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耐喹诺酮类药物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吉林省内12个水域采集和送检的66尾病鱼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检出46株嗜水气单胞菌疑似株,通过生化试验和PCR扩增气溶素基因aer鉴定法,确定其中22株为嗜水气单胞菌。进一步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双倍稀释法测定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其中部分菌株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2株嗜水气单胞菌中有4株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并且为交叉耐药。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抑菌圈均小于19mm。嗜水气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检出率为18 2%。将病料中分离的8株嗜水气单胞菌在电镜下观察发现,2株耐药菌表面发现均匀分布的球形结构,而6株敏感菌表面未见此结构。  相似文献   

2.
中草药及其配伍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8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2.5mg/ml,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害的首选中草药。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儿茶、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4种药分别以4∶2∶4∶1和1∶2∶2∶4的比例配伍时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角无齿蚌血清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种细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血清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枯草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12种细菌的生长具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灵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种细菌无生长抑制作用。背角无齿蚌血清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强弱具有个体差异,抑制强度与血清的加入量直接相关,而偏高的温度会使血清的抗菌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选择12种有抑菌作用的中药的有效成分,采用平板挖洞法对3种水产常见致病菌作药物敏感试验,然后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12种中药有效成分对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12种中药有效成分对3株细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没食子酸、槲皮素、黄岑苷、大黄酸、盐酸小檗碱、大黄素甲醚对温和气单胞菌抑制效果最好, 没食子酸、槲皮素对温和气单胞菌MIC,MBC最小,MIC为0.03125 mg/ml,MBC为0.0625 mg/ml;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甘草酸、槲皮素对嗜水气单胞菌抑制效果最好, 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甘草酸对嗜水气单胞菌MIC,MBC最小,MIC为0.03125 mg/ml,MBC为0.0625 mg/ml;大黄素甲醚、甘草酸、没食子酸、盐酸小檗碱对变形杆菌抑制效果为最好,没食子酸,大黄素甲醚、甘草酸对变形杆菌MIC,MBC均最小,MIC为0.03125 mg/ml,MBC为0.0625 mg/ml。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常见细菌病的病原鉴定及药物体外拮抗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华鳖疖疮穿孔病、腐皮病、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细菌性肝水肿病与白点病等5种常见鳖病的16株病原菌进行鉴定与抑菌效果测定,其中温和气单胞菌6株,类志贺邻单胞菌1株,嗜水气单胞菌6株,豚鼠气单胞菌3株。各分离株对中华鳖与实验小鼠均具强毒力。对16株病菌的体外拮抗结果统计表明,不同鳖病致病菌的药物拮抗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而病症一致采集地各异的中华鳖病菌其体外药物敏感性亦有所不同,以丁胺卡那、氟嗪酸、环丙沙星、新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妥因等抗生素的抑菌效用最为显著,中高敏频次≥10。  相似文献   

6.
杨媛媛  王楠楠  曹青  陆承平  刘永杰 《水产学报》2018,42(10):1596-1605
为获得鱼源益生乳酸菌,本研究从健康鲫肠道内分离鉴定得到38株乳酸菌,并选择其中8株乳酸菌进行体外益生特性分析。结果显示,8株乳酸菌均能在p H=4.5和10%鲫胆汁环境中存活,对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无乳链球菌和副溶血弧菌均有较强的抑菌能力,但菌体表面疏水性和自凝集能力具有菌株特异性。选择5株疏水性较高(63%~89%)、自凝集能力强(37%~45%)的乳酸乳球菌进行体外黏附能力测定,结果显示,黏附能力在菌株间具有差异性(4.5%~7.9%),但均能显著降低嗜水气单胞菌NJ-35的体外黏附率,黏附抑制率达30%~35%;最后对筛选出的3株高黏附力的乳酸乳球菌进行安全性评价,发现3株菌对鲫均无致病力。鱼源乳酸菌的筛选,为鲫养殖生产中益生菌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47种中草药体外抑杀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张其中  李春涛 《水产科学》2012,31(7):387-391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石榴皮等47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28种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结果显示石榴皮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超过20mm,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7.81mg/mL;赤芍次之。虎杖等26种中草药有一定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陈皮等19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石榴皮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正嗜水气单胞菌普遍存在于养殖水体中,是危害水产养殖业最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市售多种抗生素都能够抑杀该菌。目前,苏州地区水产养殖使用最多、最广泛的抗生素为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长期不合理施用这些抗生素,导致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增强。本研究以2017年4-6月收集的苏州地区24株不同养殖水体的嗜水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取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法、耐药基因PCR特异扩增法,对苏州地区嗜水气单胞菌耐  相似文献   

9.
1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实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测定了1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出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好体外抑制作用的中草药.用煎煮法和乙醇蒸馏法2种方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研究了黄连、五倍子、大黄、诃子等1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了抑菌圈直径.实验结果表明,1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五倍子、黄连、诃子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圈平均直径均在15 mm以上,但中草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从患病甲鱼、河蟹、牛蛙、鲫体内共分离到14株气单胞菌属细菌,对它们进行了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1株嗜水气单胞菌(J50503-1)和1株温和气单胞菌(NT712-10)作了最小抑菌浓度试验和人工感染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上述细菌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光合细菌对河蟹育苗系统细菌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人工半咸水河蟹全封闭育苗系统中加入光合细菌,异养细菌的类群发生了较大变化,弧菌数量下降了11.1%,气单胞菌数量下降了8.3%,生物多样性有增加的趋势;硝酸菌数量提高5倍,亚硝酸菌数量提高1.9倍;总异养细菌数与COD值、氨态氮、亚硝态氮呈正相关;添加光合细菌可以改善细菌菌群结构。进而改善育苗水体环境,提高育苗产量。  相似文献   

12.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Freshwater Fish Bacteria;Septicemia)又称淡水鱼暴发病,是由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急性传染病,病鱼表现为鳍基及鳃盖充血、肛门红肿、内脏肿大充血、肠道空泡状等症状,可同时感染鲫、鳊、链、鳙、鲤、鲮等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发生于全国各淡水鱼养殖地区,可造成多种淡水养殖重大经济损失。为我国二类疫病。  相似文献   

13.
条斑紫菜叶状体附生菌及病原菌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条斑紫菜叶状体进行微生态学调查,结果表明:在健康的叶状体上附着异养菌数量为106c.f.u/g,优势菌菌落为黄色和桔红色两种。具有降解琼脂特性的病原菌在健康叶状体上数量很少,它们主要附着于网绳上,这可能是引起紫菜脱落,特别是苗期严重脱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溶藻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溶藻微生物的获得方法、纯化和溶藻方式等3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希望能对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和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密云水库入库河流水体中总细菌和反硝化菌的群落组成与差异性,为水库的安全管理与水质保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选择对密云水库水质影响最大的5条入库河流(潮河、白河、清水河、对家河和白马关河),对水体中的总细菌和氮循环功能微生物反硝化菌进行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分析。5条入库河流中全细菌主要隶属于6个门,而以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为优势种群;反硝化菌在门水平的分布则相对简单,主要以Proteobacteria和少量Deferribacteres(脱铁杆菌门)构成。不同入库河流全细菌的群落结构具有空间差异,其中水文特征较为接近的白河和潮河全细菌群落结构具有较高相似性,与其他3条入库河流群落差别较大;水体中全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和Chao1丰富度均表现出较高水平。氮磷污染较重的对家河和潮河反硝化菌群落结构比较类似,其他3条入库河流之间则相对分散;对家河全细菌和反硝化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表现出较低水平。清水河水体中的全细菌和反硝化菌群落结构都较少受到已分析的环境因子影响,可能与该河道的人工改造有关。河流水体中全细菌以及关键功能微生物群落特征受到河流的水文、形态和理化指标的综合影响,可以作为水体环境与生态状况的重要指示项目,在今后的水库水环境保护与管理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溶藻细菌的分离及溶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蓉  胡伟  张锐  洪宇航  杨逸凡  翁建江 《水产科学》2011,30(11):677-680
从爆发蓝藻水华的鱼池采集水样,以铜绿微囊藻为对象进行溶藻细菌筛选,得到R1、R2、R3、R5、R6、R8和R9共7株溶藻细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R5为海鱼弧菌,另6株为非发酵型细菌.R1、R3、R5、R8和R9细菌含量为105~108 cfu/ml时,对微囊藻的抑制率很高,效果优于R2和R6.对R1、R3、R5和R9...  相似文献   

17.
Two "Pseudomonas" spp., designated as PF1 and PF2, were isolated from 147 of 148 channel catfish feed samples and 10 different orgns from anemic and healthy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Both PF1 and PF2 are capable of using folic acid as the sole source of carbon and nitrogen, and they hydrolized folic acid to pteroic acid. They did not utilize common carbohydrates. In vitro, the bacteria destroyed over 93% of folic acid in media containing only folic acid and inorganic salts. The morph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bacteria indicate that they are "Pseudomonas" spp. and similar to some other "Pseudomonas" spp. and similar to some other "Pseudomonas" species that utilize folic acid. It is suspected that these folate degrading bacteria are involved in a nutritionally related anemia of cultured channel catfish.  相似文献   

18.
光合细菌综合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曾宇  秦松  梁明山 《水产科学》2000,19(5):34-36
依据80年代以来国内外资料,对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禽畜饲养、饲料添加、环境保护及保健品等诸多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一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9.
从采集于上海郊区海域的海水和海泥样品中分离出 193株海洋细菌,从中筛选抑菌活性菌株。 分别利用琼脂块法和管碟法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初筛和复筛,结果显示,有 29株海洋细菌具有抑菌活性, 占总分离菌株的 15%,其中抑菌能力较强的 G4,抑菌谱较广,能同时抑制革兰氏阳性和阴性指示菌。  相似文献   

20.
滇池平水期紫色非硫细菌的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高原深水湖泊中的微生物生态分布信息,运用统计学软件,在2002年平水期对滇池中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数量进行了数学分析。影响湖泊中PNSB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是地点和深度,SD、TN、TP、COD、BOD和Chl-a等环境因子对PNSB数量也有影响。各环境因子间也有相关性,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一元回归方程,且通过逐步回归得出了一个模型。对滇池平水期PNSB的种群结构作了初步分析,优势种群为红假单胞菌属和红微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