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用安平县农用地定级评估工作中的定级成果和样点地价数据,采用Kriging空间分析法对农用地定级指数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点地价在空间上并不是完全随机或完全独立分布的,样点存在多尺度随机误差,利用Kriging空间分析方法构建的样点地价随机误差模型,逐级消除了样点随机误差,揭示了农用地地价的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的农用地定级指数地价评估模型为农用地地价评估技术路线提出了一条新的地学方法;以安平县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为例,成功构建了定级指数地价模型,丰富了现有农用地估价理论与方法,为空间分析在农用地定级估价中的应用进行了一次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农用地估价必须遵循先定级,再估价,先分区,再估价的技术路线,其程序为:农用地分等定级价格区划→农用地基准地价测算→农用地宗地价格测算→农用地估价成果分析,整理。农用地估价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估价目的及资料信息,地类等加以确定。以南京市为例,测处了该市耕地资源价值量。  相似文献   

3.
农用地定级估价研究是《土地管理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根据新的农用地定级估价规程,制订石柱县耕地定级估价的整体思路和技术路线。在耕地定级基础上,应用样点数据,构建"纯收益—定级指数"模型,测算耕地级别基准地价,然后分别测算耕地的社会保障价格和社会稳定价格,最终得到石柱县耕地定级估价成果。  相似文献   

4.
农用地与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农用地与城镇土地定级与估价目的、原理、方法的差异,旨在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农用地定级估价、全国城镇土地基准地价更新及平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用地流转市场的价格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用地流转现状,指出确定公开公平、统一标准的流转价格,是建立农用地流转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进一步提出农用地流转市场的建立可以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相对完善的城镇国有土地地价管理经验,构建农用地地价管理体系和农用地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素悦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0,(11):162-166,179
简要地介绍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意义、理论与技术方案,展示了空间数据库、空间目标缓冲区、空间数据叠加等多方面GIS技术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中的应用,并对其成果进行分析,认为利用GIS进行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充分发挥了其图形、属性一体化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杨素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1,(5):3041-3044,3062
简要地介绍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意义、理论与技术方案,展示了空间数据库、空间目标缓冲区、空间数据叠加等多方面GIS技术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中的应用,并对其成果进行分析,认为利用GIS进行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充分发挥了其图形、属性一体化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8.
以河南省信阳市农用地定级估价工作为例,探讨了农用地定级估价因素因子的预处理,为因素的计算及农用地定级与估价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夏敏峰  张效军  李资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90-11992,12028
当前征地制度存在着诸如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同地不同价等问题,使我国的耕地资源锐减,耕地保护政策很难落到实处,农民利益得不到有保护。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结合江西省进贤县实际,具体实践了利用定级估价成果测算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思路,同时提出在区片综合地价基础上结合分等成果确定征地范围的思路,对进行合理征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吐鲁番市农用地估价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地价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收益理论为指导,以农用地估价为研究对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选取收益还原法作为现阶段农用地估价的基本方法,并对估价成果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河北省滨海平原区未利用耕地后备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结合MAPGIS软件,运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标准和科学类比方法进行研究。确定评定补充耕地等别的指标区,建立未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在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基础上,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标准和农用地分等成果确定补充耕地等别评定各因素分值,计算补充耕地等别,制定滨海平原区占补折算系数表。  相似文献   

12.
方斌  夏显力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1):227-231
准确评估农用地基准地价是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在理论分析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对农用地基准地价影响的基础上,引入修正的引力模型和区域基准地价影响力模型,对农用地基准地价进行修正,弥补了当前仅从农村内部来评估农用地基准地价所带来的弊端.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相互作用与农用地基准地价分布成正相关,修正后的农用地基准地价与用传统方法计算的农用地基准地价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刘利  周学武  唐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70-4771,4782
土地定级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质量和使用效益及其在土地空间上的分布差异状况进行评定,并用等级序列表示其差异或优劣程度的过程。该文从城市土地定级的流程入手,深入分析定级过程中存在的统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江安县城区土地定级估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大量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影响土地质量和土地效益的诸多因素,运用多种技术方法,进行科学的测算,确定了江安县地区各级土地及不同用途的基准地价,将成区土地划分为I,Ⅱ,Ⅲ,Ⅳ4个级别,使之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城区内部土地的区位条件和用地效益的差异,同时也体现出土地质量及其分布规律。三研究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评定和划分级别,建立起以基准地价和宗地地价修正系数为核心的地价体系,为江安县城区合理利用土地,进行城镇土地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农地评价体系有农业部的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体系和国土资源部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价体系.该研究以吉林省九台市为代表样区,依据《耕地地力评价指南》和《农用地分等规程》(TD/T1004-2003)对其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和农用地分等.通过比较分析耕地地力评价和农用地分等的评价结果,得出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与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分布趋势相同,一致性较强,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农用地利用等和经济等分布趋势不同,有一定的差异.该文还提出可以通过转换为粮食产量高低这一媒介将二者进行衔接.  相似文献   

16.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整理对土地资源地可持续利用乃至整个社会地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地意义.本文从我国土地整理的现状入手,来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对农用地质量信息的需求分析以及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中土壤有效系数的求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容城县为例,根据该县的自然条件、生产特征和《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利用滑动平均和二次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有效系数,并分析了其在农用土地分等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用地基准地价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评估农用地基准地价的方法体系,运用综合比较分析法,以扶风县农用地定级成果为基础,采用样点地价平均法和定级指数模型法综合确定扶风县农用地的基准地价.结果表明,以农用地基准地价为基础确定土地补偿费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在适应性评价阶段,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是保障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基础。本文提出土地资源约束下农业生产适应性评价及承载规模研究。以某某实际的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初步了解其基础信息后,分别土地资源、水文条件、气候环境以及生态条件四个方面对研究地区土地资源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以单个指标为核心的等级划分标准,借助DEM(Digital Evalu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确定了不同划分尺度下的土地面积大小。通过融合土地资源、水文条件、气候环境因素的分析结果,构建了评价矩阵,利用生态条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实现对农业生产适应性的客观评价,得到生产适宜区的面积为368312.48hm2,占评价总面积的51.19%;通过叠加不同影响因素的生产条件,得到研究区域的承载规模,面积为664944.39hm2,占评价面积95.97%。  相似文献   

20.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实例论证方法研究了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开发整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在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构建土地整理的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工程的指标可转化为自然等别,通过因素量化对比,可得出地块在整理前后的等别变化,且分等数据是计算土地整理效益的重要依据.证明利用农用地自然等别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质量评价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