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除落叶果树休眠的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解除落叶果树休眠的方法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张运涛在热带和亚热带以及保护地果树栽培中,常因冬季的低温需冷量不能满足果树的需要,而造成萌芽开花不整齐,芽子脱落,果树生长发育不良。尽管在选育低温需冷量品种方面已取得许多进展,但仍需人工措施来弥补自然低温量之...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果树芽休眠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带落叶果树在冬季以休眠抵御寒冷的气候条件.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休眠不仅可以使果树渡过寒冬,而且也是落叶果树下一年正常开花结果所必需的一个过程.果树芽休眠进程的界定、休眠深度的确定以及温度对休眠的影响的研究是果树芽休眠研究的理论基础.果树芽休眠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预休眠、内休眠及环境休眠等.温度是影响芽休眠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低温可以促进打破芽休眠.对果树芽休眠结束时间的计算有3种方法7.2℃低温模型、犹他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对于高温对休眠状态的影响存在两种观点,有人认为高温可抵消低温效应,也有人认为高温可促进打破芽休眠.  相似文献   

3.
冬季适当的低温(打破休眠)是落叶果树生长正常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打破设施果树自然休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主要就影响设施葡萄休眠原因及如何进行人工调控打破休眠做简要介绍,为葡萄种植者提供参考,以期促进其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由于落叶果树都有自然休眠的习性,如果低温积累量不足,果树需冷量不够,没有通过自然休眠,即使扣棚保温,给其生长发育以适宜的环境条件,果树也不会萌芽开花;有时尽管萌发,但往往不整齐,时间滞长,坐果率低。生产中普遍存在扣棚时间不当,尤其是过早扣棚而致大棚果树栽培失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落叶果树(桃、葡萄等)均有自然休眠的特性,若低温累积量不足,自然休眠不够,即使给予适宜的条件,果树亦不能萌发、生长。有时虽然萌芽、开花,但座果率低。因此,低温需求量的多少限定了扣棚升温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对油桃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打破果树休眠的技术方法,以油桃(Prunua persica var.Maxin)为试材,从药剂、脱叶、根部管理及温度调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落叶对打破休眠有一定效果,但早期落叶降低枝条内碳水化合物积累,生产上不宜采用;硫脲和6一BA对打破休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休眠后期.12-15℃中等温度处理比正常自然低温解除休眠的效果好,促进早花;根系与解除休眠无关,充足的水分供应促进早花.  相似文献   

7.
落叶果树休眠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落叶果树休眠的阶段和营养物质、酶活性、内源激素等生理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果树休眠研究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休眠是关系草莓冬季生产产量的关键.试验结果表明:所有供试的11个品种均有休眠期.低温是打破草莓休眠的限制因素.不同品种打破休眠所需的低温量不同;“春香”和“弗吉尼亚”需要低温量最小,为浅休眠品种;“宝交早生”和“丽红”打破休眠需480h,为中休眠品种;“全明星”、“哈尼”、“硕蜜”、“硕丰”、“索菲亚”、“戈雷拉”、“红岗利特”打破休眠需 720h,为深休眠品种.0~5℃低温打破休眠的效果比-5~9℃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影响落叶果树芽休眠的因素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落时果树芽的休眠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很重要但至今还未弄清楚的问题。本文讨论了落叶果树芽休眠的概念、分类和影响休眠的内外因素。落叶果树芽的休眠除受遗传因子控制外,温度和激素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通过影响芽内部的激素水平、水分状态、膜透笥和能量代谢影响芽的休眠。人们虽然在落叶果树芽休眠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0.
落叶果树芽休眠期的呼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论述了落叶果树芽在休眠期间呼吸强度及呼吸途径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呼吸代谢的影响,以期通过呼吸代谢的调控而调节果树休眠的进程。简略探讨了落叶果树芽自然休眠的酶学和膜功能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刘芳  姚遥 《现代种业》2006,(6):19-19
当前,果树已进入休眠季节。此时,落叶果树基本落叶,枝梢停止生长,但树体内部仍然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如呼吸、蒸腾、芽分化发育、根的吸收等。常绿果树随着气温的降低生长减慢,根据果树的这种生长特性,果园冬季应这样管:  相似文献   

12.
芽休眠是温暖地区落叶果树栽培和设施果树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试验以蓝莓品种蓝丰为试验材料,在休眠进程中对其萌芽率进行检测,确定蓝莓花芽内休眠的具体时间。结果表明:蓝丰花芽内休眠时间是11月15日至12月15日。  相似文献   

13.
沈莉 《北京农业》2008,(10):26-26
1打破休眠 大樱桃的扣棚时间以大樱桃自然休眠结束并满足其低温需求量为依据。大樱桃休眠的低温需求量一般为低于7.2℃的温度需1100-1440小时。在山东省南部枣庄、临沂等大樱桃产区,一般可在9月底-10月初树冠喷洒3%-5%的尿素液,打掉叶片,不脱落者可用手捋掉。后立即覆盖草苫或保温被,白天关闭风口。  相似文献   

14.
半促成栽培就是让草莓植株在秋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满足它的部分低温量,在自然休眠通过之前就保温或加温,使其提前打破休眠,提早生长和开花结果,使草莓果实提早在3~5月上市。奎屯垦区近年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64-67
泰山黄精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低、出苗缓慢,提高种子萌发率、缩短育苗时间是泰山黄精栽培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将泰山黄精果实与湿沙混合层积处理,处理温度设室外自然低温贮藏、-4℃低温冷藏和-20℃低温冷藏,然后用赤霉素浸泡,研究打破泰山黄精种子休眠的方法。自然低温贮藏、-4℃低温冷藏湿沙层积泰山黄精种子萌发率为35.61%~42.39%,-20℃低温冷藏后萌发率极低。湿沙层积处理后用赤霉素浸泡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4℃低温冷藏后用100 mg·L~(-1)赤霉素处理萌发率最高。形态学研究发现,泰山黄精种子萌发首先形成小球茎,小球茎分化出不定根和芽后休眠30~40 d,最后形成幼苗。由此推测泰山黄精种子存在二次休眠现象,即种子休眠和小球茎休眠。湿沙层积-4℃低温冷藏后的泰山黄精种子用100 mg·L~(-1)赤霉素浸泡24 h能够打破其种子休眠,显著缩短小球茎休眠时间,是提高泰山黄精种子育苗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果树种子的湿润低温沙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方落叶果树有种子越冬休眠的遗传习性。为了使休眠的种子萌发生长,种子的内部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转变,这种转变过程称之为后熟。湿润低温沙藏法是使种子顺利通过后熟过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芍药破眠和萌芽是截然不同的2个阶段,植株内源激素含量和外部低温处理对这两者的影响也不同.ABA对上胚轴的休眠萌发影响不大,GA1+3可打破种子休眠,IAA、ZR与上胚轴休眠解除有一定的相关性.芍药种子在24 ℃恒温条件下无法生根,即使在大田已长出胚根的种子移入24 ℃条件下胚根亦停止生长;4周4 ℃低温处理已经能够打破1年生根茎的休眠,经12周4 ℃低温处理植株的茎芽大部分出土萌发.  相似文献   

18.
低温对百合种球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对新采百合种球(白天使,玻利安娜)在-2℃,2℃,7℃的不同低温下处理不同时间,研究其对种球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2℃条件下只可延长种球休眠,使种球一直保持处理前的生理状态;2℃既可打破休眠也可延长休眠,具有双重效应,这关键取决于种球采挖时的内部生理状态;7℃只对打破休眠有效。  相似文献   

19.
正对果树生产造成影响的主要气象因子有温度、水分、光照、风等。一、温度1、果树的地理分布受温度条件限制,其中主要的是年平均温度、生长期积温和冬季最低温。冬季低温是关系果树存亡的重要因素,与果树的自然分布关系密切。我国果树分布以长江流域作为南北分界线,长江以北为落叶果树,以南为常绿果树。一般情况下,南果北移不能适应低温,影响生长,重则死亡;北果南移往往出现徒长花而不实现象。2、不同果树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山东果树保护地栽培现状与发展问题王金政(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果树保护地栽培,是在人工调控环境因素的设施条件下进行的果树促成栽培或延迟栽培,是整个果树栽培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北方落叶果树地区的保护地果树栽培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