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发展趋势谈品种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品种产权单位通过品种权保护得到了以前难以得到的利益回报,申请品种权保护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目前。大部分品种在审定之前就已取得了品种权,品种审定后,拥有品种权的科研单位或种子企业可以利用拥有的品种权进行该品种市场管理和有  相似文献   

2.
2003年1月28日,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88万元,从其合作单位湖南省株洲市农科所买下株两优02恢复系ZR02品种权,并向国家申请品种权保护。从此,株两优02和株两优02系列组合将由“亚华种业”独家生产和经营。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分析了植物品种权的资源配置效率,指出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是通过赋予品种权人市场垄断力量的方式对其育种创新的投入进行补偿,但垄断又必然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因而决定了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不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根据不同情况而构建不同的最优品种权组合来平衡社会受益与私人收益,可以提高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运行效率,这一点对于植物品种权保护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的同时 ,针对目前品种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从普及品种权知识、鼓励品种权申请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植物新品种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核心,品种权是由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品种权人对其新品种的经济权利的总称。文章就我国水稻品种权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水稻新品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206-211
在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维持年费制度下,品种权人的维持决策决定品种权生存状况,体现品种权有效保护期限,为植物新品种保护维持制度的完善提供决策依据。基于中国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1997—2017年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授权和品种权事务公告数据,利用Kaplan-Meier估计、Cox-PH模型对植物品种权的生存函数和维持时间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植物品种权总体平均维持时间较短,不足法定保护期限的1/4;植物品种权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种人类型、审查周期、共同品种权人、培育人数量,其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培育人数、有共同品权人对植物品种权维持时间有积极影响,审查周期对品种权维持时间有负向影响。国内外植物品种权生存函数不存在显著差异;种业企业和个人等私人部门的授权品种比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维持年限更长、生存比率更高;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维持年费具有筛选作用,可以过滤质量低、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品种权。  相似文献   

7.
我国玉米品种权保护现状及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强玉米新品种权的保护,规范种子市场,确保粮食安全,阐述了我国玉米品种权保护的现状,分析了玉米品种权存在审查周期过长、授权品种经济转化滞后、侵权严重和维权艰难等问题,提出了应建立品种审定和保护相结合的体制、规范的品种权交易平台、加大对侵权的惩处力度、鼓励院企业作加速成果转化步伐等品种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品种权的法律特点、授予品种权的条件.品种权人的权力、品种权人的义务.侵犯品种权行为的构成要素和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六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作浅显的剖析,旨在提高人们掌握和运用这一法律武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结合植物新品种权维权工作的实际,对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权作了若干思考,提出了加强法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法规意识;完善品种权的审查制度;加强品种权测试标准的制定,提高测试水平;加强品种权的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加强品种权的司法保护力度,提高司法保护的公信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视植物新品种保护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当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不利于品种权的产出,植物新品种保护成本过高,农业科研人员不重视品种权。原因是农民和农业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农业科技管理的政府包办体制,农业技术特性造成的维权难度大等。应当改革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加大品种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品种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DUS) testing is the technical base of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PVP) an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approval of Plant Breeder's Rights (PBR). DUS Test Guidelines are not only the technical manuals for the DUS testing authorities to conduct the testing, but also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to examine the DUS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Tea plant, originated from Yunnan Province, China, is a very important woody cash species in the world.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UPOV) DUS Test Guidelines for tea plant is the first Test Guidelines prepared by China for the UPOV. In this article, the subject, sel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states of expre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election of example varieties, assessment of the UPOV DUS Test Guidelines for tea plant were elucidat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proposal of PVP for tea plant in China was also proposed. The preparation of UPOV DUS Test Guidelines for tea plant w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oth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VP and increasing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PVP fields for China.  相似文献   

12.
建立沾化冬枣离体再生体系的防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外植体类型,植物激素,光温环境因子,抗氧化剂(PVP)和吸附剂(VC)对建立沾化冬枣离体再生苗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芽和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减轻离体再生苗褐化,培养初期,低温、暗处理、缩短转接培养基周期2、.0~5.0 g/L的PVP和一定浓度的VC可有效抑制植株体褐化。  相似文献   

13.
DNA分子标记在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鹤  张文庆  赵敬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97-16899
阐述了我国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介绍了DNA分子标记技术与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聚乙烯吡咯烷酮防止甘蔗组织培养接种物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预处理甘蔗顶端外植体,并以PVP作为附加成分直接加入培养基,均可取得防止接种物褐变坏死的良好效果;但同时发现,当加入培养基中的PVP达到一定浓度,则会表现出延缓分化芽增殖速度的不良作用;对PVP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 发展创新型农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宋敏  刘丽军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3):37-40,43
随着农业国际化发展,植物品种权逐渐成为争占国际农产品市场,圈占世界植物遗传资源的重要工具。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以来,品种权在激励育种创新、提升种业和农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功效日益凸显。但是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品种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环节仍然差距较大。文章在分析我国植物新品种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主要从育种研发的创新体系、激励机制、技术保障、权利转化运用、惠益分享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发展创新型农业的战略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科院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是农业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围绕农业生产和市场需要,搞好新品种选育是育种科研永恒的主题。文章通过回顾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做法和成效,阐述了做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7.
第四轮国家甘蔗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3-2004年对来自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江西6省(区)的12个甘蔗优良新品种(系)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联合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新植蔗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粤糖91/1102和桂糖94/119,每公顷蔗茎产量均比2个对照种新台糖10号、16号增产10%以上;宿根蔗表现较突出的是闽糖92/505和粤糖96/244,每公顷蔗茎产量均比2个对照种增产18%以上。甘蔗蔗糖分以福农95/1702和赣南95/108为最高,3年新植宿根蔗糖分分别达16.52%和15.81%。早熟高糖性能优于2个对照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不同花生品种耐酸性低钙能力的差异,筛选适宜在酸性低钙旱地生长、荚果饱满的品种,为花生品种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酸性低钙旱地种植19个花生品种,测定各品种的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等指标。[结果]酸性低钙土壤作用下,桂花166的饱果率74.1%,单株生产力30.1 g,百果重140 g,百仁重58 g,出仁率64%,为参试品种中最高;不同品种的单株结果数、饱果率、单株生产力、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差异较大,酸性低钙土壤对花生的影响具有种间差异性。[结论]19个花生品种耐酸性低钙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参试花生品种中有1个品种为高耐酸性低钙品种,11个品种为中耐酸性低钙品种,其余7个品种为酸性低钙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19.
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是国家赋予品种育成者的权利。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起步稍晚,与世界其它国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还存在差距,在分析其它国家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实施形式的基础上,借鉴其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提出了准备各项基础材料、建立完备品种权审查数据库、建立独立的DUS测试机构和将品种测试与品比试验同时进行,实现共赢等促进和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事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剖析了"双季米槐案",指出了增设植物品种先用权制度是规制品种权人与先用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现实需要,分析了增设植物品种先用权的制度性基础,并对植物品种先用权制度进行了设计,得出结论,即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中建立先用权制度有利于实现公平原则,有利于平衡品种权人与植物品种先用权人之间的利益,但应当针对植物品种保护制度本身的特性进行制度建设,而不能只是简单借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上的先用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