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消化酶和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7.64±0.04)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为蛋白源,玉米油和鱼油为脂肪源,糊精为碳水化合物,配制5种等氮(360.0g/kg)、等脂肪(60.0g/kg)、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10.0%,16.0%,22.0%,28.0%(均为质量分数)的试验饲料,在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洛氏鱥肝胰脏和肠道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及糖代谢酶活性和肝糖原含量。【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洛氏鱥肝胰脏、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0.0%,16.0%和22.0%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8.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16.0%,22.0%和28.0%组前肠、中肠和后肠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和16.0%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0%和28.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以22.0%组最高,且10.0%,16.0%,22.0%和28.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肠淀粉酶活性以16.0%组最高,且16.0%和22.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8.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0%组洛氏鱥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均最高,且10.0%,16.0%,22.0%和28.0%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洛氏鱥肝胰脏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及肝糖原含量均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16.0%和22.0%时,洛氏鱥肝胰脏己糖激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和28.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丙酮酸激酶活性在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2.0%时达到最高值,16.0%,22.0%和28.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在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16.0%和22.0%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和28.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糖原含量则在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为22.0%和28.0%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和16.0%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从消化及糖代谢角度看,洛氏鱥利用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水平在16.0%~22.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碳水化合物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洛氏鱥幼鱼((7.64±0.04)g/尾)为研究对象,配制5种等氮(360.0g/kg)、等脂肪(60.0g/kg)及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10.0%,16.0%,22.0%和28.0%的试验饲料,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测算洛氏鱥生长性能指标,并采用国际标准方法测定洛氏鱥肌肉主要营养成分,采用试剂盒测定洛氏鱥肝胰脏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的活性。【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洛氏鱥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均随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16.0%碳水化合物水平组最高,其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折线回归模型拟合得出,当体质量增加率达到最大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最适水平为15.84%;当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最适水平为15.94%。28.0%碳水化合物水平组洛氏鱥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除10.0%和16.0%碳水化合物水平组粗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洛氏鱥肝胰脏的AKP、LZM和ACP活性随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16.0%,22.0%,28.0%组AKP和AC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0%和28.0%组肝胰脏的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随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10.0%,16.0%,22.0%,28.0%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洛氏鱥幼鱼配合饲料中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水平为15.84%~15.94%。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蛋白质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洛氏鱥幼鱼[(6.98±0.01)g]为研究对象,以鱼粉、棉粕、豆粕及菜粕为蛋白源,混合油脂[V(玉米油)∶V(鱼油)=1∶1]为脂肪源,配制成5种蛋白质水平(24.98%,30. 02%,34.99%,40.01%,44.98%)等脂肪(6.0%)的配合饲料,进行了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洛氏鱥肝胰脏及肠道的蛋白酶活性,用试剂盒测定肝胰脏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GSH)、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GSSG)。结果表明:洛氏鱥肝胰脏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随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40.01%和44.98%组洛氏鱥肝胰脏中AST活性显著高于24.98%、30.02%和34.99%组(P0.05),30.02%和34.99%组洛氏鱥肝胰脏的AST活性显著高于24.98%组(P0.05),30.02%与34.99%组洛氏鱥肝胰脏的AST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40.01%和44.98%组洛氏鱥肝胰脏的AST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洛氏鱥肝胰脏的ALT活性呈上升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洛氏鱥肝胰脏中蛋白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洛氏鱥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40.01%组洛氏鱥前肠和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24.98%、30.02%和44.98%组(P0.05),但与34.99%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洛氏鱥后肠蛋白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0.01%组洛氏鱥后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24.98%、30.02%、34.99%和44.98%组(P0.05)。在试验条件下,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洛氏鱥肝胰脏中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40.01%组洛氏鱥肝胰脏的MDA含量活性显著低于24.98%、30.02%、34.99%和44.98%组(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洛氏鱥肝胰脏的CAT活性、T-AOC、GSH-Px、GSH含量、GSSG含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40.01%组洛氏鱥肝胰脏的CAT、T-AOC、GSH-Px、GSH、GSSG显著高于24.98%、30.02%、34.99%和44.98%组(P0.05)。综上,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01%时,洛氏鱥蛋白酶活性及抗氧化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及消化酶和蛋白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5.68±0.30) 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42%的玉米油、豆油、鱼油、棕榈油、猪油、混合油(质量比为:鱼油∶豆油∶猪油=3∶4∶3),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洛氏鱥生长性能指标,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的活力。【结果】混合油组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显著高于豆油、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但与玉米油组和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及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但与玉米油、豆油及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油组和鱼油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玉米油、豆油、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猪油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肝胰脏、前肠及中肠的蛋白酶活性与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后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豆油、玉米油、猪油以及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肝胰脏的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鱼油和玉米油组洛氏鱥中肠的脂肪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豆油、猪油及棕榈油组(P0.05)。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洛氏鱥肝胰脏、前肠、中肠及后肠的淀粉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油组和鱼油组洛氏鱥肝胰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猪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结论】从洛氏鱥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角度来看,混合油组和鱼油组饲料的效果最好,玉米油、豆油和棕榈油组次之,猪油组最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饲料中不同蛋氨酸水平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消化酶和蛋白质代谢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3.63±0.01) 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豆粕和玉米蛋白粉为蛋白源,玉米油和鱼油为脂肪源,面粉和糊精为糖源,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配合饲料,其中添加蛋氨酸使饲料中蛋氨酸水平为0.74%(对照组),1.03%,1.33%,1.62%,1.92%和2.21%,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洛氏鱥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活力。【结果】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增加,洛氏鱥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饲料中蛋氨酸水平为1.62%时,洛氏鱥的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肥满度、脏体比与肝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特定生长率与饲料中蛋氨酸水平的折线模型拟合,当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时,洛氏鱥饲料中蛋氨酸需求量为1.43%。饲料中蛋氨酸水平为1.33%和1.62%时,洛氏鱥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洛氏鱥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饲料中蛋氨酸水平为2.21%时,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前肠、中肠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蛋氨酸水平对洛氏鱥肝胰脏、前肠、中肠和后肠淀粉酶与脂肪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洛氏鱥肝胰脏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蛋氨酸水平为1.62%时,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蛋氨酸水平为1.62%和1.92%时,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角度来看,洛氏鱥配合饲料中蛋氨酸适宜水平为1.33%~1.62%。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大豆蛋白源[豆粕(SBM)、发酵豆粕(FSBM)、全脂豆粉(FFSBM)和膨化大豆粉(ESBM)]替代50%的鱼粉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蛋白质代谢酶活力的影响,采用体质量为(6.09±0.03) g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利用SBM、FSBM、FFSBM和ESBM分别替代5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半精制饲料,试验设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洛氏鱥,养殖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SBM、FSBM、FFSBM和ESBM组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FSBM和ESBM组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SBM和FFSBM组(P0.05);FSBM组洛氏鱥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SBM、FFSBM、ESBM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BM、FSBM、FFSBM和ESBM组洛氏鱥溶菌酶(LZM)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SBM组和ESBM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SBM组和FFSBM组(P0.05);SBM、FSBM、SBM和ESBM组洛氏鱥肝胰脏、前肠、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BM和FFSBM组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BM、FSBM、FFSBM和ESBM组洛氏鱥肝胰脏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SBM组洛氏鱥GPT和GOT活力显著高于SBM、FFSBM(P0.05)。研究表明,在洛氏鱥配合饲料中,FSBM替代鱼粉效果最好,ESBM次之,而FFSBM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以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体质量为(8.06±0.95) g]为研究对象,以鱼粉和发酵豆粕为主要蛋白源,糊精与面粉为糖源,玉米油、鱼油为脂肪源,纤维素为填充物,配制成5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380.0 g/kg)、等能(总能为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6.5%,33.0%,49.5%,66.0%。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后,利用生化分析仪测定洛氏鱥血清主要生化指标,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洛氏鱥肝胰脏及肠道的蛋白酶活力,采用试剂盒测定洛氏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为49.5%和66.0%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替代比例为66.0%时,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与对照组(P0.05);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为49.5%和66.0%时,洛氏鱥中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洛氏鱥配合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49.5%时,对其血清生化指标、蛋白酶活力及蛋白质代谢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洛氏鱥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优化洛氏鱥饲料配方提供参考。【方法】以体质量(8.06±0.95)g/尾的洛氏鱥为研究对象,以鱼粉和发酵豆粕为蛋白源,糊精与面粉为糖源,玉米油、鱼油为脂肪源,纤维素为填充物,配制成5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380.0g/kg)、等能(总能为15.20 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0%(对照),16.5%,33.0%,49.5%和66.0%,将600尾洛氏鱥随机分成5组,分别用上述5种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采用国标方法测定其肌肉营养成分,并采用试剂盒测定洛氏鱥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溶菌酶(LZM)的活性。【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加率及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均呈下降趋势,当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为49.5%和66.0%时,洛氏鱥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沉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为66.0%时,其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其中49.5%和66.0%豆粕替代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蛋白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洛氏鱥肌肉中的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为49.5%和66.0%时,洛氏鱥血清中的SOD和LZM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KP活性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洛氏鱥配合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不超过33.0%时,其对洛氏鱥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免疫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别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外源消化酶、非淀粉多糖酶、植酸酶和柠檬酸对奥尼罗非鱼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分别添加15 g·kg-1和30 g·kg-1的消化酶制剂,胃、肝胰脏、肠道蛋白酶活性分别升高了22.3%、17.7%、12.5%(P<0.05)和42.0%、25.2%、16.5%(P<0.01),肝胰脏、肠道淀粉酶活性分别升高了62.4%、28.8%(P<0.05)和54.0%、27.4%(P<0.05),肠道脂肪酶活性分别升高了23.2%(P<0.05)和43.6%(P<0.01);添加1 g·kg-1非淀粉多糖酶和植酸酶,肝胰脏、肠道淀粉酶活性分别上升11.4%、49.5%(P<0.01)和14.0%、24.1%(P<0.05),对胃、肝胰脏、肠道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10 g·kg-1柠檬酸使胃蛋白酶活性提高29.6%(P<0.01),肠道蛋白酶活性下降35.1%(P<0.01),肝胰脏和肠道淀粉酶分别上升30.7%和29.4%(P<0.01);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植酸酶和柠檬酸对肠道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Coilia nasus)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消化酶在各组织的分布特点,选出初始体长与体质量分别为12.63 cm和4.439的二龄刀鲚,分别按500尾·亩-1(A组)、1000尾·亩-1(B组)和1500尾·亩-1(C组)3个养殖密度进行养殖,每个组设置3个平行,试验周期为189 d.结果 显示,A组末体质量(30.74 g)、末体长(20.26 cm)显著高于B组(21.379,18.18 cm)和C组(19.969,17.16 cm) (P<0.05),3个组比肠长(0.29~0.30)差异不显著.养殖密度对二龄刀鲚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A组胃和肝胰脏中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B组肠和幽门盲囊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肠中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P<0.05);A组肠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C组,C组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B组(P<0.05).胃蛋白酶在胃中活性最高,脂肪酶在肝胰脏中活性最高,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均以肠中活性最高,幽门盲囊次之.研究表明,二龄刀鲚养殖密度为500尾·亩-1时,刀鲚生长较快,各主要消化器官中消化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选用540尾翘嘴红鲌,随机分成高、中、无碳水化合物3组,每组设3个重复.日粮保持总能一致,以等量可消化糖替代等量蛋白,即分高碳水化合物组(含可消化糖23.98%(以下均为质量分数),粗蛋白40.53%)、中碳水化合物组(含可消化糖14.45%,粗蛋白50.14%)、无碳水化合物组(含可消化糖为0,粗蛋白63.38%),饲养8周,测定鱼体血液指标、糖代谢酶活性及生长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无碳水化合物组比较,中碳水化合物组显著增加了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了己糖激酶活性(P<0.05);高碳水化合物组显著降低了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粗蛋白及粗灰分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血糖含量、葡萄糖激酶含量、丙酮酸激酶活性、肝胰脏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P<0.05).与中碳水化合物组相比,高碳水化合物组也显著增加了肝体比、血液甘油三酯含量、葡萄糖激酶活性、肝胰脏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P<0.05),无碳水化合物组显著降低了胆固醇含量(P<0.05).两者之间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因此高糖日粮可诱导翘嘴红鲌肝脏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等糖代谢酶活性,促进了营养物质在肝脏等内脏中沉积,但是可能不利于生长.  相似文献   

12.
选用540尾翘嘴红鲌,随机分成高、中、无碳水化合物3组,每组设3个重复.日粮保持总能一致,以等量可消化糖替代等量蛋白,即分高碳水化合物组(含可消化糖23.98%(以下均为质量分数),粗蛋白40.53%)、中碳水化合物组(含可消化糖14.45%,粗蛋白50.14%)、无碳水化合物组(含可消化糖为0,粗蛋白63.38%),饲养8周,测定鱼体血液指标、糖代谢酶活性及生长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无碳水化合物组比较,中碳水化合物组显著增加了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了己糖激酶活性(P<0.05);高碳水化合物组显著降低了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粗蛋白及粗灰分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血糖含量、葡萄糖激酶含量、丙酮酸激酶活性、肝胰脏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P<0.05).与中碳水化合物组相比,高碳水化合物组也显著增加了肝体比、血液甘油三酯含量、葡萄糖激酶活性、肝胰脏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P<0.05),无碳水化合物组显著降低了胆固醇含量(P<0.05).两者之间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因此高糖日粮可诱导翘嘴红鲌肝脏葡萄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等糖代谢酶活性,促进了营养物质在肝脏等内脏中沉积,但是可能不利于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饲料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消化道指数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对摄食配合饲料(饲料组)和冰鲜鱼(冰鲜组)的大口黑鲈消化道指数和淀粉酶活性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饲料组比肠质量、比肝胰脏质量、比内脏质量显著高于冰鲜组(P 0. 05)。在各个消化器官中两组淀粉酶活性大小顺序均为:肝胰脏幽门盲囊肠胃,而肝胰脏中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它消化器官(P 0. 05)。在胃、肝胰脏、幽门盲囊和肠4个部位中,冰鲜组与饲料组淀粉酶的最适p H分别为7. 2和6. 8,6. 4和6. 8,6. 4和6. 8,6. 8和6. 8;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30℃,35℃和30℃,50℃和55℃,60℃和60℃;最适底物浓度分别为8%和8%,0. 5%和2%,8%和8%,8%和8%。在相同温度和底物浓度下,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消化器官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摄食冰鲜杂鱼(P 0. 05)。研究结果为在人工饲料配制过程中添加相应的酶制剂、优化人工饲料配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饲料碳水化合物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的组织结构的影响,配制分别含0%,15%,30%糊化玉米淀粉的等能饲料分别作为对照、中水平和高水平碳水化合物(CHO)饲料,观察以3种饲料喂养8周后南方鲇鱼体肝脏、胰脏和肾脏的组织形态学.结果发现:中水平碳水化合物和高水平碳水化合物组的肝细胞多发生肿胀和空泡化,部分肝细胞膜破裂.中水平碳水化合物和高水平碳水化合物组的肝细胞密度差异不显著,二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水平碳水化合物组肝细胞短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二者均与中水平碳水化合物组无显著差异.中水平碳水化合物和高水平碳水化合物组肝细胞核多移至细胞边位,大小无明显变化.中水平碳水化合物和高水平碳水化合物组的胰脏和肾脏组织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摄食过高水平碳水化合物饲料对南方鲇幼鱼的肝脏组织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损害,验证了饲料碳水化合物对肉食性鱼类在组织学水平上的营养胁迫.  相似文献   

15.
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料中分别添加0(Ⅰ组)、1×108(Ⅱ组)、3×108(Ⅲ组)、5×108cfu/g(Ⅳ组)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持续投喂草鱼,收集粪便测定草鱼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投喂30d后,Ⅱ、Ⅲ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和Ⅳ组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Ⅰ组(对照组),其中Ⅱ组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且芽孢杆菌添加量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最符合一元二次曲线方程。Ⅱ组中肠和Ⅱ、Ⅲ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均显著提高;Ⅱ组的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Ⅱ、Ⅲ组后肠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投喂60d后,消化酶活性也有相似的结果。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芽孢杆菌的添加量对中肠、后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前肠、中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中肠和后肠脂肪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投喂时间对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温度和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温度(16、23、30℃)与不同饲料脂肪水平(5%、8%、11%、15%)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幼鱼(体质量为5.51 g±0.05 g)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试验在36个盛水150 L的循环水族箱中进行,共饲养70 d.结果表明:1)16℃时,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低脂组(5%、8%)显著高于高脂组(11%、15%)(P<0.05);15%脂肪组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8%脂肪组(P<0.05),低脂组(5%、8%)脾脏MDA含量显著高于15%脂肪组(P<0.05).2)23℃时,肝胰脏溶菌酶(LYZ)活性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5%脂肪组肝胰脏LYZ活性显著低于8%脂肪组(P<0.05),5%和15%脂肪组肝胰脏SOD活性显著低于8%和11%脂肪组(P<0.05);肝胰脏MDA和脾脏SOD、MDA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3)30℃时,15%脂肪组肝胰脏LYZ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5%脂肪组血清IgM质量浓度显著低于11%脂肪组(P<0.05).4)各温度下,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幼鱼脾脏LYZ、血清ALP、C3、c4以及脾脏CAT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5)各饲料脂肪水平下,温度都对松浦镜鲤幼鱼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从鱼体免疫角度推测松浦镜鲤幼鱼在16℃和23℃时饲料脂肪添加量分别不宜超过8%和11%.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镉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30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饲料镉添加水平为0、50、100、200、400 mg/kg的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养殖8周后,测定肝胰脏有关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表明:随镉水平升高,罗非鱼肝胰脏MDA水平升高,200 mg/kg添加水平组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AOC水平逐渐降低,50 mg/kg时即可显著降低(P<0.05);CAT和SOD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其活性分别在镉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镉对罗非鱼肝胰脏抗氧化指标造成不同影响,饲料中添加50 mg/kg镉即可显著降低罗非鱼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CAT活性最高;添加200 mg/kg镉可显著提高罗非鱼肝胰脏MDA含量,S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8.
用4种等能不同质量分数的蛋白质饲料(30%、35%、40%和45%)饲喂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Girard)幼虾(5.46 g±0.51 g )28 d后,分析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饲料蛋白质浓度对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并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两酶活性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肠道蛋白酶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分别在饲料蛋白质浓度为40%和35%时最高;肠道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均在饲料蛋白质浓度为40%时最高,且各饲料组肝胰脏脂肪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而35%组和40%组之间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克氏原螯虾幼体的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均呈波浪式变化;35%组与45%组之间的肠道淀粉酶活性和30%与45%组之间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随着饲料中蛋白水平的升高,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蛋白质含量只有45%组显著升高(P<0.05),其他饲料组肌肉蛋白含量虽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蛋白浓度的增加,肌肉中脂肪含量反而下降,除30%组外,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克氏原螯虾肌肉灰分的测定表明,饲料蛋白浓度对肌肉中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对鲤幼鱼、稚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0.06±0.14)g/尾的鲤稚鱼和(110.23±0.23)g/尾的鲤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面粉、糊精为糖源,混合油脂(m(鱼油)∶m(玉米油)=1∶1)为脂肪源,分别配制5种等氮(鲤幼鱼和稚鱼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6%和40%)、等能(鲤幼鱼和稚鱼总能分别是15.2和16.9 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CK),2.0%,4.0%,6.0%和8.0%,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取鲤幼鱼、稚鱼的前、中、后肠道和肝胰脏,分别用福林-酚试剂法和淀粉酶试剂盒法,测定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及淀粉酶的活力。【结果】鲤幼鱼肝胰脏蛋白酶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β-Conglycinin添加量为6.0%和8.0%组的前肠、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β-Conglycinin添加量为8.0%组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鲤稚鱼肝胰脏和后肠,β-Conglycinin添加量为8.0%组的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肠蛋白酶活力则以2.0%,4.0%,6.0%和8.0%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肠蛋白酶活力为4.0%,6.0%和8.0%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β-Conglycinin对鲤幼鱼和稚鱼肝胰脏、前肠、中肠及后肠淀粉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鲤幼鱼配合饲料中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不应超过6.0%;鲤稚鱼配合饲料中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不应超过2.0%。  相似文献   

20.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绿康源(试验Ⅰ组)、1%绿康源+0.1%合生素(试验Ⅱ组)、0.1%合生素(试验Ⅲ组)、2%小肽(试验Ⅳ组),连续投喂300尾初始体重31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60 d后,测定试验鱼生长,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试验Ⅲ、Ⅳ组增重率(W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Ⅲ、Ⅳ组的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中仅后者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除试验Ⅱ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不同添加剂对血清SOD、CA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Ⅰ、Ⅱ、Ⅲ组肝胰脏SOD、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试验Ⅲ组显示明显的促生长和抗氧化效果,试验Ⅰ、Ⅱ组对提高试验鱼的抗氧化作用明显,试验Ⅳ组则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