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之窗     
<正>水科院南海所"南锋"号调查船正式加入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日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海洋渔业调查船经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协调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获批正式加入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南锋"号船自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先后完成20个航次科考任务,在航时间500多天,总航程超过70000海里,作业海区遍及包括南沙、西沙、中沙、北部湾等在内的整个南海以及西北太平洋海域,掌握了大量渔业资源和生态  相似文献   

2.
2014年5—7月于江苏吕泗近岸和如东近岸海域开展延绳钓试验,研究分析了钓捕目标鱼种白姑鱼对不同饵料及饵料组合的选择性。饵料组成包括3种单饵料(鱼,虾,头足类)和4种饵料组合(鱼+虾,鱼+头足类,虾+头足类,鱼+虾+头足类)。结果显示,吕泗近岸单种饵料中以虾类的上钩率最高(15.30%),头足类其次(7.67%);如东近岸虾类的上钩率(0.65%)低于头足类(2.87%)。饵料组合中以虾和头足类为饵料时,仅有白姑鱼上钩,且上钩率要高于其他饵料组合。不同试钓点的白姑鱼对虾类和头足类的选择存在差异,这与目标种的资源密度分布和饵料属性有关。研究表明,单种饵料中,虾类和头足类的钓捕效果明显好于鱼类;短时间(≤2 h)钓捕,虾类饵料的钓捕效果好于头足类;长时间钓捕时,头足类饵料的上钩率会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近岸延绳钓合理选用饵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远洋捕捞篇     
<正>1987年,渔业调查船"南锋701"和"南锋703"开赴异国(贝劳)海域,进行"贝劳海域远洋渔场探察与钓捕技术研究",填补了我国内陆远洋渔业的空白。上个世纪90年代,广东远洋渔业走在全国前列,拥有远洋渔船300多艘,占全国的半数。21世纪以来,广东远洋捕捞业日趋智能化,如开发建设金枪鱼溯源系统,运用RFID、条形码等物联网技术,构建分布式开放框架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监控平台等。海洋渔业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2月6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渔业调查船圆满完成我国中沙、西沙海域2014年第4航次调查,顺利抵达广州。这标志着我国黄岩岛及以西的南海中部海域2014年渔业综合调查任务全面完成。南海所承担的国家财政专项"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项目计划执行5年,继2013年完成我国南沙海域4个航次渔业调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艘自己设计的海洋水产科学调查船南锋703船,在广州渔轮厂建成。经国家船检部门鉴定合格,已交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使用。对南海进行了科学调查,最近又开赴东南亚海域进行考察作业。  相似文献   

6.
1987年3—6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701”和“南锋703”两艘调查船在贝劳群岛附近海域进行鲣竿钓和金枪鱼延绳钓试捕调查。通过调查,获得可喜调查成果.作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产》2014,(5):15-15
<正>本刊讯4月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调查船圆满完成黄岩岛及以西海域2014年第1航次渔业综合调查任务,抵达广州。南海所承担的"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项目2014年计划以黄岩岛为重点开展4个航次的中部海域渔业调查,这是我国启动的黄岩岛及以西海域渔业资源的新一轮调查。第1航次调查自3月8日启航,4月1日返航,历时25天,航行3750海里,开展了9个中层拖网调查站位  相似文献   

8.
在西班牙举行的水产养殖会议上,专家一致认为头足类如就鱼(Sepiaofficinalis).将它们养殖到市场规格是可行的。虽然头足类在试验室和水族箱里可以存活,但直到60年代头足类养殖的可行性才得以认真的研究,最早研究的是朝鲜和日本.后来是北美和欧洲的的水产科技工作者。在西班牙Cadiz水产研究院的Pascual博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在养殖肽鱼方面获得成功。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在人工条件下,养殖深水的就鱼幼体较为困难。将近海品种的就鱼放养在敞开、半封闭或全封闭的循环水系统,采用水质很好的海水。就鱼的耐盐范围在30-40ppt,大…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1.5亿吨近日,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调查船执行完"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项目2014年最后一次调查任务返航抵穗。据该所研究员江世贵透露,"南锋"号调查结果再一次证实了我国南海鱼类资源量巨大,其中下层鱼类多达1.5亿吨,可用于生产几千万吨鱼粉,如果得到有效利用,将可大大降低我国对外国鱼粉的依赖。131.5亿元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31.5亿元,比上年增长8.2%,支持地方粮食以及其他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2015年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地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10.6亿元,比2014年  相似文献   

10.
<正> 为开发外海鳀鱼资源,缓解鱼粉需求不足,以黄海水产研究所为主,承担了国家"七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鳀鱼资源开发"的研究.三年来运用海洋渔业调查船"北斗号",并组织山东省有关渔业公司生产渔船随同进行试捕,已取得重大进展.经调查和专家评估,黄东海区鳀鱼资源丰富,蕴藏量在280万吨以上,年可捕量约50万吨;并基本探明冬季越冬鳀鱼的密集渔场、洄游规律和分布范围.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产》2014,(1):25-25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7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锋"号渔业调查船圆满完成我国南沙海域2013年第4航次调查任务,顺利抵达广州,标志着我国南沙海域2013年渔业调查任务全面完成。南海所承担的"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项目2013年共安排4个航次南沙海域渔业调查任务,其中第4航次自11月8日启航,到12月7日返航,历时30天,航行4746海里,完成了46个站位的渔业资源、渔场环境要素、渔场生物要素等调查内容。全年4个航次累计出海调查138天,航行2.1万海里,最远处到达了北纬3度58分的曾母暗沙。  相似文献   

12.
王为祥 《海洋渔业》1987,9(6):271-271
<正> 1984年11月至1987年4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挪威卑尔根海洋研究所的两国专家运用挪威首相赠送中国总理的“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连续三年共同开展了中国黄、东海鳀鱼资源的声学评估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光诱鱿钓渔业一些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军 《海洋渔业》1996,18(2):82-86
光诱鱿钓渔业是利用鱿鱼强烈趋光的生物学特性,使用灯光诱集鱿鱼,采用各种颜色和大小的拟饵钓钓捕鱿鱼的一种渔业方式。它具有节约能源、减低成本等优点。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和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渔场是世界上生产头足类的两个重要渔区,目前它们的主要作业方式为光诱钓捕作业。1989年开始,我国逐步发展了远洋光诱鱿钓渔业,先后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在马来西亚捕捞头足类的4种渔具:拖网、曳绳钓、鱿鱼网和鱼笼。最重要的是底拖网,1992年总上岸量的90%来自该渔业。但获得优良质量产品的是曳绳钓,它是一种渔民喜用的渔法。(杨吝)  相似文献   

15.
<正> 由日本建造的我国远洋渔业调查船"东方"号最近在我国派往日本的接船小组自行操纵下,于1979年11月8日驶离日本,11月14日安全抵达上海港."东方"号调查船是为发展我国远洋渔业的需要,由国家水产总局东海水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北太平洋海区柔鱼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1997年6~11月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特征分析:中部海区渔获胴体组成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且主要由雌性柔鱼组成;不同月份钓获的雌、雄性柔鱼群体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两海区随着生产月份的延续,所渔获的柔鱼胴体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平均纯体重,雌性柔鱼占平均体重的82.51~84.79%,而雄性柔鱼占平均体重的83.88~85.60%;柔鱼的性腺发育程度随着生产月份的推迟,发育程度也越高,而在相同的月份雄性柔鱼发育程度较雌性柔鱼为高;柔鱼的摄食等级不论是雌鱼还是雄鱼,基本以1、2级为主,较高摄食等级的比例似有逐月下降的趋势;柔鱼的胃含物以鱼的鳞片等鱼的残余物出现率较高,头足类次之,尤其是摄食等级高的胃含物中头足类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7.
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及渔业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中部太平洋的以东水域,是世界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随着我国对北太平洋柔鱼和西南大西洋滑柔鱼的成功开发,茎柔鱼又成为我国远洋鱿钓渔业一个新的开发对象,是北太平洋和西南大西洋鱿鱼渔业的有利补充,特别是秘鲁外海茎柔鱼资源,应作为发展我国远洋鱿钓渔业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 根据1987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渔业联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商定,由几邀请中方派资源调查船赴该国海域进行渔业资源调查.东海水产研究所的"东方号"资源调查船接受任务后,组织了海洋捕捞、海洋渔业资源和鱼类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以下简称“阿鱿”)属浅海-大洋“跨界”头足类,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大陆架和陆坡海域。阿鱿属单一种群种类,可分为4个亚种群。阿鱿亚种群的栖息、分布与阿鱿渔业及管理密切相关。阿鱿渔业由鱿钓和拖网2类渔业组成,分别为专业捕捞阿鱿和底拖网兼捕阿鱿。阿根廷专属经济区海域分为44°S以南(南渔区)、44°S以北(北渔区)2个阿鱿管理区域。阿根廷鱿钓渔业管理措施主要有:规定南、北渔区对鱿钓渔汛不同的开捕与关闭日期;在渔汛中开展阿鱿资源调查与评估;安排观察员登临渔船检查以及渔业检查员在港口核查、记录阿鱿的卸鱼量。拖网渔业规定航次阿鱿兼捕率不超过10%。近年来,阿根廷鱿钓渔业管理出现新的趋势,南、北渔区鱿钓渔汛开捕与关闭日期不断提前,鼓励鱿钓船进入毗邻公海作业,强化履行阿鱿陆地加工规定,暂不开放外国鱿钓船入籍阿根廷。最后,分析认为阿根廷南渔区鱿钓渔汛开捕提前将影响公海鱿钓船队的可利用资源,阿根廷渔业当局鼓励阿根廷鱿钓船进入公海作业的政策难以奏效,建议加强中国公海作业渔船阿鱿资源调查与监测并简要地探讨了中资企业阿根廷鱿钓船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王莲莲、陈丕茂等人完成的"一种适合游钓休闲渔业开发的贝壳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游钓休闲渔业开发的贝壳礁,包括支架和若干个内装有贝壳的网袋,其中支架包括至少两根承托柱和在两根承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