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筛选适于桑椹的保鲜剂,用不同质量浓度(20、40、60、80 mg/mL)二氧化氯(ClO2)溶液浸泡处理新鲜桑椹15 min,调查(4±1)℃贮藏温度下各处理组桑椹的感官、生理生化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初步评估二氧化氯对桑椹的保质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lO2溶液对新鲜桑椹均有防腐、降低坏果率、延缓失重等保鲜效果,其中以60 mg/mL ClO2溶液处理后贮藏的桑椹感官最好,其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的损失较少,总酚和糖酸比最稳定,因而保质保鲜效果最佳,能延长桑椹保鲜期2~4d.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桂柚1号与沙田柚常温贮藏条件下的耐贮性,2016~2019年在桂林开展了套袋处理和套袋+浸药处理果实常温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常温套袋贮藏159d、181d,桂柚1号腐烂率为9.24%和17.95%,与沙田柚的2.0%和6.0%无显著差异;用12 mg/L,80% 2,4-D可湿性粉剂+25%眯鲜胺乳油600倍液浸果1min后晾干套袋常温贮藏144d和133d,桂柚1号腐烂率为1.46%和17.91%,与沙田柚的5.13%和38.31%也无显著差异;浸药+套袋处理桂柚1号在贮藏63d内极显著降低了腐烂率,在贮藏90d内极显著延缓了腐烂率的升高;腐烂率是否随贮藏期的延长而显著或极显著上升缺乏规律性;贮藏期间桂柚1号的TSS与总糖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高于沙田柚,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低于沙田柚,降糖、降酸比沙田柚慢,果实品质总体优于沙田柚,其耐贮藏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抑菌剂和抗氧化剂。将桑椹鲜果用不同浓度茶多酚溶液浸泡5 min后于4℃冷藏不同时间,调查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15、20、25 g/L茶多酚溶液处理的桑椹鲜果,其货架期和功能活性成分的保留率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冷藏保存21 d时,蒸馏水处理组(对照组)桑椹的腐烂率高达95%,失重率达到11.34%,而20 g/L茶多酚溶液处理组桑椹的腐烂率与失重率分别为53%和6.25%;不同浓度茶多酚溶液处理均有效减缓了桑椹中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P0.05),同时对黄酮类物质的保护效果显著(P0.05),尤其是对保持桑椹中的维生素C含量最为有效,冷藏保存21 d时,25 g/L茶多酚溶液处理组桑椹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对照组桑椹的2.36倍。试验结果初步提示茶多酚可用作桑椹鲜果的保鲜剂。  相似文献   

4.
自配料与商品料对生长猪育肥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 12头平均体重 36 6± 0 9kg(P >0 0 5 )、日龄相近、健康的大约×清平二元杂交生长猪 ,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处理 ,分别饲喂自配料 +自配添加剂、自配料、商品料进行试验 ,试验期为 4 0d。结果显示 :(1)Ⅰ、Ⅱ、Ⅲ组处理的料肉比分别为 3 5 3、3 5 7、3 80 ,Ⅰ组比Ⅲ组料肉比下降 7 1% ,Ⅱ组比Ⅲ组下降 6 1% ;饲料成本下降 18 8%。 3组间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 )增重营养成本 ,DE :Ⅰ组比Ⅲ组下降 5 0 % ,Ⅱ组比Ⅲ组下降 4 0 % ;CP :Ⅰ组比Ⅲ组下降 5 0 % ,Ⅱ组比Ⅲ组下降 3 6 %。  相似文献   

5.
据《果树学报》2012年第2期《1-MCP对不同成熟度冰温贮藏磨盘柿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作者寇文丽等)报道,以磨盘柿为试材,探讨冰温贮藏过程中1-MCP对不同成熟度磨盘柿品质和生理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成熟度磨盘柿用1-MCP处理后在冰温贮藏过程中的贮藏品质、生理代谢及软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MCP可以有效延缓不同成熟度柿果冰温(-O.5~-O.2℃)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污染是导致桑椹鲜果采后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为预测桑椹储存期的品质变化情况,以果桑品种大10的桑椹鲜果供试,采用Gompertz模型建立桑椹储存过程中不同温度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的模型方程:5℃下的模型方程为Y=2.329 0×EXP[-EXP(2.143 1-0.502 8 t)],R=0.988 1;10℃下的模型方程为Y=2.819 3×EXP[-EXP(1.405 6-0.658 4 t)],R=0.990 4。2个模型均在α=0.01水平显著,能较好地拟合桑椹在储存期间的微生物生长动态变化。以菌落总数105cfu/g为桑椹腐败水平临界值,检测桑椹5℃储存8 d、10℃贮藏4 d后的菌落总数105cfu/g。结合桑椹采后储存期的质构特性与营养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评价桑椹采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模型预测桑椹菌落总数与腐烂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预测菌落总数分别与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当菌落总数低于腐败水平临界值(10~5cfu/g)时,桑椹果实腐烂指数20%,硬度3.5 N,可滴定酸(H+)浓度25.0mmol/kg,可溶性总糖质量比40.0 g/kg,维生素C质量比50.0 mg/kg,总花色素苷质量比0.5 g/kg,果实可视作商品果,即桑椹的各项品质指标在消费者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珍珠番石榴为试验材料,研究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对番石榴耐藏性的影响,为番石榴保鲜技术提供参考。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番石榴果实10min,晾干后置于室温(5~15℃,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存放,贮藏期间每6 d测定1次番石榴果实的好果率、失重率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阴香叶乙醇提取物不仅能减缓番石榴果实水分散失,还有效抑制番石榴果实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呼吸强度和质膜相对透性,减缓苯丙氨酸酶(PAL)活性的下降,有利于延长果实的贮藏期限;以20%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10min的保鲜效果为佳,贮藏24 d后,番石榴好果率仍达84.21%,贮藏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6 d。阴香叶乙醇提取物处理番石榴果实的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选用 32头体重在 15~ 18kg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生长小猪 ,随机分成 4组 ,3个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 0 0 8%、0 1%、0 12 %华芬酶 130 1,以观察其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3个试验组的日增重 (g/d)分别为 6 30、5 2 0、5 2 5 ,比对照组 ( 4 5 0g/d)分别提高 4 0 %、15 5 5 %、16 6 6 % ,(P <0 0 1) ;料重比分别为 1 81、2 10、1 96 ,以添加 0 0 8%组的效果最好 ,比对照组提高 7 13% (P <0 0 5 )。  相似文献   

9.
蛭石引发对结缕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最终发芽率分别为90%(当年收获)、83%(贮藏1年)、74%(贮藏2年)、15%(贮藏3年)的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种子为材料,以蛭石作为固体引发基质,研究水势和时间对种子最终发芽率、50%发芽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引发处理对当年收获和贮藏1年的结缕草种子的最终发芽率没有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贮藏2年和3年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和12%;随着引发处理水势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4份不同贮藏年限的种子50%发芽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分别比对照缩短1.8~3.0 d和2.1~8.2 d。与PEG溶液引发相比,蛭石固体引发最佳处理的水势更高,为-0.4~-0.1MPa;处理时间更长,为3~4 d。  相似文献   

10.
添加有机铬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日龄、平均体重相近的二元杂交 (大白×长白 )断奶仔猪 5 0头 ,采用完全随机单因子设计将其分成 5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 1、2、3、4组 ,分别添加 10 0、2 0 0、30 0、4 0 0 μg/kg的有机铬制剂。试验结果表明 ,在试验期内 ,试验组仔猪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 4 .18、10 .6 5、15 .2 1、18.2 5 % ,其中添加 30 0、4 0 0 μg/kg有机铬制剂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日增重差异显著(p <0 .0 5 ) ;试验组仔猪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 4 .96、8.6 8、13.6 3、15 .2 9% ;并且试验组的仔猪腹泻率较之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试验还发现 ,日粮中添加 4 0 0 μg/kg的有机铬制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桑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调查了桑种子生命力的变化规律。桑种子在自然条件下放置,先是发芽势急剧下降,放置2个月后由贮藏前的92.8%下降至18.50%~7.25%,之后是发芽率也急剧下降,放置3个月后由贮藏前的96%降至43%~22.5%,5个月后桑种子发芽率降至0。而在3~12℃环境中贮藏,2年后桑种子发芽势仅下降1.5%~2.8%,发芽率下降4.2%~5.5%,贮藏12年后桑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仍有53.25%和68.75%。研究了桑种子在-11~-17℃贮藏2年的生命力变化,结果与3~12℃贮藏2年的变化相仿。  相似文献   

12.
不同果桑品种的桑椹酿酒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促进果桑品种的选育研究,采用17个果桑品种的桑椹进行了酿酒试验,分析了桑椹原汁和成酒的理化指标。不同品种桑椹原汁的理化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原汁糖度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粤椹大10、粤椹36和粤椹74;糖酸比值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粤椹51、粤椹36和粤椹74;花青素含量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粤椹74、粤椹34、粤椹19。将各品种桑椹榨汁后添加15%蔗糖发酵,发酵后各品种桑椹酒的残糖含量为0.00~1.20 g/L;总酸质量分数比发酵前下降12.5%~26.2%;花青素含量大幅度降低,损失率为71.4%~87.5%;乙醇体积分数为8.0%~10.9%,达10%以上的品种依次为粤椹大10、粤椹36、粤椹74和粤椹6;高级醇含量为0.24~0.52 g/L;总挥发酯含量为0.050~0.131 g/L;甘油质量分数为1.19%~1.64%。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初步筛选出粤椹大10、粤椹36和粤椹74作为较适宜酿酒品种,其中以粤椹74为最优。  相似文献   

13.
以‘纳罗克’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 ‘Narok’)种子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浓度(5~25 mmol·L-1)和不同时间(5~25 min)的草酸处理,探究外源草酸对非洲狗尾草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及生理特征(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外源草酸对储藏0~4年狗尾草种子的生理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处理对收获当年狗尾草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处理浓度和时间增加至25 mmol·L-1,25 min,收获当年的种子可达到破眠效果;采用25 mmol·L-1,25 min的条件处理不同储藏年限的种子,显著提高收获当年种子的SOD和CAT活性,增加0~2年种子幼苗的根长,降低种子MDA含量,POD活性随储藏年份的延长逐渐降低。草酸处理后不同储藏年份种子的综合评分为0年>1年>2年>3年>4年。推荐采用外源草酸处理条件为:25 mmol·L-1,25 min,可有效促进收获当年和储藏1年种子的萌发及生长。  相似文献   

14.
桑果经过压榨、过滤获得桑果汁,以桑果汁为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过程分别获得桑果酒和桑果醋。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对桑果汁、桑果酒、桑果醋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对化合物进行分析和分类,并经过NIST05谱库检索定性。结果表明:桑果汁中含有36种挥发性成分并以酯类化合物为主;桑果酒中含有35种挥发性成分并以醇类化合物为主;桑果醋中含有39种挥发性成分并以酸类为主。桑果汁、桑果酒、桑果醋所含的挥发性成分中,相同的化合物有15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日光温室高温期草莓产量及品质下降的问题,以草莓‘红颜’为试材,采用0(CK)、5、10、15、20 mmol?L-1NaCl对日光温室高温期草莓进行每天1次的连续喷施处理,直至90%草莓成熟,测试分析草莓叶片生理特性及果实品质等指标,探索低浓度NaCl调控日光温室高温期草莓生长及品质的有益效应。结果表明:喷施低浓度NaCl显著提高了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光合参数和果实单果重、色泽度、可溶性糖、Vc、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CK)相比,10 mmol?L-1和15 mmol?L-1NaCl的品质有益调控效应最明显,可溶性糖增幅7.45%~15.45%,Vc增幅34.48%~35.34%,游离氨基酸增幅11.34%~15.05%,可滴定酸降幅9.33%~18.67%。由此可见,采用10~15 mmol?L-1NaCl喷施处理技术,保护了日光温室高温期草莓叶片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维持了叶片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促进草莓果实营养物质的形成和累积。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的桑果其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氨基态氮含量存在差异 ,可作为评价桑果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经测试 :龙椹2号和龙椹3号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含量高出对照品种4个百分点 ;总酸的百分含量远低于对照品种 ;固酸比远大于对照品种 ;氨基态氮的含量小于对照品种.初步认为龙椹2号和龙椹3号桑果品质优于野生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普通冰糖橙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普通冰糖橙果实采后的科学处理和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成熟普通冰糖橙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BC蜡液(BC)和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TD)处理,常温贮藏。对处理后的果实在不同时间节点检测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同时对皱缩度、风味和总体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贮藏60 d后,BC和TD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并且可以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常温贮藏中后期,BC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果实亮度;整个贮藏过程中,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固酸比差异不显著;贮藏60 d后,BC和TD处理的果实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综合结果可知,BC蜡液和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对减少普通冰糖橙果实腐烂率和保持果实新鲜度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经贮藏后的牛乳浓缩蛋白(milk protein concentrate,MPC)的水溶性会下降,而MPC的水溶性直接影响其应用价值.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新鲜和贮藏后的MPC,研究不同超声波处理条件对贮藏后的MPC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50、300、600 W分别处理5 min; 300 W分别处理3、5、10 min)贮藏后的MPC85,其水溶性显著下降;而超声处理(300 W或600 W分别处理3、5、10 min)新鲜MPC70后在50℃条件下贮藏30 d,其水溶性下降较缓慢且300 W处理10 min的水溶性下降得最慢.因此,在MPC生产过程中进行超声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MPC贮藏过程中水溶性下降程度.  相似文献   

19.
贮藏期对结缕草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测定结缕草种子不同贮藏年限的活力水平。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贮藏,结缕草种子的活力下降较快,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TTC含量、ATP含量以及不正常种苗等指标与贮藏期限呈显著相关。TTC法和ATP法所测活力指标与贮藏期限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葡萄糖含量与贮藏期的相关性较低。在萌发初期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在降低后又有所增长,但均低于1998年收获而未经贮藏的种子。贮藏1年的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温度下青藏高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贮藏过程中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以采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垂穗披碱草为青贮原料,在当地完成塑料袋青贮后带回实验室分别置于15和25 ℃下进行青贮,在贮藏2、4、6、8、12、14、30、60 d后开袋,测定其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5 ℃处理下,pH值缓慢下降至5.68,乳酸含量1.44%,青贮效果不佳;25 ℃增加了乳酸含量(6.21%),使pH值显著降至4.27(P<0.05),取得了良好的青贮效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AN/TN值逐渐增加,乙酸含量在发酵初期(4 d内)显著增加(P<0.05),在发酵后期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之后保持稳定。温度和发酵时间对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