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绿茶精制加工是对绿毛茶进行干燥、筛分、切轧、风选、拣剔等技术处理,达到整饰外形,划分等级,去掉过多水份,剔除杂物,提高原料经济价值的目的。在绿茶精制加工中最忌碎茶,但精制过程中经过多次筛、切、输送,势必有碎茶产生。如何将碎茶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是我们在加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 碎茶产生的原因分析精制加工过程中产生碎茶的原因很多,  相似文献   

2.
龚淑英 《茶叶》1994,20(2):35-38
本文首先根据毛茶的品质特征和茶叶精制的基本原理,从技术上阐述搞好毛茶拼和,提高毛茶精制率,从而充分发挥毛茶经济价值的诀窍。并根据精制后各路各筛号茶的品质特征,本着“扬长避短,显优隐次”的原则,从技术上介绍精制讲配过程中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与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红条毛茶通过正常加工工艺提出正茶后,剩下不能成为级别花色的茶,称为副茶。在通常情况下,副茶约占整个毛茶的30%。怎样恰如其分地加工好这些副茶,对提高茶叶的精制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茶叶的经济效益,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在红条毛茶的精制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副茶,各类副茶又怎样加工呢?一、各副茶的名称和来源。红条毛茶在精制中会出现一系列的不合  相似文献   

4.
茶叶整碎,是毛茶和精茶品质审评的一项因子。所谓整碎,一般是指外形的匀整程度。毛茶的整碎,受采摘和初制加工技术影响,但基本上还是保持原自然形态。而精茶的整碎,是将毛茶精制成不同类型的筛号茶,再依照某种标准样,人为地拼配而成。对眉茶来说,除要求条索完整以外,还要使上、中、下三段茶的筛档比例适当。否则,外形参差不齐,仅有好的内质,也会降低商品茶的价值。目前,眉茶品质上存在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形条索短钝,缺锋苗,中、下段茶比重大。因此,在精制加工过程中,对茶叶的整碎问题,尤其是对碎末茶偏多,处理就较为突出。现从浙江省临安茶厂眉茶精制中反映出的茶叶整碎的变化,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5.
《福建茶叶》1999,(3):39-40,41
茶叶是一种营养、浓香馥郁和有保键机能的食品,广泛为人们所饮用.目前,消费者有的饮用毛茶,有的饮用精制茶.究竟饮用毛茶或饮用精制茶哪一种卫生安全呢?本实验对精制茶和毛茶加以比较剖析,以辨明精制茶与毛茶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茶叶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茶叶初精制联合的茶厂猛增,但许多厂起步较晚,制茶技术生疏,产品质量不稳定,从而影响制茶的经济效益。为此,拟谈浅见,供参考。一、付制方式的选择 1.生做与熟做毛茶付制时,其含水量不超过6.5%的,可以采用“生做”以减少碎末茶,如果含水量不一致,即同一批付制毛茶中,只有几袋水分较高的,在筛分中即会阻塞筛孔,造成“走料”,且条索较松泡,取料率低,分级  相似文献   

7.
原料成本占精制茶厂产品成本的92%左右,这就决定了原料利用率的核算是车间经济核算的重点。原料利用率的指标很多,有正品率、副品率、制耗率、碎茶率、外销率、分级成品制率、标准级产品制率等。而茶叶精制加工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指标是标准级比例,即质量比值。它是各级原料发挥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毛茶经过加工变成成品茶后,毛茶成本的回收情况是通过质量比值这个指标体现出来的。质量比值的计算公式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乡村精制茶厂的承包责任制也在不断完善,有的茶厂在经营管理上使用了“标准级产品制率”这个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无疑有助于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为了推进这一指标在茶叶精制中的应用,笔者将之作一简单介绍。标准级产品制率是一个相对数,它指100kg的标准级干毛茶,经过精制加工后产出多少千克的标准级精茶。有的地方称其为“质量比值”,但笔者认为,称之“标准级产品制率”比较确切。该指标的公式为:标准级产品制率=(精茶标准级数量)/(毛茶标准级数量)×100%式中,标准级精茶数量=Σ(各级精茶产品数量×该级产品级差系数);标准级毛茶数量=Σ(各级毛茶数量×该级毛茶级差系数);毛茶标准级是四级8等;精  相似文献   

9.
陈康 《广东茶业》1998,(1):31-33
烘青茶胚原料并配即将付制同一级别茶胚的各号毛茶拼在一起,以便统一精制,它是烘青茶胚精制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以后精制的制率,拣剔强度,经济效益等。而且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毛茶审评经验,熟悉烘青茶胚的等级品质规格,熟悉精制工序全过程。由于近十几年茶业生产步入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轨道,小型精制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叶精制也趋向小批量生产。因此对毛茶并配技术要求就更高了。现就新形势下我区烘青茶胚原料并配技术的一些新特点,新情况做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烘青茶坯的生做与熟做问题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熟做好,理由是能降低毛茶水份,便于取料,提高精制效果和发挥茶香,但也存在增加成本和断碎的缺点;有的认为生做好,理由是能降低成本,减少断碎,但也存在筛分、电拣困难和高档茶容易走料等问题。其实,不论生做、熟做,各有利弊,关键是在于看茶做茶。带着这个问题,我场在生产实践中,围绕充分发挥原料经济价值这一目标,在提高质量、制率、精制效  相似文献   

11.
红碎茶精制的目的是为了使产品碎、片、末规格划一。要达到这一目的,整个工序就是围绕着“整形”和“去杂”这四个字来做。传统的精制工序是毛茶复火——平圆——风选——拣梗——复平——拼堆装箱。红碎茶精制,拣梗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净度的好坏与拣梗密切相关。在红碎茶精制过程中,如何提高拣梗的效果,是精制过程中的关键。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拣梗效果,采用毛茶平圆——风选——复火——拣梗——复平——拼堆装箱的程序更为理想。这是因为毛茶含水量愈低,拣梗效果愈好,随着毛茶含水量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工夫茶品质虽逐年提高,但其外形条索仍短钝,缺面装,中下段茶与碎末茶增多,严重影响成品品质。因此,防止短碎,提高制率,仍是当今精制企业的中心工作。精制率的高低固然与毛茶本身的形质有关,但受加工机械设备、加工工艺及其操作技术的影响也很大,本文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1 严把毛茶技术关毛茶品质复杂,内质不纯,形状不一。不同产地的毛茶轻重、叶质厚薄、内含物多  相似文献   

13.
毛茶精制,主要是通过整理外形,达到内质分级的质量标准。制作条形茶(茶坯)的作业过程,毛茶一经筛分,头子茶一般占50%以上,必须通过切轧作业,切粗为细,切长为短,为后续工序提供合格的条形。因此,切轧作业是毛茶精制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由于切轧对茶叶起直接破碎作用,所以掌握好切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的精制,目的是剔除毛茶中的梗、片及夹杂物,经烘焙后,进一步提高其内质。精制茶厂经济效益的提高,产品成本的降低是靠管理和技术来取得的。提高茶叶精制正茶率则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影响乌龙茶精制正茶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诸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毛茶外形特征是条索紧结。壮大或粗大。毛茶中的茶梗长短直曲不一。在精制过程中,由于机械取梗的局限性,取出的茶梗中还含有大量的茶叶,这部分茶叶中,有的条索壮大或粗大,有的与梗相连,经过反复筛抖取茶,效果甚微。茶梗中之茶若能  相似文献   

16.
“天”牌茉莉花茶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最新奉献,荣获1992北京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天”牌茉莉花茶系采用本所良种茶和武陵、雪峰山区优质毛茶为原料精制茶胚,用洁白、饱满素有“人间第一香”美称的茉莉鲜花精心窨制而成。经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鉴评和检测,香气  相似文献   

17.
茶叶拼配的类型大体可分为原料拼配、筛号茶拼配、半成品拼配、成品茶拼配等几种。一、原料拼配即是毛茶的定级归堆,并于付制前进行以内质为主的拼配,目的是要保证主级茶有最大的回收率。原料拼配是按“毛茶付制通知单”在毛茶仓库进行,拼配后向精制车间发货。原料拼配必须参照毛茶收购标准样,按“以嫩度为依据,外形适当升降”的原则进行毛茶定级归堆。具体归堆方法:正茶按原级归堆,例如嫩度上符合标准样二级的毛茶则归入二级堆,次品茶要降一级归堆。  相似文献   

18.
精制眉茶产品包括特珍、珍眉、雨茶、秀眉等花色,各花色等级的品质规格——外形的条索、整碎、色泽、净度和叶底的嫩度、色泽等都各有严格的要求。同样的毛茶原料,因精制工艺流程和操作技术等的不同,精制眉茶的质量和制率所反映的经济效果就大不一样。因此,如何提高精制眉茶的质量和制率是值得摸索和探讨的问题。现就本人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讲毛茶得经加工后方能符合市场的需要,其加工过程称为“毛茶精制”,毛茶的精制主要是通过筛分、整形、拣剔、干燥等手段实现的,但因毛茶原料的品质差异,操作者的观点不一,精制程序就不一致,因此有“看茶做茶”的经验之谈。我们在加工操作中常常遇到一些不容勿视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原料经济价值的发挥,整体经济效益的好坏。  相似文献   

20.
乌龙茶的品质构成有内质与外形,而外形中的碎茶含量在有关品质检验部门都有明确限制,因为,它的交易价仅有正茶的50%以下,本文重点讨论乌龙茶在精制加工过程断碎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造成乌龙茶断碎的主要原因有:1外形特征因素乌龙茶鲜叶采摘一般掌握在中小开面三四叶。鲜叶比红、绿茶等茶类粗老,纤维化程度高,初制时不易成条,干毛茶外形松散,极易在加工过程因碰撞、挤压造成断碎,同时流动性差,易勾联使得加工过程不得采取振、挖、捅、压等措施,这些办法也增加了碎茶的产生。2加工机械因素乌龙茶精制加工过程通常要经过筛分、风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