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两季高产高效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602为材料,在头季稻不同施氮量基础上分别设再生稻促芽肥施用量处理,研究了头季稻施氮量和再生稻促芽肥施用量对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均与头季稻施氮量(纯N 0~240 kg/hm2范围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头季施纯N 0~180 kg/hm2条件下,与促芽肥施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头季稻施氮量越高,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施用量要求越少。从头季稻与再生稻两季高产和经济施肥的角度考虑,以头季稻施纯氮120~180 kg/hm2,再生稻促芽肥施纯氮135 kg/hm2为佳。  相似文献   
2.
籼型杂交中稻高产组合的植株性状及其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1个籼型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对产量性状组与根系及地上部植株性状组进行基因型值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籼型杂交中稻高产组合性状的典型变量有两组达到显著水平,第一组以分蘖力.4叶期假茎基宽,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起主要作用;第二组以着粒数和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为主的相关。高产组合可分为强分蘖力、穗数多、高结实率类型,物质生产能力强的大穗型和穗粒兼顾的中间类型三种,在育种实践中的选择方向应多样化。分蘖力强、着粒数偏少可作为选择强发根力组合(材料)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α-多样性指数研究了湖北省利川市金荞麦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金荞麦种群面积约为9~10 m2,30株,为小种群;与金荞麦相伴生的物种主要为12科、15属、16种;金荞麦群落群丛名为石榴-金荞麦-野蔷薇;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该群落辛普森指数(D)、香农威纳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917、2.438、1.361。人类活动对该种群的更新与繁衍有重要影响,过度采挖和生境的破坏与丧失是导致野生金荞麦资源日趋减少的主要原因,建立保护点是保护该金荞麦种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湖北省西凉湖的野菱种群及其群落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为野菱保护策略的制定、开发利用以及湖泊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方法和α-多样性指数研究西凉湖野菱种群和群落基本特征。【结果】野菱在西凉湖分布较少,未发现以野菱为主的野菱群丛。野菱种群面积为2000~2200 m2,野菱频度为50%,盖度约10%,多度等级为1级(少)。与野菱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10科11属12种,多度、盖度最大均为菰(Zizania caduciflora),最小均为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在湖中间菰为主要优势种。野菱群落群丛名为菰—浮萍—金鱼藻。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野菱群落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 795、2.504和1.008。【结论】过度养殖是导致湖北省西凉湖野菱种群面积减少和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灌浆期气温对籼型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Ⅱ优7号和4228A/江恢15两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处理,研究了灌浆期目均气温与杂交中稻稻米整精米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齐穗后20d以内日均气温对整精米率有明显作用,齐穗后21~30d时段对整精米率的影响则不显著。灌浆期气温影响整精米率的机理是杂交中稻齐穗后20d以内的目均温越高,籽粒灌浆速率越快,籽粒形成的垩白面积越大,淀粉粒间的空隙越大,籽粒充实度越差,其抗折力越弱,加工时整精米率越低。  相似文献   
6.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在稀植高氮与密植中氮2种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籽粒充实度与源库结构关系。结果表明,着粒数是影响籽粒充实度的关键因子,结实率可代替充实率作为籽粒充实度的测试指标,在重穗型杂交水稻育种中选育组合的最大着粒数  相似文献   
7.
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栽培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8个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川东南冬水田杂交中稻进一步高产的策略及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根据该地区日照条件差的生态特点,采用稀植足肥促进扩“库”增“源”的高产栽培策略,即通过超稀植降低苗峰,改善群体光照条件,提高成穗率,适当降低有效穗数,大幅度提高每穗着粒数,在保持高产适宜叶面积指数条件下扩大库容量;增施氮肥补充光合源,保证在高粒叶比情况下有较好的籽粒充实度。核心技术是栽秧9.0万穴 hm-2、施氮210 kg。2004年、2005年生产示范分别比传统高产栽培技术增产11.86%~18.31%和14.32%~17.76%,其中超高产田经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同行专家现场验收,产量高达10.81~11.05 t hm-2,创该生态区杂交中稻高产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8.
杂交中稻粒肥高效施用量与齐穗期SPAD值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中稻组合Ⅱ优602为材料,通过不同基、蘖肥施氮量以塑造施粒肥当时植株营养状况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粒肥施用量处理,探明了粒肥高效施用量与齐穗期库源结构关系。粒肥施用效果与稻齐穗期植株营养水平关系密切,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决定粒肥高效施用量。建立了根据齐穗期剑叶SPAD值(x)预测粒肥的高效施氮量(y,kg hm-2)的回归方程,y =-30.7980x + 1340.9,R2 = 0.9114,并指出当齐穗期剑叶的SPAD值高于43.5时,植株营养充足,不需施粒肥,此为临界的苗情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21个籼型杂交中稻组合为材料,用标准化的基因型值进行了根系及地上部植株的21个性状对结实率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4叶期单株分聚数、分聚盛期单株分聚数、分聚盛期单株干重、分聚盛期发根力、齐穗期LAI、最高苗数和着粒数7个性状对结实率的偏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结实率品种要求分聚力和发根力强,齐穗期LAI高,穗子偏小。  相似文献   
10.
杂交中稻高产品种灌浆期的库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灌浆期的库源特征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齐穗期和成熟期的LAI、地上部干物重均分别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齐穗期消光系数、LAI衰减率分别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库大源足是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高产品种每hm^2产量9000kg以上的库源特征为:齐穗期的LAI6.5-7.0,成熟期的LAI3.5-4.0,成熟期的生物产量每hm^218750kg左右,每hm^2颖花数37500万朵以上,齐穗期叶粒比1.7cm^2/粒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