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及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秦岭造山带经典地段,被誉为"中国的中央国家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典型,分布集中,类型丰富,保存完好,包括地质剖面遗迹、地质构造遗迹、古人类遗迹、地貌景观遗迹、水体景观遗迹、环境地质遗迹等六大类,十四亚类,十八类。文中通过构建地质遗迹科学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地质遗迹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终南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价值及旅游价值,为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的实地考察,调查了18个景区(点),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该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制定的<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进行分类,对资源进行特色分析.运用"三三六"评价法和专家咨询法对旅游资源定性定量综合评价,得出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  相似文献   

3.
在野外综合地质考察和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部对地质遗迹的分类要求及地质遗迹的性质和成因,将扎兰屯地质公园内的火山地质遗迹资源分为5类6个亚类共28处典型景观资源,火山喷发时代新、具多期性、火山地貌类型多样、保存完整;地质公园内部及周边的其他旅游资源,是扎兰屯地质公园不可或缺的部分。该地质公园的主体旅游资源为火山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突出,可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陕西耀州照金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以南北方过渡地带的丹霞地貌景观为依托,完整系统地保留了其形成、演化过程的地质遗迹,文中通过对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进行调查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地质遗迹景观的评定体系和评定方法,对陕西耀州照金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地景资源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耀州照金丹霞地质公园达到国家级资源质量标准。并根据陕西耀州照金丹霞国家地质公园适宜发展地质旅游的特点,提出了建设该国家地质公园的具体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5.
新疆温宿盐丘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批准的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通过对地质公园周边地质遗迹资源的研究,证实园区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奥奇克葫芦状盐丘底劈构造遗迹,丰富多彩的流水侵蚀地貌与北方喀斯特地貌,及十分珍稀的雅丹地貌景观遗迹。这些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景观为规划建设一个以盐丘地质景观为主,罕见的岩石与构造地貌为辅,特色鲜明的地质公园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是干旱区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其资源、环境也将受到更大的影响。文中介绍了该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主要单体景观进行了等级划分,指出其资源丰富、价值大、品位高,以及在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分级保护与专门保护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并提出通过科普与旅游观光协调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来打造地学品牌,提升文化品位,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巴喀喇昆仑公路(简称"中巴公路")沿古丝绸之路修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基于生态、美学、文化与安全角度,构建了中巴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指标权重,通过已有资料分析和专家法获取指标得分,通过综合评价模型得出中巴公路全线微观层面的景观质量(每隔15km)。提出的评价方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指标体系加入了安全因素(考虑到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多发),二是景观取景采用360°全景照片。评价结果显示:中巴公路总体景观质量较好,尤其是红其拉甫国家公园段生态价值突出,从Passu到Hunza段是经典旅游线路,美学、生态、文化价值都很高,应重点保护和利用。部分路段由于地质灾害严重,景观质量较低,应在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利用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8.
阿拉善沙漠地质遗迹全球对比及保护行动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域地质背景及气候条件形成了阿拉善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主要地质遗迹有沙丘(沙山)、沙波纹,沙漠湖泊、戈壁、峡谷、花岗岩风蚀地貌、阿拉善奇石等,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以沙漠地质遗迹为主的国家地质公园。文中对阿拉善沙漠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全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阿拉善地质遗迹主要有沙漠分布面积大、景观丰富,沙漠湖泊多、水源条件好,鸣沙区面积广,高大沙山分布密集,与文化遗产关系密切等主要特征。在全球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行动规划,认为主要应从沙漠形成演化与全球变化、沙漠地质遗迹与景观、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从乡土科普、教学实习等方面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出了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的构想,对其拟建地质公园概况、地质遗迹分级保护开发等进行了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游客、当地居民、政府、保护区管理部门、景区经营者、景区工作人员、周边其他景区等,他们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界定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括横向组成结构、纵向发展阶段、现状动态特征和综合协调能力四个维度16个方向5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让多主体参与到每个指标的评价,然后再综合各方评价意见,获得每个指标的评价结果,再由指标-方向-维度-总体逐级综合,获得最终总体评价结果。通过白石砬子、海棠山、医巫闾山三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目前,白石砬子与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健康度为"亚健康",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海棠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是"不健康",亟需改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文中构建的多维度多主体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评价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强劲的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旅游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综合效益凸显.但是旅游行业竞争也趋于激烈,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势在必行.而服务质量提升是体现精品旅游景区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特点,运用IPA法,采取主导性标准与辅助性标准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景区服务质量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翠华山景区为实证案例,应用问卷调查法与spss软件统计分析法,从游客角度,对景区服务质量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了定量化研究,最后绘制出IPA四象限图.结果表明:翠华山景区服务质量六要素整体满意度处于“满意”水平,景区建设投入力度过大,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重要性分值高于满意度,游客期望和感知存在一定差异.文中提出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定量评价研究,对提升精品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品牌塑造以及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问题 ,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以及定量评价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 ,对该地区各县 (市、区 )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了定量化评价 ,计算出了每县 (市、区 )从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隶属度 ,有关结果可为该地区区域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界值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根据一整套衡量旅游特色资源的评价体系,采用模糊聚类等方法分析了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的界值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特色资源基本类型主要有六种,同时从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的知名度界值排序、特色度的界值类型、知名度界值的空间分布规律,六种基本类型的区域分布和评价指标贡献度等方面详细地评价了新疆旅游特色资源界值体系的分布规律,对各地州市旅游风景地的性质、规模和开发方向的科学论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遗迹周围景观类型的变化对历史文化遗迹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必须从对其自身的保护上升到对其周边景观类型保护的阶段。应用遥感和GIS技术以及数理统计学方法,以历史文化遗迹丰富的吐鲁番为研究区,利用1990年、1999年和2010年的遥感数据,深入研究了吐鲁番历史文化遗迹周围景观类型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景观类型对历史文化遗迹的影响是不同的,耕地、城乡居民对历史文化遗迹的破坏最大,未利用地和水体对历史文化遗迹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草地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2)从时间变化上看,整个时段(1990-2010年),海洋墓地周围景观类型年综合变化率最大,为0.895,阿萨协亥尔古城周围景观类型年综合变化率最小,为0.046;(3)从空间变化上看,整个时段(1990-2010年),海洋墓地周围景观类型变化速度最大,相对变化率为1.896;阿萨协亥尔古城周围景观类型变化速度最小,相对变化率为0.216。评价结果可为吐鲁番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古城旅游景区作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价值综合评估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本研究选取阆中古城旅游景区为案例地,根据问卷调查及统计年鉴数据,运用TCM-CVM综合模型进行景区经济价值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2018年阆中古城旅游景区的经济价值为1.610×1010,其中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反映出阆中古城旅游景区资源环境的综合价值得到了充分利用,并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外来游客的消费需求和意愿;同时,2018年阆中古城旅游景区的经济价值总量<2018年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反映出近年来阆中古城旅游开发成效显著,景区发展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较高;(2)使用价值中,总旅行成本>消费者剩余,说明阆中古城旅游景区以独特的资源环境优势开展旅游活动,使众多游客获得了最大让渡价值的满意度并对景区的总体满意度较高;(3)非使用价值中,存在价值>遗产价值>选择价值,反映出游客对阆中古城旅游景区的保护意识具有长远性、非功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众多旅游目的地的主要产品。依据全面性、系统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从旅游发展、旅游社区和文化遗产三个方面构建了文化遗产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4个层次21个评价因子。为了获得相对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运用层次熵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即先由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再用熵技术对其进行修正,并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最后以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河北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UCN国际标准和二级模糊评判法确定河北省级濒危保护植物基础上,对其中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河北省有药用价值的珍稀濒危植物共计121种,隶属55科,90属。其中一级保护植物33种,二级保护植物46种,三级保护植物42种。系统分析了河北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种类组成、药用部位及药用价值,并结合本省药用植物的实际生存状况,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SWOT分析,黄河滩地进行旅游景观建设具有:资源区位和区域客源市场优势;人文类景源和旅游景观项目建设劣势;旅游业持续发展和旅游需求日趋扩大的机遇;旅游资源自身弱点和区域外其它旅游地的威胁,并对黄河滩地旅游景观的建设进行了定位.进行了详细的旅游景观系统规划,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游憩系统规划、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系统规划、文化教育与科学研究系统规划和植被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的基础上,本文关注了民族自治区域的民族民俗旅游开发的特殊性。本文认为民族自治区域的民俗旅游开发具有旅游资源丰厚,多以一个或两个民族民俗旅游资源为主,地域空间相对较大,政府在民俗旅游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旅游投入不足等特点。在对其特殊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民族自治区域的开发模式。并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实证,对其开发层次、景区类型、地域特色等进行了研究。这对其他民族自治区域的民俗旅游开发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Water is the important resource to guarantee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ases in arid area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in Manas River Basin,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trends and periods of runoff based on the runoff and climate data for the past 50 years. Subsequently, with the socioeconomic and water resources data, we studie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water security in this are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ream flows in the three hydrological stations of Hongshanzui, Kensiwat and Bajiahu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undergone abrupt changes, with periods of 18 and 20 years. According to assessment, water security in the Manas River Basin was at an unsafe level in 2008. In criterion layer,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and the index of supply-demand situation are both at the relatively secure level; the quantity index and socioeconomic index of water resources are at the unsafe level and basic security level, respectively.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in the Manas River Basin, it is vital to take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tatus of water secu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