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茯砖压制过程中的发花与防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茯砖茶不同于青砖、米砖等紧压茶,在干燥过程中要生长繁殖一种金黄色的霉菌,俗称“金花”或“黄花”,它是冠突曲霉的有性孢子,呈黄色粉末状。冠突曲霉是一种真菌,属子囊菌纲,曲菌科。它的生长繁  相似文献   

2.
茯砖茶中主要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茯砖茶的制作工艺中有独特的“发花”过程,就是使谢瓦氏曲霉(Aspergilluschevalieri)在茯砖茶中生长繁殖(见照片),形成金黄色的菌落颗粒,俗称“金花”,兄弟民族历来就是根据“金花”的多少来判别茯砖茶的优劣。为了提高茯砖茶的品质,对茯砖茶中的主要微生物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改进茯砖茶制造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康砖和青砖茶中散囊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砖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对砖茶品质有重要影响。茯砖茶中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Raper & Fennell) Malloch & Cain;也称“金花菌”)直接影响茯砖茶的品质,而康砖茶和青砖茶中却被认为不含“金花菌”。但是,有研究指出,康砖、青砖等砖茶中都含有多种真菌,康砖茶品质主要是湿热和微生物作用引起内含物变化而形成。然而这些微生物的种类、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在砖茶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未见后续报道。  相似文献   

4.
罗毅 《中国茶叶》1989,(2):13-13,12
茯砖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然而在茯砖茶的生产中,往往有人忽视质量检验,甚至认为:“茯砖茶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笔者认为茯砖茶的生产和检验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现就检验在形成茯砖茶质量中的作用作一浅析。 1.检验在茯砖茶加工生产中对质量的预防作用在茯砖茶加工生产中,坚持事先检验,便可防止成批产品返工现象发生。操作者在加工过程中,若能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自检,就可从检验结果中反映出制茶过程中工艺条件出现的变化,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品质障碍因子得以消除。  相似文献   

5.
茯砖茶接种发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茯砖的“发花”是茯砖区别于其他紧压茶生产的关键工艺,而茯砖中“金花”普遍繁茂与否也是判断茯砖茶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目前生产上都是采用控制温湿度条件进行“自然发花”,以产生“金花”,形成茯砖茶独特的品质风格。笔者在湖南益阳茶厂进行了茯砖“人工接种发花”的试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作一简报。设备材料与方法 1.设备 SZK—202净化操作台,恒温箱,MQ—Ⅲ霉菌培养箱,菌落计数器。 2.培养基与试剂马丁氏培养基,肉汁琼脂培养基,缓冲生理盐水(灭菌)。  相似文献   

6.
茯砖茶发花技术及品质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花是茯砖茶加工的独有工序,通过发花可在砖内形成“金花”。本文通过对茯砖茶加工历史的演变,烘房发花的条件要求,茯砖茶在发花过程中品质形成及内合成分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可进一步提高发花技术,加速发花进程,促进茯砖茶的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夏秋茶为主要原料的茯茶对促进茶业发展、提高茶叶生产效益、增加茶农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散茶发花”工艺可克服传统“茯砖茶”工艺工序繁琐复杂、耗时长、发花质量不可控、饮用不便等缺点,为普及夏秋茶的饮用提供了新方法,为茯茶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在茶叶上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并控制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促使该微生物生长繁殖,形成大量金黄色闭囊壳,最终形成茯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目前,利用冠突散囊菌散茶发花工艺提高茯茶品质的研究备受青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散茶发花工艺流程及原理、散茶发花加工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及对茶品质的影响,冠突散囊菌的特性及其发酵应用等内容,以期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量试验结果为依据,论述了茯砖茶品质及风味形成的机理,提出了发花是茯砖茶色、香、味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发花期间,随着优势菌种——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生长繁殖,通过生化动力——微生物产生的胞外酶,物化动力——环境热和微生物呼吸热,在一定水分参与的协同作用下,促使叶内生化成分发生极为复杂的变化,形成了茯砖茶特有的品质风味。干燥工序在茯砖茶“菌花香”的形成中,起了进一步完善和定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液体培养和茶叶提取液培养.旨在研究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代谢产物对茯砖茶品质形成机理及其对茯砖茶功能性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据考证,茯砖茶的生产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简单纯手工方式制作的手工茯砖到当代机械化生产的机制茯砖都有一个共同点:以黑毛茶为原料且原料有一定成熟度,经特定的发花制作工艺,形成了茯茶特殊的保健功能和品质风格——菌花(冠突散囊菌)与菌花香。新中国成立至今,为规范茯砖茶品质,先后颁布了5个标准,即1956年农产品采购部标准、1973年商业部标准及GB/T9833.3-88、GB/T9833.3-2002、GB/T9833.3-201 3  相似文献   

11.
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冠突散囊菌是黑茶类茯砖茶发花过程的主要微生物,通过它的代谢作用不仅能够改善茶叶的品质,还可以增加许多微生物代谢活性物质。本文主要对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及其代谢产物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上,茯砖茶是一种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冠突散囊菌"、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边销茶。然而,若对茯砖茶的保健功能进行开发利用,就无法忽视茯砖茶企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宣传等各个环节所面临的复杂法律营销环境及其对具体营销策略的影响。本文基于茯砖茶的保健功能,对传统茯砖茶和茯砖保健茶两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宣传的各个阶段所涉及的法律环境规范作出梳理,并分析了法律对于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茯砖茶是紧压茶中产销量最大的一种,由于主销边疆,又被称为边销茶.对"茯砖茶"有多种称谓:"湖茶"、"官茶"、"副茶"、"福茶"、"府茶",因系伏天加工俗称"伏茶".上述称谓,在教科书及各种有关茯砖茶的资料中均有此说.笔者长期从事茯砖茶的加工与研究,认为茯砖茶因伏天加工而称"伏茶"的提法有误.  相似文献   

14.
古丝绸之路上有神秘的茶——茯砖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茯砖茶的历史渊源茯砖茶简称茯砖,别名有福砖、官茶、附茶、泾阳砖、府茶、封茶、茯茶等。属紧压茶类,也是特种茶。边茶系供应我国西北广大少数民族的边远地区而得名,由于路途遥远又加之古代交通极不方便,为了运输方便起见,将茶压紧运输,就形成了紧压茶类。湖南生产紧压茶的历史是悠久的,如五代毛文锡《茶谱》云:“渠江薄片,一斤八  相似文献   

15.
茯砖茶发花过程中优势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茯砖茶发花过程中优势菌--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特征、生长条件、毒性、营养保健作用及发花过程中茯砖茶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优势菌,其体内含有丰富的吲哚类生物碱类代谢产物。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过敏、抗辐射、抗紫外和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物活性,开发前景广阔。为提高吲哚类生物碱类代谢产物的产量,本研究考察了冠突散囊菌繁殖、生长与发酵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对其发酵产物内含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在察氏固体培养基上能快速繁殖,8 d内能产生大量的成熟孢子,液体培养的最佳条件与时长分别为pH 6.0、温度30℃、转速200 r·min~(-1)和培养时长6 d;鲜茶干粉、鲜茶提取物、茯茶粉、茯茶提取物和色氨酸等能显著诱导吲哚生物碱的合成,其中色氨酸诱导效应最强;内含成分分析表明,TLC可分离出至少10种冠突散囊菌代谢物质,HPLC与LC-MS检测分析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为吲哚类生物碱,产量达到2.45 g·L~(-1)。本研究为茯茶冠突散囊菌的高值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张勇 《福建茶叶》2018,(3):43-43
所谓的茯砖茶是指具有保健功能的茶,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叫作冠突散囊的菌类。要充分开发、利用茯砖茶的保健功能,则必须要将其纳入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宣传以及销售这些环节,都会面临复杂的营销环境,尤其是要面对各种法律问题。本文讨论茯砖茶的保健功能,重点是梳理茯砖茶研发、生产、宣传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的的法律环境,还分析了法律环境对茶叶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索氏提取器,采用80%乙醇回流提取法分别对湖南地区茯砖、天尖两类黑茶中的茶多糖进行提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茶多糖的含量。研究发现:茯砖茶中茶多糖含量高于天尖,手筑茯砖高于机压茯砖,手筑篾篓装天尖高于其它类天尖茶。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形成的优势菌种,是目前研究较深入的发酵类真菌。冠突散囊菌发酵茶叶后可改善茶汤滋味与香气,赋予茶叶多种活性生理功能。综述了冠突散囊菌的分离与鉴定、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冠突散囊菌发酵茶的功能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旨在为冠突散囊菌发酵茶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传统茯砖茶以黑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为了探索茯砖茶加工新工艺,将红茶加工工艺与茯砖茶加工工艺有机结合,通过反复试验,成功试制了条红毛茶茯砖茶。本文介绍了利用条红毛茶加工茯砖茶的原理、成品品质和工艺流程,创新了茯砖茶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