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A4和R1601两种发根农杆菌菌株分别感染曼陀罗的嫩叶及嫩茎诱导产生毛状根。探讨了不同菌株、不同外植体、蔗糖预处理、外植体预培养与染菌时间以及外植体二次染菌等条件对转化频率的影响,并建立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及转化外源底物对羟基苯甲醇合成天麻素。结果表明:A4转化频率高于R1601;嫩叶转化频率最高;嫩叶最佳预培养时间为4 d;最佳染菌时间为5 min。HPLC法分析表明,悬浮培养毛状根能转化外源底物对羟基苯甲醇合成天麻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重组毕赤酵母高产木聚糖酶菌株并优化其甲醇诱导条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G418 YPD平板筛选高拷贝转化子,不同时间间隔添加不同浓度的甲醇进行木聚糖酶诱导表达。[结果]在G418浓度为10.0 mg/m l时,筛选得到产酶活力最高的16号菌株,以0.5%甲醇于30℃诱导产酶,第6天时酶活力达到最高,为826.2 IU/m l,木聚糖酶比活力达5 229.1 IU/mg;该菌在诱导时间间隔为12 h、诱导浓度为0.8%时,产酶量高且稳定。[结论]该菌是甲醇依赖型的高拷贝高酶活菌株。  相似文献   

3.
以巢湖底泥为原料进行梯度驯化,利用平板分离技术,从底泥中分离到三株聚磷菌株,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初步确定均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通过进行相应的单因子优化实验,初步确定其最佳生长条件为:三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K1菌最适pH为8,K2、K3菌最适pH为7;K1、K3菌最适菌量为OD=0.4,K2菌最适菌量为OD=0.6。同时研究了氧气、碳源对这3株菌聚磷能力的影响,在厌氧条件下出现放磷现象,好氧条件下过量摄磷现象;以乙酸钠为碳源时,其聚磷率高于以乳糖、甲醇、乙醇为碳源时的摄磷量。  相似文献   

4.
曼陀罗毛状根的诱导及其悬浮培养合成天麻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4和R1601两种发根农杆菌菌株分别感染曼陀罗的嫩叶及嫩茎诱导产生毛状根。探讨了不同菌株、不同外植体、蔗糖预处理、外植体预培养与染菌时间以及外植体二次染菌等条件对转化频率的影响,并建立毛状根悬浮培养体系及转化外源底物对羟基苯甲醇合成天麻素。结果表明:A4转化频率高于R1601;嫩叶转化频率最高;嫩叶最佳预培养时间为4 d;最佳染菌时间为5 min。HPLC法分析表明,悬浮培养毛状根能转化外源底物对羟基苯甲醇合成天麻素。  相似文献   

5.
以巢湖底泥为原料进行梯度驯化,利用平板分离技术,从底泥中分离到三株聚磷菌株,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初步确定均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通过进行相应的单因子优化实验,初步确定其最佳生长条件为:三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K1菌最适pH为8,K2、K3菌最适pH为7;K1、K3菌最适菌量为OD=0.4,K2菌最适菌量为OD=0.6。同时研究了氧气、碳源对这3株菌聚磷能力的影响,在厌氧条件下出现放磷现象,好氧条件下过量摄磷现象;以乙酸钠为碳源时,其聚磷率高于以乳糖、甲醇、乙醇为碳源时的摄磷量。  相似文献   

6.
从新鲜苦皮藤根皮中分离并筛选到1株内生真菌,编号为As菌株,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s菌株发酵产物菌丝体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乙酸乙酯好,在4 000μg/mL浓度下对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62.9%-85.1%;抑制孢子萌发试验表明: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毒力较好,其EC50仅为62.5328μg/mL;抑制细菌活性表明菌丝体甲醇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分析楠木心材不同试剂提取物对云芝(白腐菌)和密粘褶菌(褐腐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以探究楠木心材的抑菌、耐腐能力。结果表明:楠木心材6种试剂提取物对云芝的抑制作用强弱为甲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三氯甲烷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蒸馏水提取物,其中甲醇提取物的EC50值最低,为0.935 2 g·L-1,因此楠木心材提取物抑制云芝的最适试剂为甲醇;楠木心材6种试剂提取物对密粘褶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弱为甲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三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蒸馏水提取物,其中甲醇提取物的EC50值最低,为0.403 0 g·L-1,因此楠木心材提取物对密粘褶菌抑制作用最强的是甲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8.
张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99-4400
[目的]为低温条件下应用微生物降解六六六提供技术资料。[方法]以从某农药厂筛选的抗农药菌株1号菌、2号菌、3号菌为供试菌种,以六六六为唯一碳源对其进行培养,筛选降解六六六的优势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优势菌株对六六六降解的最佳pH值、接菌量和NH4Cl、KH2PO4、MgSO4添加量条件,并在最佳降解条件下对其进行驯化培养。[结果]2号菌对六六六4种异构体的降解率均高于其他菌株;六六六的最佳降解条件为:2号菌株为降解菌,接菌量8%,NH4Cl、KH2PO4、MgSO41.2、0.3、0.1 g/L,此条件下,六六六的降解率为45.23%;驯化30 d后,2号菌株对六六六的降解率由45.23%提高到54.68%。[结论]2号菌为降解六六六的最佳菌株,驯化培养可提高其对六六六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氯氟醚菌唑的光降解规律,本文建立了氯氟醚菌唑在水溶液和土壤中的液相色谱残留检测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氯氟醚菌唑在液相、玻片表面和土壤表面的光化学降解及影响因素,并鉴定了其在乙腈中的光解产物。结果表明:氯氟醚菌唑的光解速率随着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慢;氯氟醚菌唑在中性与碱性条件下的光解速率均较快且差异较小,在酸性条件下降解最慢,半衰期是中性条件下的32倍。吡唑醚菌酯可抑制氯氟醚菌唑的光解,当吡唑醚菌酯与氯氟醚菌唑比例为2∶1时,抑制作用最显著,其半衰期是未加吡唑醚菌酯的2倍;Fe3+和Fe2+对氯氟醚菌唑的光解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Fe3+对氯氟醚菌唑光解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氯氟醚菌唑在有机溶剂中的光解速率大小依次为乙腈>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氯氟醚菌唑在乙腈中的主要光解产物为4-[2-羟基-1-(1H-1,2,4-三唑-1-基)丙-2-基]-5-(三氟甲基)苯-1,2-酚、2-[4-苯氧基-2-(三氟甲基)苯基]-1-(1H-1,2,4-三唑-1-基)丙-2-醇和M750F005。研究表明,氯氟醚菌唑在...  相似文献   

10.
王琰  张志敏  王斌  陈斌  何玉婷  万一  马晓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05-12808
[目的]筛选对花椒籽油具有偏好性的脂肪酶产生菌。[方法]采用甘油法和气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从实验室分离到的11株具有甲醇耐受性脂肪酶菌株中筛选对花椒籽油具有转酯活性的菌株,并进行了最佳产酶条件的优化。[结果]11株菌株中以D-1-4菌脂肪酶催化花椒籽油的转酯率最高,达到43.05%;其最佳产酶条件为:以2.5%蔗糖为碳源、2.0%黄豆粉+1.0%玉米粉为复合氮源、1.0%橄榄油为诱导物,在初始pH 6.0、30℃培养48h时脂肪酶活力达到79.30U/ml。[结论]为脂肪酶产生菌及其脂肪酶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4种耐腐性树种心材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强耐腐性树种心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开发新型木材防腐剂,本研究选用甲醇、丙酮、乙酸乙酯和氯仿4种溶剂,采用浸渍法对桑、水曲柳、圆柏和华北落叶松4种树种心材进行提取,共计获得16种提取物,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白腐菌和褐腐菌,即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的抑菌活性,并研究了提取物对这2种真菌的实验室木材防腐性能,与水基防腐剂ACQ-D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桑甲醇、桑丙酮和桑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白腐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桑甲醇、桑乙酸乙酯及圆柏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褐腐菌抑制活性较强,其它各提取物对2种菌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下,抑菌活性相对较弱。其中桑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佳,在浓度1 g/L时对2种菌的抑制率均达到了90%以上,EC50分别为0.173 g/L和0.324 g/L;浓度为8 g/L时桑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达到Ⅰ级。  相似文献   

12.
采用DPPH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裂盖马鞍菌甲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裂盖马鞍菌甲醇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高清除活性分别达72.72%、54.90%、92.08%。因此裂盖马鞍菌甲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自酿葡萄酒中分离出的一株酯香微杆菌(Microbacteriumesteraromaticum)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该菌对不同浓度的甲醇和不同环境pH的耐受性、产絮凝剂的特性及其对不同油脂的降解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在最高10%浓度的甲醇培养基中缓慢生长;最适生长pH为8,当pH<5或>10时,该菌的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M. esteraromaticum发酵产物对污水具有很好的絮凝效果,最佳絮凝条件为絮凝剂浓度45 mg/L、0.5 mmol/L Fe3+作为助凝剂、p H4、温度20℃;M. esteraromaticum分泌的脂肪酶能够良好的降解多种油脂,对大豆油的降解率高达约70%,其最适降解反应温度为34℃。本研究结果为M. esteraromaticum在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葡萄球菌冻干菌粉的活菌数,制备高活性肉用葡萄球菌发酵剂。以前期研究获得的1株优良肉用发酵剂菌株松鼠葡萄球菌SL4为研究对象,对其菌体收集条件、冷冻干燥保护剂及初始菌悬液活菌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松鼠葡萄球菌SL4最适离心收集条件为离心转速6 000r/min,离心时间10min;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为脱脂奶粉100g/L,甘油23.56mL/L,甘露醇50g/L,海藻糖51.68g/L;初始菌悬液活菌数为109 CFU/mL。经以上条件优化后松鼠葡萄球菌SL4冻干存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酸催化餐饮业废弃油脂(地沟油)与醇类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以浓H2SO4为催化剂对其酯化反应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与甲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70℃,油醇摩尔比1∶40,浓H2SO4质量分数7%,反应时间6 h;级差分析表明影响产率的因素依次为,油醇摩尔比>反应时间>浓H2SO4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与乙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80℃,油醇摩尔比1∶30,浓H2SO4质量分数5%,反应时间6 h;影响产率的因素依次为,油醇摩尔比>反应温度>浓H2SO4质量分数>反应时间。浓H2SO4作催化剂时甲醇和乙醇均可作为反应醇。考虑到甲醇具有很强的极性和活性,且价格较乙醇便宜,在实际生产中可选用甲醇作为反应物。  相似文献   

16.
对植酸酶基因工程菌PP-NPm-8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种龄、接种量、生长培养基初始pH值及生长时间、诱导培养基初始pH值、甲醇诱导浓度均对工程菌的产酶有很大影响,优化后的工程菌培养条件为:种龄16 h,接种量3%,麦芽汁生长培养基最适初始pH 4.5,生长培养时间18 h,麦芽汁诱导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5.0,甲醇诱导终浓度4%。工程菌在此条件下诱导培养36 h后产酶量可达85067 U/mL,比未优化培养条件时提高了近一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常用有机溶剂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毒力.结果表明,甲醇和丙酮对病原菌的毒力较低.其中丙酮对棉花黄萎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荫和小麦纹枯病菌等4种病原菌,甲醇对棉花黄萎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等3种病原菌的的有效中浓度商于20μl/mL.杀菌剂筛选中可以优先考虑以甲醇和丙酮作为溶剂...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光疗药物竹红菌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竹红菌中提取竹红菌甲素,将其转化为竹红菌乙素,建立了HPLC测定合成竹红菌乙素含量的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色谱条件:柱温为30℃;甲醇-水(体积比83:17)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300nm。竹红菌乙素的保留时间为11.5min。竹红菌乙素质量在0.29-1.45μg时,峰面积与质量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回收率为98.3%,RSD为1.2%(n=5)。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对于竹红菌乙素合成过程中转化率测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使用C18柱和紫外检测器 ,以甲醇 水为流动相 ,在 2 2 0nm波长下 ,对腈菌唑·咪鲜胺乳油中腈菌唑和咪鲜胺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其线性关系分别为 0 .9991和 1.0 0 0 0 ,变异系数均为 0 .5 6%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0 .4%和 99.2 %。  相似文献   

20.
甲烷氧化菌是一类能以甲烷和甲醇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的微生物。利用甲烷氧化菌选择性培养基从健康奶牛粪便样本中分离、筛选多株甲烷氧化菌,选择其中一株对甲烷代谢率较高的菌株命名为M17,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DNA同源性比对以及理化性质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甲烷氧化菌Methylobacterium属,能够利用多种碳源进行生长,但以甲醇为碳源生长最为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为6.8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