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乌龙茶的品质构成有内质与外形,而外形中的碎茶含量在有关品质检验部门都有明确限制,因为,它的交易价仅有正茶的50%以下,本文重点讨论乌龙茶在精制加工过程断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造成乌龙茶断碎的主要原因有:1外形特征因素乌龙茶鲜叶采摘一般掌握在中小开面三四叶。鲜叶比红、绿茶等茶类粗老,纤维化程度高,初制时不易成条,干毛茶外形松散,极易在加工过程因碰撞、挤压造成断碎,同时流动性差,易勾联使得加工过程不得采取振、挖、捅、压等措施,这些办法也增加了碎茶的产生。2加工机械因素乌龙茶精制加工过程通常要经过筛分、风选…  相似文献   

2.
茶叶精制过程中的碎茶率直接影响质量、制率和标准级成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值得研究。就笔者多年实践摸索几点意见供参考。一、产生碎条的原因茶叶精制过程中产生碎茶原因有: 1.毛茶碎茶率含量高。 2.毛茶含水量低于7%时,往往采取“熟做”办法,通过切断,碎茶率比“生做”  相似文献   

3.
茶叶整碎,是毛茶和精茶品质审评的一项因子。所谓整碎,一般是指外形的匀整程度。毛茶的整碎,受采摘和初制加工技术影响,但基本上还是保持原自然形态。而精茶的整碎,是将毛茶精制成不同类型的筛号茶,再依照某种标准样,人为地拼配而成。对眉茶来说,除要求条索完整以外,还要使上、中、下三段茶的筛档比例适当。否则,外形参差不齐,仅有好的内质,也会降低商品茶的价值。目前,眉茶品质上存在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形条索短钝,缺锋苗,中、下段茶比重大。因此,在精制加工过程中,对茶叶的整碎问题,尤其是对碎末茶偏多,处理就较为突出。现从浙江省临安茶厂眉茶精制中反映出的茶叶整碎的变化,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用同质粗老鲜叶加工成绿碎茶与炒青绿茶的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绿碎茶主要生化成分中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维生素 C、叶绿素 a 等均有增高趋势;品质审评无论是外形还是内质绿碎茶均好于炒青绿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茶叶精制机械化、连续化的发展,碎茶情况有明显增加。茶叶精制连续化后,茶机数量约增加1/3,输送设备的数量和长度更是成倍地增加。毫无疑问,茶叶不论通过哪种作业机,哪种输送设备,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摩擦、碰撞和挤压,或多或少地要增加碎茶。可见,在实现绿茶精制连续化的同时,必须着重考虑如何避免碎茶的增加,既提高制茶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又不降低茶叶品质。笔者认为,减少碎茶,可以从严格控制温湿度、选择合理的作业机、选择合适的输送设备、合理操作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6.
眉茶的质量问题是多方面的,现就茶叶精制阶段中反映出来的两个严重问题作如下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外形短碎,片、末茶多炒青目前在外形上,存在着“松、扁、碎”的毛病。在精制时通过筛分,滚、切,  相似文献   

7.
出口绿茶精制加工过程中,通过复火车色使茶叶与机械滚筒反复康炒摩擦,达到茶条紧结、光亮的目的。高级绿茶容易车色,而条索粗松的粗大茶,尤其是4、5、6筛号茶,较难车紧。我省每年加工出口绿茶约0.325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11%左右。生产中素有松,杂碎的毛病。?..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松”、“扁”、“碎”是目前影响眉茶品质的三大主要因素,加工机械的碎茶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成茶品质以及茶厂盈利的好坏。在各种制茶机械中,切茶机盛称断碎率之冠,为了摸清三辊切茶机的工作性能以及断碎率规律,为三辊切茶机的合理应用以及改革提供原始资料,我们对湘潭茶厂现使用的三辊切茶机的碎茶率进行了测定。现作一简要的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9.
现在各国生产的红茶,依原料形状可分为条形红毛茶和碎形红毛茶两大类。我国依其精制成品种类,通常分别称为工夫红毛茶和分级红毛茶。前者在初制阶段保持了完整的芽叶而紧卷成条,是适于精制工夫红茶的原料;后者则在初制过程中,经重复揉切使芽叶碎断成颗粒,为加工分级红茶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机采茶原料老嫰混杂,长短不一,经初制、精制后,副茶较多,如何充分利用副茶,提高其经济效益,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机采鲜叶制成的卷曲形绿茶精制后所得的副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复水比、不同干燥时间等对机采卷曲形绿茶副茶容重、碎茶率、干茶和茶汤色泽等外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复水比样品容重均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达到一定阈值后不再显著变化,干燥时间越长,碎茶率越高。不同复水比干燥不同时间,干茶和茶汤的色差值则呈现较大差异。以容重增加同时控制碎茶率,干茶亮度提升,色泽偏绿为筛选标准,综合比较表明当复水比5:1、干燥7 h时,可以较好地提升副茶外形,从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茶坯加工过程中,拣剔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手工拣剔不仅开支大,而且效率低,严重地影响了茶叶精制加工的速度和效益.近年来,我省多数茶叶精制厂生产的茶坯与省定标准样相比,在净度上差距较大.因此,如何减少拣剔量,提高茶叶净度,是茶叶精制加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  相似文献   

12.
一、茶叶切断的要求与性能:茶叶制造中,为适合成品茶的规格,有的在初制过程把青叶切碎,如红碎茶;有的在精制过程把祖大的茶叶切碎,如珠茶。这是一种破碎性作业,工艺要求既要切断变小成条(或成粒),又要避免产生片末碎茶。不适当的切碎机,都要产生大量的片末,在经济上造成极大损失。为了切碎后片末少,提取高级茶,减少低级茶,有改进的必要。我国精制茶厂目前应用的切茶机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13.
1 试验目的红碎茶初制中,揉切与解块筛分工序反复进行,却有一定的矛盾:少切多筛,虽然平头茶少,但碎茶颗粒松散、片茶多、毛茶净度差;多切少筛,可以保证碎茶颗粒紧结重实,但平头茶较多。为了充分发挥鲜叶原料的经济价值,平头茶在精制过程中进行切碎解体便成了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平头茶解体的质量,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头茶质量,如含茶量、含水量等;二是解体的方法,如冷切还是加热切及机具的配合使用等;三是解体机械的性  相似文献   

14.
绿碎茶自1979年由安徽省黟县实验茶场和祁门茶叶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现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商品绿茶。这项成果获得了安徽省第二届发明展览会金奖。申请的国家专利(专利申请号90107101:3号)也于1991年4月份通过了初审。目前,这种绿碎茶已出口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国,成为供不应求的新型外销绿茶。生产实践表明,绿碎茶虽然大都由粗老鲜叶原料加工而成,但其出口售价却较高,1kg茶达2美元,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推广这项科研成果,发展我国绿碎茶生产,笔者特将此茶的主要加工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蒸青绿茶杀青工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霖 《福建茶叶》2003,(4):28-28
蒸青绿茶,是古老的茶叶种类之一。自唐代即盛行蒸青制作茶叶,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蒸青绿茶制作工艺传至日本,日本制茶业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碾茶、煎茶、玉露茶等种类,并在栽培、加工、制作方面取得发展,煎茶成了日本绿茶的当家茶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许多条煎茶生产线,蒸青绿茶生产在我国悄然兴起。蒸青绿茶讲求三绿(干茶色泽绿、浸泡汤色绿,泡后叶底绿),讲求茶的滋味甘醇、鲜爽,带海藻味的绿豆香。要达到这一质量要求,就必须在茶叶采摘、鲜叶贮存、杀青、温度控制、加工工艺掌握等方面予以重视。蒸青绿茶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茶叶的…  相似文献   

16.
肖嗣祥  王德堂 《茶叶通讯》1993,(3):36-36,33
近来年,有些茶叶生产、经营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建起了以单机作业加工绿茶坯的精制厂。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下加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1 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单机作业加工绿茶坯一般分本身、圆身、筋梗和轻身四路较合理,各路茶的加工工艺应根据“看茶做茶”的原则确定,但在制定加工工艺时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1.1 复火干燥  相似文献   

17.
我国茶叶初制机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基本上能够满足茶叶初制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炒青和烘青绿茶已实现了机械化加工.但是,目前绿茶初制机械,型号繁多、规格不一、性能各异,合理选型显得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茶叶品质和初制茶厂的经济效益,同时,茶机的选型也是初制茶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品质上存在外形松、扁、碎、曲,内质有烟焦味和红梗红叶等弊病还相当普遍,产生这些品质问题的原因,除了采制技术不当之外,茶机的选型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笔者就绿茶初制机械的选型问题谈些浅识,仅供参考.一、制茶机械选型的基本原则制茶机械的选型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选型时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1.制茶性能要好 这是选择制茶机械的首要条件.要选制茶性能符合制茶工艺要求,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能够适应高、中、低档原料制作,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的机型.  相似文献   

18.
湖红毛茶通过精制加工,产生2~6级工夫茶及碎、片、末三个花色的轧制茶。其中工夫茶比例的高低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系。如洞口县茶厂,1988年工夫茶比例达75.18%,比1987年的67.94%提高7.24%。1988年工夫茶每50公斤均价为582.90元,轧制茶(碎、片、末)每50公斤均价为  相似文献   

19.
中国香兰茶     
由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系和海南布莱特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中国香兰茶在海口市通过了省级鉴定。香兰茶以茶叶和热带兰科植物名贵香料——香荚兰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配方和一系列的工艺,分别制成香兰绿茶和香兰红茶袋泡茶。1.茶坯: 用中小叶种鲜叶经杀青、揉捻、切细、烘干、精制而制成高档烘青绿碎茶,要求颗粒紧结重实,色泽绿润,香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出口绿茶精制加工的技术特点,阐述了出口绿茶精制中潜在危害成因及清洁化精制关键技术,并从加工环境、设备、工艺、包装、贮藏及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出口绿茶精制的质量安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