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自制ND-RIB-EDS和ND-KIB-EDS两种三联油乳剂苗,各免疫产前蛋鸡4批,共13852只,进行田间免疫试验,抽测不同免疫时期鸡血清或蛋黄样品中160份,并用96只随机样鸡进行强毒攻击试验。结果表明:在免疫后的20 ̄340d,抽测样品中ND,RIB,KIB和EDS HI抗体分别处于6.3log2 ̄11.4log2、6.4log2 ̄9.0log2、6.0log ̄8.9log、6.3log ̄  相似文献   

2.
作者应用扬州大学农学院传染病组研制的ND单抗酶联试剂盒对临床241例病鸡泄殖腔棉拭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共检出阳性108份,阳性率为49.8%,对10份阳性样品和5份阴性样品进行了病毒分离,结果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样品有一例也能致死鸡胚,经HA-HI验证为非NDV,结合病理解剖及对241例样品的鸡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新城疫仍是当前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非典型ND的发病率正在升高。新城疫单抗酶联试剂盒适合于临诊对非典型ND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湖北等六省(区)规模化猪场猪衣原体病的监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自六省(区)部分大、中型猪场的1102份猪血清检测结果,猪群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河北省为52.71%,陕西省为40.91%,甘肃省为16.50%,宁夏回族自治区为27.44%,河南省为28.00%,湖北省为.88%;另外,对湖北省霜地3个万头猪场中不同年龄猪群检测猪衣原体抗体,仔猪的平均检出率为9.26%(6.67-10.5%),生长肥育猪为45.28%(35.0  相似文献   

4.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动物组织中的口蹄疫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猪和牛的扁桃体、淋巴结、脊髓、肌肉和蹄冠皮肤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与接种乳鼠测毒法比较,该方法的灵敏度达0.16LD50 ̄0.32LD50病毒量。检测人工感染后7 ̄35d的猪组织样品77份,25份为阳性;接种乳鼠并盲传3代,乳鼠-间接血凝试验(IHA)鉴定6份为阳性。检测人工感染后4 ̄7d的牛组织样品52份,20份为阳性;接种乳鼠-IHA鉴定  相似文献   

5.
对人工感染IBDV雏鸡在接毒后不同时间应用卵黄抗体治疗,并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进行ND免疫。对免疫后各组鸡的HI抗体检测显示:IBDV感染后3天治疗的B、C组鸡群HI抗体总体水平显著高于5天后治疗的D、E组(P<0.01);卵抗注射后10天接种疫苗的C、E组鸡群HI抗体总体水平明显高于3天后接种疫苗的B、D组(P<0.05);除C组的HI抗体总体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组均不同程度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鸡群普遍进行了新城疫(ND)的免疫接种,使得ND的发病向非典型化转变,剖检中很少见到典型ND的特征性病变,所以给ND的诊断和防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一、非典型ND发生特点1.鸡群发生非典型ND后,症状和病变差异很大,多数表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部分表现神经症状。另一重要表现是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同,发病率最高可达85%,最低为5%;死亡率最高可达80%,最低为15%。非典型ND病程持续时间长,期间鸡群中总有少数鸡不断地零星死亡。2.本病多发生于40日龄和90日龄左右的鸡只。病鸡主要表现为呼…  相似文献   

7.
鸡大肝和大脾病的流行病学初步调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两个鸡场发病鸡群的病理剖检发现,病鸡和死亡鸡肝、脾异常肿大,为正常体积的3 ̄4倍,肝重为体重的13.83%、脾重为体重的1.87%。病鸡临床上无特异症状。用鸡大肝和大脾病(BLS)标准抗原和阳性血清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对早期发病鸡群进行调查,鸡场I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10,抗原阳性检出率为6/39;鸡场未查出抗原。证实我国已存在BLS病。  相似文献   

8.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U.Com Sun株,建立了检测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该法检测三组接毒鸡的关节液,接毒后3天即可检出阳性,阳性率为58.3%;发病严重的4 ̄11天阳性检出率达95.7%;14天阳性率为50%;17天阳性率为31.3%;20天以后则全部为阴性。用该法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败血支原体、滑膜支原体、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进行检  相似文献   

9.
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在牛羊血清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淋巴细胞亲交瘤技术,研制出的抗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本地区所采集的128份羊血清、90份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羊血清阳性检出率为25.8%,牛血清阳性检出率为32.2%,选择50份羊血清、50份牛血清用已建立的检测衣原体抗体ELISA与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比较,牛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32.0%,IHA为24.0%,ELISA比IHA试验高出8个百分点;羊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26.0%,IHA为22.0%,ELISA比IHA高出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用蔗糖不连续梯度纯化的减蛋综合征*(EDS-76)病毒包被ELISA板,建立了检测EDS-76抗体的间接ELISA法。经测定,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1μ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以OD490〉0.3,P/N〉2.1判为阳性结果。对4个鸡场的120份鸡血清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3.33%,80.00%和93.33%。  相似文献   

11.
斑点免疫金测定法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制备胶体金标记提事的兔抗IVB IgG。从而建立一种以微孔滤膜为固相载体,以红色胶体金为标记物,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斑点免疫金测定法。该法对IBV的最小检测量为0.203μg,与鸡胚培养测定法比较,在10份自然病例样品中DIGFA法检出8份,检出率为80%,而鸡胚培养测定法以盲传3-5天,出现侏儒胚者为阳性,其检出6份。检出率为60%。.  相似文献   

12.
1日龄健康AA雏鸡感染CIAV后8天进行ND疫苗免疫,免疫后29天用vNDV攻击,于免疫后7、14、28和攻毒后10天取材检测.给果,感染CIAV雏鸡经ND免疫后7天,胸腺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比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鸡明显降低(P<0.01);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于7和28天显著降低(P<0.05,P<0.01).感染免疫鸡免疫后14天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IFN)诱生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感染CIAV鸡对ND疫苗免疫的分子免疫调节作用明显减弱,HI抗体效价于免疫后7~28日明显降低(P<0.05)。ND强毒攻击后,CIAV感染ND免疫雏鸡的免疫保护率为60%%,明显低于免疫对照鸡(100%).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三种增菌液,对300份鲜猪肉和120份鲜鸡肉检样进行沙门氏菌增菌培养,比较三种增菌液的增菌检出效果。结果表明:MM液对鲜猪肉和鲜鸡肉检样中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2.7%、53.3%,平均检出率31.4%,敏感指数88.0%;SM液次之,检出率20.3%、47.5%,平均检出率28.1%,敏感指数78.7%;SBG液最低,检出率分别为19.3%、40%,平均检出率25.2%,敏感指数7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原料及全价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以了解北京地区饲料中 ZEN的污染情况。试验抽样采集北京市昌平区、大兴区、延庆区、平谷区、顺义区 5个区县 15个猪场 131份饲料样[55份玉米、豆粕、麸皮、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原料,76份猪全价饲料]进行 ZEN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豆粕、麸皮、DDGS和全价饲料中 ZEN的检出率分别为 100.00%、54.45%、100.00%、100.00%和 58.88%,超标率分别为 0.00%、0.00%、0.00%、41.18%和 0.00%,平均含量分别为 109.08、9.19、14.92、882.68和 58.88μg/kg。结果提示,不同饲料原料中 ZEN含量存在差异,DDGS中 ZEN平均含量超标,猪全价饲料及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中 ZEN平均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5.
用微量HA,HI试验及平板HA,HI试验检测病鸡肝,脾,脑组织中的新城疫病毒。肝脏的检出率为73.2%,3脾脏为88.2%,脑的检出率为0。平板HA试验与微量HA试验的结果呈平行关系。血凝作用可被ND阳性血清所抑制。结果表明,直接用HA及HI试验检测组织中的病毒,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特异性,可望成为一种快速,简便,准确诊断ND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宗清  刘晨 《中国家禽》1997,(12):25-26
1997年3月下旬,上海市郊区某蛋鸡场发生以产蛋下降为第一指征的非典型新城疫,通过临诊调查、抗体测定、病毒分离与鉴定进行了确诊。结果:感染鸡群产蛋下降的幅度可高达50%;新城疫HI抗体滴度高达12log2或以上;用泄殖腔棉拭接种鸡胚的分离物用标准血清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DV),初代尿囊液的ELD50为10-7.5(0.2mL),1日龄SPF鸡胚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分别为1.725和2.32,其毒力接近标准毒株—NDV北京株F48E9。  相似文献   

17.
在用ELISA诊断西宁地区猪囊虫病,以OD值的+3SD判定结果时,比较了不同血样(滤纸片干血与血清)、不同反应温度(50℃与室温)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对照间OD值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7和0.9667,对照间阳性检出率基本一致,符合率分别为91.20%和95.90%;使用不同保存期的已包被反应板时,虽然对照间OD值呈正相关关系(r=0.8450)但用保存期4个月的包被反应板降低了阳性检出率,影响其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HI、AGP、PAT等方法,对毕节地区9种鸡疫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阳性率ND52.54%,CRD45.95%,SP43.52%,FC31.05%,MD23.12%,ILT0.47%,AL、AI、IB均为0。CRD、MD、ILT在我区历史上从未记载,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家禽减蛋综合征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贵州省的家禽中采集血清或卵黄样本705份,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减蛋综合重征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在6个健康鸡群中,阳性率为4.3%;在4个偏僻村寨农户散养的土种鸡群中,阳性率仅为0.9%,而在3个出现产蛋下降等症状的患病鸡群中,阳笥率高达91.8%,大多数阳性血清的效价为1:32-1:512,最高达到1:4096。  相似文献   

20.
三种增菌液对食品沙门氏菌检验结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三种增菌液,对300份鲜猪肉和120份鲜鸡肉检样进行沙门氏菌增菌培养,比较三种增菌液的增菌检出效果。结果表明:MM液对鲜猪肉和鲜鸡肉检样中沙门氏菌捡出率最高,分别为22.7%、53.3%,平均捡出率31.4%,敏感指数88.0%;SM液次之,检出率20.3%、47.5%,平均检出率28.1%,敏感指数78.7%;SBG液最低,检出率分别为19.3%、40%,平均检出率25.2%,敏感指数70.7%。MM液和SM液检出沙门氏菌菌株符合率均高于SBG液,分别为88.0%和7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