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茄子抗黄萎病突变体离体筛选Ⅰ.粗毒素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黄萎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且危害严重。研究表明:缺乏抗源已成为制约茄子抗黄萎病育种的瓶颈,突变体筛选是创造新的茄子黄萎病抗材料重要方法之一。获得强致病力的粗毒素是该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本文采用茄子茎尖接种法开展茄子黄萎病粗毒素的致病力研究,并获得了致病力强的粗毒素用于抗性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抗黄萎病茄子种质资源、对比野生茄或近缘野生茄与栽培茄对黄萎病抗性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利用苗期人工接种技术对15份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285份栽培茄种质资源的抗黄萎病性进行鉴定。结果共筛选获得抗病材料11份,占种质资源比例为3.67%,表明茄子种质资源整体对黄萎病抗性水平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中有10份材料表现抗病,占野生或近缘野生茄资源比例为66.67%,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好。栽培茄资源中有1份材料表现抗病,占栽培茄资源比例为0.35%,表明栽培茄对黄萎病整体抗性较差。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和栽培茄中抗性种质资源占所有鉴定材料的比例分别为3.33%和0.33%,表明野生或近缘野生茄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远高于栽培茄。  相似文献   

3.
利用野生茄提取物控制栽培茄子黄萎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茄子连作病害中黄萎病,选用野生茄子提取物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刺茄(CRP)、刚果茄(Solanum sisymbriiflium)、赤茄(Solanum integriflium)等植物材料提取物对黄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也证明:在连作土壤中喷施提取物后,茄子黄萎病病情指数明显下降,生长发育状况得到改善。其中托鲁巴姆叶片提取物防病效果显著,可用于栽培茄子黄萎病病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穴盘育苗是有机茄子获得又高产的基础,它具有苗壮、时间短、病少、整齐度高、节约用地、运输方便等优点,备受农户欢迎。具体技术如下:一、砧木和接穗的选择:茄子常用的砧木有赤茄、CRP(刺茄)、托鲁巴姆等;赤茄中抗枯萎病、黄萎病,耐低温,茎叶有刺。适合与各种茄子嫁接,亲和力强,长势旺,品质好,产量高;CRP(刺茄)是野生茄科植物,茎叶上刺较多,高抗黄萎病,种子易生产,也易发芽。与接穗亲和力好,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正穴盘育苗是有机茄子获得又高产的基础,它具有苗壮、时间短、病少、整齐度高、节约用地、运输方便等优点,备受农户欢迎。具体技术如下:一、砧木和接穗的选择:茄子常用的砧木有赤茄、CRP(刺茄)、托鲁巴姆等;赤茄中抗枯萎病、黄萎病,耐低温,茎叶有刺。适合与各种茄子嫁接,亲和力强,长势旺,品质好,产量高;CRP(刺茄)是野生茄科植物,茎叶上刺较多,高抗黄萎病,种子易生产,也易发芽。与接穗亲和力好,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侵染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而其致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此,以强致病力落叶型黄萎病菌FGH2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构建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并进行致病缺陷突变体的筛选。当农杆菌与黄萎病菌分生孢子浓度比为250∶1、承载介质为NC膜、乙酰丁香酮浓度400μmol/L、共培养时间48h时,转化效率高达每106个分生孢子产生612.5个转化子。通过采用优化后的转化体系,构建了含1 200个T-DNA插入转化子的棉花黄萎病菌突变体库。利用苗期分生孢子蘸根法测定300个转化子在棉花幼苗上的致病力,获得3个致病力显著降低的突变体181、546、1009,其中546的微菌核形成能力丧失,1009的微菌核形成能力明显下降。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为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及微菌核形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土传病害茄子大丽轮枝菌致病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天津市5个地区采集的20个茄子黄萎病致病菌——大丽轮枝菌菌株,在6个茄子品种上做致病类型的测定。结果表明,各菌株的致病力可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明确了天津市3个茄子主栽品种的抗感反应型:快圆茄为感病型,大苠茄为中感型,二苠茄为耐病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嫁接茄子抗黄萎病特性与根际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关系,本试验以4种砧木品种:刚果茄(S.integriflium)、赤茄(S.sisymbriifolium)、刺茄(S.surattebse)和番茄品种辽园多利(Lycopersicon esculontum Mill)分别与西安绿茄(S.melongena)进行嫁接,研究嫁接茄子的田间抗黄萎病效果及嫁接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嫁接茄的抗病效果明显.嫁接茄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较CK都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8.96%~29.53%和2%~26.8%.以辽园多利和刺茄为砧木的嫁接茄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增加效果显著:以赤茄为砧木的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增加效果比较明显.以辽园多利为砧木的嫁接茄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效果明显,酶活性比对照提高177.55%,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离体筛选茄子抗羟脯氨酸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茄子的抗羟脯氨酸突变体,通过建立一套茄子离体培养技术,用浓度为8mmol·L-1的羟脯氨酸(L-Hyp)作为筛选压力进行离体筛选,获得了茄子抗羟脯氨酸的愈伤组织,并再生培养成抗性植株.经耐冷性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抗性愈伤组织的脯氨酸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而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百分率却显著低于对照,从而具有更好的耐冷性.再生植株的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电导百分率却显著低于对照,表现出更强的耐冷性.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防治茄子黄萎病,探讨利用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提取物抗黄萎病的可能性,以茄子黄萎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0.0,3.0,6.0,9.0,12.0g·L-1)的厚朴提取物灌根处理茄子幼苗,研究其对茄子黄萎病抗性、植株生长状况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施用厚朴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病情指数有所下降,对茄株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表现为增加或促进作用,而对茄株幼苗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最佳作用浓度均为9g·L-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17份番茄种质材料(品种或品系)断根后分别接种1×10~7番茄黄萎病菌、1×10~7茄子黄萎病菌、清水(对照),并进行田间检测,筛选出高抗黄萎病的番茄种质材料15份、感黄萎病的种质材料2份;经对17份材料29个样本的DNA分子检测,结果与田间抗性表现的吻合度为75.86%。该研究为筛选适合茄子生产用抗黄萎病砧木(番茄)育种提供抗源材料,并为实验室番茄抗性DNA分子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嫁接技术在茄子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日本赤茄作砧木,西安绿茄为接穗进行嫁接,探讨嫁接技术在茄子栽培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茄子通过嫁接,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尤其高抗黄萎病,产量比对照增加28.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茄子黄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并对茄子资源进行苗期接种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人工接种,分别对茄子黄萎病苗期接种鉴定的接种菌株、浓度、方法、接种苗龄及接种时间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并应用筛选出的最佳技术对50份不同来源的茄子资源进行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结果]25株强致病力的黄...  相似文献   

14.
野生抗病茄植株腐解物对茄子黄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野生抗病茄植株腐解物对茄子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化感作用,探讨野生茄子的化感作用利用途径。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测试了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刺茄(Solanum surattense,CRP)、赤茄(Solanum integriflium)、刚果茄(Solanum sisymbriiflium)4种野生抗病茄(以下分别简称TL、CI、CH和GG)的根、茎、叶腐解物及叶片浸提物的乙醇提取液对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腐解物提取液对茄子黄萎病菌均具有一定的化感抑制作用。腐解物对菌丝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为叶>根>茎,而对孢子萌发的化感抑制作用叶>茎>根。其中,各试材叶腐解物对菌丝生长的化感作用为GG>TL>CI>CH,对孢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为GG>CI>CH>TL。各试材叶片浸提物对菌丝生长的化感作用为TL>CH>CI>GG,这与腐解物的化感作用并不一致。4种常用作嫁接砧木的野生抗病茄叶片腐解物对茄子黄萎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田间防病试验。土壤微生物与植物试材的相互作用是腐解物表现化感抑菌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嫁接茄抗黄萎病特性与苯丙烷类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对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抗性达到免疫或高抗程度,作为砧木嫁接栽培极显地降低了茄子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测定并分析了抗病与感病茄株感病前后可溶性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酚类物质及木质素等指标的变化及特点,从莽草酸-苯丙烷类代谢角度,探讨了嫁接茄子抗黄萎病的生理生化基础,提出PAL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可作为茄子黄萎病抗性的生化  相似文献   

16.
嫁接茄子苗期黄萎病抗性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在接种条件下,以“托鲁巴姆”为砧木,“墨茄”为接穗的嫁接茄子和自根茄子(CK)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的相对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CAT、POD、PPO活性的变化与黄萎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嫁接茄子抗黄萎病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的相对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依次为砧木<嫁接株<对照;CAT、POD、PPO的活性依次为砧木>嫁接株>对照。说明丙二醛(MDA)含量的降低和CAT、POD、PPO活性的提高是嫁接茄子获得抗病性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7.
棚室春茬茄子高产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棚室春茬茄子高产栽培新技术(一)优良品种介绍1.紫色茄子品种(1)沈茄1号紫长茄早熟杂交种。85-90天开花,110大收获。株高65厘米,长势中等,叶片较小,适于密植。抗黄萎病能力较强。果实长条形,长25厘米,粗4厘米。单果重180克,果皮紫黑色,有...  相似文献   

18.
茄子近缘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茄子近缘种对黄萎病的抗性和遗传特性,本研究对6个茄子近缘种的黄萎病抗性进行了人工鉴定.结果表明,野生茄Solanum linnaeanum对黄萎病表现为抗病.以S.linnaeanum和紫长茄感病自交系06035为亲本,构建了P1、P2、F1、B1、B2 和F2 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黄萎病抗性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抗性的遗传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1、B2和F2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5.80%、95.62%和95.85%.以上结果表明,S. linnaeanum可作为茄子抗黄萎病遗传育种研究的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防治茄子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等频发,抵御这些土传病害,使茄子优质高产,增加经济效益,实行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我们采用茄子嫁接新方法,即茄苗嫁接法。  相似文献   

20.
茄子浙茄10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茄10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茄子新品种。母本是浙茄3号杂交后经连续自交分离获得高代自交系,早熟性好,中抗黄萎病和青枯病;父本是屏东长茄的后代进行连续自交分离获得的高代自交系,生长势强,单株坐果数多,中抗黄萎病、青枯病,品质佳。该品种生长势中等,坐果率高,丰产性好,平均产量约60 t·hm-2;果实长且粗细均匀,果皮紫红色,商品性好,中抗黄萎病和青枯病,适宜浙江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