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以鲜食糯玉米苏玉糯11号为材料,设6种施肥处理[不施肥(T0)、常规施肥(T1)、缓释肥(T2)、有机肥(T3)、有机肥50%氮替代+缓释肥(T4)和有机肥50%氮替代+常规肥(T5)],研究肥料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籽粒组分和籽粒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4、T5处理鲜果穗产量分别提高6.8%和3.9%,鲜籽粒产量分别提高8.5%和5.3%,同时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T4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及利用率最高。施肥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组分含量,其中T4和T5处理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最高。与T0处理相比,施肥显著提高糊化黏度特征值,降低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其中T4处理影响最大。综上,有机肥与缓释肥配施更有利于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籽粒中碳水化合物合成及籽粒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玉米生产中木霉菌的科学应用及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6个不同施肥处理(T1,不施肥料;T2,常规施肥;T3,减施40%复合肥;T4,减施40%复合肥+生物有机肥;T5,常规施肥+木霉菌;T6,减施40%复合肥+木霉菌)对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分析适宜鲜食糯玉米的施肥配方。结果表明:施用木霉菌可有效增加鲜食糯玉米的茎粗、穗数、叶片叶绿素含量、产量及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经济效益最高的为T6处理,其在T1基础上的新增纯收益达598.09元/667m 2,新增纯收益是T2处理的1.55倍。鲜食糯玉米生产施肥建议采用减少40%复合肥与木霉菌配施的高产优质可持续的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氮肥的施用,达到肥料科学使用的目的。试验设7个处理:常规氮肥无有机肥(CK);常规氮肥+有机肥(F_1H_0);氮肥减量30%+有机肥增加20%(F_3H_0);氮肥减量60%+有机肥增加40%(F_5H_0);在处理F_1H_0、F_3H_0、F_5H_0中添加生物炭,记为处理F_1H_1、F_3H_1、F_5H_1,研究在添加生物炭之后氮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大蒜养分吸收利用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氮肥减量60%+有机肥增加40%基础上添加生物炭,大蒜植株氮磷钾积累量以及肥料利用率都高于CK及没有添加生物炭的处理,同时提高大蒜鳞茎及蒜薹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及蔗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表明添加生物炭可以提高大蒜的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大蒜植株生长,增加大蒜植株各部位氮磷钾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化肥与生物炭配施对烤烟产质量及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为烤烟减量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云烟 85 为试验材料,设 5 个化肥与生物炭不同配比处理:CK(对照),常规施肥;T1,常规施肥 + 180 kg/hm2 生物炭;T2,常规施肥 + 360 kg/hm2 生物炭;T3,常规基施化肥 80%+180 kg/hm2 生物炭;T4,常规基施化肥 80%+360 kg/hm2 生物炭。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于移栽后 63 d(打顶期)选取代表性烟株测定不同处理烤烟的农艺性状和 SPAD 值,烘烤后调查各处理烟叶产量、产值,分析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感观质量。【结果】添加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显著增加株高、最大叶面积和茎围,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并没有显著降低株高、最大叶面积和茎围,而显著降低中部叶 SPAD 值。各处理烟叶产量和产值均表现为 T2 > T4 > T3 > T1 > CK,过高的土壤 C/N 有利于烟叶产量和产值的增加。所有处理烟叶总糖含量> 26%、还原糖含量> 22%,均超过优质烟叶标准;总氮、烟碱、钾、氮碱比和钾氯比均分别在其适宜范围内;T1 和 CK 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更好。随土壤 C/N 的增加,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提高,而总氮和烟碱含量降低,适量生物炭可协调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过量则降低烟叶品质。T1 处理感官质量得分最高(66.10),其次是 CK 和 T3 处理(均为 61.11),T2 处理最低(59.86)。【结论】化肥与生物炭配施对烤烟农艺、经济和质量性状均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控根区较高土壤 C/N(T1 和 T3 处理)对烟叶品质的改善效果更佳, 过高土壤 C/N(T2 和 T4 处理)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没有显著降低烟叶产量和产值,而明显降低了烟叶质量。考虑施肥的综合效应,建议四川冕宁县烟区优质烟叶生产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炭 180 kg/hm2。  相似文献   

5.
以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3种施肥:T1(常规氮磷钾化肥)、T2(减量缓控释肥)、T3(优化氮磷钾化肥+硅镁肥)及空白对照对甘蔗新品种粤糖03-393(YT03-393)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适量基肥对两个供试甘蔗品种的萌芽率没有影响,但能增加甘蔗分蘖率,3种施肥处理之间则无显著差异;T2及T3的株高显著高于T1;3种施肥处理下YT03-393的茎径显著大于ROC22;与空白对照相比,施肥处理能显著增加甘蔗有效茎数,但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对于甘蔗产量,各施肥处理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中又以YT03-393的T2最高,显著高于T1;YT03-393不同施肥处理的蔗产量和糖产量均显著高于ROC22;两品种间及各处理间的甘蔗蔗糖分差异不显著.甘蔗体内氮、磷、钾的积累量整体表现为:钾>氮>磷,又以YT03-393>ROC22;两个品种T2处理的氮、磷、钾农学效率和养分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又以YT03-393的养分农学效率最高.综上所述,与ROC22有所不同,YT03-393因其植株高大、丰产潜力足,对氮磷钾养分的需要表现更加迫切.因此,在种植该甘蔗品种时应注重基肥施用,合理搭配氮、磷、钾养分,在保证三大养分供应充足的前提下,适当补充施用硅、镁等中微量元素,并提倡施用缓控释肥,以减少肥料施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以多层覆盖塑料大棚越冬韭菜为试验材料,不施肥(CK)和常规施肥(CF)作为对照,设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T1)、化肥减施20%配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T2)、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T3)和化肥减施30%配施生物有机肥6 000 kg/hm~2(T4)4个配施处理,探究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韭菜生长、品质、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较CF处理显著促进韭菜株高及根系活力,同时产量增加7.30%~10.57%,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增加19.67%~39.34%、7.45%~22.98%、12.39%~33.19%,硝酸盐、粗纤维分别降低14.84%~27.26%、8.7%~18.52%;较CF处理,各配施处理促进韭菜根、茎、叶氮磷钾积累量,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61.30%~141.47%、312.63%~429.82%,且配施处理以T2为最优处理。在同一生物有机肥配施水平下,化肥减施量的增加不利于养分积累和产量的提高;在同一化肥减施水平下,增施生物有机肥可显著促进韭菜生长,同时产量及养分积累随生物有机肥的增施而提高。因此,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够在提高韭菜产量的同时改善产品品质、增强肥料肥效。  相似文献   

7.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鲜食玉米营养特性和新型肥料的供肥特性,设计施用氮磷钾养分总量360 kg/hm2为适宜用量的中心项,并采用不同新型肥料(缓控释肥料和生物有机专用肥)一次性施用技术,与常规化肥进行比较,旨在探讨鲜食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鲜食玉米有机无机专用肥会显著地影响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提高其指标含量;使用鲜食玉米有机无机专用肥处理的玉米增产幅度最高,较对照增产36.12%,纯增收增加6 606.0元/hm2;玉米收获后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存在差异,施用有机无机专用肥和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均高于常规化肥的处理;施用控释复合肥的土壤速效养分均高于施用有机无机专用肥。  相似文献   

8.
杨晓  林莉 《农技服务》2013,(9):938-939,941
为了给遵玉三号玉米产量的提高提供参考,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遵玉三号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14个试验组合中,以处理⑥(N2P2K2)的产量最高,为9 100.5 kg/hm2,处理①产量最低,为5 100 kg/hm2。(2)氮磷钾配施与遵玉三号玉米产量的数学模型为y=5059.564+18.1827N+6.9914P+1.0443K+0.003NP+0.0086NK+0.0246PK-0.0434N2-0.0285P2-0.0074K2。各单因子最高产量的施肥量分别为氮肥(N)227.3 kg/hm2,磷肥(P2O5)181.0 kg/hm2,钾肥(K2O)319.2kg/hm2,最佳产量的施肥量分别为氮肥(N)225.2 kg/hm2,磷肥(P2O5)P2O5178.5 kg/hm2,钾肥(K2O)K2O 313.4 kg/hm2。(3)试验中氮磷钾的综合利用率以处理⑥最高,分别为31.99%、10.32%、14.71%;产值和纯收入也以处理⑥最高,分别为14196.8元/hm2和11 632.8元/hm2;肥料投入以处理⑩最高,为3 083.6元/hm2。  相似文献   

9.
杂交玉米“3414”施肥法肥料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对杂交玉米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氮磷钾三要素各配方施肥处理的肥料效应,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配方施肥处理杂交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所提高;氮磷钾三要素对单穗重影响最大,其次为穗粒数、穗位和株高,对穗粗、穗行数、穗长和百粒重的影响相对较小;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达661.3 kg;经济效益以N2P1K2处理最好,单位纯收入最高的是N2P1K1处理,达1261.09元;产投比最高的是N1P2K1处理,达到2.17倍.  相似文献   

10.
生物炭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在夏玉米(Zea mays L.)主要生育时期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重等指标,在成熟期测定产量,分析生物炭不同施用量[0(CK)、1000 kg·hm-2(T1),5000 kg·hm-2(T2),10 000 kg·hm-2(T3)]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量的生物炭施用均能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其中T1增产幅度最大,达8.8%;产量构成因素表现为穗粒数T3显著高于T1和CK,百粒重T1显著高于T3和CK。生物炭显著影响LAI、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等指标,T2、T3处理能显著增加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在各生育时期分别高于对照9.2%~20.5%和11.5%~36.7%;在生长前期表现为高生物炭施用量更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和光合速率的提高,但生长后期,较低量的生物炭施用更有利于叶片的持绿和光合作用的持续,而较高量的生物炭施用下生育后期植株有早衰迹象,从收获指数来看,T1收获指数达57.4%,分别显著高于T2、T3和CK8.3%、13.2%和6.5%,这表明低施用量生物炭更有利于夏玉米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运。综合来看,生物炭施用有利于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尤其是较低的生物炭施用量更有利于后期叶片光合性能的维持和籽粒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贵州春玉米高产栽培的高效新型缓/控释肥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高效新型缓/控释肥料(稳定性缓释肥、金正大控释肥、开磷硝基肥和自制炭基肥)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要素、生物性状、养分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2(当地习惯施肥,施用普通复合肥)比较,4种缓/控释肥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P 0. 05),以开磷硝基肥增幅最高,达11. 81%;自制炭基肥其次,增幅为10.82%;施用自制炭基肥和开磷硝基肥的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综合优于其他缓控释肥处理。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量,4种缓/控释肥料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1(不施肥),绝大多数显著高于对照2,玉米氮吸收量开磷硝基肥最高,玉米磷吸收量炭基肥最高,玉米钾吸收量金正大控释肥最高。与对照2相比,开磷硝基肥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76. 29%(P 0. 05),自制炭基肥的磷肥表观利用率提高127. 55%(P 0. 05),金正大控释肥的钾肥表观利用率提高85. 27%(P 0. 05)。不同缓释肥对土壤p H、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开磷硝基肥和自制炭基肥均能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生物性状、养分吸收量及肥料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二者均适合在贵州春玉米高产栽培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土配方优化施肥组合田间试验,分析探索马铃薯氮磷钾肥当季肥料利用率、养分积累分配及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能有效改善马铃薯经济性状,增加单株产量及大薯率,增产效果明显;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作用表现为氮>钾和磷,养分积累表现为块茎>地上茎叶;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分别为氮48.49%、磷19.96%、钾53.04%;1 000 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分别为氮4.2 kg、磷0.5 kg、钾6.2 kg,比例为1∶0.11∶1.48。  相似文献   

13.
化肥投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是目前制约黑龙江省玉米发展的重要因素,迫切需要新型的肥料来更新原有的肥料应用模式。生物炭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作物产量,但关于生物炭基肥替代化肥减量施用模式对寒地青贮玉米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大田条件下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物炭基肥减量施用模式对砂壤土养分含量、青贮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F1~F5增加了青贮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壤速效磷含量。在灌浆期和成熟期,F1的有机质含量分别较FCK增加了0.70%、14.90%。在成熟期,F1的茎重、穗重和地上部干物质重分别较FCK增加了15.80%、22.40%、11.35%。处理F2~F4的生物炭基肥施用量分别为570.00 kg/hm~2、540.00 kg/hm~2、510.00 kg/hm~2,即生物炭基肥减量施用5%~15%,即分别减少化肥投入量30.00 kg/hm~2、60.00 kg/hm~2、90.00 kg/hm~2,减量施肥处理F2~F4的青贮玉米产量与FCK之间无显著差异,起到了减量施肥效果。F1的青贮玉米产量达到最大值,较FCK增加了16.67%。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芝麻田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芝麻田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表现为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芝麻田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芝麻田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表现为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照,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照,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芝麻的产量,分别比对照、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芝麻的产量,分别比对照、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提高63.50%、43.27%、28.5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烟秆炭基肥对薏苡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炭基肥推广应用及薏苡养分和品质调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浦薏6号和烟秆生物炭基肥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F)、低量(800 kg/ha)炭基肥(LBF)和高量(1600 kg/ha)炭基肥(HBF)4种施肥处理,测定薏苡生长、产量、品质等指标,并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薏苡肥料农学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烟秆炭基肥可促进薏苡植株生长并提高薏苡产量,成熟期薏苡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7.8~15.4 cm和1.4~2.3 mm,薏苡平均增产44.98%;烟秆炭基肥可显著提高薏仁中营养性成分含量(P<0.05,下同),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增加44.25%,维生素C含量平均增加12.26%,而氨基酸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烟杆炭基肥能提高薏苡中黄酮和薏苡素功能性成分含量;此外,烟秆炭基肥促进氮、磷、钾养分积累,显著提高肥料农学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以HBF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达68109.15元/ha,较CK提高77.29%。【结论】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因素,1600kg/ha生物炭基肥处理提升效果较佳,在福建等南方地区的薏苡种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12种氮磷钾配比对湘杂油763籽粒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余肥料施用量一致的情况下,较高的施氮比例或较高的施磷比例处理,油菜都有较高的产量,而施钾比例对产量的影响没有一致的规律;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分别随着氮肥和磷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钾素积累量没有显示出以上规律;氮磷钾3种肥料的利用率均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钾肥利用率的减少幅度最大,氮肥减少幅度最小.12种氮磷钾配比中,N、P2O5、K2O质量比为1:0.5:0.58的油菜籽粒产量最高,为1830kg/hm2,其次是1:0.5:0.88,为1800kg/hm2,1:0.4:1.4的油菜籽粒产量最低,为1350kg/h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芝麻田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芝麻田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处理间表现为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 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对照,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6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能够显著提高芝麻的产量,分别比对照、15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3000 kg/hm2生物炭+肥料深施提高63.50%、43.27%、28.58%.  相似文献   

18.
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研究了山西北部地区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中早熟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极显著影响玉米产量;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所有施肥处理均显著影响玉米产量;与缺素处理比较,配施氮磷钾处理均显著影响玉米产量。进一步根据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及玉米产量数据拟合三因素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发现玉米产量最高时对应的氮磷钾用量分别为268 kg/hm~2、137 kg/hm~2、135 kg/hm~2。  相似文献   

19.
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减量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试验对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情况下,氮磷钾的不同配比施肥,对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找出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及秸秆还田与施肥量互作对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影响不显著,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玉米当季产量及全年总产量平均较不还田处理减产99.0、271.5、370.5 kg/hm~2。秸秆还田条件下获得全年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541.5 kg/hm~2,最高产量为18 698.7 kg/hm~2。秸秆不还田条件获得全年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613.5 kg/hm~2,最高产量为18 869.55 kg/hm~2。2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极显著影响,随施氮量增加千粒重降低。秸秆还田条件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25 kg/hm~2,最高产量为8 614.5 kg/hm~2。秸秆不还田条件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49 kg/hm~2,最高产量为8 455.5 kg/hm~2。3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百千克籽粒消耗氮磷钾量分别较不还田减少0.05、0.06、0.06 kg,秸秆还田会导致氮、钾素当季利用率下降,磷素当季利用率提高。4最佳处理组合为N36P18K12,小麦、玉米及全年籽粒总产量平均分别为9 028.5、10 602.0、19 630.5 kg/hm~2。  相似文献   

20.
氮肥后移减量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研究氮肥后移对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湘农玉27号为材料,以100%基肥为对照,设置4个氮肥后移模式,分别为60%基肥+ 40%拔节肥(T1),40%基肥+ 60%拔节肥(T2),40%基肥+30%拔节肥+30%开花肥(T3),20%基肥+30%拔节肥+30%开花肥+20%灌浆肥,研究了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氮肥利用效率,【结果】结果表明,氮肥后移显著提高了玉米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贡献率。显著提高玉米行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其中40%基肥+30%拔节肥+30%开花肥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多,产量表现最好,比对照高出22.61%,氮肥后移显著提高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偏生产力、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生理利用率,40%基肥+30%拔节肥+30%开花肥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最高。【结论】因此,40%基肥+30%拔节肥+30%开花肥施氮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产量表现最好,氮肥利用效率最高,是较好的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