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白花败酱草(Patrinia villosa Juss.)是败酱科败酱属植物,是蒙自水田热区特有的野生生物药材,主要化学成分是白花败酱甙(Vill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loganin)等。白  相似文献   

2.
败酱属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在败酱属植物中发现的三萜及其苷类、环烯醚萜类及其他萜类、挥发油、有机酸、蒽醌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微量元素、多糖、单宁等类型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抑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诱发血管形成等作用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败酱草俗称苦菜,属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的有白花败酱和黄花败酱两种。败酱草入药历史悠久,其辛散苦泄,性寒清鲜,善疗痈症,兼有明目祛瘀,解毒良补之效,古今称道。近年来,败酱草茎叶已成为大众化时兴蔬菜。据化学分析,败酱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生物碱、鞣质以及多种皂甙,其中败酱皂甙由齐墩果酸和鼠李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等组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栽植密度、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的管理措施, 对白花败酱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冬春时节搭建大棚有利于白花败酱的生长, 提高产量。栽植密度以25 株m-2较适宜。施用复合肥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白花败酱产量。白花败酱生态适应性较强, 适于人工栽培, 露地栽种年产量达39.2 thm-2 。表4 参8  相似文献   

5.
为了构建败酱Patrinia scabiosifolia与近缘种之间系统发育关系,准确鉴别败酱及其近缘种,对其核基因ITS片段和叶绿体基因psbA-trnH序列扩增和测序,计算物种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采用最近距离、相似性搜索和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3种方法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ITS和psbAtrnH分子系统树支持败酱不同居群样本聚为一单系分支,支持率分别为65%和68%;其中,败酱与攀倒甑(P. villosa)构成一单系分支,ITS和psbA-trnH数据的支持率分别为51%和99%。败酱及其近缘种种间ITS和psbA-trnH序列的遗传距离为0. 008 31~0. 072 92和0. 005 86~0. 039 18,均远大于败酱种内遗传距离0~0. 003 31和0。由此可知,中药材败酱与攀倒甑亲缘关系最近,ITS和psbA-trnH序列可以准确鉴别败酱及其近缘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白花败酱营养器官进行解剖学观察。[方法]运用植物解剖学的方法对白花败酱的营养器官进行观察。[结果]白花败酱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或三原型,次生结构中的维管组织发达,导管直径大而木射线细胞直径小,木栓层较厚。冬季根皮层细胞中有大量的淀粉粒。成熟的茎具髓腔,维管束在横切面上呈环状排列,髓部及皮层薄壁细胞中有晶体存在。叶为典型的异面叶,海绵组织发达,细胞间隙较大。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为无规则型。叶上有长的表皮毛;叶及幼茎的表皮上有腺毛。茎及叶表层的细胞中还常有色素。[结论]试验观察的特征与白花败酱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特点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败酱又名白花败酱,俗名苦菜,是一种典型的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6,(12):18-19
缬草为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香两用植物,本文介绍了缬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以及作为香料的应用。研究表明,缬草的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环烯醚萜类、生物碱类、木酯素类、黄酮及其它一些成分。药理活性包括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机体器官的保护、细胞毒和抗肿瘤活性及其它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花败酱的家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栽植密度、不同施肥方式及不同的管理措施,对白花败酱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春时节搭建大棚有利于白花败酱的生长,提高产量.栽植密度以25株@m-2较适宜.施用复合肥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白花败酱产量.白花败酱生态适应性较强,适于人工栽培,露地栽种年产量达39.2t@hm-3.表4参8  相似文献   

10.
缬草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成河  吴云  吴志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52-1052,1074
缬草为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医药和工业上的珍贵原料。具镇静安神、止痛、改善微循环的功效。恩施是我国缬草的主产地,笔者对缬草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施肥对一品红天鹅绒品种抗寒性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技术。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施K、Ca、Si量与天鹅绒抗寒指标综合分之间的效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统计选优,降维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钾、氯化钙、硅酸钠3种肥料均能提高一品红抗寒性,且重要性依次为:硅酸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钾最大效应在600 mg/L,分别施氯化钙、硅酸钠0 mg/L;氯化钙最大效应为200 mg/L,分别施氯化钾150 mg/L,硅酸钠25 mg/L;硅酸钠最大效应为100 mg/L,分别施氯化钙、氯化钾0 mg/L;在同时施用3种肥的情况下,高浓度硅酸钠配合低浓度氯化钾、中等浓度氯化钙或高浓度氯化钾配合低浓度硅酸钠、中等浓度氯化钙有利于抗寒性提高。高抗寒性栽培要点为:施氯化钾量267~366 mg/L,施氯化钙量90~122 mg/L,施硅酸钠量24~52 mg/L。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氮磷钾营养水平,对耐肥型和广适型超级稻叶面积指数、干物重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不同。耐肥型超级稻吉粳88以N200 kg/hm2、P100 kg/hm2、K12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表现最好。广适型超级稻吉粳83以N100 kg/hm2、P750 kg/hm2、K90 kg/hm2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表现最好。耐肥型超级稻吉粳88以N250 kg/hm2、P100 kg/hm2、K60 kg/hm2时产量构成因素最好,广适型超级稻吉粳83以N100 kg/hm2、P75 kg/hm2、K90 kg/hm2产量构成因素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栽培香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玉米芯、玉米秸秆及稻草为主料设置不同培养料配方栽培香菇,对各培养料的碳氮营养及不同培养料对香菇菌丝生长和对子实体形态、产量、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料配方碳氮营养充足、C/N比合适,香菇菌丝生长正常,子实体的个体较大、营养含量丰富、生物学效率较高;以玉米秸秆或稻草为主料的培养料配方,由于培养料密度小、质地蓬松、C/N比较低,香菇菌丝转色不好、产量低.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种西瓜营养质量的差异及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西瓜营养质量的差异及其评价指标。【方法】以6个不同品种西瓜为研究对象,分析样品中16种成分含量,并通过INQ(营养质量指数),研究受试成分营养质量的品种间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营养质量评价指标。【结果】6种不同品种西瓜烟酸、脂肪、钠和锌INQ均小于1,碳水化合物INQ在1.38~1.44,钾和维生素B2 INQ均大于2;VB1、蛋白、纤维、锰、铁、钙、铜、磷和镁INQ因品种的不同而处于不同营养水平,其中VB1、镁、锰、铁4项指标的负荷量相对较高。【结论】VB1、蛋白、纤维、锰、铁、钙、铜、磷、镁可用于体现西瓜营养质量的品种间差异,其中VB1、镁、锰、铁指标适合作为西瓜营养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栽培蕨菜与野生蕨菜和常见栽培蔬菜营养成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野生蕨菜和栽培蕨菜以及常见栽培蔬菜所含主要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方法]采用化学分析法,对野生蕨菜和栽培蕨菜以及常见栽培蔬菜所含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主要的营养成分分别为水分、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C(Vc)、维生素B2(VB2)、钙、镁、铁、锌、铜、钾、磷、胡萝卜素。[结果]野生蕨菜和栽培蕨菜所含主要营养成分种类相同,数量存在着一定差异,但并不显著。与野生蕨菜相比,栽培蕨菜的水分、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偏高,Vc、钾等的含量略偏高,铜、锌的含量相同,而其他测定营养成分的含量较低。与大多数蔬菜,如大白菜、甘蓝、马铃薯、番茄、白萝卜等相比,栽培蕨菜的主要营养成分,或者是说综合营养价值也要高出一些。[结论]食用栽培蕨菜与食用野生蕨菜营养保健效果相当。从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角度出发,应该大力发展蕨菜的人工栽培与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野杏家系经济性状及果实营养成分,为优良野杏家系筛选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宁夏、甘肃种源的38个野杏家系为材料,采用变异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其经济性状及果实营养成分。【结果】产果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0.78;VC含量的Shannon指数最大,为2.02,果实营养成分的Shannon指数高于经济性状,野杏家系的经济性状及营养成分变异程度高、多样性丰富。营养成分与果实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单果质量与果实三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累计贡献率达78.786%,能代表性状的主要信息。【结论】102、119、201号等6个优良家系,其中102和119号家系果肉鲜食口感好、营养价值高,201号家系产果量最大,可作为丰产类型。  相似文献   

17.
几个南瓜品种果实品质性状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栽培的7个南瓜品种果实进行了硬度和Vc、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等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显示:南瓜果实富含Vc和淀粉;不同品种间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以汕美、亚蔬和金韩的综合营养品质较好,而汕头金韩和早熟蜜本品种的综合品质则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不同营养液栽培对甜罗勒的生长及精油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最佳营养液配方以此为根据提高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 L.)精油含有率和改善精油组分。在以前的研究积累,并参照国际通用配方Hoagland基础上设计了新的配方(下称自制配方)。自制配方与Hoagland配方的主要区别为:自制配方中大量元素的H2PO4^-和SO4^2-离子浓度分别为Hoagland配方的4倍和2倍;NO3^-的浓度降低了8mg/L,且营养液中不使用NH4^ 。实验结果显示:Hoagland配方对生物量的增加,以及营养成分的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自制配方在不显著降低生物量和保证基本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明显地提高了精油的含有率,而且,使精油的组分优化。  相似文献   

19.
为饲用小黑麦在贵州生态草地畜牧业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选择冀饲311、中新830、黔饲1号3个饲用小黑麦品种,分别在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刈割,进行常规青贮与青干草调制,90d后对其常规营养成分进行营养品质评价。结果表明:饲用小黑麦制作青贮料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6%、0.53%和1.48%,养分损失较少。生育期和品质对饲用小黑麦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发酵品质均有一定程度影响。不考虑品种因素,饲用小黑麦以抽穗期进行青贮的养分含量较高,但从青贮品质来看,以乳熟期进行青贮品质较好。不考虑生育期影响,饲用小黑麦以冀饲311与黔饲1号的营养成分含量与青贮品质各有优劣。综合考虑,以乳熟期黔饲1号的养分构成最为理想,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分别为11.07%和4.81%,粗纤维含量最低,仅22.69%,青贮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马齿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概括了马齿苋的特征特性、营养成分、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