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单单交配的方法,对两个不同温型平菇亲本菌株(白色高温型菌株和灰黑色中低温型菌株)的单核菌丝体进行随机组合交配,共获得209个杂交组合;杂交后代菌株在子实体颜色、菌丝生长速度、出菇期、子实体性状和产量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状分化;黑色亲本菌株与白色亲本菌株杂交后代子实体颜色介于两亲本之间,表现为灰色,出菇期延长,杂交后代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以黑木耳和黄芪为试材,木屑培养基为对照,设置4个黄芪添加量处理,探讨了将黄芪添加到培养料中对黑木耳生长发育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了黄芪对黑木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以期为中药黑木耳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培养料中添加黄芪后对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添加15%黄芪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添加10%黄芪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黑木耳子实体中的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增加,且黑木耳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和产量三者之间表现为正相关,但黄芪中的特征物质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未在黑木耳子实体中检测出来。综上,培养料中添加黄芪可以促进黑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提高黑木耳营养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姬松茸制种料与产量相关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采用五种不同制种料培养姬松茸(Agaricus biazei Murvill)菌种的生物学效率(产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平均单朵重,子实体始菇期,子实体个数及污染串的关系。结果表明,生物学效率与菌丝生长速度、平均单朵重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子实体始菇期、子实体个数。污染率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五种制种料以稻草最好,稻草种发菌快,封面快,不易污染杂菌,成活率达100%,出菇早,生物学效率达40.67%,其次为木屑种及棉籽壳种。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33株不同来源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及子实体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和子实体多糖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及子实体多糖含量为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方法,筛选优势菌株,其中H59农艺性状好、产量高且子实体多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菌株,综合评分得分最高,为最优菌株。  相似文献   

5.
用木屑及麸皮为原料设计10个配方、再选用11种不同树种树枝分别对树舌灵芝进行栽培试验,测定菌丝体生长速度、子实体形成情况、产量、物料消耗。结果表明,在10种麸皮添加量的配方中,树舌灵芝栽培培养基的麸皮最适添加量为5%-10%,树舌灵芝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及生物学效率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木屑95%,麸皮5%;在11种树枝培养基中,菌丝体生长最快的树种是苦楝树,子实体产量最高的是枫树。  相似文献   

6.
灵芝对大米草利用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庆新  周浩 《食用菌》2007,29(6):33-33
试验结果:灵芝菌丝体能够利用大米草,虽然在完全大米草培养基上,灵芝菌丝体定植期较长和菌丝密度偏低,但在定植期结束后,不同培养基上灵芝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是相似的;在完全大米草培养基上,灵芝子实体可以成功分化,培育的子实体菌盖直径达6cm左右,厚度6mm左右,生物转化效率约20%。  相似文献   

7.
王宜磊 《食用菌》2003,25(2):6-7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Mg^2 对侧耳792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400mg/kg的Mg^2 对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延缓菌丝衰老,但Mg^2 浓度过高则严重抑制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启雨 《食用菌》2003,25(3):23-24
本试验以不同浓度稀土溶液喷施平菇子实体,结果表明:各浓度对平菇子实体均有增产效应,其中以100μg/g浓度增产幅度最大。该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试验还观察到,稀土喷施平菇子实体后,菇蕾成活率增加,子实体生长整齐一致,生长速度加快,从而提高了鲜菇产量和质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栽培来自长白山菌种资源库的10个灵芝菌株,考察分析各菌株在不同基质上的菌丝体生长速度、生育期、灵芝产量、子实体形态特征等。结果表明,SW6、SW9、CJ12三个菌株菌丝生长能力强、生育期较短、产量较高、生物性状较好,可作为杂交的优势灵芝菌株。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对不同废菌渣栽培料配方上的姬松茸(Agaricus blazei)菌丝生长状况、播种至覆土所需的时间、子实体产量和子实体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号配方(即废菌渣添加量为45%)的前3潮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为10.25 kg·m-2,除了与3号配方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外,与其它配方的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物转化率为44.6%;菌丝生长状况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良好;播种至覆土所需的时间短;综合效果最好,是废菌渣栽培姬松茸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1.
对5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进行了春季栽培试验,比较了其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农秀1号菌株在母种和原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01 cm/d和0.61 cm/d;中农秀珍菇生物学转化率最高达50.88%,该菌株具有出菇时间早,产量高,菇形好,潮次明显等优点,适宜在春季栽培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0个杏鲍菇菌株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个杏鲍菇菌株进行生产性能比较研究,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多糖含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这10个被试菌株中,农杏为综合性状最优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子实体容重大、多糖含量高,是做为栽培菌株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方式对鲍鱼菇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作栽培主料,采用棚内菌袋出菇和露地覆土出菇方式栽培鲍鱼菇,研究鲍鱼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配方1菌丝长势浓密、粗壮,配方2菌丝长势弱。在各栽培方式中,处理3(配方1,露地覆土出菇)鲍鱼菇子实体性状表现好,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达每30袋8.34 kg和61.78%,且氨基酸种类丰富,营养成分含量高。但露地覆土出菇方式和棚内菌袋出菇方式相比鲍鱼菇子实体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鸡腿蘑对食用菌菌渣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6个鸡腿蘑菌株分别接种在新料和含30%金针菇菌渣的原种培养基上,比较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结果表明,在含菌渣培养基上所有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均更快;且在新料上菌丝长速愈慢的菌株,在含菌渣培养基上生长速率的增加愈明显。出菇试验表明,不同菌株在新料和含菌渣培养料上的产量表现不同,这表明,不同菌株对菌渣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6个菌株中,5号菌株在新料和含菌渣培养料上的产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对野外茅草林下采集到的一株野生羊肚菌(菌株命名为Y1)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经典分类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品种鉴定,并基于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及菌核数量从9种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筛选最佳原种培养基。结果为:Y1的子实体菌盖呈黄色,上有凹凸不平的网格,菌柄呈白色、中空,形似羊肚菌;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体呈黄色,菌丝粗壮,菌丝结构明显,与羊肚菌属形态特征相似;ITS序列比对显示Y1与羊肚菌属中的黄色羊肚菌类群同源性高达99%,初步鉴定该野生菌株为羊肚菌Mes-19;筛选出的最优原种培养基配方为麦粒75%、土壤23%、石灰1%、过磷酸钙1%。  相似文献   

16.
以造纸厂下脚料麦秸粉为原料制成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麦秸粉为主料栽培平菇是完全可行的,不仅菌丝生长快、浓密洁白,而且出菇早、产量高、生物学效率超过90%,与纯棉籽壳相比,虽然产量较低,但生产周期可缩短7 d~8 d,产投比高达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菌种结实性和产量性状早期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验以34个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和95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培养物~(**)为材料,进行了食用苗苗种结实性早期鉴定的研究;以16个侧耳(Pleurotus)~***和14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nes)菌株为材料,进行了食用菌菌种产量性状早期鉴定的研究.研究表明,草菇和香菇菌种培养物在平板上的菌落形态特征与结实性有密切关系.草菇培养物的苗落形态还与菌丝形态、长速、酯酶同工酸酶谱、可溶性蛋白带、发菌和出菇等密切相关.侧耳和金计菇菌丝的胸外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力与子实体产量成正相关,可以作为其子实体产量性状早期鉴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猴头菇‘沪猴3号’是以0605为亲本,通过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选育而成。菌丝半气生型,致密,生长势强,最适生长温度为24 ~ 26 ℃,平均生长速度为5.72 mm ? d-1。子实体单生,中心形,平均长度9.4 cm、宽度8.2 cm、高度6.2 cm,白色,肉质硬,质地致密,多糖平均含量4.90%。菌刺粗、长度居中。出菇温度14 ~ 18 ℃,生长周期短,一潮菇生物学效率44%。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单孢子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双孢蘑菇176和2796为亲本菌株,通过单孢子杂交育种,经过初筛、复筛和生产性试验。获得一株新的稳定的双孢蘑菇杂交高产菌株.该杂交菌株具有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颜色白、朵形较大、菌肉肥厚、抗逆性较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