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桦两性花序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桦的引种栽培中发现,部分植株上有雌雄两性共存的花序,即前半段为雄花序,后半段为雌花序;当雄花序开花散粉时,雌花序则开花受粉。此类现象固定出现在同一植株上。正常植株为雌雄分开的单性花序。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历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连香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连香树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连香树在保护区内呈星状分布,雌、雄株距离较远,不能传粉受精,造成结果率低、物种资源濒危。并根据连香树资源现状,进一步探讨了连香树濒危的原因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几个美洲黑杨和欧美杨雌株雄株品种5a树龄的单株花芽空间分布及开花各性状的研究,得出5年生树龄的杨树花序分布以树冠中层最多;美洲黑杨的果实发育期为42~60d,比欧美杨长10~20d左右;对各参试雌、雄株品种单株花序总量及单序花粉量、单穗果球数量、单果穗飞絮量的比较、分析,并且结合美洲黑杨、欧美杨的实际情况可推知:欧美杨存在雄株品种花序大量散粉期稍晚于雌株品种花序伸长期,造成前期雌花序因授粉不好、发育不健全而大量落穗,因此欧美杨雌株品种以显著多于美洲黑杨的雌花序和单穗果球数量来保证种族的繁衍;而美洲黑杨则正好相反,雄株散粉期稍早于该种雌株品种花序伸长期,保证了高的雌花授粉率和种子量;几个美洲黑杨和欧美杨雄株的单株花序总量和单序花粉量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几个美洲黑杨和欧美杨雌株品种的单株花序总量、单果穗果球数量及单果穗飞絮量品种间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美洲黑杨和欧美杨雌、雄品种的单株花序总数、单个花序花粉量、单穗果球数量及单果穗飞絮量这些性状在品种间进行选择是有意义的,因此可通过选育为低致敏品种的选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黄檗种子园无性系花序伸长生长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雌、雄花序分别在6月10日和6月8日停止伸长生长,雌无性系间花序长度差异在6月3日达到显著水平并于次日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无性系间雄花序的长度差异开始发育时就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间雌花序伸长生长的同步性高于雄花序;雌无性系花序长度平均为9.41 cm,其中M9号无性系花序最长,为10.62 cm,雄无性系花序平均长度为9.83 cm,其中F4号无性系花序最长,为12.47 cm。树冠不同方向上着生的花序长度差异分别在5月29日和5月30日达到显著性水平;着生在树冠南侧的雌、雄无性系花序均最长,分别为10.88 cm和11.36 c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视觉和嗅觉信息在白带锯蛱蝶雌蝶识别异性中扮演的作用,从而加深对性二型蝶类两性交流机制的认识。[方法]在网室内分别悬挂白带锯蛱蝶雄蝶和雌蝶的真实翅模型、打印的翅模型和活蝴蝶模型,记录雌蝶对以上模型的访问次数。[结果]表明:仅有视觉或嗅觉信号存在时,雌蝶对雄蝶模型访问次数均大于雌模型。雌蝶对雌雄翅和纸模型访问平均次数均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仅靠视觉信息能够辨别雌雄。雌蝶对雌雄嗅觉模型访问平均次数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仅靠嗅觉信息能够辨别雌雄。视觉和嗅觉信息均存在时,雌蝶对正常雄蝶访问平均次数多于雄蝶视觉和嗅觉模型,且对3种雄蝶的平均访问次数有显著差异,说明雌蝶识别雄蝶时偏好2种信息的综合作用。[结论]白带锯蛱蝶雌蝶利用视觉或嗅觉信息均能识别雌雄两性,雌蝶在识别两性时较偏爱同时有视觉和嗅觉信息的雄蝶。  相似文献   

6.
一、雄林比雌株发芽早,落叶迟,黄村比雌株少。二、雌株的主干与主枝之间的夹角大(达50度)向四方平展,有时下垂,长势弱;雄株的主干与主枝央和小(30度左右),主干校挺直。三、同龄银杏树,雄株树冠形成晚,枝条层次清晰;雌株树冠形成早,枝多而乱。四、成龄银杏树,雄林短枝较短(l~2厘米).雌株短枝较长(可达10厘米)。五、雌林比雄林的叶片小,色绿、无刻线。六、雄株花芽大而饱满,顶部稍平,雌花芽瘦而尖;雄花序为桑芙状花序,外似桑植;雌花长在花模顶端,分作两又,外似火柴梗状。七、同龄银杏苗,雄株比雌株高,但茎干较…  相似文献   

7.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花期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思茅松种子园16个无性系花期观察,结果表明:①球花在开放过程中有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和颜色变化,单个雄球花序和整个雄球花序簇开放是从基部至顶部;雌球花开放是由花顶部至基部开放,闭合时顺序相反。②不同无性系间雌雄球花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多数无性系内散粉期与授粉期具有同步性,散粉期包含于授粉期内。③同一无性系内不同分株间花期同步性较好。④同一植株不同方位花期差异不明显,而不同层次雌球花有一定的差异,雄球花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矮化马尾松无性系二代种子园开花结实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尾松无性系二代矮化种子园开花结实及生长性状进行研究,以达到科学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目的。结果表明,55个无性系中偏雌球花无性系占43.64%,偏中型无性系占30.91%;64%的无性系提供80%以上雌球花、雄球花和球果产量,其中19个无性系贡献率达到50%以上;无性系间的雌球花量、雄球花量、球果产量、侧枝粗、抽梢长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球果产量与雌球花量和雄球花量存在极显著相关,雌球花量和雄球花量与成花枝条数、胸径、侧枝数、侧枝角度、冠幅大小密切相关,与抽梢长度无关,碗状型树型能够显著提高母株雌球花量、雄球花量和球果产量。  相似文献   

9.
云斑天牛头部附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云斑天牛成虫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类型、形态及分布特征,并分析比较雌雄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云斑天牛触角上共存在5类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凹槽钉形感器、乳突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分5种亚型,刺形感器分2种亚型。云斑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存在性二型现象:1)虽然雄虫体型明显小于雌虫,但雄虫触角却显著长于雌虫触角;2)乳突形感器只在雌虫触角上发现,且雌虫触角上的粗长锥形感器(BⅠ)、粗短锥形感器(BⅡ)和长刺形感器(ChⅡ)在数量上多于雄虫,但发锥形感器(BⅢ)少于雄虫;3)雌虫触角上的刺形感器(包括ChⅠ和ChⅡ)的长度显著长于雄虫。其他感器的形态及数量在两性触角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下颚须和下唇须上都发现了毛形感器、长刺形感器、末梢锥形感器(包括TBⅠ和TBⅡ2个亚型)、钟形感器和隙缝感器5类。下颚须和下唇须的长度在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下颚须的末梢锥形感器数量多于下唇须,隙缝感器少于下唇须;雌虫的末梢锥形感器数量多于雄虫,钟形感器少于雄虫。  相似文献   

10.
《绿化与生活》2016,(4):5-6
正一、北京市园林绿化杨柳树基本情况杨树和柳树为雌雄异株植物,分为雌株与雄株,它们的花为单性花,葇荑花序。当春天杨树还没有长出嫩叶时,雄株上的雄花先开放,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成熟后,雄花序上的花药自然裂开,花粉飞散而出,进行传粉,然后雄花序逐渐萎蔫脱落,春天在一些杨树的下面看到的像毛毛虫似的那些东西就是杨树的雄花序。比雄花稍晚一些,雌株上的雌花开始开放,伴随着雌花序的发育成熟,雌树上鲜嫩的幼叶也开始慢慢地长出来。雌花序是由若干朵小花组成穗状的葇荑花序,每一朵小花发育后长  相似文献   

11.
甘肃定西文冠果花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文冠果花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试验区内40株文冠果花的9个表型性状,利用变异系数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分布区内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试验区内文冠果花的不同表型性状差异明显,表型性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顶花序不孕花数(65.16%)>顶花序孕花数(45.26%)>侧花序长度(32.29%)>顶花序长度(29.28%)>侧花序不孕花数(24.55%)>花瓣横径(20.22%)>花瓣纵径(11.76%)。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就4.5%瓢甲敌乳油施用于葡萄日本双棘长蠹的效果进行了毒力测定,测试该药剂对日本双棘长蠹越冬成虫的驱避杀伤情况。结果表明:施药后前2d,日本双棘长蠹成虫对施药枝段产生了强烈的忌避反应,忌避率为100%;施药后3—5d,忌避作用有所减弱,但仍达82.00%以上;施药后7—10d,忌避率为56.41%-74.36%。同一质量浓度下3种施药方法对日本双棘长蠢成虫的触杀效果依次为喷施法〉涂刷法〉爬行法;3种施药方法均表明,质量浓度为1.25g/L和1.00g/L时药效较好,两者间差异不显著,并显著高于0.83g/L和0.67g/L。  相似文献   

13.
以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连香树为研究对象,采用访问法、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调查连香树的空间分布位点、种群特征和干扰因素。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连香树365株,适宜面积约1 995.46 hm2;海拔1 900~2 200 m区域的连香树株数占总株数的89.53%,尤其是海拔2 000~2 100 m分布最为密集(占43.01%);径级分布为纺锤形,自然更新差,种群呈不稳定状态,胸径在12~32 cm之间的有238株(占65.20%)。连香树主要分布区与传统耕作区和放牧区的重叠性高,林地转化成耕地及放牧践踏是连香树种群数量和栖息地下降的主要原因;减少人为干扰、就地保护与监测、建立天然母树园、种子繁殖和扦插是保护连香树种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同源四倍体花序的遗传变异机制,对同源四倍体刺槐和二倍体刺槐的花序生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与二倍体刺槐相比,同源四倍体刺槐的花序长度没有明显变化,但着生的小花数量明显提高;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不同位置小花的发育呈现不同步性;分别从同源四倍体刺槐与二倍体刺槐中克隆出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LFY和TFL1的同源基因的部分片段,其同源性分别达到98.44%和98.00%,而去甲基化剂5-acazC能够明显抑制变异花序的形成和促进花序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15.
以赪桐(Clerodendrum japonicum)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 3 种光照强度:100% 光照强度 (CK)、36.1% 光照强度(3 针遮荫网遮荫)和 17.8% 光照强度(6 针遮荫网遮荫)处理条件下的生长及光 合特性。结果表明:遮荫处理下,赪桐苗高、地径增长量、地下部分干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显著增加 (P<0.05);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赪桐的叶面积、叶周长、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 SPAD 值显著增 加(P<0.05);与对照处理相比,17.8% 光强处理下赪桐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增加,光补偿点 (LCP) 和暗呼吸速率 (Rd) 降低。该研究表明,赪桐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及对弱光的利用能力;遮荫能促进赪桐生 长;100% 光照条件会抑制其生长,17.8% 光照强度更适宜赪桐生长。  相似文献   

16.
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采自吉首大学校园的棕榈种子和花序的部分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棕榈种子中的灰分(1.43%)和蛋白质(0.48%)含量高于花序,粗淀粉含量达48.3%。花序中的可溶性糖(0.45%)、粗纤维(45.22%)、粗脂肪(3.17%)、有机酸(2.56%)和维生素C (4.52%)含量高于种子。种子和花序中的微量元素表现为K含量最高,P、M n、Zn、Fe次之,Cu含量最少,种子中的Zn含量低于花序。棕榈种子和花序具有高纤维、高钾和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优点,但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7.
连续2a用银杏雄花序粉浆进行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法处理制取的雄花粉质量有显著提高,授粉座果率可提高15%左右,且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锥栗结果母枝抽生花序前 ,用TDS生长调节剂 (质量浓度分别为 3、5、7g·L- 1)对锥栗树冠进行喷布处理 ,能明显提高坐果率。如在雄花序出现的初期再以同样的浓度喷布 1次 ,增产效果则更好 ,以抽生花序前和雄花出现的初期 2次连续喷布 5g·L- 1的TDS溶液增产效果最佳 ,其坐果率和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 (喷清水 )增加 5 7.3%和 2 2 .2 %。  相似文献   

19.
采用疏芽、疏雄花、环剥倒贴皮等技术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疏芽树比不疏芽的平均每一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多0.6条,每一结果枝平均混合花序增加18.1%,每一混合花序上雌花簇增加8.6%;疏雄花比不疏雄花每667?平均产量提高27.4%;环剥倒贴皮比对照第2年每一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多33.0%,每一结果母枝产量提高40.0%。  相似文献   

20.
珍稀濒危树种连香树造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连香树造林成活率、中幼龄林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连香树在前期生长较快,病虫害少,树体大小中等,适宜作为城市行道树和园林、庭院绿化树种,影响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的主导因子是水分,苗期和幼树易发生日灼危害,平原地区栽植应以4~5年生的大苗为主,栽植幼苗应适当遮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