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芝麻新品种中芝12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鄂州和武汉进行了芝麻新品种中芝12的播期、密度、打顶、化控及高产攻关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的最适宜播期为5月30日,密度为每公顷15万株,第3对真叶期间隔1周连喷两次150mg·kg-1或200 mg·kg-1缩节胺.中芝12在高肥水条件下不宜打顶,但在一般种植条件下以初花后25 d打顶效果好.鄂州和武汉高产攻关公顷产量分别为2 139.75kg 和2 418.75kg.  相似文献   

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每公顷播种22.5 kg为最佳播种量,此条件下产量最高,平均达6739.5 kg/hm2;在种植密度较低(每公顷播种18.75 kg以下)下,采用一次性施肥处理的产量高;在种植密度较高(每公顷播种18.75 kg以上)下,采用分次施肥处理的产量较高;采用推荐施肥量即每公顷施纯N 165 kg、P2O590 kg、K2O 180 kg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地区的适宜密度与施肥水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江中游(湖北、湖南等)地区的种植密度一般在1.8万株/hm^2以下,为探索其在长江下游的适宜种植密度及施氮水平.于2005年在扬州进行了不同密度与不同施氮水平对产量构成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密度水平下,每公顷2.4万株的比1.8万株的增产11.88%,增产极显著;在三种施氮量水平下,以每公顷465kg的产量最高,345kg的产量次之,分别比225kg的增产21.22%和18.35%,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而每公顷465kg和34.5kg两水平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每公顷密度2.4万株、施氮量34.5kg.其籽棉产量为4203.2kg,说明湘杂棉3号在长江下游种植应适当增加密度和施氮量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钾肥施用量对烟薯25号和龙薯9号两个鲜食甘薯品种产质量的影响,为北方地区鲜食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不同种植密度(每公顷52 500、67 500株)、钾肥施用量(0、75、135 kg/hm~2)对鲜食甘薯产量、品质、钾肥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随钾肥用量增加,两品种的产量、商品薯率、收获指数及钾肥利用率均有所提高,T/R值有所降低;而在相同钾肥施用量条件下,烟薯25号的产量、收获指数、蔗糖、果糖含量及钾肥偏生产力随种植密度升高而减少;龙薯9号的产量、收获指数及钾肥利用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最长蔓长、茎叶鲜重及T/R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在钾肥与种植密度互作条件下,烟薯25号在每公顷种植52 500株、钾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有最高产量31 944.6 kg/hm~2和最高商品薯率74.6%,分别较最低处理增加19.0%及18.6%;龙薯9号在每公顷种植67 500株、钾肥施用量为135 kg/hm~2时,甘薯产量为76 993.4 kg/hm~2,商品薯率为74.1%。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两个甘薯品种的最适宜栽种处理:烟薯25号每公顷种植密度52 500株、龙薯9号每公顷种植密度67 500株、钾肥施用量均为135 kg/hm~2,此时有较高的产量、较高的商品薯率、更合适的T/R值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芝麻通常为餐桌和食品调料,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对食用芝麻的需求呈上升的趋势,为探索适合黑龙江省龙江县山泉镇自然条件下芝麻种植技术,于2001年引进了芝麻栽培技术,平均每公顷产芝麻1500kg,其主要栽培如下:1选地芝麻上芝麻科,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性喜温暖,不耐霜冻,怕涝,耐旱,耐瘠薄,适宜不积水的平岗地种植。2整地与施肥2.1整地芝麻种粒小,拱土能力较差,为确保全苗,应精细整地,清理净残茬和作物秸杆,达到地壤细碎,无大坷垃。2.2施肥施肥以施用磷钾肥为主,每公顷耕地施用磷酸二铵112.5kg。硫酸钾3…  相似文献   

6.
进行‘浦薏6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浦薏6号’最佳种植密度为100cm×80cm,每667m~2产量可达284.59kg。  相似文献   

7.
红壤旱地不同密度和施肥配方对芝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密度、施肥配方都显著地影响红壤旱地秋播芝麻的产量。每公顷留苗18.0万株,施纯N75.0 kg、P2O545.0 kg、K2O75.0 kg,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氮肥按基肥∶苗肥∶初花肥=5∶2∶3施用,钾肥按基肥∶(初)花肥=7∶3施用,在此条件下,芝麻的产量最高,达1012.5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萝卜新品种'金玉3号'的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不同密度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畦双行种植以株距20 cm和25 cm为宜,每667 m2种植4800~6000穴,胡萝卜商品性状较优,每667 m2产量可达2661~2835 kg.  相似文献   

9.
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在黔西北山区种植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促进山区玉米产品结构的调整,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施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试验建立了每公顷产量、纯效益和产投比与玉米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关系的优化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和Fuzzy聚类寻优,提出了不同产量水平和纯收益目标的优化方案11套,其中,最优方案2套,即:⑴每公顷种植密度为58799-65274株,氮肥用量为256.0-313.6kg,P2O5用量为244.3-277.5kg,K2O用量为199.1-270.5kg;⑵每公顷种植密度为61170-66630株,氮肥用量为378.4-442.4kg,P2O5用量为263.1-296.9kg,K2O用量为211.0-274.0kg。  相似文献   

10.
密度和施肥对甜玉米信甜501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肥方法对甜玉米品种信甜50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信甜501在武汉地区春播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每公顷4.95万株,每公顷鲜穗产量11 289 kg,施肥以底肥加苗肥加穗肥的每公顷鲜穗产量10 965 kg为最高,比一次性作底肥的增6.98%.  相似文献   

11.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夏芝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99-7799,7802
以豫芝10号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索了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夏芝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籽粒产量有较大影响。适宜的播种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砂姜黑土中等肥力下,适宜种植密度为15.0万~16.5万株/hm2,可获得籽粒单产1350~1500 kg/hm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夏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行距配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计不同的品种(登海661、郑单958和先玉335)、密度(67 500和90 000株/hm~2)和行距配置(40 cm+80 cm和60 cm+60 cm)构建不同的冠层结构,研究密度和行距配置对不同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功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品种对于密度和行距配置的调控响应不一致。登海661在90 000株/hm~2、大小行种植,郑单958、先玉335均在90 000株/hm~2、等行距种植时形成的冠层较合理,表现为产量、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夏玉米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小区栽培方式与栽培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丰47大豆适宜45cm小垄窄行密植栽培,较三垄栽培增产4.1%~15.1%,适宜密度为30万~35万株·hm^-2。合丰47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经过大面积示范,增产效果良好,大面积示范实际产量达到2925.2kg·h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小麦种植筛选适宜的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方法]设置3种种植密度与5个肥料配比施用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和肥料配比对小麦宁春52号的影响。[结果]分蘖期与拔节期,相对较高的播种密度A3(540万株/hm~2)叶面积系数最高,而在挑旗期,相对较低的播种密度A1(450万株/hm~2)叶面积系数整体较高,在各生育期相对较高的施肥水平(施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255 kg/hm~2,钾肥135 kg/hm~2)叶面积系数整体较高;分蘖成穗率在A2(495万株/hm~2)下整体最高,在B3施肥水平(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钾肥135 kg/hm~2)处理下相对最高;较高播种密度A3(540万株/hm~2)、较低的施肥水平B1(施尿素150 kg/hm~2、磷酸二铵255 kg/hm~2,钾肥0 kg/hm~2)既适合该品种的高产要求,也符合高肥力土壤的低施肥需要。[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的播种与施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一穴双株与一穴单株种植模式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玉米一穴双株与一穴单株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种植密度的情况下,一穴双株种植的玉米比一穴单株种植的玉米单产高,高出的产量范围为333.3~1 428.6 kg/hm2,高出的百分比范围为3.4%~42.4%。对于一穴双株玉米种植模式,在7.50万~9.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单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时,即行距为70 cm×70 cm,穴距为32 cm时,一穴双株种植的玉米单产达到最高值11 285.7 kg/hm2。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浚单2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发挥浚单28的产量潜力,探求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浚单28叶面积指数、干物重、叶绿素、植株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浚单28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重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植株抗倒伏能力下降,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密度为6.0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1662.5 kg/hm2,在实际生产中,推荐浚单28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易燕  温顺位  何灵芝  幸玫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098-1099,1106
设置40.0 cm×l3.4 cm、40.0 cm×l6.7 cm、40.0 cm×20.0 cm、40.0 cm×23.4 cm、40.0 cm×26.7 cm 5种处理,探索铜仁市黔花生4号高产栽培适宜密度.结果表明,5个不同的种植密度黔花生4号的生育进程基本一致;产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而增加;黔花生4号在该市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50 000~187 500窝/hm2,以187 500窝/hm2为最佳,此时群体、个体结构合理,性状表现较好,在2011年遭遇特大旱灾的情况下,产量仍迭2 847.0 kg/hm2,增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杂交中稻Ⅱ优7号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 2 0 0 0年 ,研究了杂交中稻Ⅱ优 7号的高产生理基础与栽培技术。结果表明 :Ⅱ优 7号高产的生理基础是库大源足 ,Ⅱ优 7号产量为 90 0 0kg/hm2 以上的库源特征为 :齐穗期叶面积指数 6 5~ 7 0 ,成熟期叶面积指数 3 4~ 4 0 ,成熟期干物重 1875 0kg/hm2 左右 ,颖花 375 0 0万朵 /hm2 左右 ,齐穗期叶粒比 1 7cm2 /粒。Ⅱ优 7号的主要高产农艺措施是 :移栽叶龄 3~ 4叶 ,栽 2 4~ 2 7万穴 /hm2 ,施纯N 16 5~ 180kg/hm2 。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密度下黑芝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黑芝麻干物质积累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中等肥力水平和秋种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黑芝麻赣芝9号的株高增加,最低结蒴部位升高,茎粗缩小,单株蒴果数减少。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间呈正相关关系。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烤烟新品种RG12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研究出适合该品种的良种与良法相配套的生产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RG12种植密度和肥料试验。结果表明,RG12的密度主效有极显著差异,以种植13 890株/hm2、规格1.2 m×0.6 m最好,与种植16 665株/hm2、规格1.0 m×0.6 m和种植15 150株/hm2、规格1.1 m×0.6 m有极显著差异;RG12的肥料主效有极显著差异,以施纯氮60 kg/hm2最好,与施纯氮30 kg/hm2和施纯氮45 kg/hm2有极显著差异;密度和肥料的互作极显著,以种植13 890株/hm2、规格1.2 m×0.6 m、施纯氮60 kg/hm2和种植13 890株/hm2、规格1.2 m×0.6 m、施纯氮45 kg/hm2组合表现较好,两者间差异不显著。说明RG12烤烟是一个较耐肥的烤烟品种,适当稀植、适当增加肥料,能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