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汤原县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原县自1922年开始种植水稻,到现在已有80余年的历史了。80多年来,水稻面积、单产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面积由1949年的0.40万hm^2,发展到2008年的3.3万hm^2,增加到原来的8倍多;单产由1949年2205kg·hm^-2,增加到2008年的8250kg·hm^-2,  相似文献   

2.
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1949—200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赤字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1949—2000年呈递增趋势,从0.426hm^3增加到2.158hm^3。1949—1970年平均为0.693hm^2,1975—1980年平均为1.029hm^2,1985—2000年平均为2.28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49年的0.550hm^2增加到2000年的1.762hm^2,与人均生态足迹相比,增幅较小,增速亦慢。1949—1970年平均为0.782hm^2,1975—2000年平均为1.715hm^2;1949—1975年为生态盈余阶段,平均盈余为0.088hm^2,1980年首次出现赤字,1985年又恢复盈余,到1991年后持续出现生态赤字,且赤字程度呈加速度负增长,1991—2000年平均赤字为0.258hm^2。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河西区域发展正朝远离可持续的方向延展。  相似文献   

3.
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耕地面积31.33万hm^2,其中旱地23.33万hm^2,玉米播种面积占旱地面积的42%。据2004年统计资料,全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424万hm^2,总产179.5052万t,玉米播种面积9.9156万hm^2,居作物首位,总产52.3495万t,居第2位。解放后凉山州的玉米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1949年单产为855kg/hm^2。至1979年提高N4335kg/hm^2,年均增长67.95kg,  相似文献   

4.
在伽师县进行了棉花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单产5714.98kg/hm^2,纯收入24050.01kg/hm^2,较无肥区分别增加2011.28kg/hm^2、7383.36/hm^2。  相似文献   

5.
孙伟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502-12503
基于广东省农用地分等调查核算成果,建立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农用地分等单元标准粮理论单产与自然等指数、标准粮可实现单产与利用等指数的函数关系,测算该地区粮食理论生产能力和单产、可实现生产能力和单产以及实际生产能力和单产,摸清珠三角不同区域耕地产能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珠三角耕地理论产能的利用潜力平均为4498.83kg/hm^2,东莞市最高,深圳市最低;可实现产能的利用潜力平均为4575.76kg/hm^2,深圳市最高,广州市最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秋冬农业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高海拔地区冬季推条(丝)萝卜产业实现了新的发展,栽培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逐渐成长为山区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2005年玉溪市红塔区发展山地推(条)萝卜380hm^2,萝卜干条(丝)单产3795kg/hm^2,总产144.21万kg;均价5.81元/kg,产值达22049元/hm^2,比栽培油菜增加产值14475.5元/hm^2:总产值达837.86万元,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免耕机械直播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浚县粮食生产的主要模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自200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小麦玉米两熟丰产节本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专题项目。2005年和2007年浚县农科所分别创造了夏玉米1hm^2面积15102.75kg和15971.7kg的高产记录。通过技术的示范辐射带动.浚县玉米单产由2005年的6847.5kg/hm^2提高到2007年的8100.0kg/hm^2。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与选用优良玉米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改变玉米播种方式、构建高质量的群体结构就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充足的光照、干燥的气候、丰富的雪水、较大的昼夜温差为露地蔬菜优质高产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甘蓝为甘州区的主要露地蔬菜之一,由于一膜两茬高密垄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甘蓝的单产和商品性,种植密度由以前的75000株/hm^2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50000株/hm^2左右,产量由97500kg/hm^2增加到112500kg/hm^2;平均叶球重量由1.0~1.5kg降低到0.6~1.0kg,叶球大小更适合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龙塘镇水稻进行了“3414+1”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750kg/hm^2、200kg/hm^2、58kg/hm^2,单产最高,达9437.50kg/hm^2;其次是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00kg/hm^2、100kg/hm^2、58kg/hm^2。单产为9312.50kg/hm2;不施用任何肥料的处理产量最低;施用有机肥的产量为6729.17kg/hm^2,略高于不施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高产早稻新组合荣优9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优9号系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荣丰A与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恢复系R9配组而成的三系早稻迟熟组合。2006年参加江西省区试预试,平均单产7862.4kg/hm^2,比CK金优402增产10.07%;2007年区试,平均单产7145.4kg/hm^2,比CK金优402增产3.36%;2008年续试,平均单产7222.2kg/hm^2,比CK增产0.14%。2008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华北平原夏玉米高产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华北平原夏玉米亩产水平一般在450-600kg左右。而该区具有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土地肥沃,夏玉米具备高产的生产条件。另据报道,世界上小面积单产最高的作物是玉米,1985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农民沃尔索(Herman Warsaw)0.473hm^2春玉米,单产1548.13kg/667m^2(23222kg/hm^),2002年FrancisChilds又创造了1850.2kg/667m^2(27753kg/hm^2)的高产新记录。中国玉米专家李登海先生在山东试验的0.993hm^2夏玉米,平均单产1008.6kg。  相似文献   

12.
蓖麻杂交种通蓖6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蓖6号是以哲LmAB4为母本,青塔为父本选配的两系中早熟蓖麻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1997~1999年产比、鉴定试验,平均单产2003.0kg/hm^2,比对照哲蓖3号增产51.1%:2000~2002年内蒙古蓖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达2706.0kg/hm^2,比哲蓖3号增产50.01%、比哲蓖4号增产36.8%;2001-2002年内蒙古蓖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达2673.0kg/hm^2.比哲蓖3号增产33.4%、比哲蓖4号增产31.2%。区域试验中最高单产达3639.5kg/hm^2,生产试验中最高单产达4653.0kg/hm^2.大面积试种,最高单产达3453.0kg/hm^2。2003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通蓖6号。  相似文献   

13.
重点探讨了策勒县盐渍化农耕地采用耐盐冬小麦新冬26号品种引种种植的适应性前景,以及生物改良技术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2005年,经过深入实际调查,确定在策勒县固拉哈玛乡盐碱地采用生物改良措施,开展引种耐盐冬小麦品种种植试验。根据2006~2008年共3年的引种种植试验发现,撂荒地表层土壤播前pH值8.64,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离子总量0.025%,C1—0.019%,属于轻、重碱化土壤;该品种从引种、示范各个生长阶段观测结果看,在偏碱性地不但出现了良好的适应性,而且表现出了高产特征。2006年固拉哈玛乡阿克莱克村引种种植的耐盐冬小麦平均单产为4515kg/hm^2,2007年耐盐冬小麦单产6675kg/hm^2,比对照增加2625kg/hm^2,2008年平均单产6854kg/hm^2,比对照增加2577kg/hm^2,而且生态、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4.
浦北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示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浦北县自2001年引进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到2003年,累计验收示范面积约700hm^2,平均单产达7.1t/hm^2,比常耕地抛秧增产0.16t/hm^2,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节本增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1大武口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大武口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规模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到2007年底投入生产的温室1670栋222.7hm^2,年产量600万公斤,年产值1200万元。设施农业的收入占大武口区种植业收入的1/3,真正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2008年将新建温室2000栋266.7hm^2,规划到2012年发展到10000栋1333hm^2,用1/4的耕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基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地膜覆盖平均单产达42660kg/hm^2,产值达40950元/hm^2;比白色地膜覆盖增产6375kg/hm^2,增产17.6%。比露地增产15480kg/hm^2,增产57.0‰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覆盖产值增加6120元/hm^2,比露地产值增加14860.5元/hm^2,较露地净增产值3235.5元/hm^2。黑色地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0.078-3.080个百分点,在马铃薯淀粉积累的关键时期,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3.0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谷子新品种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在宁夏西吉县干旱、半干旱山区进行的5个谷子品种比较示范,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结果】陇谷6号平均单产7837.5kg/hm^2,陇谷2129平均单产5980.5kg/hm^2,大同6号平均单产5194.1kg/hm^2,陇谷3号平均单产4937.7kg/hm^2,分别比宁谷1号增产106.16%、57.31%、36.62%、29.88%。【结论】以陇谷6号和陇谷2129号表现最为突出,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的产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春季在广西武鸣县两江镇进行不同春大豆品种与甘蔗间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6个春大豆品种中,以桂816的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单产达1267.5kg/hm^2,比对照增产378.0kg/hm^2,增产42.5%,增产达显著水平;其次是桂春1号和桂春2号,分别比对照增产220.5、120.0kg/hm^2,这3个春大豆品种均适合与甘蔗进行间种。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市原州区开展旱作保墒不同栽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覆膜方式下,秋季覆膜玉米产量最高为9735.0kg/hm^2,较常规半膜增产3796.5kg/hm^2,增幅为38.99%;以补充灌溉375m^3/hm^2时主副产品产量最高为2645.43kg/hm^2,增产11.1%,纯收益则补灌量225m^3/hm^2最高,为12769.5元;一膜两季栽培2年玉米平均单产达9374.9kg/hm^2,较对照增产2062.4kg/hm^2,增幅达28.2%;在全膜覆盖条件下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大豆,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20kg/(mm·hm^2),土地利用率提高43%,单产达10481.5kg/hm^2,经济纯收入提高40.39%。  相似文献   

20.
扶风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风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全县农业人口42万。耕地总面积3.87万hm^2,常年种植粮食作物5.3万多hm^2,其中小麦3万hm^2,玉米2.3万hm^2,粮食总产30万t左右.是一个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部署安排,从2007年秋播开始,坚持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创建高产、提升效益、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探索大面积小麦高产的途径,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