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新鲜果实的Vc含量高达2500mg/100g左右,是加工富含Vc食品的最佳原料。为了延长刺梨鲜果的储备时间,作者采用常温和控温贮藏研究鲜果的耐藏性,延长保鲜时期。 试验结果以1981年9月17日采收,9月19日入藏的0℃袋藏果贮藏效果最好,果实的贮藏时间比常温袋藏延长三倍以上。在贮藏60天以后,好果率为78.4%,Vc保存率在70%以上,果实新鲜、汁多,肉质脆嫩,具有浓郁的刺梨果实风味。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贮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鲜切萝卜各种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温度贮藏条件下鲜切萝卜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反复趋势,而且贮藏在4℃的各种指标的变化明显慢于室温,但室温贮藏的鲜切萝卜的蛋白质含量、Vc含量、失重率明显高于4℃。说明低温贮藏有效地抑制了鲜切萝卜营养成分的损失及失水率的下降;蛋白质和Vc含量的升高以提高鲜切萝卜的抗性来实现鲜切萝卜自身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3.
气调贮藏对黄金梨衰老品质及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河北藁城产黄金梨为试材,研究了气调贮藏期内果实硬度,Vc、多酚、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和抗坏血酸一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黄金梨果实硬度和Vc含量在气调贮藏期间不断下降;多酚和MDA含量不断上升;AsA-POI)活性在贮藏初期升高很快,贮藏后期下降;PPO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总体变化;果实多酚含量同PPO活性呈现正相关性(r=0.859),硬度和AsA-POD活性分别与MDA含量、Vc含量呈现负相关性(r=-0.969、r=-0.948);3%~5%的低O2气调配合0℃低温贮藏能显著抑制黄金梨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金铃大枣在微孔膜、(0±0.5)℃贮藏条件下几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微孔膜贮藏金铃大枣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在Vc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方面影响显著,有利于保持枣果的硬度和Vc、延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晚蜜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晚蜜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硬度、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的影响及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5℃热水处理3min对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保持有显著作用,对贮藏过程中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其机理可能是热处理抑制了膜脂过氧化物(MDA)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研究贮藏气体、冷藏温度和保鲜袋材质对美味牛肝菌贮藏过程中的Vc含量、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动态变化影响。结果表明:空气、2℃和PVDC膜结合的保鲜方法对美味牛肝菌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对莴笋果实切片贮藏品质及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莴笋试材,研究了异Vc、柠檬酸等处理对鲜切莴笋常温贮藏期间品质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异Vc(1%)+柠檬酸(0.5%)复合处理对鲜切莴笋贮藏期间的褐变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保持了较低的PPO活性,对果实的糖酸含量等无不良影响.其与EDTA(0.1%)复合效果最好,并且可以有效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减少了细胞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枣果冷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条件下,对不同包装贮藏的金丝小枣的耐藏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薄膜打孔,贮藏效果明显好于地膜。其乙醇含量明显低于地膜包装的,贮藏两个月后Vc含量仅降低了17.6%,而地膜包装的降低了36.5%。  相似文献   

9.
以壶瓶枣果实为材料,采摘后装入0.03mm厚的聚乙烯塑料袋中(袋开口、袋封口、袋封口并均匀打孔),在(0±1)℃条件下贮藏,测定其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开口贮藏的枣果实Vc含量在贮藏期损失缓慢,细胞膜在贮藏过程中损伤程度小,抗性较强,腐烂率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同一坡向,不同海拔高度的朋娜、路比血橙在常温下贮藏试验,发现高海拔果园朋娜Vc含量高,贮藏118天后Vc含量仍保持为50.16%以上,海拔950m的果园比800m果园累计减少腐烂率5.37%,朋娜与路比血橙相比,果实腐烂率减少2.49%—7.79%。果实贮藏60~80天后,糖酸比转化,品质提高,口感略偏酸,趋于酸甜适中,风味仍浓。而海拔升高、温度下降、热能减少、果实含酸量高,则是果实耐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药剂、不同浓度、不同包装方法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在地下室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贮藏期有2个烂果高峰,第14-为12月上旬,烂果率为10.13%~37.50%;第2个为次年3月下旬-4月上旬,烂果率为9.4%-23.17%。从防腐效果来看,用50%多菌灵500倍加2,4-D100mg/L混合液洗果的效果最好,贮后61d、167d的贮藏合格率分别为73.19%、36.23%。从包装方法来看,以用薄膜包单果的贮藏效果最好,大袋装多果贮藏后期腐烂率高。贮后61d,还原糖的含量有所增加,酸的含量略有下降,Vc的含量变化很小,果实风味有所改善;但贮藏时间过长(16Td),糖、酸、Vc等营养物质含量明显下降,品质变劣。建议温州蜜柑果实贮藏以山地果实、精细采收、加药剂保护进行短期贮藏(60d左右)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低温和包装对香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常温贮藏和3种低温贮藏(直接冷藏、保鲜膜包装冷藏、保鲜盒包装冷藏)方式对香菜的营养成分及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香菜中的Vc、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逐渐下降,而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升高。室温贮藏营养成分的流失量和亚硝酸盐的积累量都较大,低温冷藏其流失量和积累量都较慢,其中,以保鲜盒密闭冷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子实体采后褐变及相关生化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双孢蘑菇子实体贮藏期间褐变与总酚含量、酶(PPO和POD)活性、还原糖含量、Vc含量等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贮藏期间双孢蘑菇子实体菌盖表面色度L值持续减小、褐变程度加重,总酚和还原糖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Vc含量持续下降,PPO活性在前5 d逐渐增加而后下降,POD活性先增加然后随着褐变的发生逐渐下降,而后期大部分褐变发生时又有所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褐变程度与色度L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以色度L值来反映褐变程度可行;Vc含量的变化与色度L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白玉"、"冠玉"枇杷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贮藏和1μL/L、2μL/L、5μL/L、10μL/L四种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枇杷采后贮藏品质特性的影响,定期对2种不同品种枇杷的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POD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MCP处理和低温贮藏相结合,能够延缓枇杷的后熟和衰老过程,不同品种枇杷对不同浓度的1-MCP响应情况是不同。总体而言,1-MCP对枇杷果实中的可滴定酸含量以及Vc含量的保持效果很好,对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POD酶活性无特别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Y型保鲜袋对黄瓜贮藏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两种规格的TY型黄瓜保鲜袋和市售2.5kg普通食品袋以及在袋内是否加KMnO4载体对黄瓜进行贮藏试验,分别在12℃-15℃及冰箱冷藏温度条件下贮藏。贮藏期间对黄瓜的叶绿素含量、水分含量、Vc含量等6项指标进行定期测定。结果表明:TY型保鲜袋内的黄瓜外观品质好,营养成分损失明显少于对照食品袋,另外加KMnO4载体袋内黄瓜贮藏效果好于没加的,12℃-13℃条件下的贮藏效果优于冰箱冷藏条件下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6.
芒果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和桂香两个品种为材料,研究芒果贮藏期内果皮转色过程和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及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采后贮藏过程中的果实品质指标变化基本一致,但桂香贮藏后期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的含量变化较平稳,更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两个品种贮藏7 d时的果实综合品质达到最佳,因此,其上市时间应在采后7 d内.  相似文献   

17.
乙醇对中国樱桃贮藏效应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醇蒸汽对中国樱桃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mL/kg和6mL/kg的乙醇可明显延缓樱桃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糖、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及腐烂率的上升。0±0.5℃下贮藏12d,其腐烂率分别比对照低25.5%和51.0%,良好地保持了樱桃果实的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18.
枸杞鲜果采后品质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后枸杞鲜果果实在常温(20℃左右)、10℃和4℃温度下的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常温下贮藏,果肉Vc含量和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期略有上升而后期下降;贮藏后期果肉可滴定酸含量增加,而10℃和4℃低温贮藏可降低果实代谢强度,延缓果实衰老,延迟果实软化,减少果实失重和果肉营养成分变化,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而又以4℃低温贮藏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采后枸杞鲜果果实在常温(20℃左右)、10℃和4℃温度下的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常温下贮藏,果肉Vc含量和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期略有上升而后期下降;贮藏后期果肉可滴定酸含量增加,而10℃和4℃低温贮藏可降低果实代谢强度,延缓果实衰老,延迟果实软化,减少果实失重和果肉营养成分变化,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而又以4℃低温贮藏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三种保鲜剂对“玉西红蜜”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西红蜜"是河南科技大学选育的优良晚熟大果桃品系.该试验研究了水杨酸、氯化钙、高锰酸钾处理"玉西红蜜"果实后在不同温度下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果实贮藏期可延长30 d以上;保鲜剂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的速度明显慢于对照,其中以水杨酸 0.3%、氯化钙 6%的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