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国产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胶,脲醛树脂胶,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三胶粘剂,对落叶松,杨木,火矩松,湿地松,马尾松,杉木,刺槐七种短周期工业材进行了抗弯强度,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冲击韧性指接试验,分析了四项指标的有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抗弯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的有效率的均大于80%,冲击韧性大于70%。  相似文献   

2.
不同胶粘剂在毛竹和杉木表面的润湿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渗遗扩散系数来评价胶粘剂在试材表面的湿润性能,研究酚醛树脂胶(PF)、聚异氰酸醇胶(PMDI)、双组分聚异氰酸醇乳液型胶粘剂(EPI)和琢硅树脂胶(UF)4种胶粘剂分别在毛竹和杉术表面的接触角及洛遗扩散速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胶粘剂在毛竹表面的润湿性均小于杉术.在毛竹竹青上的澜湿性小于竹黄;对于同一毛竹或杉术表面,PMDI胶的润湿性最好,而EPI胶较差,PF、UF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3.
提高板坯预压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板坯预压效果,对UF树脂的制法和调胶进行了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在UF树脂制造时加入氨基磺酸,调胶时加入保水剂,可使树脂水溶性增加,贮存期延长,胶液活性期长,并可防止干燥胶合现象。胶粘剂的预压效果好,所压制的胶合板质量符合GB9846.1-9846.12-88Ⅱ类胶合板标准,UF树脂成本不增加。  相似文献   

4.
液体地膜使用效果简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液体地膜是一种无毒、具成膜特性的水溶性高分子乳液聚合物.喷施后能在地表形成一层很薄的固化膜,该膜在常温下不溶于水.为探明其增温、保湿、防水土流失等功效,2000年对我所研制的液体地膜进行初步效果试验,现将有关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全树皮制Ⅰ类胶合板胶粘剂马尾松全树皮粉碎后,加入化学药品处理改性、增强,制成马尾松树皮混合胶,用于压制Ⅰ类胶合板.由我院林工系林巧佳副教授等研究的马尾松全树皮制胶工艺简单,配方合理,树皮利用率高.用马尾松全树皮胶生产胶合板无需新增设备,可以明显...  相似文献   

6.
复合胶稻壳板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异氰酸酯胶稻壳板生产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复合胶粘剂制造稻壳板试验。该试验是采用异氰酸酯胶与脲醛胶以不同比例分别施加的方法进行试验,并与异氰酸酯胶稻壳板进行比较。在不降低稻壳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复合胶粘剂能够降低异氰酸酯胶的用量,并降低稻壳板的制板成本。  相似文献   

7.
改性淀粉胶粘剂在胶合板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淀粉胶粘剂应用于胶合板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探讨制胶中各单因素对改性淀粉胶粘剂粘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改性淀粉胶粘剂生产胶合板的最佳热压工艺  相似文献   

8.
研究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纳米二氧化硅制备超疏水表面.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RAFT)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b-聚(4-乙烯基吡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将嵌段共聚物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上,形成一个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通过调节pH值来控制杂化材料在水中的聚集行为,构筑了微纳双重结构的粗糙表面.该表面为超疏水表面,对水接触角达151°,滚动角<5°.扫描电镜分析表面形貌表明:具有微纳双重结构的类似荷叶表面是形成超疏水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们研制的901胶粘剂,是由高分子树脂液和无机物及水泥混合配制而成的。它对各种水泥材料、瓷砖、大理石、花岗石、石材、金属管道、水泥路面和油漆路面损伤部位等具有很强的胶接性能,所以不论在建筑施工和公路修补工程中,还是在化工设备的堵漏中,901是一种新型的比较理想的胶粘剂。由于至今还没有有关这种胶粘剂较完整的性能测试的国家标准,因此,我们参考其他类似学科的测试方法,着重测试了拉伸、胶接、人工老化、抗压、水压、冻融等项目。测试结果,901胶粘剂的拉仲、胶接、剪切、水压强度和人工老化以及冻融后的拉伸强度,都比相同条件下的水泥材料的各类强度指标大2~3倍。同时在不断的模索过程中,确立了901胶粘剂性能的测试类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硬质纤维板生产一般使用酚醛胶作为增强剂,使生产废水挥发酚含量过高,污染环境;由于苯酚价格不断上涨,造成硬质纤维板生产成本居高,为解决这些问题,鉴于在胶合板系列产品生产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使用落叶松栲胶取代苯酚制成KT-60酚醛树脂胶粘剂,用KT-60酚醛胶等量代替酚醛胶压制了硬质纤维板。  相似文献   

11.
石蜡乳液浸渍云南松材的燃烧性能及吸湿吸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阻燃型石蜡乳液对云南松木材进行常压浸渍处理,用氧指数和烟密度评价浸渍材的燃烧性能,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探讨阻燃剂的作用机理,并进行抗流失性和吸湿吸水性的测试。结果表明,普通石蜡乳液浸渍可使松木从可燃材料降等为易燃性材料,而阻燃剂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石蜡乳液浸渍材的可燃性;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阻燃型石蜡乳液中的阻燃物质可能与木材纤维素发生了氨基取代和酯交换反应,使得-NH2接枝到呋喃分子上,硼、磷元素可能以硼酸酯和磷酸酯的形式载于木材上;抗流失试验表明,阻燃型石蜡乳液浸渍存在流失,但30 d的抗流失性试验不影响浸渍材的燃烧等级;石蜡乳液浸渍材的吸湿性和吸水性也有显著降低,但阻燃剂加入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糖雪莲果果酱的最佳配方及生产条件。[方法]以雪莲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低糖雪莲果的配方、雪莲果原浆的护色、增稠剂的使用进行研究。[结果]100℃条件下热烫1 min,并添加抗坏血酸、柠檬酸调整雪莲果原浆pH值为4.0,可以有效阻止绿变的发生;低糖雪莲果酱的最佳配方为:雪莲果原浆为主要组分,CaCl2 0.2%,蔗糖20%,浓缩时间30 min,pH 4.0,魔芋胶0.1%、低甲氧基果胶0.5%。[结论]最佳试验条件下研制的雪莲果果酱可溶性固形物控制在40%以下,风味宜人,形态、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13.
韩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00-6100,6102
将自然光照下晒干的鸡蛋花样品采用水蒸汽提取装置提取精油,得到棕黄色的精油固体,得率为0.110%。对鸡蛋花精油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从中共分离鉴定出16种成分,其中苦橙油醇、香叶基芳樟醇异构体等萜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含量分别为20.25%和10.10%,其余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二十七烷(7.65%),肉豆蔻酸(6.73%),十六烷酸2,3-二羟丙基酯(2.9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68%)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脂肪酶催化大豆油与辛酸甲酯的酯交换反应,分析了酯交换反应后反应物的成分。结果表明:在加酶量16%,反应温度42℃,底物摩尔比8∶1,叔丁醇作为溶剂反应16 h的条件下,脂肪酶Lipozyme RM IM催化酯交换反应程度最高,此时辛酸插入率最高达到59.45 moL%。同时,产物中还检测到了棕榈酸甲酯(14.58 moL%)、油酸甲酯(21.36 moL%)、亚油酸甲酯(45.44 moL%),以及少量的硬脂酸甲酯(5.28 moL%)和亚麻酸甲酯(2.56 moL%),这些长链脂肪酸甲酯都是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高附加值的生物柴油有效降低了酶法合成功能脂质的成本,增强了该工艺规模化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以新鲜桂林金桔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了金桔罐头配方和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金桔在清洗、去蒂后,从蒂节周围刺进4个1.5 cm深的小孔,在沸水中热烫5 min,能较好的去酸、防止果实破裂。选取氯化钙、柠檬黄、柠檬酸、糖液浓度做正交试验,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0.40%氯化钙、0.15%柠檬黄、0.20%柠檬酸和18%糖液加工的金桔罐头色泽光鲜、风味较好、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6.
罗菊香  崔国星  张琳君  陈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48-21349,21471
[目的]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马来酸单淀粉酯。[方法]将木薯淀粉经乙醇活化之后,以马来酸酐为酯化剂,丙酮为反应溶剂,吡啶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马来酸单淀粉酯的制备条件。[结果]制备马来酸单淀粉酯的最佳工艺条件:活化淀粉用量为1 g,反应温度为50℃,活化淀粉和酸酐的摩尔比为1∶3,吡啶用量为1 ml,反应时间为7 h。[结论]采用最佳的制备条件,制得取代度为0.332的马来酸单淀粉酯。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方法测定了10个不同品种类型的甜瓜芳香物质,结果表明薄皮甜瓜芳香物质的种类比厚皮甜瓜多,在薄皮甜瓜中分离出的芳香物质以乙酸乙酯、乙酸-2-甲基丙酯和乙酸正己酯等乙酸酯类为主;在厚皮甜瓜中,哈密瓜的芳香物质主要以正辛醇、2-辛醇和辛醛等醇醛类物质为主;网纹甜瓜和薄皮型厚皮甜瓜中甜1号以(Z,Z)-3,6-壬二烯醛、(Z)-6-壬烯醛和正壬醇等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为主;光皮型厚皮甜瓜中,白兰瓜和伊丽莎白甜瓜主要以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2-甲基丙基酯等低分子的酯类物质为主,这与薄皮甜瓜的芳香物质相似,但在白兰瓜和伊丽莎白中没有分离出醛类物质,光皮型厚皮甜瓜心里美2号、元首和天蜜以(Z,Z)-3,6-壬二烯醛、壬醛和正壬醇等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为主.对十个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表明,薄皮甜瓜之间的营养品质含量都有显著性差异;在厚皮甜瓜中,光皮型厚皮的营养品质优于其它厚皮甜瓜;薄皮甜瓜的糖酸比显著低于厚皮甜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4种抗寒主栽苹果品种果实中主要糖、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及其它果实性状,研究主要香气成分,为寒地苹果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黑龙江4个主栽抗寒品种为试材,检测果实的总酚、抗氧化能力、类黄酮、果皮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糖酸,HS-SPME法检测分析香气主要组成及其含量。【结果】4个苹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龙冠>龙丰>七月鲜>金红。总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金红>龙丰>七月鲜>龙冠。总酸含量金红>七月鲜>龙丰>龙冠。共检测出9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7类,各成分排序由大到小:酯类>烯烃类>杂环类>酸类>醇类>醛类>烷烃类。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很大差异,果实香味物质主要集中在醇类、烯烃类和酯类,其中酯类含量最高(56.24%),表现为“果香”味。不同参试品种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龙冠最高为22.96,七月鲜最低为9.92,表现出酸的味感。【结论】4个苹果品种果实的糖酸组成与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均为“酯香型”苹果,酯类物质可能对这4个品种果实风味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套袋对两个苹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套袋对苹果品种新富1号(Malus domestica Borkh.cv.Xinfu No.1)、长富2号(M.domestica cv.Fuji Nagafu No.2)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了套袋后2个苹果品种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2个富士苹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均以酯类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在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上,未套袋果实套袋果实;在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上,套袋果实未套袋果实。新富1号果实香气成分以乙酸乙酯、乙酸丁酯、2-甲基乙酸丁酯、丁酸乙酯、乙酸己酯为主,长富2号果实香气成分以2-甲基乙酸丁酯、乙酸己酯、正戊酸己酯、2-甲基-1-丁醇、丁酸乙酯、丁酸丙酯、乙酸丁酯、2-甲基丁酸乙酯、丙酸乙酯为主,2个苹果品种的果实主要香气成分基本一致。不过套袋果实乙酸酯型香气成分相对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实。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猕猴桃果汁加工品质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选用陕西周至县的秦美和眉县的海沃德猕猴桃,榨汁、酶解后取果汁样品,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富集果汁中香气物质,经GC/MS分离与分析,共鉴定出120种化合物,其中秦美果汁含有97个组分、海沃德果汁含有101个组分。不同品种果汁中主要香气物质构成种类基本相同,其含量分布存在差异。乙酸乙酯、乙醇、丁酸甲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己酯、正己醇、(E)-2-己烯-1-醇等化合物是猕猴桃果汁中的主要香气物质,对猕猴桃果汁特征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