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2016年1月13日,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畲族吴大元村头村自然村立面改造工地上,施工机械轰鸣,村民活动中心、景观湖正在加紧施工。"一期项目候车亭、畲寨凤凰迎客坊等部分项目已基本完工,下阶段进行鹅卵石村道铺设、农民公园建设。我们将配套建设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使全村实现雨、污分流,污水集  相似文献   

2.
林更生 《农业考古》2007,(5):154-155
畲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客”、“山哈”,古称“人”或“畲民”。他们被称为“畲”,是在唐代。刘禹锡《竹枝词》有“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句;李商隐《赠田叟》诗曰:“烧畲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展现了畲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特殊情趣。“畲”字本指放火烧荒以肥田,休耕轮作养地力的耕作方式。顾炎武称畲民“椎结跣足,随山散处,刀耕火种,采实猎毛,食尽一山则他徙。”概括了畲人生产与生活的特点。汉代以后,由于中原人陆续大量南下,畲人受排挤而长期固守在山林篁竹之中,劳动、生活均极艰辛。他们在雷、蓝、盘、钟…  相似文献   

3.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中国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由政府主导推进的旅游公共服务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化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应加强旅游公共文化的赋能作用。贵州省是著名的山地旅游大省,也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世居少数民族包括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精彩纷呈,但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差距较大。选取贵州郎德(上寨)和丹寨(高要村和卡拉村)两个处于不同旅游生命周期的民族旅游村寨作为研究对象,对民族村寨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现存的原住民旅游感知度及旅游资源差异性等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郎德居民,其旅游感知度明显高于处于旅游起步阶段的丹寨居民的结论,最后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望实现城乡一体化下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科研工作回眸   1.承担的科研任务“九五“期间,我校共承担各类课题449项,较“八五“的357项增加92项,增加率为25.77%.449项课题中,来源于国家计委的1项;省计委4项;国家基金委46项;省基金委59项;国家教委4项;省教委37项;国家科技部6项;省科技厅79项;国家农业开发办3项;省农业开发办29项;国家社科2项;省社科8项;农业部2项;省农业厅26项;省农办6项;省林业厅16项;校基金(自定)87项;其它来源34项.从课题类型看:基础和应用基础105项,应用推广281项,社(软)科63项,分别占课题总数的23.39%,62.58%,14.03%.……  相似文献   

5.
畲族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女性文化色彩,其中,畲民的女性崇拜表现的尤为明显。畲民崇敬女性先祖、信奉女性神灵、宣扬女性智慧。畲民的女性崇拜观念独具特色,甚至成了畲族民间文学创作的一个母话题,在畲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女性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孙开铨 《农业考古》2001,(1):138-149
张颉(1)(?-1090) 句 火米夏收畲稻早,海椒春放瘴花迟(2)。(六)寄达张五丈夔明府 注释: (1)张颉字仲举,徙鼎州桃源(今属湖南)人。皇 元年(1049)进士。历知虔、沧、桂、筠、广、瀛、凤翔等州府。录农事诗句一则。 (2)火米,紫色米,质差。畲(she奢)稻,烧草后耕田种稻称畲稻。 张公庠(1) 晚春途中 一年春事又成空,拥鼻微吟半醉中。夹路桃花风雨过,马蹄无处避残红。 注释: (1)张公庠字元善,皇 元年(1049)进士。官至秘书省著作佐郎。出知晋、苏、邛诸州。录农事、花卉诗三首。 朱明之(…  相似文献   

7.
唐宋时期的畲田与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雄生 《古今农业》2005,2(4):30-41
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在此背景之下,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特征的南方畲田民族和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汉民族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使得曾经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的畲田,沉寂数千年之后,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本文将畲田民族的历史放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这一重大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主要内容包括畲田的耕作方式,地区和地理分布,作物种类,唐宋时期畲田民族与后来畲族的关系,以及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指出唐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加剧了原本就因刀耕火种而不断迁徙的畲田民族与周边民族(主要是汉族)的冲突,同时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农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正7月11日至8月8日省种子管理站联合西宁、海东、海南、海西、海北和黄南等市(州)种子管理站分别对所辖20个县(区、市)及省农科院、省小寨良种试验站和青海高原薯业公司实施的麦类作物三圃田建设、麦类品种繁殖、蚕豆原种繁殖、小油菜良种繁殖、杂交油菜亲本繁殖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和报审品种病害接种试验等种子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共检查项目实施村(场、点)109个,综合检查一致认为今年种子工程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畲族药在我国的研究概况.方法:查阅数据库文献,分析整理文献数据.结果:分析了畲药在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现代药学研究情况.结论:通过讨论国内民族药研究情况,分析目前畲药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推动今后畲药研究的发展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种桑养蚕、缫丝绸是景宁畲民的传统产业。如何利用现有桑树资源制作桑叶茶,对进一步挖掘、提升蚕桑生产效益、增加畲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介绍桑叶保健茶的功能及其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月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布,《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于2019年1月2日省人民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9年2月5日起施行。根据《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省科技奖每年评审1次。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每次1项,省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奖每次不超过5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次不超过4项,均可以空缺。省自然科  相似文献   

12.
<正>1991年以我院为主的项目有四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一项获林业部科技进步奖。另有一项与邵武市林委合作完成的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具体项目、奖别、完成者如下: ①林业经营综合效益研究 省二等奖 张建国 余建辉 杨建州 林元辉  相似文献   

13.
<正>河北省农科院旱作所牧草室主要从事高丹草、饲用黑麦、小黑麦、青贮玉米、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栽培及生产利用技术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主要有国家牧草产业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主持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星火计划1项;参加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农业部行业科技2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主持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省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等。  相似文献   

14.
廖军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84-14886
探索适合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模式对于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笔者比较了梭嘎模式、深圳民俗村模式、郎德上寨模式3种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发展、特点、优势、劣势,认为3种模式都没有从根本上同时解决发展民族村寨经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保障村寨居民利益三者间的矛盾。鉴于此,笔者提出5Cs模式,即文化(Culture)、公司(Company)、特色(Characteristic)、社区(Community)、和谐(Concord),并构建了5Cs模式的运行机理,即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政府引导,公司主导;主题定位,凸显特色;社区增权,村民获利;经济发展,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15.
凯里市少数民族村寨很有特色,乌利、岩寨、官庄、南花、季刀等5个村寨被贵州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省旅发委共同命名为全省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授予匾牌。为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凯里市强化四措施,全面推动凯里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尚兵 《农业考古》2006,(1):145-149,155
有两个因素导致了唐代南方山区居民的增加:逃户与北人南迁事件。唐前期,地主土地兼并的日益加剧及官府赋役的逐渐加重,均田制下的小农纷纷破产。尽管破产农民可以通过租佃土地或佣力谋生,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选择了逃亡,逃户问题遂成为唐代官府的一大难题。据冻国栋先生的研究,逃户的白热化是在高宗、武后以至玄宗时期,其基本流向是进入官府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山区,主要流往江南、山南、剑南乃至岭南一带,他们是唐代山区、丘陵地带及其它后进地区经济开发的一支重要力量。最典型的逃户例子莫过于武后时陈子昂所指出的剑南道东部的山林中,“今诸州逃走户有三万余,在蓬、渠、果、合、遂等州山林之中,不属州县”。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北人纷纷南迁进入长江流域,导致南方本就紧张的土地供应更形剧烈,而南迁北人所能娴熟应用的谋生技术是旱地农耕技术,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寻找旱地的高潮。山区居民的增加,畲耕农业技术遂被规模性地在山区应用,唐人的诗文忠实地记下了这一历程。一、问题的再提出大泽正昭先生对唐宋时代的畲田农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唐宋时期实行畲田的地域相当广大,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山区,“包括有唐代山南、江南两道的大部分以及剑南道的东部。这里明确的地名是以州县为代表的,实际上畲田实施区域仅是这些州县周边的山间地,并没有包括山地的全部范围。”对于从事畲耕作业的民族,“包括莫摇的蛮从事畲田是明确的,不过,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是否从事畲田,现在还不能确认。”但南方山林中不可能有现成的熟地供逃户或南迁户耕种,只能是开垦新地,而原有土著民——蛮族人所使用的畲耕方式及平原居民已有的开荒技术提供了现成的山地开发范例。再结合自居易“结茅栽芋种畲田”等诗句来看,汉族逃户与乱时迁入山区的汉族民户从事畲耕应是可以确认的。前述逃户分布区与畲耕分布区恰相一致,当然不是一种偶合。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人保厅、省农委、省扶贫办和省财政厅前不久联合下发《江苏省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四项制度实施办法》,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民就业失业登记、农民求职登记、农村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和农民创业服务四项制度,为农民提供均等化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针对火石寨风景区森林植被现状提出3项植被景观优化利用原则和5条景观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养猪学科养猪学科现有科技人员14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5人,博士3人,硕士9人。主要开展猪育种与规模化安全养殖工程技术研究及科技服务。"十一五"以来,先后承担3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获奖成果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授权国家专利5项;颁布实施国家标准1项;制定湖北省地方标准1项;出版编著2部;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20篇。  相似文献   

20.
吴忠军  潘福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828-5829
主要从民族村寨农民的视角,通过分析目前少数民族村寨农民利益分配现状来剖析问题的原因所在;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农民在利益分配博弈中的弱势地位;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农民真实的诉求,探讨民族村寨利益开发中农民利益分配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