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选用36周龄新扬州(蛋)鸡600只,按2×2因子安排的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高钙低磷组、高钙高磷组、低钙低磷组、低钙高磷组),每组5个重复,分别饲喂不同钙磷水平的玉米-豆粕型日粮,饲养42d,研究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新扬州(蛋)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内分泌、胫骨质量的影响。高钙高磷组平均产蛋率显著高于两低钙组,试验期体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蛋比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壳比例等蛋壳质量指标也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高钙高磷组E2水平显著高于低钙低磷组(P<0.05),BGP、PTH、CT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间胫骨系数及密度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饲粮钙磷水平分别为3.5%、0.32%,二者比例约11∶1时,蛋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最佳,内分泌及骨代谢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正>破蛋即烂蛋和裂纹蛋,其商品价值低。生产中破蛋率一般在2%~5%之间。破蛋率越高,蛋鸡生产效益就越低,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降低破蛋率十分重要。1提高饲料质量在饲料中钙、磷含量及两者之间的比例,钙、磷的吸收率,维生素D3含量对蛋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钙决定蛋壳的脆性,磷决定蛋壳的弹性和韧性,维生素D3影响蛋壳的厚度和强度。随着鸡群产蛋率的上升,对钙磷的需要量日益增加,日粮  相似文献   

3.
<正>蛋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鸡的种蛋入孵率、孵化率、鸡苗质量以及商品蛋鸡的鲜蛋产量、经济效益等。由于蛋壳质量下降,对许多养鸡场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提高蛋壳质量已成为养鸡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提高蛋壳质量,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饲喂钙、磷比例适宜的全价配合饲料钙、磷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营养因素。日粮中钙含量偏低,产蛋鸡的薄壳蛋和软  相似文献   

4.
选用36周龄新扬州鸡600只,按2×2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个处理(高钙低磷处理、高钙高磷处理、低钙低磷处理、低钙高磷处理),每处理5次重复,分别饲喂不同钙磷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饲养42 d,研究饲粮不同钙磷水平对新扬州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内分泌、胫骨质量的影响.高钙高磷处理平均产蛋率显著高于低钙处理,试验期体增重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P<0.05),蛋比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壳比例等蛋壳质量指标也均显著高于其它3处理(P<0.05),高钙高磷组雌二醇(E2)水平显著高于低钙低磷组(P<0.05),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各组间胫骨系数及密度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饲粮钙磷水平分别为3.50%、0.32%,二者比例约11∶1时,鸡生产性能、蛋壳质量最佳,内分泌及骨代谢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蛋鸡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软壳蛋,为减少软壳蛋的出现,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日粮中有适宜的钙、磷比例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产蛋鸡每产1枚蛋约需3~4克钙,而磷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减少  相似文献   

6.
饲粮钙磷水平与蛋壳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47—300日龄白来航型星杂288产蛋母鸡用三年时间进行了钙磷水平对蛋壳质量影响的试验。1982年饲粮钙水平为3.78、3.29、3.02%时蛋壳质量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其质量随钙水平的增加而提高。1983年钙水平为3.8、3.3%,磷水平为0.6、0.4%,1984年重复1983年试验,结果表明,蛋壳质量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但高钙水平(3.8%)与低磷水平(0.4%)组蛋壳质量较好。从产蛋率看,三年试验均为钙水平3.3%、磷水平0.6%组为好。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从植酸酶的作用机理,阐述了蛋鸡日粮中应用植酸酶对钙、磷水平的调节及对产蛋性能、蛋壳质量的影响。植酸酶与非淀粉多糖酶、蛋白酶等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日粮钙源(石灰石和牡蛎壳)和颗粒大小(0.1 mm;0.85~2 mm)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骨骼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子试验设计,将24周龄、体重相近的龙岩母鸭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独立笼养,饲养期为12周。结果表明,颗粒大小显著影响蛋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大颗粒日粮显著增加了蛋壳抗裂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中磷和镁的含量(P0.05),但对蛋壳形状、蛋黄颜色、蛋壳厚度以及蛋壳重量比例没有影响(P0.05),对胫骨性能如脱脂胫骨干重、钙含量和胫骨折断力均没有影响(P0.05)。石灰石显著增加了蛋白高度、蛋壳钙和磷的含量以及胫骨折断力(P0.05)。结果表明,颗粒大的石灰石日粮可以提供优质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骨骼性能,其比牡蛎壳更适合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9.
<正>1钙和磷蛋用型鸡生产中,常发生钙、磷供应失衡(缺乏或过量),给生产和经济效益带来重大损失,养鸡生产者须对此高度关注。雏鸡要从饲粮中获得其骨骼生长及其机体需要的钙和磷;但1~3周龄幼雏对过高的钙十分敏感,饲粮中钙过高会影响磷、锰、锌等元素的吸收;育雏育成期饲粮钙水平超过1.4%,会影响机体控制钙反馈抑制腺体或器官的发育,对产蛋期钙的生理调节不利。雏鸡和产蛋母鸡饲粮中钙过高(特别是粉状钙源),均会降低饲粮采食量,影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蛋壳粉少量替代石粉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和钙代谢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80只180日龄的健康山麻鸭蛋鸭,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蛋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用2 g蛋壳粉取代饲料中等量的钙添加量。试验为期56 d,试验期间检测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钙沉积量、血液中钙磷含量和钙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平均蛋重、蛋壳强度和蛋白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添加蛋壳粉能明显提高蛋品质量。试验组蛋壳钙沉积量、血磷含量和血浆甲状旁腺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钙含量为4.74(±1.17)μmol/m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9(±1.00)μmol/mL,表明蛋壳粉更有利于钙沉积,能明显提高血液中钙磷含量和甲状旁腺素水平。【结论】蛋壳粉少量替代石粉可促进蛋鸭钙吸收代谢和蛋壳钙沉积,提高平均蛋重,改善蛋品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营养对蛋壳指数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日粮中微量元素的水平及来源,而饲料添加剂可改善肠道健康及矿物质吸收利用率也会影响蛋壳的质量。产蛋鸡日粮中添加剂和微量元素利用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研究表明,一定条件下,日粮锰的水平及锰的存在形式,还有其他添加剂如益生菌、有机酸及中草药提取物等,都对蛋壳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文章概述了影响蛋壳品质的因素,特别是在微量元素及添加剂方面。总结和探讨了日粮钙、磷及维生素D_3的水平和来源对蛋壳品质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将648只罗曼商品代产蛋鸡随机组群进行九种处理(3×3因子试验)来确定三种不同含钙量日粮(2.75%、3.75%和4.25%)和三种不同含磷量日粮(?)和(?)50%)对产蛋高峰期中产蛋鸡产蛋性能、胫骨重、胫骨强度、胫骨灰分等的影响。当日粮中磷钙水平增加时对饲料消耗量也随之增加:增加日粮中钙含量时,蛋的比重也随之呈线性增高;(?)增加日粮磷含量时对蛋的比重无影响。日粮中钙磷水平对鸡的产蛋率、体重无显著影响。随着日粮中钙含量增加,鸡的胫骨强度、胫骨重则对这些指标无明显影响。然而当日粮中(?)水平为2.75%时,降低日粮中磷的含量将会明显地影响胫骨强度,胫骨重、胫骨灰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软壳蛋(又称薄壳蛋)的厚度较正常的薄,轻轻撞碰或蛋压蛋会立即破,既影响蛋品质量,又降低养殖效益。所以,生产过程中要分析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1营养因素1.1缺少钙磷产蛋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形成蛋壳,缺钙就会产薄壳软壳蛋。磷对鸡的骨骼、蛋壳和体细胞的形成,以及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钙的利用有重要作用,尤其母鸡需要更多磷,因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4,(19):43-43
缺钙产蛋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形成蛋壳,日粮中缺钙会产薄壳蛋或软蛋,可在鸡配合饲料中添加3%-4%的贝壳粉以补充不足。缺磷磷对鸡的骨骼、蛋壳和体细胞的形成,以及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钙的利用有重要作用。饲料中可加1%~2%的骨粉或磷酸钙,以补充钙磷不足。  相似文献   

15.
蛋壳质量是衡量蛋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受鸡的品种、日龄、环境条件、疾病等影响。提高蛋壳质量可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提高种蛋利用率等,从而改善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内外在提高蛋壳质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日龄、同一品种在同样饲养条件下,蛋壳强度与蛋壳厚度呈正相关。高产鸡日粮钙水平以3.5%左右为宜,3.5%以上的日粮钙水平不再提高蛋壳质量。产蛋鸡日龄增加,蛋重也随着增加,而蛋壳所占的比率下降,蛋壳厚度无  相似文献   

16.
蛋壳变白,会降低蛋的商品价值,尤其是种鸡场,经济损失会更大。 1.营养缺乏引起的白壳蛋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不足都会产生白壳蛋。为了保证鸡不产白壳蛋,在开产前2周就开始补充钙质饲料,产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一般以3.0%-3.5%为宜,在产蛋高峰期日粮中钙的含量增加到4%,但不能超过慨。维生素C和维生素D的补充也应注意,因为它们可以促进钙的代谢,从而提高蛋壳质量,改善蛋壳颜色。  相似文献   

17.
蛋鸡产软壳蛋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鸡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软壳蛋,一些个体养殖者认为这是饲料中缺钙所致。其实,其成因很多。1 蛋鸡下软壳蛋的原因1.1 蛋鸡饲粮方面的原因a.蛋鸡日粮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不当,可导致下软壳蛋。由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约占95%)。据统计,一枚蛋约含钙2.2克,如果饲粮中钙的吸收率为50%~60%,产一枚蛋应供3~4克,故产蛋鸡对钙的需求量较大,日粮中要保证钙的足够供应。但是,磷不足或过多又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磷酸对蛋鸡生产性能、饲料消化率及鸡粪处理产物品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设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组蛋鸡数量1 060羽,饲养试验持续6周。对照组蛋鸡投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加入4%生物炭,并分别添加0.4%、0.5%和0.6%磷酸。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日粮对蛋鸡死淘率、采食量、料蛋比、蛋重等指标均无影响;含0.4%、0.5%磷酸日粮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不影响蛋壳质量;含0.6%磷酸日粮不影响产蛋率,但破蛋率明显上升,蛋壳变薄。与对照组相比,3种试验日粮的干物质、总磷表观代谢率间差异不显著;0.5%磷酸日粮的粗蛋白代谢率明显提高,0.6%磷酸日粮的钙、灰分代谢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含磷酸日粮对鸡粪处理产物中氮、磷、钾总含量无影响,有机质含量明显上升。日粮中添加经有机炭预处理的磷酸能有效提高蛋鸡产蛋率、日产蛋量、日粮粗蛋白代谢率,不影响蛋壳质量,并提升鸡粪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9.
大豆黄酮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况良好、产蛋率、体重相近的66周龄海兰褐蛋鸡7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以玉米-豆粕-杂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10、20、30mg·kg-1,研究在蛋鸡产蛋后期饲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蛋鸡产蛋后期饲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产蛋率和蛋重没有显著影响,但可以明显改善蛋壳品质。与对照组比,所有添加大豆黄酮组蛋壳厚度和蛋壳重均显著提高(P0.05),10mg·kg-1Da组蛋壳厚度和蛋壳重均达到最大值;日粮添加大豆黄酮对蛋中蛋白质的沉积有抑制作用,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大豆黄酮可以提高蛋中钙、磷的沉积,且与对照组比,10mg·kg-1Da组差异不显著(P0.05),20和30mg·kg-1Da组差异极显著(P0.01)。30mg·kg-1Da组蛋中钙沉积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0.
<正>适时试验证明,鸡在产蛋后8~10小时内暂不需要钙,只有夜间形成蛋壳时才需要大量的钙质,且鸡体对钙的存留能力有限,因此,以在每天12:00—18:00给鸡补充高钙饲料最佳。为了提高产蛋率及蛋品质,应在鸡开产前2周开始补充钙饲料。适量实践证明,产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以3.0%~3.5%为佳,这样既可防止鸡体内钙质缺乏,而又不会动用骨髓中的钙源。因为鸡对钙的吸收能力受磷的影响,所以只有钙、磷比例保持平衡时,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