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氮水平对水培小白菜生长及其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乌鲁木齐市生产培育出高产优质、低硝酸盐含量的小白菜品种提供理论性指导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主要种植的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水平下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分析不同水平供氮量对叶菜的硝酸盐累积量影响,比较不同品种间差异,得出硝酸盐在4种小白菜体内的累积规律。从中挑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硝酸盐含量低的品种。[结果]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处理条件下的生物量表现为四月慢>五月慢>上海青>黑油白菜;硝酸盐含量表现为:上海青>四月慢>黑油白菜>五月慢;五月慢是硝酸盐含量最低,且生物量较高的一种小白菜,含氮量为10 mmol/L为最佳处理浓度。[结论]采取选择硝酸盐累积量较低的蔬菜品种、合理施肥、改良栽培方式、科学采收方法和适当延迟收获及食用前处理等措施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镉污染对武汉城郊菜地土壤氮素转化和流失的影响特征,以硝酸盐高、低积累小白菜品种(L45和H6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镉污染下小白菜中镉、硝态氮、全氮含量,土壤中镉、硝态氮、全氮含量,以及淋失液中硝态氮含量和土壤中氧化亚氮排放量。结果表明,小白菜具有一定的耐镉性,L45比H64地上部镉含量高27.7%,说明L45比H64更敏感。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小白菜体内硝态氮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说明低浓度的镉促进了小白菜体内硝酸盐的积累;低浓度的镉还增加了土壤硝态氮的淋失。镉浓度的升高对土壤和植物体内全氮含量则无显著影响,说明镉污染对土壤中氮肥的主要利用形式硝态氮影响更显著。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土壤氧化亚氮的日排放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与钙配施对小白菜品质、体内钙形态及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适宜的钙水平可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并降低硝酸盐的含量。施用钙肥后,除Res—Ca外,小白菜体内全钙及其它5种形态钙的含量均显著增加。综合考虑各项指标,3种施氮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影响的优劣顺序为:硝态氮、铵态氮配施(1:1)〉单施硝态氮〉单施铵态氮;适宜的施钙浓度为600mg/kg。硝态氮、铵态氮(1:1)配施+钙600mg/kg的配施方式,可在提高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增加其体内的全钙含量。  相似文献   

4.
以硝酸盐低积累和高积累2个品种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不同浓度镉(Cd)处理对小白菜叶片中硝酸盐、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镉含量(0~7.0mg/kg)范围内,随着镉含量的升高,硝酸盐低积累品种小白菜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低积累品种叶片的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高积累品种则逐渐降低。镉胁迫促进铵态氮和游离氨基酸在小白菜叶片中的累积,其中,低积累品种表现得更为明显。镉胁迫下,2个品种小白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随着镉含量的升高,与对照相比,2个品种小白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镉胁迫使得小白菜对氮素的吸收代谢紊乱,光合速率降低,且胁迫的响应程度与小白菜的基因型有关,在硝酸盐低积累品种中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施用腐植酸对叶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对叶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腐植酸能降低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强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增大硝态氮代谢库。通过试验,确定腐植酸最佳施用浓度为0.3g.L-1,此时,小白菜、生菜和菠菜的硝酸盐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64.52%、71.74%、72.39%,叶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小白菜和生菜的硝态氮代谢库达到最大值。而菠菜的硝态氮代谢库却在腐植酸施用浓度为0.4 g.L-1时达到最大,这是由蔬菜品种间存在差异导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营养液配制对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进行调控,为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16-B混合最优设计,利用SAS软件建立不同氮源(NO3^--N,NH4^+-N)、磷、钾与保护地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是影响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最主要原因,营养液中硝态氮含量与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呈正相关关系;铵态氮则可降低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磷、钾也是影响小白菜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因素,在适宜的浓度条件下,有利于硝酸盐含量的降低。不同氮源、磷、钾之间的互作效应也是影响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因素。通过调节营养液中的不同氮源、磷、钾的数量及相互比例,可对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进行调控,降低其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7.
氮素形态对烤烟烟叶TS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烤烟烟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烟草特有的亚硝胺(TSNA)的含量随硝态氮含量增加而增加,而总氮、蛋白质和烟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不同部位的烟叶中其硝酸盐、亚硝酸盐和TSNA的含量排序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硝态氮与铵态氮适宜的质量比为50%∶50%.  相似文献   

8.
水培对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品质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培及不同营养液配方、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对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品质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Hoagland配方(1/2 HL)、4种通用营养液、10种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的营养液水培叶菜型甘薯,研究水培对其茎尖叶片、嫩茎和叶柄的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1)与土壤栽培相比,1/2 HL水培提高了叶菜型甘薯VC、黄酮和硝酸盐含量,对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2)叶菜型甘薯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嫩茎最高,叶片居中,叶柄最低。(3)不同营养液配方显著影响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营养液华南B与1/2HL培养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华南A;园氏配方与土壤栽培相当,二者均极显著低于1/2HL、华南A和华南B。(4)营养液中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对叶菜型甘薯叶片硝酸盐含量影响显著。硝态N提高了硝酸盐含量,而氨态N会减缓水培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的增加;酰氨态氮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结论】与土壤栽培相比,水培提高了叶菜型甘薯VC、黄酮和硝酸盐含量,对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水培营养液中增加硝态N会提高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适量氨态N可减缓硝酸盐含量的增加。营养液中酰氨态氮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9.
郑龙 《现代农业》2006,(10):24-25
人体摄入的硝酸盐约80%来自蔬菜,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高低与人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蔬菜方面的研究表明,不同氮源对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影响很大,其中化学氮肥>有机氮肥,化学氮肥中硝酸铵>尿素>碳铵>硫铵>氯化铵;氮肥的施用量与叶类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硝态氮肥比其他氮源更易引起硝酸盐的积累。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氮肥形态和不同的供氮水平对小白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以确定适于小白菜生产的氮肥种类和供氮水平,进而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生产出低硝酸盐含量水平的小白菜,以满足我…  相似文献   

10.
在田间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地区日光温室蔬菜收获后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基础上,设置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温度以及不同形态氮素比例与用量对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var.ramosa,别称生称)生长及可食用部分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在蔬菜收获后土壤的氮素残留量很高,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例约为10∶1;温度对叶用莴苣生长有明显的影响,25℃更有利于其生长;在一定范围内,氮素对叶用莴苣总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当氮素过量时,生物量并未随氮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温度下,随着氮素投入量的增加,叶用莴苣可食用部分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同等氮素投入条件下,25℃下种植的叶用莴苣其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单施硝态氮比硝态氮、铵态氮2种形态氮共存时叶用莴苣的硝酸盐含量要高;低浓度氮素时,15℃时叶用莴苣吸收的硝酸盐较多,但高浓度氮素时,25℃吸收的硝酸盐较多。因此,建议在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应减少氮素的投入量,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肥料。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铵态氮肥(NH4)2SO4、硝态氮肥N aNO3及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对叶菜用甘薯光合特性、茎叶产量以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类型和施氮量对叶菜用甘薯植株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硝态氮肥对叶绿素a含量、光合速率的影响大于铵态氮肥。施肥量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单独施用铵态氮茎尖产量较其他氮肥类型低。纯氮用量在450 kg/hm2范围内,增加施氮量可提高茎叶产量,但超过此范围继续增加施氮量则增产效应不明显。硝态氮比铵态氮更容易提高硝酸盐含量;施氮量极显著影响硝酸盐含量,在低中施用量(150~450 kg/hm2)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大约出现在8~9 d,而高施用量(600~750 kg/hm2)条件下,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在7~8 d;DCD可以使施用铵态氮的叶菜用甘薯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但对施用硝态氮的叶菜用甘薯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产量与硝酸盐含量两因素,叶菜用甘薯最佳施肥采摘方案为:施纯氮450 kg/hm2,采用铵态氮结合DCD的方式施用,在施肥后第9天或第10天进行采摘。  相似文献   

12.
磷、钾和不同氮源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磷、钾和不同氮源(NO3--N、NH4 -N)对小白菜产量的形成对其主要品质的影响,为小白菜生产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试验利用416-B混合最优设计和SAS分析,建立不同氮源、磷、钾与小白菜产量、Vc含量和硝酸盐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氮源、磷、钾的浓度及相互之间的比例是影响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原因,氮素是形成产量的重要因素;硝态含量与小白菜产量和硝酸盐的积累呈正相关关系;铵态氮则能增加小白菜产量,降低其硝酸盐积累。磷、钾能明显地改善小白菜的品质。适宜的不同氮源、磷和钾浓度及相互比例,有利于小白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本试验推荐的理论配方,硝态氮、磷、钾和铵态氮的浓度分别是:7.94 mmo/L、1.12 mmol/L、5.51 mmol/L和2.08 m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4种常见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苹果砧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情况。【方法】以西府海棠(M.micromalus Hemsl)、新疆野苹果(M.sievesii(Ledeb)Roem)、富平楸子(M.pruni-folia(Willd)Borkh)和平邑甜茶(M.hupehensis(pamp)Rehd)等4种常见苹果砧木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铵态氮(NH4+-N,3.0mmol/L(NH4)2SO4)、硝态氮(NO3--N,2.5mmol/L KNO3和1.735mmol/L Ca(NO3)2)及铵态氮+硝态氮(NH4+-N+NO3--N,其中1.5mmol/L(NH4)2SO4和1.5mmol/L NH4NO3的浓度比为3∶1)3种氮素处理下苹果砧木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植物全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形态氮素对4种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长势最好、生物量和植株全氮含量均最高的是平邑甜茶;西府海棠的叶绿素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及干质量均较低。4种苹果砧木幼苗的根系活力均表现为硝态氮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处理>铵态氮处理。3种处理中,铵态氮+硝态氮处理时4种砧木根系中的全氮含量均最高。对于平邑甜茶,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的干质量较高,且均显著高于铵态氮+硝态氮处理;对于富平楸子,以硝态氮处理的干质量高于铵态氮处理和铵态氮+硝态氮处理;对于西府海棠和新疆野苹果,不同氮素处理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形态氮素对4种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综合分析认为,硝态氮对苹果砧木幼苗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在等氮量的条件下,研究了黑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时空变异和不同形态氮对大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氮素肥料其溶解度不同,淋洗的数量和形式也不一样,其向下移动的快慢的顺序是硝酸钙>尿素>硫酸铵>有机肥;肥料种类也是影响硝酸盐含量的重要因素,其顺序是尿素>硝酸钙>有机肥>硫酸铵。在成熟期,施用硫酸铵符合国家蔬菜硝酸盐含量一级标准,施用有机肥符合国家蔬菜硝酸盐含量二级标准,施用尿素和硝酸钙符合国家蔬菜硝酸盐含量四级标准。由此可见,大白菜硝酸盐含量超标十分严重,了解大白菜硝酸盐积累规律和变化动向,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大白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健康的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生菜生长、品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4种氮素形态配比(NO3^--N^2NH4^ -N分别为100:0,75:25,50:50和0:100)对生菜(品种为“弘农”和“绿领”)生长、品质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地上部和根的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叶片数、叶长、叶宽、叶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则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处理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在定植10d后才表现出显著差异。随着氮素中氨态氮比例的增加,SOD和POD活性逐渐增加,完全氨态氮处理下SOD和POD活性最高。定植后13d内各处理叶片中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后对于完全氨态氮处理和NO3^--N^2NH4^ -N为50:50处理,MDA含量迅速增加。完全硝态氮处理下硝酸盐含量最高,随着氨态氮比例的增加,生菜中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NO3^--N^2NH4^ -N为75:25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NO3--N/NH4+-N配比对小白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NO3^--N/NH4^+-N不同配比的营养液对11个小白菜品种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NO3^--N/NH4^+-N配比对不同品种小白菜生长和的硝酸盐含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同一氮源培养下不同的小白菜品种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在5.0∶5.0(B)处理条件下,各品种小白菜表现良好;供试的小白菜品种的硝酸盐积累量随着铵态氮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表明适当地配施铵态氮较纯硝态氮营养液培养小白菜能获得较低的硝酸盐积累量,但不影响生长。  相似文献   

17.
硝化抑制剂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营养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硝态氮∶铵态氮为 2∶3 的处理为对照,研究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咪唑、吡啶)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及其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能提高小白菜产量6.06%~28.55%,提高植株氮累积量2.38%~38.42%,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2.69%~19.66%,而对小白菜植株磷、钾的累积量及小白菜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增减效果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8.
叶菜不同氮源形态的水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菜心和生菜进行氮素形态的水培试验,表明硝态氮促进叶菜生长,但标株硝酸盐含量较高;铵态氮抑制叶菜生长;硝铵态氮促进生长的作用虽不及硝态氮,但去能改善叶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潮土进行连续两季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改良剂(有机肥、双氰胺、石灰)在氮(0.2 g/kg土)镉(2.0 mg/kg土)交互作用下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20 g/5kg土)显著提高了小白菜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降低了小白菜体内镉与硝酸盐的积累;施用双氰胺(0.2144 g/5kg土)显著(P0.05)提高了小白菜的鲜重、Vc、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P0.05)降低了小白菜体内镉与硝酸盐的积累;施用石灰(20 g/5kg土)显著(P0.05)提高了小白菜的Vc、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第一季中显著(P0.05)降低了小白菜硝酸盐的积累,但是在第二季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连续两季盆栽试验,施用石灰对小白菜体内镉的累积量均未能显著(P0.05)降低。因此,在试验范围内施用有机肥和双氰胺在提高小白菜产量以及品质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氮钾肥对叶菜硝酸盐含量和VC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氮钾肥不同混合配比施用对3种叶菜硝酸盐含量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提高3种叶菜硝酸盐含量,增施钾肥对大白菜和芹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不大,对甘蓝则为低钾(K1)使硝酸盐含量提高4.4%,高钾则降低硝酸盐33.3%-41.1%。氮钾肥对3种叶菜营养品质的效应因叶菜种类各异。3种叶菜的VC含量以大白菜最高,芹菜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均以甘蓝最高,芹菜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