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凝乳酶的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枯草芽孢杆菌凝乳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凝乳酶作用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5.0,在pH值为6.0时最稳定,在65℃保温60 min酶活基本丧失,Mn2+、Li+、Fe2+、Na+、K+、Mg2+、Ca2+对该凝乳酶有促进作用,Mg2+、Ca2+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Cu2+对该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酶修饰剂中β-巯基乙醇对凝乳酶活力的影响较小,EDTA可抑制该凝乳酶的活力;蛋白酶抑制剂σ-phenantroline可以明显抑制酶活性,证实该酶为金属蛋白酶类。在与商品酶对比中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凝乳酶与商品酶的酶学性质相近。  相似文献   

2.
对糙皮侧耳P5漆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3℃,最适反应pH为6.0;该酶的酸碱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较好,在pH5.0~6.5条件下处理24h可保留97%以上的酶活,4~20℃处理1h酶活保持不变,60℃处理1h可保留80%以上的酶活;金属离子对漆酶酶活有明显的影响,Cu2+、Mn2+、Zn2+对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Ca2+、Fe2+、Fe3+和Pb2+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该结果可为耐高温漆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平菇中提取纤维素酶,通过戊二醛交联固定在壳聚糖上,戊二醛浓度为3%、给酶量为4 ml时固定化效果最好.原酶最适pH值为5.0,固定化酶最适pH值为3.0.原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 ℃,固定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 ℃,60~90 ℃时均有较高酶活.  相似文献   

4.
利用甲醇诱导重组Pichia pastoris在发酵罐中表达几丁质酶,在发酵过程中根据溶氧变化控制甲醇流加速度.结果显示,蛋白表达量随菌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酶活最高达56 U/ml.该几丁质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pH适应性,在pH 2.0和pH 5.0有2个最适反应pH;在pH 3.0稳定性最好;40 ℃为其最适反应温度;在60 ℃保温3 h仍保持81%的酶活性;该几丁质酶对病原菌生长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枯草杆菌脂肪酶固定化与酶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枯草杆菌突变菌株所分泌的脂肪酶为研究对象,以人造沸石为载体,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交联-吸附法固定脂肪酶,对固定条件和酶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定过程中交联剂最适浓度为3%,固定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比游离酶高5℃,游离酶和固定化酶最适pH值均为8.0.固定化酶在最适温度下保温100 min后几乎没有酶活损失,重复反应5个批次后,酶活仍保留70%,说明采用该方法固定的脂肪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盾壳霉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酶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的酶促反应,在本试验计量范围内,其反应速度与酶量和底物浓度均呈正相关,但两种酶促反应适宜的温度和pH值有较大差。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8.0,葡聚糖酶降解葡聚糖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3.0。  相似文献   

7.
比较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酶(MTSase)与其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值、pH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值(5.5)较原酶(6.0)低,最适反应温度(65℃)较原酶(60℃)高,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原酶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和交联葡聚糖G-100凝胶柱纯化了高效降解羽毛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YHYJ-1所产角蛋白酶,纯化的角蛋白酶,经SDS-PAGE蛋白电泳分析,分子量为48.3 kda.结果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50℃和9.0,30~40℃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60℃酶活下降很快;在pH7.0 ~9.5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金属离子Ni2+、Zn2+对角蛋白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Cu2+、Fe2、Fe3+能完全抑制酶活;1%巯基乙醇对酶具有明显激活作用.EDTA和PMSF对该角蛋白酶几乎完全抑制,可判定该酶是丝氨酸金属蛋白酶,是一种新的蛋白酶.  相似文献   

9.
单宁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对单宁醇进行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高达60.6%。对固定化单宁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以没食子酸丙酯为底物时,固定化单宁醇酶促反应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在pH5.0,50℃,保温1h或pH6.0,25℃时1个月内保持稳定,或pH4.0~7.0,25℃保温6h仍有100%的酶活。固定化单宁醇处理没食子酶丙酯20min,经18个循环后,酶仍不失活,其稳定性优于单宁醇。  相似文献   

10.
时杰  杨勋  刘平怀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90-194
从海南热带海洋红树林土样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几丁质酶菌株HN12,经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手段鉴定,其为一新种,命名为Chitiniphilus haikoumanggrovensis(GenBank No.HQ877498,type strain CGMCC No.5142)。单因素试验研究菌种酶学性质,结果显示:其最适酶反应温度为50℃,但在此温度下酶活力下降较快,综合酶的温度耐受性,酶促反应温度定为40℃;最适酶促反应pH值为7.0;在测试的9种金属离子中,未发现有金属离子能提高酶活力;酶解产物主要为几丁四糖;在优化后的酶解反应条件下测定酶活力达到2.1 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