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初步分析了 DS-36在8只健康成年奶山羊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静脉推注100毫克/公斤,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不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按一室模型算出 DS-36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消除速率常数(β)0.0089(分钟~(-1));初始浓度(B)26.12(毫克/100毫升);生物半衰期(T(1/2))1.4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Vd)3.91(100毫升/公斤);廓清率(Cl_B)0.034(100毫升/公斤·分钟)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Tcp[ther])3.3(小时),上述结果表明 DS-36对奶山羊为短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B—M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为定量手段,探讨了磺胺-6-甲氧嘧啶(DS-36)在肉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结果表明:9~10周龄肉鸡单剂量(200mg/kg)口服DS-36混悬液后,血药浓度变化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经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得如下动力学参数:t1/2Ka=1.50±0.92(hr)t1/2K=9.05±1.50(hr)t_(max)=4.39±1.40(hr)C_(max)=20.67±0.97(mg%)AUC=381.80±20.50(mg%.hr)据此求出多剂量给药参数,推荐的治疗方案为:负荷剂量D_0~*=236mg/kg,维持剂量D_0=200mg/kg给药间隔为24小时。此外,还对两种定量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磺胺—6—甲氧嘧啶(DS—36)在京Ⅲ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用夏普PC—1500袖珍计算机,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药动学模型嵌合,并选用合适的动力学模型描述了DS—36的药动学特点。结果表明:静注DS—36后,血药经时过程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tyαβ=9.26±0.60(hr),Vd=8.40±1.60(100ml/kg·hr),Tcp(ther)=11.29±2.94(hr)。京Ⅲ鸡在单剂量胃管投服DS-36混悬液(100mg/kg)后,血药浓度变化符合有吸收因素一空模型。ka=0.513±0.0992(hr~(-1)),T_(max)=4.42+0.57(hr)、C_(max)=9.11±0.25(mg%),tyαke=9.38±0.49(hr),生物利用度F=94.47%。根据单剂量给药参数计算出多剂量给药参数,推荐的口服治疗方案为:负荷剂量Do=170mg/kg,维持剂量Do=100mg/kg,给药间隔L=12(hr)。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鸡静脉注射氟哌酸10,20,40mg/kg三个剂量的血药浓度,并经计算处理,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给出了药代动力学参数。其T1/2β分别为2.37,4.73,4.465h,未见明显差异。AUC随剂量增大而增加,分别为12.03,44.82,60.87μg·ml/h。  相似文献   

5.
本文初步分析了卡那霉素在四匹健康成年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按肌肉注射1万 u/kg 卡那霉素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C—T)符合有吸收因素一室模型要求。按有吸收因素一室模型计算得到的血药浓度与实测值接近。根据有吸收一室模型公式计算出卡那霉素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血清最高浓度出现时间(TM)=1.67(h)±0.52血清最高浓度(CM)=19.61(u/ml)±2.40半衰期(T(1/2)KE)=2.3(h)±0.42药时曲线 F 面积(AREA)=116.14(h·u/ml)±12.81清除率(CIB)=86.88(ml/kg 1h)±9.33血清有效浓度时间(TCP)=8.87(u/ml)h±1.56以上这些重要的动力学参数,可供药理学基本理论研究和兽医临床制订方案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周效磺胺在四匹健康成年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根据二室开放式模型的数学公式,算出了周效磺胺有关的一些药代动力学参数。周效磺胺的生物半衰期为14.13±2.15小时,其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为10.03±3.50小时。周效磺胺对马不是周效,而是属于中效磺胺。静脉推注50mg/kg体重,其负荷剂量(突击剂量)为115mg,给药间隔时间为10小时。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磺胺嘧啶在5头健康成年绵羊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样本,并用重氮──偶合比色法分析了游离磺胺嘧啶血液中的浓度.药代动力学的结果显示,4只绵羊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适合放开式二室模型,1只绵羊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开放式三室模型。研究选用MCPKP自动化药动学程序进行药代动力学结果计算,药动学能数:分布半衰期为0.66±0.32(n),消除半衰期为5.55±1.62(h),中央室消除速率常数(Kel)为0.3368±0.10(h-1),总表现分布容积(VB)为7.46±1.98(L/kg),总清除率(L/B)为0.4950±0.27(L/kg/h),曲线下面积(AUC)为0.46±0.18(mg/L·h)。  相似文献   

8.
健康中华鳖160只,随机分为2组,按30mg/kg剂量单次肌注和灌服氟苯尼考,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华鳖血浆和肌肉药物浓度,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数据,肌注和口灌药时数据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肌注给药的动力学方程为C=16.72(e-0.15t-e0.52t),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为76.45μg/ml.h,吸收半衰期(T1/2Ka)1.31h,消除半衰期(T1/2Ke)4.48h,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7.09μg/ml;口灌给药的动力学方程为C=39.99(e-0.19t-e0.4t),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为109.42μg/ml.h,吸收半衰期(T1/2Ka)1.73h,消除半衰期(T1/2Ke)为3.63h,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10.64mg/l;实验结果表明:口灌氟苯尼考后,在中华鳖体内吸收快,血药浓度高,维持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在肌肉中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青霉素G纳在家兔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流动相为乙腈:0.01M磷酸,固定相为ODS反相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24nm,流速为1.5ml/min。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开放式二室模型。青霉素G钠的主要药代学参数如下:t1/2β为0.524(hr.),Tmax为0.28(hr),Cmax为92.104(ug/ml),AUC为76.65(mg/1.h),Tcp为4.666(hr.)。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磺胺嘧啶在六匹健康成年马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用重氮一偶合比色法分析游离磺胺的血药浓度。通过对数图法和F—检验法确定为二室开放式模型。磺胺嘧啶在马体内的动力学参数值如下:消除半衰期(t1/2β)为5.41±1.4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Vdβ)为10.34±1.13(100毫升/公斤);清除率(CIB)为1.44 76±O.52(100毫升/公斤·小时)。本文还根据单剂量给药的动力学参数值,推算出多剂量给药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1.
黄瓜枯萎病拮抗菌的生防效果及其对植株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从黄瓜根际土壤筛选的、经温室内消毒土壤处理证明有效的3株枯萎病拮抗菌DS-1、SG-126和Q-2接种日光温室连作黄瓜土壤,进一步研究对枯萎病防效、植株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拮抗菌均能提高黄瓜对枯萎病的抵抗能力,减少发病率,细菌DS-1、放线菌SG-126和细菌Q-2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效果分别为51.43%、42.86%和37.50%;DS-1和SG-126能显著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Q-2效果较差;接种拮抗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黄瓜叶片保护酶(SOD、CAT、PPO和PAL)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电解质渗漏率。  相似文献   

12.
雏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常我们应用(?)喃唑酮或抗生素作药物预防,但结果往往不太理想。本试验应用磺胺—6—甲氧嘧啶(DS—36),磺胺甲基异恶唑(TMP—SMZ),磺胺喹恶林(TMP—SQ)呋喃唑酮四种药物进行预防雏鸡白痢比较试验。所有试验鸡随机分为五组,其中一组不用药作为对照组。另外四组鸡从1日龄到12日龄分别服用DS—36TMP—SME,TMP—SQ和呋喃唑酮四种药物。根据发病率和个体增重的平均值来比较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这四种药物中TMP—SQ预防效果明显,而DS—36和TMP—SME比呋喃唑酮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DS-1是从丹参叶片中筛选出的一株细菌,为研究其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本实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测定了DS-1菌株及其发酵液对梨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8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DS-1对这8种病原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梨黑斑病菌的抑菌率达到了90.57%;过滤处理的发酵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3.87%,但经过高温处理的发酵液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能降解灭线磷的微生物,解决土壤环境中存在的灭线磷残留问题。【方法】从长期施用灭线磷的土壤中采集土样,通过富集培养方法分离能降解灭线磷的微生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灭线磷的含量。【结果】获得一株能以灭线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DS-1,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将其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生长特性和灭线磷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灭线磷浓度为10mg·L-1时降解率最高为77.1%,50mg·L-1的相对降解量最高为26.8mg·L-1;DS-1在温度为30℃时对灭线磷的降解率为51.6%,显著高于4℃、25℃以及40℃的降解率。【结论】DS-1降解灭线磷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硫酸铵,最佳碳氮摩尔比为4:1。  相似文献   

15.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S-10Ca在棉田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S- 10Ca 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30mg/kg 浸种,株高及单株叶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3-31% 和14-35 % ;浸种结合喷施( 喷施浓度分别为50 和100mg/kg) 单株蕾量分别较对照提高65% 和60 % ,总生殖量分别增加12-1% 和13-3 % ,单株成铃分别增加0-69 和2-27 个,单铃重分别增加0-04 和0-17g,子棉产量分别提高11-80% 和20-05 % 。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超高产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两优培九、金两优36在每公顷施氮120kg、165kg、210kg 3种水平下,剑叶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比对照汕优63高,这可能是两优培九、金两优36高产的生理基础之一。在每公顷施氮120-210kg的范围内,两优培九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金两优36剑叶光合速率及产量在公顷施氮165kg最高,增加到210kg时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新疆野生油菜和西德黑芥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