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11):87-91
为了阐明胃饥饿素(Ghrelin)在梅花鹿体内的表达规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hrelin在梅花鹿食管、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肝、胰、甲状腺、垂体前叶、卵巢、肺、肾和脾等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在食管和皱胃内主要分布于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在网胃、瓣胃和瘤胃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中均可见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但肌层中未见表达;在肠道主要定位于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尤其在肠绒毛和黏膜下层分布较多;在肝、胰、甲状腺、垂体前叶、卵巢、肺、肾、脾等实质器官中同样发现有Ghrelin免疫阳性信号的表达。结果提示,Ghrelin在梅花鹿体内广泛表达且在食管和胃肠道内分布范围最广。  相似文献   

2.
鸡β-防御素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组织中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采用RT-PCR法,分别从鸡肝脏和舌组织中扩增到鸡β-防御素(Gallinacin,Gal)Gal-6、Gal-8与Gal-9基因,经序列测定表明,Gal-6、Gal-8和Gal-9大小分别为201、204和201bp,其成熟肽分别由67、68和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组织表达分析表明,Gal-6基因在鸡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广泛地表达,在鸡皮肤、舌、心脏、小肠、胸肌、肝脏、肾脏、法氏囊、脾脏和胰腺中表达量较高;在肺脏、睾丸和骨髓中也有一定量表达。相比之下,Gal-8在鸡体内的表达较为局限,Gal-8基因仅在舌、小肠、肺脏和肝脏中大量表达。Gal-9基因在鸡体内组织中分布也较广泛,在舌和小肠中大量表达,在气管、肺脏、肝脏、肾脏、骨髓和胸腺有少量表达。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1,GDF11,又名BMP11)在胸腰椎数变异中的作用,本试验克隆了该基因包含外显子2在内的部分编码区,并进一步采用RT-PCR技术对其在猪胚胎和初生仔猪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5d的猪胚胎中,后肢、牙龈、脑、肝脏、肾脏、胸椎、腰椎各组织均有明显的表达,而在前肢、眼、心脏、肺脏中的表达较弱,在颈椎和荐尾椎中没有观察到GDF11的表达。在45d猪胚胎的后肢、脑、眼、胸椎组织中GDF11的表达较强,而在前肢、牙龈、肺脏、肾脏、腰椎和荐尾椎的表达相对较弱,在肝脏中的表达极其微弱。在心脏和颈椎中没有检测到GDF11的表达。在55d的猪胚胎中,前肢、后肢、脑、眼、肝脏、颈椎、胸椎、腰椎组织中有明显的表达,肺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强,牙龈和荐尾椎中的表达较弱,而在心脏中没有检测到GDF11的表达。3d仔猪的后肢、牙龈、脑、肾脏和腰椎组织中GDF11有明显的表达,脾脏组织的表达量较高,前肢、肝脏、心脏、背腰最长肌和肺脏中的表达相对较弱,在眼、颈椎和荐尾椎中的表达极弱,在胸椎中没有检测到表达。在所检测的不同时期的所有组织中,脑和肾脏组织表达明显地高于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12):85-89
100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黄芩苷、苦参碱和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及免疫对照组,每组10头。各试验组21 d时肌肉注射猪瘟疫苗1.0 m L/头,同时免疫前3 d和免疫后3 d,各给药组分别灌喂5 m L药物(高、中和低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12、8和4 mg/头),免疫对照组灌等量蒸馏水。分别在免疫后第7、14、21、28 d,每组随机抽取5头采血,进行猪瘟抗体检测和血常规测定。结果表明,黄芩苷组及黄芪多糖中剂量组分别在免疫后14、21和28 d、苦参碱剂量组分别在免疫后14 d和21 d及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在免疫后14 d和28 d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P0.05)。黄芩苷中、低剂量组、苦参碱和黄芪多糖中剂量组在免疫后14和21 d、苦参碱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均在免疫后21d白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P0.05)。黄芩苷中剂量组在免疫后14、21和28 d、苦参碱中剂量组在免疫后14和21 d、黄芪多糖高、低剂量组在免疫后14 d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数显著高于免疫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黄芩苷、苦参碱和黄芪多糖可协同增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且不影响猪只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陈润生 《野生动物》2005,26(3):44-46
2004年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协、在各省(区、市)林业厅(局) 和省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在赵学敏副局长的高度关心和指导下,在保护司等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各级协会紧紧围绕生态建设,特别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科技交流、拯救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资金募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扩大了影响,在组织建设、发展会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利用DHI数据分析季节和胎次对乳品质的影响,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导奶牛养殖企业的饲养管理。试验收集整理陆良新希望雪兰奶牛养殖有限公司2019年—2021年荷斯坦奶牛的DHI测定数据,应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SPSS 22.0进行方差分析,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总固体含量、体细胞数和尿素氮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总固体含量和尿素氮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蛋白率和乳糖的影响存在部分差异显著(P<0.05)。奶牛产奶量在夏秋季节较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在冬季最高;乳糖在春夏季节较高;总固体在夏冬季节较高;尿素氮在冬春季节较高。胎次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总固体含量和尿素氮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奶牛产奶量在3~5胎次较高;乳蛋白率、乳糖和总固体含量均在1、2胎次较高;乳脂率在2、3胎次时较高;尿素氮在2、4胎次时较高。季节和胎次的交互作用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总固体含量、体细胞数和尿素氮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奶牛产奶量在夏秋季节...  相似文献   

7.
调查试验在黑龙江省某两个集约化牛场(A场、B场)进行,每场分别在产前10 d~分娩当天(0 d)、产后30~50 d、60~80 d各选取8头,产后10~20 d选取16头,共80头奶牛,测定血中维生素E(VE)、维生素C(VC)、维生素A(VA)、硒(Se)、锌(Zn)和铜(Cu)的含量。结果显示:A场VE、VC、VA、Se、Zn和Cu的缺乏率分别为50.0%、5.0%、20.0%、12.5%、27.5%、10.0%;B场的缺乏率分别为47.5%、0%、10.0%、12.5%、25.0%、10.0%。两场VE均在产后10~20 d缺乏率最高;A场在产后10~20 d时Zn和Cu的缺乏率达到最高,VA、Se和VC在产前10~0 d和产后10~20 d缺乏率最高;B场的Zn和Se在产后10~20 d和60~80 d缺乏率最高,Cu在产后30~50 d缺乏率最高,VA在产前10~0 d缺乏率最高。试验表明:两个牛场奶牛在围产期和泌乳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VE、VA、Se、Zn和Cu缺乏,产后10~20 d缺乏率最高。因此,牛场应在围产期和泌乳早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雏鸡不同组织TLR3、TLR7和TLR21 mRNA转录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登录的ChTLRs基因序列设计实时定量PCR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鸡T011样受体(ChTLR)mRNA相对转录水平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ChTLR3、ChTLR7和ChTLR21在雏鸡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转录水平。3种ChTLRs在脾脏、法氏囊、胸腺和各段肠道组织中均有转录。其中,ChTLR3 mRNA在肾脏、胸腺、盲肠、空肠、肝脏和十二指肠转录水平较高,在皮肤中未检测到转录;chTLR7 mRNA在脾脏、肾脏、盲肠、胸腺和十二指肠转录水平较高,在肝脏和皮肤中转录水平很低;ChTLR21 mRNA在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转录,其中在脾脏转录水平最高,其次为法氏囊、胸腺和十二指肠。结果表明,ChTLRs mRNA在雏鸡各器官组织中转录水平差异较大,可能与雏鸡各器官组织对病原的识别和抵抗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呈杆状、形成孢子且严格厌氧的细菌,其能够在碳水化合物和糖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短链脂肪酸以及生物材料的前体物质(如氢气、丁醇和1,3-丙二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人类和动物体内,已被证明具有益生作用,在水生动物中,丁酸梭菌作为益生菌同样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丁酸梭菌在水生动物中的分离鉴定、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总结了丁酸梭菌在改善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消化率、存活率、免疫反应、抗病性和肠道结构,以及调节肠道共生菌群和代谢方面的作用,以期为丁酸梭菌在水产养殖中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绵羊品种褪黑激素的季节性及昼夜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研究了小尾寒羊、同羊、滩羊血液褪黑激素在春分、夏至、秋分时的昼夜变化规律,发现绵羊血液中褪黑激素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春分和秋分时平均含量相对较低,在夏至时明显升高。在夏至和秋分时,小尾寒羊和同羊血液中褪黑激素比滩羊低,在春分时,小尾寒羊褪黑激素比同羊和滩羊高。  相似文献   

11.
实验旨在探究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和努黔F_1代各组织间的相对表达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3只)和努黔F_1代(3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等组织间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各组织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和努黔F_1代间表达差异不显著;2种基因在黔北麻羊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肾脏、肝脏、心脏、脾脏、肺脏(P<0.01),其中Myf5基因在肾脏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脾脏和肺脏(P<0.05),Myf6基因在心脏和肝脏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脾脏(P<0.05);2种基因在努黔F_1代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肝脏、肾脏、心脏、脾脏、肺脏(P<0.01),心脏和肝脏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肺脏(P<0.05)。综上,Myf5、Myf6基因在黔北麻羊和努黔F_1代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不等,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对犬弓首蛔虫(T.canis)免疫抑制卵巢信息蛋白(Tc-iom)、卵黄原蛋白(Tc-vit)、酪氨酸蛋白激酶(Tctpk)和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Tc-stp)四个性别相关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分析。本研究采用SYBR Green I qRT-PCR方法检测Tc-vit、Tc-iom、Tc-tpk、Tc-stp在T.canis雌虫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雄虫精巢、贮精囊、输精管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Tc-vit在雌虫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均有转录,在雄虫精巢和贮精囊中也有转录,但在输精管中无转录;Tc-iom在雌虫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高水平转录,在雄虫精巢和贮精囊中转录量较低,输精管中无转录;Tc-tpk在雄虫精巢和贮精囊中的转录明显高于其他生殖组织;Tc-stp在雄虫精巢和输精管中转录量较高,在雌虫卵巢、输卵管和子宫中转录量较低。本试验为T.canis性别相关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雏番鸭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以 0~ 3周龄雏番鸭为研究对象 ,分别测定 0 ,1,4 ,7,10 ,14 ,17和 2 1日龄雏番鸭胰腺和肠道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胰腺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的活性分别在 4 ,14 ,10和 17日龄达到峰值 ;在肠道中 ,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的活性分别在 10 ,14 ,17和 14日龄达到峰值。从消化酶的发育规律显示 10~ 17日龄是番鸭消化酶发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Ghrelin在驯鹿胃肠道的表达及定位进行初步研究。RT-qPCR结果显示,Ghrelin在驯鹿胃肠道内均有表达,且在皱胃内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其次是十二指肠、回肠和结肠;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在皱胃内主要分布于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在瘤胃、网胃、瓣胃的黏膜层、黏膜下层中也可见Ghrelin的免疫阳性细胞,但肌层中未见表达;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均有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且在肠绒毛和黏膜下层分布较多。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hrelin在胃肠道内表达量及分布范围基本一致,这表明Ghrelin对驯鹿的消化可能具有潜在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FABP5和CRABP2同属于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动物体内均受视黄酸调节,调控脂质氧化和能量利用。本研究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对山西肉用绵羊母本品系10月龄去势公羊的皮下脂肪、心脏、肾、肝、肺、肌肉6种组织中FABP5和CRABP2基因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利用GEO DataSets数据比较2个基因在人和小鼠各组织的mRNA表达,以探讨FABP5和CRABP2的组织表达规律。结果表明:FABP5和CRABP2在人、小鼠和绵羊的脂肪、心脏、肾、肝、肺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且有组织表达差异和种属表达差异;在绵羊中,FABP5和CRABP2均在脂肪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最高,且与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5);FABP5和CRABP2mRNA均在肝脏中表达最低。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ABP5和CRABP2基因在绵羊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EGF、TGFα、HB-EGF和AR均属EGF家族,与同一受体EGFR结合。本试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EGF、TGFα、HB-EGF、AR和EGFR在月经周期猕猴输卵管内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GF、TGFα、HB-EGF、AR和EGFR主要在输卵管上皮细胞内表达.而在固有层、肌层及浆膜内的表达量较少。EGF、TGFα、HB-EGF、AR和EGFR在输卵管内的表达量随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而变化。EGF、TGFα、HB-EGF、AR和EGFR在增殖中期到分泌早期的输卵管内的表达量较高.在增殖早期及分泌晚期的表达量较低。EGF家族及其受体在猕猴榆卵管内的表达可能受卵巢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所调控。EGF可能在猕猴排卵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PPAR-γ在八眉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八眉猪为试验材料,提取其内脏脂肪、皮下脂肪、肌肉、肾脏、肝脏、心脏、肺脏和脾脏总RNA和总蛋白质,设计合成PPAR-γ1和PPAR-γ2基因的引物,以猪β-actin基因为内参,用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SQ)RT-PCR检测PPAR-γ1和PPAR-γ2 mRNA在以上各组织中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以上各组织中PPAR-γ1和PPAR-γ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PPAR-γ1 mRNA及蛋白在以上各组织均表达,在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肺脏中表达水平最低;PPAR-γ2 mRNA和蛋白质高表达于内脏脂肪、皮下脂肪、脾脏和心脏,而在肺脏、肾脏、肝脏、肌肉中表达水平很低。结果提示,PPAR-γ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可能与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系统研究了小尾寒羊、同羊、滩羊血液褪黑激素在春分、夏至、秋分时的昼夜变化规律,发现绵羊血液中褪黑激素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春分和秋分时平均含量相对较低,在夏至时明显升高。在夏至和秋分时,小尾寒羊和同羊血液中褪黑激素比滩羊低,在春分时,小尾寒羊褪黑激素比同羊和滩羊高。  相似文献   

19.
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羊乳蛋白质组成和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羊乳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成,酪蛋白主要由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组成,在酪蛋白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3.10%、30.39%、38.09%和8.42%;乳清蛋白主要由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组成,在乳清蛋白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4.59%、57.50%、4.35%、8.69%和4.88%;羊乳酪蛋白主要在肠液中消化,在胃液中消化120 min时  相似文献   

20.
试验分别在高海拔地区和低海拔地区饲养藏鸡、肉用矮小隐性白鸡以及二者杂交F1代3组鸡,测定各组鸡出生、2、4、6、8、10和13周龄体重,并于70日龄和90日龄屠宰,比较组间生长和产肉性状差别,分析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在体重、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方面均表现了较明显的杂种优势,尤其在高海拔环境中,杂种鸡(TD)在体重、胸肌率和腿肌率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杂种优势。从生长、产肉等方面看,认为TD不仅是高海拔地区,同时也是低海拔地区藏鸡肉用发展的良好杂交组合。该研究为在低海拔地区发展具有藏鸡独特风味的优质肉鸡和在高海拔地区发展养鸡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