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磷在棕壤中淋溶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研究相当于一年降雨条件下磷肥在棕壤土垂直方向上的淋溶迁移特征及鸡粪、秸秆对磷素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肥量与速效磷、迟效态磷增加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9141。,0.99774;水溶性磷、Al—P与土壤速效磷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达0.972和0.926,2500mg/kg鸡粪与25mg/kg磷肥配施能降低磷淋溶率,并能极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磷的增加量,相当于单施50mg/kg的磷肥;秸秆与磷肥配合施用在短期内对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影响不大,但可以减少磷素向下层迁移。  相似文献   
2.
针对行星齿轮减速器工作过程中传递功率的频繁变化容易导致其运动状态发生突变的问题,探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随传递功率的分岔特性。基于2K-H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纯扭转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CPNF(continuous Poincaré-Newton-Floquet)方法研究了传递功率对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周期运动稳定性的局部精细分岔规律,运用直接数值积分的方法绘制了系统随功率的全局分岔图,并对两种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某些参数组合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会共存几个稳定或不稳定的周期轨道;当功率在196~220 kW范围内,随着功率值的逐渐增大,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各种形态的周期轨道均是通过倍周期倒分岔的途径在相应功率分岔点处发生稳定性突变的;在轻载工况下(传递小功率),行星齿轮非线性系统容易呈现混沌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3.
条状草地、农林缓冲系统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过量的地表径流是造成土壤侵蚀和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宽、窄相间的条状种植能够降低土壤的侵蚀强度。若全世界都用条状种植方式,则土壤损失会降低5.1 t/(hm2.a)。条状草地缓冲系统在减少了径流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渗水量。此研究表明了缓冲体系的建立在8~10 a的时间内就能够提高水分的渗透率。研究种植在玉米-大豆体系中农-林或草-豆缓冲系统对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其结果发现:草地或农林缓冲系统的土壤密度比耕地小2.3%,孔隙度和粗气孔分别高出3%和33%,Ksat值则高出了3~14倍。结果表明:草地和农林缓冲体系能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缓冲系统可调控土壤表面的水文条件,且能减少耕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与钙配施对小白菜品质、体内钙形态及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适宜的钙水平可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并降低硝酸盐的含量。施用钙肥后,除Res—Ca外,小白菜体内全钙及其它5种形态钙的含量均显著增加。综合考虑各项指标,3种施氮方式对小白菜生长及品质影响的优劣顺序为:硝态氮、铵态氮配施(1:1)〉单施硝态氮〉单施铵态氮;适宜的施钙浓度为600mg/kg。硝态氮、铵态氮(1:1)配施+钙600mg/kg的配施方式,可在提高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增加其体内的全钙含量。  相似文献   
5.
钙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方法,以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在一次中等程度的降雨条件下钙肥在土壤垂直方向上的淋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随钙肥施用量增加,土壤中有效态钙含量增加2.2%~22.4%,钙的淋溶率高达48.6%~80.4%,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适当的钙、磷组合,即当钙磷的施用配比为1:1时,能够使钙淋溶率降低31.8%,土壤有效态钙的含量总和增加6.0%,能在提高土壤有效钙含量的同时,使钙肥的淋溶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都江堰系统的人民渠第五、六、七期工程,先后于1978年开始试行计量用水,按方收费。计量与收费原则是按基本面积,配基本水量,收基本水费;超计量用水,加价收费。管理部门内部则实行联效计奖、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7.
人民渠七期工程是四川省大型水利骨干工程之一,系引用都江堰水源,灌溉德阳、中江、三台、射洪等县丘陵和山区农田138.21万亩。七期工程的渠系,多属傍山开凿,地层松软或岩层裂隙多,加之以前未衬砌防渗,输水损失大。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磷素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试验研究了高产粮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磷素的来源、利用、去向及在土壤中的累积数量。结果表明,磷肥施用和秸秆还田是土壤磷素的主要来源,施肥占63.01%~77.77%,秸秆还田占12.83%~20.75%。籽粒输出的磷占作物磷总输出量的55%左右。全量秸秆还田的情况下,年施磷56 kg/hm2即可维持土壤磷素平衡,秸秆不还田情况下则需施磷86 kg/hm2才能维持土壤磷素平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