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都市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因子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了江都市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田间消长规律,分析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与传毒介体灰飞虱的发生量及带毒率、水稻抗病性、不同栽培方式等因子间的关系.提出了在选用抗(耐)病品种基础上,积极实施"切断毒源、治虱防病"的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害流行与危害.  相似文献   

2.
条纹叶枯病是以灰飞虱为媒介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省灌云县暴发为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水稻条纹叶枯病在2004年前在灌云县仅在水稻上发生为害,其它作物上未见明显症状。近几年灌云县乃至整个江苏省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在小麦抽穗后发现小麦上发生类似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状,经专家鉴定是由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本区麦田灰飞虱发生严重,据监测,3年来本区麦田灰飞虱均为大发生,且带毒率逐年上升,而水稻条纹叶枯病即由灰飞虱传毒引起,因此,加强麦田灰飞虱防治,能有效降低灰飞虱全年发生量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  相似文献   

4.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微山湖区逐年加重,通过田间调查观察发现:此病大流行一是与灰飞虱越冬基数、气候和灰飞虱带毒率关系密切,二是感病品种面积大;三是防治不及时。防治对策:1.种植抗病品种;2.吡虫啉药剂浸种;3.秧田治虫防病。采取以上措施综合利用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微山湖区逐年加重,通过田间调查观察发现:此病大流行一是与灰飞虱越冬基数、气候和灰飞虱带毒率关系密切,二是感病品种面积大;三是防治不及时。防治对策:1.种植抗病品种;2.吡虫啉药剂浸种;3.秧田治虫防病。采取以上措施综合利用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娟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44-144,172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都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发病轻重或流行与否主要取决于灰飞虱发生数量、带毒率、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而赣榆县麦田灰飞虱虫量高、灰飞虱带毒率高、水稻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水稻易感生育期与一代灰飞虱集中迁移期相吻合。因此,2009年赣榆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将呈大流行趋势,黑条矮缩病呈中等偏重流行态势。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应采取“切断毒链,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做到“治麦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治思路,实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害.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兴化市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2004年因灰飞虱虫量是常年的30倍以上,带毒率高达40%左右,故条纹叶枯病发生期早、发生程度重、产量损失大,为历史罕见.实践证明,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品种、稻作方式等农艺措施有较为密切的相互关系.充分了解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在栽培等农艺措施上趋利避害,是当前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田间灰飞虱传毒率是反映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指标。为明确湖州市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病区灰飞虱的传毒率,2005年笔者捕捉了本市老病区——道场乡菰城村直播单季晚稻田的二代灰飞虱成虫。进行网罩大棚繁殖饲养后。测定了五代灰飞虱成虫的传毒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稻条纹叶枯病成灾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水稻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江苏和浙江省北部粳稻区呈蔓延趋势,而水稻感病品种的种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栽培制度的改变、灰飞虱种群数量持续上升和带毒率提高、主冶药剂防治效果下降均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根据"抗、避、断、治"四字防治策略,提出了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控制技术,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试验,明确了旱育秧和水育秧上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感病品种武育粳3号在旱育和水育条件下,秧苗对病原病毒RSV的抗性相同、单位面积灰飞虱的侵入量接近、单位面积灰飞虱数量区别不大、两者病情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表明旱育秧上平均灰飞虱株虫量低是其条纹叶枯病病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大面积发生,其病毒主要是靠灰飞虱刺吸稻株传入。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轻重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灰飞虱的带毒量及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防治条纹叶枯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虫防病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带毒并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其发生程度主要取决灰飞虱数量及带毒率高低。本市一代灰飞虱主要发生在麦田,但因本地区农民对小麦生产缺乏重视,疏于管理,造成灰飞虱逐年增多。为科学防治麦田灰飞虱,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2003~2004年我们开展了相关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条纹叶枯病由带毒灰飞虱传毒引起,近两年在江苏暴发流行,一般田块病穴率为4%~20%,严重田块达80%以上,甚至出现部分接近失收田块,发生量之大,给防治工作带来严峻考验。防虫帐系镇江市植保植检站研制开发的产品,用其覆盖育秧能有效控制秧田期灰飞虱传毒危害,从而大幅度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为此,笔者通过对防虫帐育秧秧苗素质及条纹叶枯病控制效果的考察,为防虫帐推广运用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荣明 《农家致富》2012,(23):34-35
一、条纹叶枯病由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引起的病毒病。本世纪初以来,一度在江苏省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的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1.发生规律病原传毒介体为灰飞虱,灰飞虱一旦获毒,终身传毒且可经卵传毒。病毒在小麦、杂草和传毒介体内越冬,以冬前越冬代灰飞虱传播为主,春季越冬代灰飞虱可继续在麦苗上刺吸传毒,但冬前通常不表现症状,分蘖期开始表现症状,分蘖盛末期进入发  相似文献   

15.
用斑点免疫法鉴定丹东东港市孤山镇灰飞虱带毒率为17.8%。将筛选到的带毒率为100%灰飞虱以群接法接种辽宁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稻区的26个主栽品种,结果显示: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高抗的品种占0%;抗病品种占15.38%;中抗品种占11.54%;而表现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占参试品种的73.08%,表明目前辽宁省大部分水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毒的带毒寄主,又是传毒媒介.近年来,我县灰飞虱连续大发生,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给水稻生产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压低麦田灰飞虱的虫量,减少向秧田的迁入量,降低传毒机率,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中的有效措施,笔者于今年对麦田灰飞虱防治中常用的药剂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7.
灰飞虱携带的水稻条纹病毒免疫检测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利用间接ELISA方法和DIBA方法对采自江苏省不同地区灰飞虱的带毒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各地灰飞虱的带毒率比较高,这是江苏省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因素。对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发现,DIBA方法更快速、实用,也更加灵敏,适合于基层工作人员直接检测灰飞虱携带的病毒,从而为病害的流行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灰飞虱基数、带毒率及水稻品种抗性等相关要素,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仍呈大流行趋势.为有效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危害,提高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根据多年防治实践,特提出因地制宜,采取"抗、避、断、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和"切断毒链、治虫控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苏省水稻生产上产生了不小的威胁,2004-2006年连续3年大暴发。据省植保站近期对灰飞虱虫量及带毒率的调查,今年一代灰飞虱虫量、带毒率均较高,水稻条纹叶枯病仍有可能大流行,而且流行程度将超过去年。因此,防治好水稻条纹叶枯病这根弦一直在农业生产部门及广大农民心中紧紧地绷着。  相似文献   

20.
为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进行了其重发原因及药剂防治技术的调查与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的原因,即有利于传毒媒介灰飞虱繁殖的生态环境和灰飞虱高带毒率是病害重发的基础,感病品种的存在是病害重发的关键。药剂防治技术包括:大田前期使用抗病毒抑制剂、秧田期覆盖无纺布防虫网,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同时明确了有效药种和合理用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