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鸡大肠杆菌病是严重影响养鸡业生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雏鸡以败血症;各种年龄鸡以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眼炎、肉芽肿以及产蛋鸡的卵黄性腹膜炎等主要的症状和病理变化。我们从本省的仪征、盐城、东台、海安等地的病鸡共分离到76株大肠杆菌,选有代表性10株,进行生化特性及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江苏苏北地区分离株的血清型主要表现为O78、O8、O35、O1,生化结果表明不同血清型细菌之间或同一血清型不同株之间在生化特性上均存在差异。药敏试验结果说明野毒株之间敏感性差异很大,相同血清型的野毒株和标准株对比,药敏差异也很大。  相似文献   

2.
对从肄似大肠杆菌病鸡体分离的35株菌,进行生化、抗药性、毒性和血清型分布研究结果,为大肠杆菌O抗原O24、O78的31株,未定4株。  相似文献   

3.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来源于江苏省仪征、盐城、东台及海安等地病鸡的76株大肠杆菌分离株中,选出10株代表株,对其生化特性及血清型等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地区分离株的血清型主要为O78、O8、O35、O1,不同血清型细菌之间及同一血清型不同株之间在生化特性上均存在差异。野毒株之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很大,相同血清型的野毒株和标准株对比,药敏差异也很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从普兰店地区部分养鸡场采集具有典型临诊特征的鸡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分离到17株鸡大肠杆菌。对此17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鉴定出血清型15株,分别属于O18、O15、O8、O78、O35,其中O35血清型共6株,占定型菌株的40%;O18血清型共5株,占定型菌株的33.3%。结果表明O35型和O18型鸡大肠杆菌为普兰店地区优势流行血清型。1病料采集鸡大肠杆菌病主要临诊表现有脐炎型、急性败血型、气囊炎型、全眼球炎型、卵黄性腹膜炎型。败血症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纤维  相似文献   

5.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杆菌感染易感鸡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中,以成年蛋鸡卵巢性腹膜炎和雏鸡急性败血症致死为主要特征,近几年在我省不同地区常有发生。由于该菌血清型极多,且易产生耐药菌株,常造成预防和治疗的困难,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自1992年以来,多次从不同地区病鸡中分离到该菌。为了使生产实践中能够有效防治该病,有针对性的使用药物提供依据,现将我们分离的禽源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培养,生化,耐药性等微生物学特性报告如下:三分离培养1.1来源: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均来自南昌地区、九江地区、七阳…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以来,作者自河北省冀南地区具有明显的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卵黄性腹膜炎以及脑炎等病症的不同发病鸡群分离到5株(Z1、Z2、Z3、Z4、Z5)病原菌。通过对分离菌增殖纯化、显微镜检查、生化实验、药物敏感实验、血清型鉴定证明所分离到的细菌均为大肠杆菌,其中Z2株为嗜神经性大肠杆菌,这对有效控制我省鸡大肠杆菌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甘肃及西北部分地区进行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料120份,分出大肠杆菌105株,分离率为85%。对26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出血清型10个,其中血清型O78、O1、O2、O114占受检菌株的76.92%。  相似文献   

8.
鸡大肠埃希氏杆菌灭活苗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畜牧与兽医》1994,26(6):269-270
鸡大肠埃希氏杆菌灭活苗的研制和应用李超(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大肠杆菌有许多不同的血清型,到目前为止共分离到O抗原154个,K抗原89个,H抗原49个,与禽病有关的血清型主要是O-1、O-2...  相似文献   

9.
鸡大肠杆菌病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鸡大肠杆菌病概述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各种血清型菌株引起疾病的总称。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有多种症状,如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肉芽肿、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全眼球眼炎、卵黄性腹膜炎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鸡的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其特征是引起鸡的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腹膜炎、滑膜炎、大肠杆菌肉芽肿、败血症、肠炎、脑炎、皮下水肿等多种临诊病型。大肠杆菌的抗原结构复杂,由菌体(O)抗原、  相似文献   

11.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易与鸡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葡萄球菌病或球虫病等并发.大肠杆菌具有抗原构造复杂和血清型极多,传播途径多样,发病季节不定,易出现耐药株等特点.可引起不同品种和不同日龄鸡只感染发病,以败血症、肝周炎、气囊炎和心包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鸡大肠杆菌病是鸡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很严重。大肠杆菌病可引起败血症、肉芽肿、气囊炎、肝周炎、肿头综合征、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全眼球炎及脐炎等一系列疾病[1]。大肠杆菌血清型很多,有研究表明,其中引起鸡发病的主要有O1、O2、O35、O78,另外还有很多血清型没有被分离鉴定[2]。这给防治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开展了本项研究。1材料1.1病料  相似文献   

13.
鸡大肠杆菌病主要依靠药物防治,但药物的大量使用带来了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诸多问题。目前世界许多地方开展了调查研究,确定了最常与鸡病有关的血清型是O1、O2、O39和O78等,另有许多血清型不太常见,还有一些菌株属于未分型的血清型。国内也有很多研究报道称能致病的血清型有60多种,且不同地区差别很大,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本试验从某地区60例疑似病、死鸡分离出55株细菌,经生化鉴定50株属大肠杆菌,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5个鸡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做药敏试验,以期了解该地区鸡大肠杆菌耐药性情况,从而为当地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科学合理地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积累经验。现将试验与研究情况报告于后,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辽宁省13个市收集的414份鸡大肠杆菌病料中,分离出370株大肠埃希氏菌,并对其进行了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及血清型的鉴定。在已定型的306株中,O78型有129株,占定型菌株的42%、O1型有96株占31%,O2型有30株,占9.8%,O55型有18株,占5.9%。定型的其它血清型还有O35,O138,O88,O68,O5,O141,O86,O99,O7,O8,O74,O114,O160。未定型  相似文献   

15.
为试验鸡大肠杆菌病中草药佐剂多价灭活疫苗而进行了制造和检验用菌种的选育试验。经染色特性、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及血清学特性等的观察和测定,选用A、B、C、SE4株血清型分别是O1、O2、O78及O24的鸡E.coli作为标准菌株,现地分离和鉴定有代表性疫区或病鸡群病原血清型作为地方菌株,经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结果证实,该4株血清型大肠杆菌作为疫苗制造和检验用菌种较好,并分别进行了冷冻真空干燥保存试验,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鸡大肠杆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其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试验调查了湖北省集约化鸡场1992~1996年鸡大肠杆菌病流行情况,共调查29个鸡场136 810只发病鸡群,共有36 165只鸡发病.发病率为26.43%,共死亡11 908只鸡,死亡率为8.7%,最高死亡率为34%,最低死亡率1.7%,主要表现症状为:雏鸡败血症和与其它病混合感染;青年鸡呼吸道症状、关节炎、肠炎、全眼球炎;成年鸡腹膜炎、卵巢炎以及肠系膜、盲肠等处肉芽肿.共分离出18株鸡大肠杆菌,经血清型初步鉴定以O_(78)、O_2、O_1三个型为主要血清型,分别占鉴定菌株的38.8%、16.7%和11%.18株分离株肉汤培养物接种小白鼠和4日龄雏鸡,可使50%小白鼠在48h内死亡,30%以上雏鸡在l周内死亡,发病存活鸡剖检均可见典型大肠杆菌病变.  相似文献   

17.
正本调查对鸡场采集的疑似鸡大肠杆菌病例的相关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鉴定出14株鸡源大肠杆菌,以微量平板凝集试验鉴定分离菌株的O抗原血清型,分别属于O78、O2和O1等3个血清型,其中O78(6/14)、O2(6/14)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5.71%。选取了20种常用治疗肠杆菌病的抗生素对14株鸡源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对14株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8.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埃希氏杆菌(E.Coil)引起的鸡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特征是引起鸡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眼球炎、关节炎及滑膜炎、输卵管炎、大肠杆菌性肠炎、肉芽肿、败血症等,该病1945年在瑞典被首次报道,以后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陆续发生。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从湖北省10余个先后暴发以气囊炎,心胞炎,肝周炎为主要症状的鸡场中分离到病菌,经培养,生化鉴定确认为大肠杆菌,对其中22株血清型鉴定,有8株为O78,占待检株的37.4%,2株为O58/138,占待检株的9.1%,O2,O7,O11,O22,O57,O60,O147各一株,5株未定型。  相似文献   

20.
家禽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肠炎、脐带炎、全眼球炎、气囊炎、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关节炎和败血症。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各地血清型分布差异大,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的危害。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大肠杆菌病死亡鸡3170多万羽,经济损失3亿多元。2000年8月以来,我区大面积发生以神经症状及下痢为主要特征的败血型大肠杆菌病,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防治研究工作,现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2000年8月中旬以来,在南宁市、南宁地区、玉林市、桂林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