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洲水产养殖中心网(NACA)的邀请,农牧渔业部于一九八六年九月八日至十月二十一日派出养殖机械示范考察组一行三人,赴泰国和菲律宾示范考察。该组成员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丁永良、王雅敏和江苏省吴县渔业机械厂朱永发。  相似文献   

2.
泰国水产养殖近10年来发展十分迅速,1992年泰国养殖产量已达371.400t,养殖在49.752ha,本文作者收集了大量资料,主要介绍了泰国养殖业的两头养殖种类及养殖方法,水产养殖研究,教育,管理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五市一局”水产团委开展“振兴水产、创优育才”联谊竞赛活动中.农牧渔业部水产局机关团支部于1985年八月份成立“水产经济信息流通、养殖技术咨询服务小组”,义务为全国各类水产养殖单位、专业户、重点户、各级水产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内容有: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发布的有关水产养殖方针、政策,各项水产条例、规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省水产经营机制的健全和水产品流通机制的放开,我省水产养殖业历经了量的积累和质的提高两个阶段,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建国初期,我省的水产养殖面积约3.5万公顷,水产品产量不到1万吨。经过逐年的不断发展,到2002年底,全省水产品总产量299030吨,其中养殖总产量242878吨,总水面达175092公顷,其中池塘养殖水面78465公顷。但近几年来,由于只注重产量的提高,而忽视品种的优化调整,致使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养殖效益不断下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养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我们通过对河南省野生经济鱼类如黄颡鱼、乌鳢、鲶鱼等鱼类的经济性状及市场状况进行调查,并结合在河南师范大学淡水养殖基地开展的相关鱼类的繁殖驯养生产试验研究,对开发我省野生经济鱼类人工养殖进行了探讨,为我省的渔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海洋与渔业》2008,(5):6-6
5月6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太地区水产养殖中心(NACA)、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CAFS)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注册管理部共同主办的“FAO水产养殖认证指南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为期3天的研讨会将重点征求中国在水产养殖认证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FAO水产养殖认证指南》的终稿。  相似文献   

6.
泰国水产养殖近10年来发展十分迅速,1992年泰国养殖产量已达371,400t,养殖面积达49,752ha。本文作者收集了大量资料,主要介绍了泰国养殖业的现状、养殖种类及养殖方法、水产养殖研究、教育、管理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7.
技术工作必须讲求经济效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对技术政策、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算”,即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多的使用价值,这已是众多的水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认识。但是,水产行业以往对淡水养殖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方面研究得很少,对各种形式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8.
(mang)鲶(Pangasius)又称“Plasiwai”,暹罗河鲶,是泰国及东南亚国家广泛养殖的高产食用鱼。这种鱼于1978年引入我国,其后在华南师范大学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进行了养殖推广。作者1986年1月24日-2月24日应泰国水产科研、生产单位的邀请,赴泰国进行了水产养殖考察和学术交流,重点考察和参观了(mang)鲶的养殖,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由农业部渔业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亚洲水产养殖中心(NACA)共同举办的中国国际对虾健康养殖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4日~16日在北京举办,有来自FAO、NACA、中国、泰国、印度、厄瓜多尔和越南的政府、科研和企业方面的代表和专家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健康、安全和环保的对虾养殖”,主要议题为对虾健康养殖模式及管理、质量安全、养殖与环境保护,其中由FAO提出的“对虾养殖中的较好管理实践”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对虾养殖中的较好管理实践”从虾池建设选址、虾池的设计和建造、利用换水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影响、虾…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工程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禧 《水产养殖》2004,25(4):40-43
我国是世界上水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水产养殖历史,从最初的鲤鱼养殖到主要经济鱼、虾、蟹、贝、藻类的人工繁育和工厂化养殖,创造了精湛的人工增养殖技艺。水产养殖工程学(Aquacultural Engineering)作为水产学(Fishery Science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产科技进步中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文亮 《内陆水产》1999,24(2):17-17
1名贵水产网箱养殖的概况名贵水产网箱养殖是当前国内外普遍兴起的一项养殖新技术,它是在常规网箱养鱼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兴的科学养鱼方法。追溯网箱养鱼的历史,其发源地在柬埔寨的湄公河。20世纪30年代传到泰国,日本在同一时期开始,目前,其网箱养鱼工艺...  相似文献   

12.
渔业在越南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水产养殖业占国内渔业产量的40%,越南拥有广阔的适宜发展水产养殖的水域和土地,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增长。越南积极开展多品种养殖。也是亚洲少数几个进行有机水产养殖并出口到欧洲的国家。政府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克服不利因素,保持国内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3.
《淡水渔业》2019,(1):107-112
渔业合作是我国构建"一带一路"的战略举措,泰国是连通"一带"和"一路"的交汇点,在我国与东盟合作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泰国渔业产业格局由最初的以海洋捕捞业为主逐渐发展为水产养殖与捕捞并驾齐驱的态势。其国内渔业和水产养殖由渔业局(DOF)负责管理,渔业科技水平较高,渔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较为完善。现行渔业管理体制包括《渔业法案》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检验项目,对虾养殖须遵守《优质对虾生产行为守则》(CoC)及《良好水产养殖操作行为守则》(GAP)。根据中泰渔业发展趋势及发展需求,提出加强政府部门顶层设计、构建"项目-人才-平台-基地"科技合作模式及人才支撑体系及构建中泰渔业科技合作项目等建议,旨在为中泰渔业合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产养殖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武 《科学养鱼》2005,(12):4-5
一、水产养殖科技发展的整体框架水产养殖科技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渔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根据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目标,构建水产养殖科技发展的整体框架(见图1):此框架可概括为:“围绕四个主题,建立二个平台,完善产业链”。二、水产养殖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水产养殖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张剑波 《河南水产》2006,67(2):23-25
为了加强对水产养殖疫病的预报和控制,更好地服务于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2005年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15个市、54个县区、118个测报点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监测期从4月开始到10月结束。有少数市监测报到12月。监测水域有池塘和网箱。要求每个监测点要有一定的规模,各地视养殖水面大小,在不低于要求标准的情况下.合理设置监测点。监测品种由市、县根据当地情况自己决定,但监测品种、养殖模式在当地应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国外发展中国家水产养殖中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调查所获的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20个国外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水产养殖状况、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急需的对策支持等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的养殖品种至少有90种,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亚洲的水产养殖活动最为明显。除泰国外,所有国家的食粮型养殖品种均高于商业型养殖品种。水产养殖带来的对环境最主要的不利影响为废水污染、环境破坏、药物残留和亲苗掠夺;逃逸灾害、疾病扩散、饵鱼滥捕和生物误捕次之。为消除这些不利影响,这些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在技术更新、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和政策扶持等对策方面得到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水产科技》1999,(1):36-36
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第三次世界渔业大会将于2000年10月在北京举行。该会是由中国水产学会、亚洲水产学会、美洲水产学会、世界水产养殖学会、澳大利亚生物协会共同发起,农业部、科技部、中国科协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水产业即渔业,指采集、捕捞与人工养殖、增殖水产经济动植物(鱼、虾、蟹、贝、藻等)的生产事业。广义的渔业还包括渔业生产前部门(包括渔船、渔具、渔用仪器和其他渔用生产资料的制造与供应)和渔业生产后部门(包括水产品的贮藏、加工、运销等)。其中水产动植物的人工养殖、增殖属农业性质,其余则属工业性质。渔业生产的特点是:以水域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具有再生性的水产经济动植物为劳动对象,其产品具有高度易腐性、鲜活性和较强的商品性。按照渔业生产的特点,可分为养殖业与捕捞业,其中又分别包括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以及淡水捕捞和海洋捕捞。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产养殖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2000多年前[1]。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产量持续增长,水产品总量在世界范围一直保持领先态势。现代水产养殖业都是以集约化管理和高密度养殖来实现最大利润的,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发生趋于频繁,不仅仅影响了养殖对象的健康生长,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尤其是水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不断显现,直接危害到人的生存和健康。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对虾病害爆发,使得人们意识到健康养殖的重要性[2]。在1993年,泰国曼谷召开的亚洲水产养殖病害会议上,与会的专家着重探讨了“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概念,强调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控制养殖病害需要通过改造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生物自身健康状况来实现[3]。  相似文献   

20.
茂达  于水 《水产科技》1992,(4):F002-F002
美国河蛙(又称美国青蛙),於1987年11月从泰国引入广东肇庆市,由该市水产养殖公司广利鱼苗场进行试养。经科技人员精心培育,於1988年5月首获人工繁殖成功。到1990年该场共繁殖蛙苗六万三千多只,先後提供给国内十四个省、市养殖,效益显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