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及激光速率散射比浊法对蓝狐阴茎中某些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 ,得出与蓝狐生殖有关的睾酮 (T)、孕酮 (P)、17β -雌二醇 (E2 )、生长激素 (G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其含量分别为 (2 0 5 0± 3 6 5 )ng/g、(0 6 7± 0 12 )ng/g、(99 2 5± 9 87)pg/g、(18 2 1± 2 98)ng/g、(4 5 6 3± 5 2 9)mIU/g ,得出与蓝狐生命活动有关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4)、生物信使cAMP、cGMP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成分含量分别为 (1 17± 0 17)ng/g、(2 6 13± 3 6 6 )ng/g、(2 1 39± 2 89)ng/g、(2 7 75±3 18)ng/g、(0 0 8± 0 0 1)mg/g、(0 0 7± 0 0 2 )mg/g、(0 0 4± 0 0 1)mg/g。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研究表明 ,唾液除影响瘤胃水盐代谢外 ,还对瘤胃消化代谢有明显的影响。唾液中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是十分受人关注的领域 ,不少研究表明 ,单胃动物的唾液中含有许多免疫样生物活性物质 ,但目前尚未见反刍动物唾液中是否有类似物质存在的报道。本试验从7头体重(500±50)kg 公水牛口腔中收集混合唾液 ,用RIA法测定了6种免疫活性样物质。表明 ,公水牛唾液中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GF)(157.014±73.413)pg/ml、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IGF -1)(40.755±10.400)ng/ml、促胃液素(gastrin)(32.686±15.551)pg/ml、胰岛素(13.7766.231m)IU/ml、胰高血糖素(482.819±188.177)pg/ml、甲状腺素(T4M)(3.35±0.51)pg/ml。这些物质进入瘤胃等消化道后的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可能是反刍动物向消化道传递体内信息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HCG通过StAR蛋白快速调节睾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3周龄长白仔猪睾丸间质细胞为材料研究HCG对睾酮合成的快速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2h内,对照组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量为(3.25±0.28)ng/mL,而HCG(浓度为50IU/mL)处理组睾酮的浓度为(8.79±0.54)ng/mL,增幅为4.54ng/mL,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2)在2h内,对照组细胞内cAMP的浓度为(13.13±1.12)pmol/mL,而处理组cAMP的浓度为(39.22±2.38)pmol/mL,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3)加入前体物后,胆固醇对照组睾酮浓度为(3.81±0.45)ng/mL,处理组睾酮浓度为(27.13±1.27)ng/mL,处理组睾酮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P<0.05),其它几种前体对照组与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4)在2h内,HCG增加了StAR蛋白和mRNA的表达。这表明在快速反应期,HCG通过促进StAR蛋白的表达,增强睾酮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4.
蓝狐睾丸几种化学成分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及激光速率散射比浊法对蓝狐睾丸中某些化学成分的测定分析,得出与蓝狐生殖有关的睾酮(T)、孕酮(P)、雌二醇(E2 )、生长激素(G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其含量分别为( 83.3 0±1 1 2 .5 8)ng/g、( 3 0 .1 6±5. 69)ng/g、( 2 41 . 3 5±3 5 .2 1 )pg/g、( 42 .2 2±5 .78)ng/g、( 2 5 9.90±3 9.1 8) μg/g;与生命活动有关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生物信使cAMP、cGMP,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成分,其含量分别为( 0 .1 1±0.0 2 )mg/g、( 0.1 0±0 .0 2 )mg/g、( 0.0 6±0.0 1 )mg/g,为此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作为葡萄糖同分异构体的果糖同样可以作为胚胎早期发育的代谢底物,而且可能在桑椹胚发育阶段之前就为胚胎发育所利用,有利于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本实验结合囊胚细胞双重染色方法研究了在SOFaaci培养基中,果糖代替葡萄糖对牛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第8天囊胚双重染色时,以Triton X-100处理60~69 s为宜,内细胞团(TCM)细胞数和囊胚细胞总数分别为48.2±12.4和142.5±30.1,二者之比约为0.33;果糖组与葡萄糖组卵裂率(62.2±3.87 vs 60.7±2.89)、囊胚率(32.0±1.73 vs 29.7±4.16),TCM细胞数(43.6±14.5 vs 40.2±11.3)和滋养层(TE)细胞数(99.3±26.7 vs 89.9±24.8)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是数据显示,果糖组囊胚细胞总数要高于葡萄糖组(142.3±21 vs 136.2±35)(P>0.05),说明果糖可以代替葡萄糖作为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的能量代谢底物,而且可以提高囊胚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长白猪为对照,测定了姜曲海母猪发情周期血浆中雌二醇和孕酮及其子宫受体含量。发现发情期血浆雌二醇的峰值为58.3±3.9pg/ml,与长白猪比差异不显著。间情期孕酮的最高水平和平均水平均比长白猪高(23.25±1.36对14.28±1.42ng/ml和18.56±1.42对11.76±0.57ng/ml,P<0.01)。发情期和间情期的细胞质雌二醇受体(CER)分别为 410±30.3和367±14.2fmol/mgDNA,其kd值分别为4.8±0.65和4.0±0.8nmol;细胞核雌二醇受体(NER)分别为1390±195.3和620±28.9fmol/mgDNA,其kd值为6.6±2.1和4.4±1.3nmol;细胞质孕酮受体(CPR)分别为364±56.0和147±46.0 fmol/mgDNA;细胞核孕酮受体(NPR)分别为337±51.8和184±67.0fmol/mgDNA。发情期和间情期子宫NER含量较长白猪高(P<0.05),说明此时姜曲海母猪子宫对雌二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乳汁中酪蛋白在消化道降解过程中能产生酪啡肽(7肽) ,在一些谷物蛋白的酶解过程中也同样能产生这类生物活性多肽。我们的前期工作发现 ,小麦的胃蛋酶水解产物富含阿片肽样活性物质。本文主要研究经保护处理的小麦对反刍家畜采食及内分泌代谢的影响。在4只空怀母山羊进行试验 ,平均体重(24.75±0.73)kg,试验期小麦进行保护预处理 ,精料由88.5 %小麦全粉、10 %磷酸氢钙、0.5 %尿素组成 ,每天喂给400克/头(分2次) ,自由采食青草 ,自由饮水。对照期、试验期各25天。连续取血样结果显示 ,对照期和试验期相关平均值分别为 :采食量(4.656±0.231)、(6.413±0.039)kg/d(P≤0.001) ,血清生长激素总体水平(GH)为(23.170±0.891)ng/ml、(26.792±1.003)ng/ml(P≤0.01);血清胰岛素(18.103±1.035)ng/ml、(23.983±1.600)ng/ml(P≤0.01) ,血清氨基氮(0.102±0.003)mM/ml、(0.140±0.004)mM/ml,血清氨氮(0.206±0.012)mM/ml、(0.086±0.006)mM/ml(P≤0.01)。结果表明 ,小麦经保护处理后能够显著促进采食量并提高内分泌水平。这对于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 ,唾液的生理作用主要是有利于采食、咀嚼、吞咽和调节瘤胃的水盐代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唾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肽 ,且唾液中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粘蛋白)也可能释放一些活性肽。因此很有必要对唾液的生理意义进行重新认识。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试验探讨唾液对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分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加20 %的唾液 ,对照组加蛋白含量和 pH与唾液相同的牛血清白蛋白液(人工唾液配成) ,以使试验组和对照组营养水平基本一致。以1g干羊草粉(20~40目)作底物 ,在我室建立的人工瘤胃中39℃下发酵24h。每隔2h采样一次 ,测 pH、VFA、NH3-N、MCP变化 ,并在培养结束后收集底物 ,测总DM和ADF消失率。结果显示 ,唾液使底物DM和ADF消失率分别提高19.95 %(54.35 %vs46.08 %,P<0.01)和15.2 %(50.34 %vs43.66 %,P<0.01) ;MCP含量增加5.68 %(19.74vs18.68mg/L,P<0.05) ;NH3-N升高12.25%(9.079vs8.088mM,P<0.05) ;TVFA升高8.42 %(22.519vs20.770mM,P<0.01),C2/C3 无明显改变(P>0.05) ;而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pH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 ,唾液除影响瘤胃水盐平衡外 ,还对瘤胃的消化代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下丘脑多巴胺和5-羟色胺调控皖西白鹅就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利用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受体阻断剂作用于皖西白鹅的就巢开始,进行醒抱和就巢的内分泌调控试验。于就巢第1d开始用药(氯丙嗪:80mg/kg·d,赛更啶:8mg/kg·d),连用3d。醒抱试验结果为:氯丙嗪处理组的平均就巢天数为2.5±0.8d,赛更啶处理组为3.8±1.2d,氯丙嗪和赛更啶共同处理组为1.0±0.2d,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35d,P<0.01)。就巢的内分泌调控试验结果为:用药物共同处理后,试验组E2先升后降,并维持较高水平(>256.74±23.98ng/ml),对照组下降较明显,并维持较低水平(<162.65±15.36ng/ml);试验组催乳素(prolactin,PRL)由开始就巢时的0.26±0.06ng/ml降至0.18±0.02ng/ml,而对照组的PRL则从就巢开始的0.26±0.06ng/ml一直上升至0.38±0.06ng/ml;外周P4浓度从就巢开始时的46.18±3.36nmol/ml显著降至16.67±4.35nmol/ml(P<0.05),并维持低水平;而FSH的变化则无显著差异。以上试验结果提示,DA和5-HT阻断剂可以降低禽类机体内PRL分泌,对禽类就巢的发生和维持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表明DA和5-HT对于禽类就巢的发生和垂体PRL的释放具有一定的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山羊生精上皮细胞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种酶法分离二月龄关中奶山羊生精上皮细胞,A组:胶原酶Ⅳ;B组:胶原酶Ⅳ +透明质酸酶;C组:胶原酶Ⅳ+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与EDTA;D组:胶原酶Ⅳ+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与EDTA+DnaseI。结果二月龄羔羊曲细精管主要包含Sertoli细胞、精原细胞和管周排列的肌样细胞。每 200mg睾丸实质收获生精上皮细胞总数 (×105 )A,B,C,D组分别为 6. 91±0. 68, 6. 67±0. 80, 5. 94±0. 81, 5. 74±0. 82;细胞存活率 (% )分别为 76. 82±3. 80, 75. 96±1. 61, 94. 19±2. 89, 92. 32±1. 97;圆形细胞比率 (% )分别为 17. 54±1. 68, 16. 70±1. 46, 23. 64±1. 72, 22. 90±2. 38;细胞贴壁率(% )分别为 5. 93±0. 36, 5. 81±0. 54, 26. 94±1. 54, 25. 00±1. 74。C,D组不但组织块解离效果及细胞离散程度均较A,B好,且原代培养细胞团块数少。多重比较C,D组显著优于A,B组 (P<0.05);C组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A,B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圆形细胞比率及贴壁率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认为C组是较简单有效的山羊生精上皮细胞分离酶组合。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体系对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电激活后的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1比较了猪孤雌发育胚胎在NCSU 23、G 2.2添加氨基酸(G 2.2-aa)和G 2.2培养体系中的体外发育效率,结果表明,3个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NCSU 23体系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14.37±3.77 vs.2.67±2.68和3.13±0.45,P<0.01),但3组间囊胚细胞数差异不显著(21.29±5.27 vs.19.33±2.54和20.27±4.72,P>0.05)。试验2探讨了胚胎培养72h后更换培养液对孤雌发育胚胎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更换对卵裂率和囊胚细胞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更换组囊胚率显著下降(12.50±1.49 vs.5.56±1.89、6.25±1.13、4.64±1.56,P<0.05)。试验3研究了在G 2.2-aa添加胰岛素、亚牛磺酸和半胱氨酸对孤雌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上添加剂对卵裂率和囊胚细胞数无显著影响(P>0.05);在G 2.2-aa添加胰岛素、亚牛磺酸和半胱氨酸能明显提高囊胚发育率(6.38±1.00、6.20±2.08、8.73±1.03 vs.2.99±2.21,P<0.05),但以上各组的囊胚率明显低于NCSU 23体系(P<0.05)。结论:NCSU 23是猪孤雌激活发育胚胎较为理想的培养液。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胃蛋白酶加木瓜蛋白酶双酶水解法制备人工养殖鲟鱼皮蛋白粉并对鲟鱼皮蛋白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鲟鱼皮蛋白粉的水分平均含量0.98%、灰分含量2.47%、总脂肪的平均含量0.80%、总糖含量0.50%、粗蛋白含量98.75%、纯蛋白含量46.22%;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15.78%,蛋白质营养价值高;矿物质含量较丰富,特别是钙元素和硒元素的含量,分别达到了2.7×104和0.37mg/kg。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评价不同来源的DDGS作为反刍动物饲料的营养价值,研究采用美国康奈尔大学净碳水化合物和净蛋白质体系(CNCPS)的原理和方法,测定和分析了8种不同来源的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的营养价值及营养特性,并且把DDGS和当地的玉米、豆粕的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经测定,8种DDGS常规营养成分(占干物质%)的平均数为:粗蛋白(28.28±2.56)%,粗脂肪(11.01±1.03)%,碳水化合物CHO(56.10±5.65)%,NDF(45.06±4.24)%,ADF(18.94±1.52)%,木质素(3.67±0.35)%。在蛋白组分中,PA、PB1、PB2、PB3和PC分别占粗蛋白的(5.67±0.27)%、(4.9±0.51)%、(22.89±2.39)%、(49.8±4.77)%和(16.68±2.61)%,其中,PA、PC的含量变化大,变异系数分别为8.8%和16.7%。在碳水化合物组分中,CA、CB1、CB2和CC分别占CHO的(25.74±0.82)%、(13.74±3.14)%、(44.76±4.49)%和(15.76±1.23)%。作为能量饲料和玉米相比,DDGS的载能物质主要是脂肪和可消化纤维,所估计的产奶净能低于玉米(6.56MJ/kg比7.73MJ/kg)。作为蛋白质饲料和豆粕相比,DDGS中主要的蛋白质组分是慢速降解蛋白(PB3),且能为小肠提供多于豆粕的过瘤胃蛋白(96.50g/kg比62.57g/kg)。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或不同生产工艺产生的DDGS营养价值差异较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引起DDGS营养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玉米DDGS的加工工艺,准确测定DDGS蛋白质组分和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含量是科学利用DDGS饲料产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测定酶解羽毛粉的体外蛋白质消化率,同时研究酶解羽毛粉替代日粮中鱼粉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胃蛋白酶-胰酶水解法对水解羽毛粉和酶解羽毛粉进行消化测定其蛋白质消化率。饲养试验选用135头体重相近的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3%秘鲁鱼粉组),处理Ⅰ和Ⅱ(酶解羽毛粉50%和100%替代秘鲁鱼粉)。结果表明:酶解羽毛粉体外蛋白质消化率比水解羽毛粉提高了15.38%(P<0.05)。处理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增重比及蛋白质消化率也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生产性能试验与经济效益分析,酶解羽毛粉100%等蛋白替代秘鲁鱼粉组为最佳,在生产实践中具备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将20只体况相近、未孕、不泌乳的奶山羊,随机分为利血平1组(R_1)、利血平2组(R_2)、氟哌啶醇组(H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羊。R_1组和R_2组分别按每kg体重肌注利血平0.02和0.04mg,H组按每kg体重肌注氟哌啶醇0.1mg,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各组于注射前的5分钟和注射后的30分钟、1、2、4、6、8和12小时采血,分离血浆,应用RIA测定血浆促乳素(PRL)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血浆促乳素水平波动在22.8±5.9~79.831.6ng/ml之间。R_1组和R_2组在注射后的30分钟,血浆促乳素从注射前的20.5±5.6和26.3±8.3ng/ml,分别上升到39.5±11.8和74.9±30.1ng/ml,4小时达到峰值,分别为554.4±149.2和641.6±193.8ng/ml,以后缓慢降低,于注射后的12小时降至对照组水平。H组在注射后的30分钟,血浆促乳素水平从注射前的49.0±17.2ng/ml上升到435.0±71.2ng/ml,1小时达峰值606.2±129.7ng/ml,4小时降到147.9±49.8ng/ml,于注射后12小时降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鲇消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鲇(SilurusasotusLinnaeus)消化道各部位的pH值和比肠长、比肠重、比胃重、比肝胰脏重、比内脏重等消化道指数及消化道内主要消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鲇消化道从胃到后肠的消化液pH值变化较大,从胃液中的4.8 ̄6.2到后肠中的6.5 ̄7.0。胃液的酸性较强,不但有利于对食物的酸化,而且有利于胃蛋白酶作用的发挥。鲇比肠长为0.726±0.061,比胃重为0.027±0.006,比胰脏重为0.022±0.0029,低于杂食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且随着鱼体的生长,其比胃重、比肠重、比肝胰脏重和比内脏重相对降低。鲇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胰液中蛋白酶的活性分别为(152.27±3.53)μg(/g·min)、(254.55±2.74)μg(/g·min)、(75.55±2.69)μg(/g·min)、(64.59±3.16)μg(/g·min)和(179.08±1.97)μg(/g·min),淀粉酶的活性分别为(242.05±4.24)mg(/g·h)、(196.67±1.59)mg/(g·h)、(166.41±1.06)mg(/g·h)、(151.28±2.25)mg(/g·h)和(1013.58±4.83)mg(/g·h),且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鲇为肉食性鱼类,其消化能力和消化道结构与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将受体牛随机分成为6组,分别为对照、注射亚硒酸钠、VADE、HCG和饲料中增加6%的能量和蛋白,各组均采用两次注射PG的同期发情的方法。结果显示,注射亚硒酸钠、VADE、HCG能够提高受体移植受胎率,受胎率分别为57.1±2.45%、58.3±1.61%、59.2±3.13%,与对照组(受胎率为48.3±2.33%)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一定营养水平下,饲料中增加5%的能量和蛋白未能提高受体移植受胎率,受胎率分别为56.9±3.57%、47.6±1.20%,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受体牛子宫黄体状况也是影响移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受体牛的子宫生理状况是A级(移植受胎率达到55.8%)与B级(移植受胎率达到45.9%)差异显著(P<0.05),A级与C级(移植受胎率达到6.7%)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是全价营养、合理管理、较好的子宫黄体生理状况是影响受胎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放射免疫法测定枫泾(FJ)和长白(L)青年母猪(各4头)首次发情周期内外周血清中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17β-雌二醇(E_2)、孕酮(P_4)、和睾酮(T)的含量。测定结果,初情期开始日龄FJ猪平均为104.3±11.50天,L猪为235.0±1.95天。两猪种首次发情周期内外周血清中同种生殖激素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首次情期内,FJ和L猪的FSH平均含量分别波动在28.6±8.6~49.4±6.0ng/ml和16.8±2.5~38.9±0ng/ml之间;FSH总平均含量FJ猪组(37.8±2.7)显著高于L猪(27.0±3.1ng/ml)P<0.05;FJ猪发情0~2小时的FSH平均含量(34.4±2.1ng/ml)极显著地高于L猪(22.2±1.7ng/ml)P<0.001。排卵前LH峰均值FJ猪组(5.31±0.75ng/ml)显著高于L猪组(1.83±0.75ng/ml)P<0.05。发情当天(0天)E_2达峰值,FJ和L猪组分别是30.5±3.9和20.4±5.3pg/ml,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FJ和L猪组各自的P_4(ng/ml)和T(pg/ml)分泌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γ_F=0.71,P<0.05,γ_L=0.95,P<0.01。LH、FSH的含量高很可能是FJ猪高排卵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某些发情现象的诱导得到了成功。用25mg PGF_(2a)处理,于注射后48—72小时内引起粘液分泌并持续4—5天。直肠触诊感觉到黄体急剧退化。六头水牛在九次处理中,血清孕酮含量从处理前的1.76±0.01(s·d)ng/ml于注射后24小时内下降到小于0.25ng/ml。在11天左右,浓度上升,在18.50±2.45天达到1.78±0.62ng/ml的高峰。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双峰驼CYP2D6酶体外活性,建立双峰驼肝微粒体孵育体系并对孵育体系中探针底物浓度、肝微粒体蛋白浓度和孵育时间等进行优化研究。首先采用改良差速离心法制备双峰驼肝微粒体、BCA法测定双峰驼肝微粒体蛋白浓度、CO还原差示光谱法检测CYP总酶含量,然后采用HPLC法跟踪检测孵育体系中CYP2D6酶特异性底物的主要代谢产物去甲右美沙芬含量进而优化孵育条件。结果表明,双峰驼肝微粒体蛋白浓度为5.565 0mg/mL±0.519 7mg/mL,CYP总酶含量为0.177 7nmol/mg±0.050 3nmol/mg;肝微粒体孵育体系的最适底物浓度为250μg/mL,肝微粒体蛋白浓度为5.565 0mg/mL,最适孵育时间为40min。所制备的双峰驼肝微粒体各项指标和优化后的肝微粒体孵育条件均能满足后续对双峰驼CYP2D6酶体外活性研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