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简称IBR)是牛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气管炎、鼻炎,其次为结膜炎,传染性脓癌性阴道炎,龟头包皮炎等,此外,有些牛还可发生隐性感染。本病极易传播,目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了摸清IBR对我省牛群的感染情况,1987年,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如下。一、方法:IBR病毒——血清中和试  相似文献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tis,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rhinotracheitisvirus,IBRV)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IBRV具有较广的组织嗜性,在临床上常表现不同的症状。IBR能对感染牛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国际兽医局(OIE)将本病列为B类疾病,也是我国进境动物必检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简称IBR)是牛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的流行趋向世界性,为防止本病传入我国及有效地控制本病,经实验室二千余头份血清样品的试验,证明病毒一血清细胞中和试验方法对诊断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本病在美洲、欧洲、非洲与亚洲都有一些国家流行。我国1981年周泰冲等,1982年仰惠芬等报道了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牛分离出IBR病毒。  相似文献   

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牛的接触性传染病,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疫病之一。自1955年美国暴发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后,欧洲、澳洲、亚洲、南美洲均有IBR暴发,呈世界性流行。我国于1980年首次分离鉴定出IBRV,自此后我国各地牛均有IBR感染的报道。现在瑞士、芬兰、丹麦、挪威等少数国家利用免疫、扑杀、检疫等手段已经根除了IBR,为我国防控提供了参考。但由于我国IBR阳性率高,扑杀阳性牛成本大,综合考虑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检疫-扑杀措施"我国不适用。但可通过实行"免疫-扑杀"措施,以达到降低IBR阳性率,控制IBR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抗体普查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染性牛鼻气管——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iti(简称IBR)是牛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我们于1981—1982年对我国部分省、区(农牧场)进行了血清学普查.血清样品分别采集于上海、北京、山东、广东、广西、新疆、河南、河北、陕西部分农牧场.受检血清样品1119份,IBR阳性433头份,阳性率为38.70%.受检牛群35个,IBR阳性牛群27个,占了77.14%.自育黑白花、本地黄牛、水牛均有感染.  相似文献   

7.
这是联邦德国汉诺威兽医大学病毒学研究所所长B.Liess博士来我国讲学的一部分学术资料,现整理发表.供同志们参考.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在欧美牛群中普遍存在,在联邦德国于25年前第一次分离出IBR病毒。一般讲,IBR分急性和慢性病例,病的后期往往难以分离出病毒;另外,慢性病例如有细菌性并发感染,易于诱发肺脓肿病灶。还有些病牛,症状似牛恶性卡他热(BMC),其病原也是牛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疆当地牛病毒性腹泻(BVD)、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布鲁氏菌病对引进安格斯牛的影响,对2家牛场新引进的和引进2年以上的安格斯牛进行BVD、IBR和布鲁氏菌病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新引进的安格斯牛未检测出BVD抗原、IBR病原核酸、布鲁氏菌感染抗体,而引进2年以上的安格斯牛虽未检出BVD抗原,但IBR病原感染抗体阳性率为100%,且PCR核酸阳性率为20%,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阳性率为5%。结果表明,新引进的安格斯牛虽未感染这3种疫病病原,但引进后有较大的感染风险。结果提示,牛场需加强BVD、IBR和布鲁氏菌病防控,实施全群免疫,筛选并淘汰感染牛,坚持自繁自养,慎重从场外引进牛只。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隐性感染牛的病毒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Snowdow证明试验牛感染IBR病毒后会间歇复发,排泄病毒达578天。有些报告关于IBR的天然感染和试验感染牛只在不适宜环境下饲养、运输、分娩也会使疾病复发。以皮质类固醇(Cort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北京地区中小奶牛场及养殖小区进行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牛病毒性腹泻病(BVD)的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参试牛场及小区的后备牛IBR血清阳性率达50.52%,BVD血清抗体阳性率达70.98%;从牛场水平看,24个牛场中IBR抗体场间阳性率达到50% (12/24),BVD抗体场间阳性率达到87.50%(21/24),IBR高风险牛场9个,BVD高风险牛场12个,双高风险牛场7个.此次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地区IBR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应考虑疫苗免疫;参试的大部分牛场有BVDV的急性感染史或接触史,高风险牛场应启动BVDV清除计划.  相似文献   

11.
IBR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BovineRhino鄄tracheitis)的缩写,又称坏死性鼻炎(NecroticRhinitis)、红鼻病(“Rednose”Disease)。是由I型牛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通称IBR。该病多发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许多国家,我国于1980年进口新西兰奶牛中首次报道该病,其后未见有报道该病的发生。河南省平顶山市某牛场2004年7月3日从澳大利亚引进200头荷斯坦妊娠青年母牛,于2004年9月28日确诊感染IBR病毒,在河南为首次发现IBR感染,现将治疗体会及相关情况报告如下:1前期牛群症状及治疗1.1症状…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infectious boy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牛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鼻炎和上呼吸道炎症为特征。它具有典型的泛嗜性,能侵袭多种器官和组织,引起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本病最初在欧州发生,随着牛的输出而蔓延至各大洲,通过血清抗体检查表明几乎所有国家的牛群都有不同程度地检出IBR抗体,  相似文献   

13.
在108群衣阿华州猪的血清样品中进行了一次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抗体的血清学调查.1220头猪中,139头(11.33%)有1:4或更高的抗体滴度.IBR病毒经静脉和鼻内接种到猪,产生无症状感染.IBR病毒通过脑内接种到猪,则出现运动失调,感觉过敏,高温和厌食.通过生殖道和脑内接种途径给毒的猪中有2头可看到脓性阴道和包皮脱出.出现有意义的抗体,但未分离到病毒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宁夏主要奶牛养殖区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牛病毒性腹泻(BVD)、新孢子虫抗体和布鲁菌病原的流行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未接种过IBR、BVD、新孢子虫疫苗、接种过布鲁菌疫苗的奶牛群体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并对银川、吴忠和青铜峡地区的阳性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6份流产牛血清中,IBR抗体阳性率为50.00%(38/76),BVD抗体阳性率为19.74%(15/76),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7.63%(21/76),布鲁菌阳性率为19.74%(15/76),4种病原均感染的阳性率为34.21%(26/76),IBR和新孢子虫混合阳性率占总阳性率的34.62%;408份非流产牛血清中,BVD抗体阳性率为12.75%(52/408),IBR抗体阳性率为21.08%(86/408);IBR和BVD在宁夏的3个主要养殖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中以银川地区阳性率最高。说明宁夏部分地区IBR和BVD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染,流产牛中普遍存在上述4种疫病的感染并且IBR和BVD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流产牛。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牛鼻气管炎(IBR)是牛的一种疱疹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气管炎、鼻炎和发热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IBR在牛呼吸道疾病和流产的病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无差别.此病毒也引起结膜炎,传染性脓疱性阴户阴道炎,龟头包皮炎;引起脑炎则罕见.此病极易传播,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有些牛可以发生无反应的隐性感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即牛疱疹病毒1型(BoHV-1)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炎症为主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呈世界性流行。IBR的早期准确诊断,对该病的防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IBR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具有特异和敏感及准确等特点,而血清学诊断具有敏感、快速、方便和价廉等特点。为了实施IBR的净化和根除计划,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逐渐采用IBR基因缺失疫苗,配套使用鉴别诊断方法来鉴别IBR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论文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常用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BR的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多疱疹毒在其自然宿主中呈明显的嗜神经倾向.实验感染传染性牛鼻气管炎(IBR)病毒的犊牛产生鼻炎、结膜炎、阴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鼻所管炎(IBR)在我国奶牛、菜牛中已有发生,甚至有的地方阳性率较高。本病诊断虽有比较准确的中和试验,但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是从被检材料中分离得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而荧光技术就能快速地证明被检样品内是否存在抗原的问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一起犊牛疑似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综合诊断表明,在我国的奶牛群中,血清IBR抗体阳性率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但抗体阳性者并不代表该牛体内就存在IBRV,血清IBR抗体阳性并不等于该牛就发生了IBR,确诊是否患有传染性鼻气管炎应以病原检查作为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IBR病毒(IBRV)又称牛疱疹病毒Ⅰ型(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BoHV-1)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红鼻病”或“坏死性鼻炎”,是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和“运输热”(Shipping fever)的重要病原之一。IBR最早见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罗拉多州,由Madin等人从患病牛中分离得到[1]。我国最早于1980年从新西兰进口的一批牛中分离到该病毒[2],随后发现此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不同品种的牛均有感染,血清阳性率可高达70%以上[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