvirus病毒不同成员的分类标准,同时结合血清学检测、电镜观察结果,证实福建果园表现花叶、皱缩症状的西番莲上携带有Te MV;建立的特异性RT-PCR方法能够用于Te M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田间采集的菊花病毒病标样13~(?),能侵染菊花,病株表现出轻度花叶、斑驳;侵染烟草和心叶烟表现出花叶、畸形,叶背形成耳突症状;侵染番茄表现出花叶与畸形;还能使苋色藜、昆藜表现局部斑。寄主范围广泛,能侵染菊科、茄科、藜科等多种植物,并能通过汁液、蚜虫传毒。电镜负染或超薄切片可观察到球状病毒粒子,直径为28~30nm。紫外吸收光谱表现为典型核蛋白吸收峰。A260/280=1.7974.与番茄不孕病毒(TAV)有血清反应,而与CMV无血清反应。因此认为13~(?)分离物是番茄不孕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