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离体的橄榄成熟胚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成橄榄胚苗,分别以上、下胚轴及胚根为材料,探讨橄榄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结果表明,筛选出的MS+KT 0.5 mg·L-1+6-BA 0.5 mg·L-1+2,4-D 0.5 mg·L-1培养基组合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有效培养基.这为橄榄的细胞培养及胚状体诱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银杉成熟胚离体培养及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银杉种子的成熟胚剥离出来,在LP+NAA1.5×10 ̄(-6)培养基中离休培养,成苗率为87%。以无菌幼苗的子叶、下胚轴、顶芽作为外植体,在LP附加KT0.5,BA0.5,NAAlx10 ̄(-6)的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这一研究为银杉离体胚培养进行快速繁殖,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以5×5半双列杂交法研究了水稻成熟种胚离体培养的基因型效应.结果表明,成熟种胚离体培养的脱分化与再分化能力是一个可遗传的特性,其杂种早代(F_1)离体培养能力的差异既受亲本培养力高低的影响,又与具体组合有关.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和离体培养力3性状的遗传,既受基因加性效应的控制,同时又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湿地松未成熟合子胚为试验材料,诱导获得胚性胚柄细胞团(Embryogenic Suspensor Mass-ESM),通过培养基的优化,开展湿地松ESM维持与增殖及体胚成熟培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影响ESM的增殖速率及质量,DCR+NAA1.0mg·L-1+6-BA0.32mg·L-1+KT0.30mg·L-1为湿地松ESM的最佳增殖培养基;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基上的预培养是湿地松体胚发育、成熟的必要程序,ABA、PEG、AC和高浓度蔗糖的组合进一步促进了体胚的发育成熟,体胚在培养基LP+ABA50mg·L-1+PEG600020%+6%蔗糖+AC2.5g·L-1上获得了近子叶期体胚,但未能获得完全成熟的体胚。  相似文献   

5.
金花茶胚和子叶离体培养诱导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金花茶胚和子叶离体培养技术,探讨了胚离体培养取材的时间以及子叶离体培养的适当培养基、丛生苗和假珠芽的形成等,为克服金花茶杂交育种中常规播种繁殖困难和快速繁殖金花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克臣  冷超  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195-7199
[目的]对植物离体培养再生形态发生的两条途径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亚麻离体再生体系。[方法]以10~15d不同基因型亚麻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对诱导影响。[结果]器官发生途径的初始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MS+4mg/LIAA+2mg/LKT;诱导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为B5+2.5mg/LKT+1mg/LIAA;最佳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B5+0.3mg/LIBA,生根率达90%。以体胚发生为目的的最佳初始诱导培养基为MS+2mg/L2,4-D+0.5mg/L6-BA;体细胞胚胎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NAA+0.5mg/L6-BA。[结论]激素在亚麻离体再生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亚麻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中,只在H14体胚诱导中得到了球形胚和心形胚,对于亚麻体胚再生途径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枇杷幼胚培养与体胚诱导植株再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枇杷3个品种“解放钟”、“长红3号”和“早钟”幼胚为外植体,进行枇杷的幼胚离体培养诱导体胚发生研究。结果表明:附加2mg/L2,4-D的MS培养基可高频率诱导枇杷幼胚愈伤组织;采用附加1mg/L2,4~D、0.25mg/LKT的MS培养基与附加1mg/L2,4-D、0.25mg/LKT和5mg/LAgNO3的MS培养基交替暗培养,可长期保持枇杷愈伤组织胚性;枇杷具有很强的体胚发生能力和很高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件对8个品种(系),1817个幼离体培养的结果发现,幼胚在培养基上放置的方向与其是诱导出愈伤组织,还是直接萌发出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利用麦基一号培养基,完全没有必要附加激素即可正常进行小麦幼胚离体培养,辐射处理剂量对冬小麦幼胚离体培养有一定的影响。该试验还证培养基的组分是提高未熟胚诱导成苗率的关键。也验证不同品种(系)辐射处理冬小麦种子的剂量和培养其中的激素,都会对未熟胚的离体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小麦单倍体育种是一项周期短、效率高的育种技术,但由丁小麦单倍体幼胚力导种胚乳发育异常,不能为幼胚生长发育提供养分,所以必须进行离体培养,而影响离体培养效果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幼胚大小。陈新民等经过试验认为小于300μm的幼胚培养不能成曲,陈刚等对400~1050μm的幼胚进行培养获得了34.8~50.8%的幼苗产生率。为了确定培养效果最佳的幼胚大小,2001~2004年在陕西西安进行了以下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紫花苜蓿的子叶或叶片为外植体,建立高频体胚发生及成苗技术体系,为苜蓿耐逆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支撑。在愈伤诱导、体胚诱导、体胚成熟与萌发等几个关键环节,分析比较培养基组分对培养效果的影响。建立在SHDK培养基上诱导愈伤、MB(-/+)+ABA 0.4mg/L+PEG-6000 50g/L+蔗糖50g/L培养基上诱导体胚、Bio2Y培养基上促体胚发育成熟、1/2 MS(或SH)培养基上体胚萌发成苗的高频再生技术体系。最适条件下,每克胚性愈伤组织可产生77.9个正常萌发成苗的健康体胚。再生植株在生长箱内经过2周20℃、16h/d的光照培养后移栽温室,成活率达90%以上。利用该离体再生技术成功地将凝集素基因PPA导入苜蓿中,获得抗蚜转基因苜蓿。  相似文献   

11.
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美金  史文娟  王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63-6665
[目的]筛选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2个小麦品种扬辐2号和皖麦41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在MS、1/2 MS、N63种基本培养基中,1/2 MS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IAA对扬辐2号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有一定的影响,KT对皖麦41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作用显著。1/2 MS+2,4-D4.0 mg/L,愈伤组织质量最好。不同小麦品种成熟胚离体培养力存在着差异,皖麦41优于扬辐2号。[结论]该研究为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椰子成熟胚离体培养活性炭浓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活性炭在椰子胚培养过程中对椰子胚褐变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有明显抑制褐化的作用,活性炭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椰子成熟胚的萌发和生长,最适合诱导椰子胚的最佳活性炭浓度应该为2~3 g/L。  相似文献   

13.
以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和基因型的组织培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特性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幼胚优于成熟胚优于花药。基因型对水稻组织培养影响较大,成熟胚和幼胚为外植体时宁粳34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1.9%、81.5%,绿苗分化率分别为51.0%、63.3%;花药为外植体时宁粳35的培养效果较好。不同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和基因型品种的培养效果不同,成熟胚为外植体时,NB培养基对宁粳16和宁粳35有利;幼胚培养时NB培养基对宁粳35和宁粳38有利;花药培养中宁粳35在A4培养基上表现出较好的培养特性,和N6相比绿苗分化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成熟胚培养是转基因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品种基因型和2,4 D浓度对成熟胚培养的影响,有利于提高青稞转基因的效率。本文采用加入20g/L麦芽糖的MS培养基[m(麦芽糖):m(蔗糖)=1∶2]和完全随机设计,分析了5种2,4-D浓度对5个青稞品种成熟胚出愈率的影响,比较了14个青稞品种的成熟胚出愈率。结果表明,2,4-D浓度和品种基因型均极显著地影响青稞成熟胚出愈率,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青稞成熟胚出愈率随2,4-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在4mg/L处理中出愈率达到最高,随后出愈率随2,4-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对照(0mg/L)的出愈率极显著地低于其他处理的出愈率,但其他4个2,4-D浓度处理的出愈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4个青稞品种的成熟胚出愈率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其中ZJ45等7个品种的出愈率达到了(90.00 ±7.07)%,显著高于D-5等6个品种的成熟胚出愈率。ZJ-45等7个品种可用于成熟胚培养;用PEG和双蒸水先后浸种3h和19h,将成熟胚置于加入20g/L麦芽糖和4mg/L 2,4-D的MS培养基[m(麦芽糖):m(蔗糖)=1∶2]上培养是ZJ-45等7个青稞品种成熟胚培养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籼稻为材料,研究了γ-射线对水稻不同外植体(成熟胚、幼胚、幼穗等)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和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胚和幼穗在培养之前,进行γ-射线处理,照射量不宜超过0.258C/kg;用γ-射线7.740C/kg照射后的M_1植株幼穗作外植体,可提高培养力;成熟胚在培养前进行辐射处理,会降低出愈率,但分化率却明显提高,其照射量以0.645~1.290C/kg为宜,如果直接辐照愈伤组织,则以6.45×10~(-2)C/kg为佳.辐射处理会促进意伤组织老化,缩短分化历期,一般幼穗愈伤组织的有效分化期为接种后150~180天.  相似文献   

16.
早熟杏胚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2个早熟杏品种进行胚培试验。结果表明,剥去种皮与足够时间的低温处理是早熟杏胚培成功的先决条件;MS培养基比改良Tukey培养基更适于吉胚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优良小麦转基因受体品种的筛选及成熟胚半胚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具有良好组织培养特性的优良小麦品种作为转基因受体,使转基因小麦能尽快得到应用,对4个小麦品种的幼胚和成熟胚以及7个小麦品系的成熟胚进行离体培养,考察其组织培养特性.结果表明,11个品种(系)的成熟胚成愈率都达90%以上,但不同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率存在很大差异:7个小麦品系的植株再生率都低于20%,而4个小麦品种的植株再生率都达35%以上,幼胚成愈率及植株再生率都分别达90%和62%以上.该研究为小麦的遗传转化提供了几个新的优良受体品种.该研究进行成熟胚培养时,采用半胚培养的方式,一方面有效地克服了成熟胚在诱导培养基上直接萌发的现象,另一方面提高了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分化为多苗的能力.该再生体系可作为小麦胚培养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成熟胚为外植体,初步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生长素及其浓度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N6培养基对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略高于MS培养基,而且N6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质量好于MS培养基;培养基中所添加的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有较大影响。在MS和N6培养基中添加2,4-D,诱导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效果优于添加NAA;中低浓度的NAA(1.O~3.Omg/L)和中高浓度的2,4-D(2.0~5.0mg/L)有利于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差异性及其后代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用适宜的外植体,使水稻出苗率最高且最易获取有利变异。[方法]以成熟胚、幼胚、幼穗及花药为外植体进行水稻组织培养,考察同种培养条件下4种外植体的诱愈率及诱苗率,并调查各种方法所获后代的有利变异率。[结果]以成熟胚为外植体时诱愈率最高;以花药为外植体时获得的愈伤组织诱苗率最高;以成熟胚为外植体时获得的后代材料有利变异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水稻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百合远缘杂交的胚囊和胚胎发育及胚拯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和子房切片培养方法,对百合杂交组合‘多安娜’ב西伯利亚’和‘普瑞头’ב雪皇后’授粉前后胚囊(胚胎)发育以及胚拯救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安娜’子房内成熟胚囊高峰期滞后于‘普瑞头’3 d左右,而开花后8、10 d时其保持成熟胚囊的比例高于后者。两杂交组合的双受精作用开始于授粉后10 d左右,较亚洲百合自交亲和组合晚,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受精后障碍。子房切片培养和胚珠培养仅使‘多安娜’ב西伯利亚’组合获得幼苗。授粉70 d后,两杂交组合都收获少量成熟种子,并经MS培养基培养30 d后萌发成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