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研究和保护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开展鄱阳湖地区沙塘鳢属鱼类规模化养殖等工作,简要概述了沙塘鳢属鱼类的基础生物学、生化组成、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出了一些意见,旨在为沙塘鳢属鱼类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保护以及科学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渔池等;农业湿地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洞庭湖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人工湿地中的稻田面积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和水产生产基地,洞庭湖区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5%,粮食、油料、棉花、水产等产量分别占全省的35%、50%和86%、50.2%。为实现“保护湿地、综合治理湿地环境、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确保湿地农业可持续综合发展、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目标,通过多年实践探索,提出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鳢(Channa)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鳢普遍存在显著的性别二态性,雄性个体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饲料系数低,因此,全雄单性养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阐述了全雄乌斑杂交鳢性别控制育种过程:利用性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生殖内分泌调控技术创制超雄斑鳢新种质,开展母本乌鳢2代群体选育,然后超雄斑鳢与选育的母...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在玉米和果树果实上的危害逐年加重。在提高防治效果、降低人工的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因此,将原有化学农药防治方法转变为“绿色”物理、生物防治,是玉米螟防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畜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冷冻精液人工受精已经成为黄牛配种的主要方式,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则是加快黄牛繁殖、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为了促进黄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结合皖北地区黄牛养殖和冷配工作现状,文章主要从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早期妊娠诊断、消毒杀菌、冷冻精液快速解冻、适时输精、选择合适输精部位等六个方面对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进行了阐述,为基层广大黄牛养殖场、良种繁育场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月鳢人工养殖技术———兼答定南县农办读者叶颂东问我国常见的鳢科鱼类为乌鳢、斑鳢和月鳢,以月鳢体型最小,当年春天繁殖的鱼苗,养至年底体重在150克左右。月鳢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被视为高档保健营养食品而走俏...  相似文献   

7.
河川沙塘鳢为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沙塘鳢属的小型经济鱼类,中国特有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历来为人们所喜食,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供不应求。现有沙塘鳢人工养殖方式主要以池塘混养为主,受制于人工养殖技术没有更加成熟,苗种多采集野外,养殖过程中的饲养管理及消毒等还不完善,因此,养殖的规模一般较小,鱼的规格及产量难以保证。生态环保型河川沙塘鳢工厂化养殖技术方法科学,能有效提高养殖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城固县赖以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传统的水稻生产靠人工插秧,劳动强度大、生产规模小、用工成本高,而收益较低[1],导致近年来水稻生产积极性不高,土地撂荒进一步加剧。为此,我县积极探索创新推广水稻机插秧新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配套模式,通过近几年推广应用实现了上规模、降成本、提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巩固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陕西省商品粮基地县”的重要地位,加速了我县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月鳢成鱼的养殖湖南炎陵县农业局邓联月鳢俗称秤星鱼。近几年推广人工养殖月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苗池集伴采用水泥池集约化养殖。水泥地面积5~70平方米,圆形或方形水泥封底,水深1.3米,水面离池埂高度不低于60厘米,进...  相似文献   

10.
正杂交鳢又称杂交生鱼,是乌鳢和斑鳢的杂交后代,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鱼类种间杂交其后代为乌斑杂交鳢,反交结果则称为斑乌杂交鳢。杂交子一代(F1)具有双亲的优势,如生长速度快、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个体大、肉质好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要养殖品种,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3000~4000千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水质条件也越来越差,沙塘鳢的生存条件不断的恶化。为了保障市场的供应,需要开展沙塘鳢的人工养殖,本文就如何高效养殖沙塘鳢展开讨论,并从沙塘鳢的生活习性、养殖条件等几个角度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红线虫、蚯蚓、玉米面对月鳢幼鱼进行120d的生长试验。通过对增重率和成活率变化,探讨4种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可影响月鳢幼鱼生长,投喂人工配合饲的试验组月鳢幼苗长势最好,增重率为1024.00%;其次依序为蚯蚓、红线虫。投喂玉米面的试验组最低,增重率为-6.00%。除投喂玉米面的月鳢幼苗成活率为15.28%,其他组均为100%。对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的幼鱼的体重与日龄进行回归分析,其生长模型是:H=0.518D~(0.5593),全长与日龄的相关关系:L=0.519D~(0.5588),体重与全长的相关式:H=0.019L2.7856。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个尖塘鳢引进群体繁育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尖塘鳢亲本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尖塘鳢的遗传改良及新品种培育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2000年引进的线纹尖塘鳢群体繁育后代(AZ1)、2005年引进的线纹尖塘鳢群体繁育后代(AZ2)及1986年引进的云斑尖塘鳢群体繁育后代(TG)的遗传多样性,运用PopGene32、CERVUS 3.0、Arlequin 3.1计算3个尖塘鳢群体的等位基因数(Na)、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及遗传分化系数(Fst)等遗传参数,基于Nei氏遗传距离利用MEGA 7.0中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以Structure 2.3分析群体间的遗传结构。【结果】12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在3个尖塘鳢群体中扩增得到32个等位基因。AZ1群体、AZ2群体和TG群体的平均Na分别为1.33、1.92和2.33,平均He分别为0.034、0.180和0.214,平均PIC分别为0.031、0.155和0.191。3个尖塘鳢群体间的Fst为0.077~0.384、遗传相似度为0.926~0.950、遗传距离为0.052~0.077。3个尖塘鳢群体有22.54%的变异来自于群体间,77.46%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基于Nei氏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AZ1群体和AZ2群体先聚类为一支,然后与TG群体聚类在一起。【结论】3个尖塘鳢引进群体繁殖后代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尤其是AZ1群体近交程度较高,因此相关引种单位或繁殖场需尽快采取相应的选育手段提高现有杂交鳢群体遗传多样性,避免近交衰退带来的风险,也可通过引进新的种质资源提高杂交鳢遗传多样性。此外,3个杂交鳢群体尚未出现种质混杂和杂交情况,仍可作为杂交鳢遗传育种奠基种群。  相似文献   

14.
含山县及周边县水稻生产种植方式主要有人工直播、机械化生产(机插和机穴播)及人工移栽,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力度,水稻生产种植环节仍然是瓶颈,严重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推而不广,人工直播仍是当前水稻种植方式主流,这与科技发达的今天是不相符的。笔者通过对我县水稻生产主要方式利弊关系进行对比与分析,目的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水稻机械化生产好处,自觉转变观念,主动从事水稻种植机械化。这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要;是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由于城市化发展与养殖趋于集约型的未来趋势,小规模农业养殖户用于养殖的土地逐步减少,同时传统养殖业的利润较低,越来越多的小型养殖户开始养殖一些附加值高、利润高的产品,家兔养殖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项。任何一种动物的人工饲养都是一个学习完善的过程,相对养殖户在养殖生产中,只要认真学习一些相关的养殖知识,完全可以避免更多误区,减少了错误的产生,就会相应节省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6.
梁子湖中华沙塘鳢染色体核型和核DNA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中华沙塘鳢的细胞遗传学内容,并为中华沙塘鳢的种质鉴定、育种及沙塘鳢科的进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PHA-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空气干燥法及Giemsa染色等方法分析中华沙塘鳢模式种产地梁子湖的中华沙塘鳢的染色体数目、核型、染色体臂数等;以国际通用的公鸡血细胞核DNA绝对含量(2.50pg/2C)为参照标准,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华沙塘鳢血细胞核DNA含量。结果表明:梁子湖中华沙塘鳢的染色体数目2n=44,核型为44T,染色体臂数NF=44。染色体相对长度3.332%~5.914%。未见与性别有关的异型染色体,也没有观察到随体或次缢痕。中华沙塘鳢的核DNA绝对含量为2.38pg/2C,基因组大小为1.17×109 bp。  相似文献   

17.
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对褐飞虱药后3d的防效分别为74.8%、69.4%、61.4%,药后6d 防效分别为91.9%、85.3%、78.2%;对纹枯病药后6d的防效分别为80.6%、69.7%、63.9%。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手动喷雾器每小时分别能完成25亩、5亩、3亩,按每天工作时间5小时,一天实际作业量分别为125亩、25亩、15亩,按人工费用每天100元计算,每亩用工成本分别是3.2元、4.0元、6.7元。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从防治效果方面,还是从作业效率和用工成本方面,机动喷雾机优于电动喷雾器,电动喷雾器优于手动喷雾器。因此,农民可以根据水稻种植面积选用合适的施药器械防治水稻基部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通过7种进口杀菌剂防治玉米中后期病害对比试验,发现在药后10d和药后20d,处理区7种杀菌剂对玉米褐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均能起到较好防治效果;处理区保叶率普遍高于对照区,保叶效果9.82~14.16%;处理区较对照区亩增产15.77~32.91kg,增产幅度2.32~4.85%。综合人工、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推荐使用30g/L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20ml/亩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凯润)30ml/亩进行玉米中后期玉米“一防双减”病害防控。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评价不同控释肥料在我市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探求最适宜的肥料使用方法及肥料运筹,2014-2015年我们在小麦上开展了控释肥试验,通过试验可以得出,与常规区相比控释肥区氮肥施用平均节省2.07公斤/亩,节约16.1%,三点总体平均后控释区比常规区增加17.68公斤/亩,增4.27%,控释肥在生产中比常规施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控释肥在产量构成因子穗数表现为促进基本苗分蘖数的发生,促进粒数增加,在效益上去除肥料及人工每亩10元成本,控释区省工节本增收13.6元。通过试验可见,控释肥具有省工、增产、增效、环保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泥鳅为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佳品,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生泥鳅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工养殖泥鳅前景广阔。2015年,我们选择福建省浦城县文瑞养殖专业合作社泥鳅养殖基地的两口面积均为3亩的池塘进行对比试验,1号塘口投放台湾泥鳅开口苗直接养成鳅;2号塘口投放台湾泥鳅寸苗,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殖,1号塘口亩收益3.33万元,成活率40.8%;2号塘口亩收益3.35万元,成活率9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