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取‘翠香’猕猴桃的幼嫩枝条为材料,利用不同激素及浓度诱导茎段腋芽、增殖、生根,并进行驯化移栽。结果表明:‘翠香’猕猴桃茎段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3 mg.L-1NAA,诱导率达88.89%;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5 mg.L-1 6-BA+0.4 mg.L-1 NAA,增殖系数为6.20,三代内增殖效果稳定;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9 mg.L-1IBA,生根率为94.44%,根数为11.40,根长为2.94;驯化后移栽成活率达88.33%。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地被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两个品种‘紫妍’和‘纽9722’带腋芽的无菌茎段为外植体,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诱导叶片分化、茎段增殖以及继代生根,进行两个品种的再生体系建立。结果表明,利用2%NaClO对‘紫妍’和‘纽9722’适宜消毒时间分别为6、8min;诱导‘紫妍’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 2.0mg·L-1+NAA 1.0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分化率为92.22%,出芽数为7.60;‘纽9722’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 2.0mg·L-1+NAA 0.5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但分化率仅为45.59%;‘纽9722’茎段增殖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 2.0 mg·L-1+NAA 0.5mg·L-1,增殖系数高达10.05;‘紫妍’生根的最适培养基是1/2 MS+NAA 0.2 mg·L-1,生根率为100%,生根系数为15.50;‘纽9722’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NAA 0.3mg·L-1,生根率为100%,生根系数为14.87,移栽成活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3.
以‘徐香’猕猴桃种子为外植体,开展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对种子萌发、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对比实验,筛选适合试管苗各阶段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期建立其实生苗快繁体系。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30 s,0.1% HgCl2消毒8 min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成活率达79.18%;种子最佳萌发诱导培养基为MS+100 mg.L-1肌醇;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 mg.L-1 NAA;生根培养基以1/2MS+0.4 mg.L-1 IBA最好;选用草炭土和珍珠岩(体积比4:1)移栽,植株根系包被苔藓,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兰州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兰州百合的内层鳞片为外殖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并添加不同配比生长调节剂,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以MS+1.0 mg/L 6-BA+0.2 mg/L NAA培养基对初代培养形成不定芽最佳,低温有助于外殖体分化;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5 mg/L NAA;1/2 MS+0.2 mg/L NAA+蔗糖60 g/L适宜苗的生根培养,生根率达100%,且结鳞茎率达73.4%。  相似文献   

5.
筛选适合川桑(Morus notabilis)、滇桑(Morus yunnanensis)、药桑(Morus nigra)、印度桑K2(Morus indica cv.K2)无菌幼苗茎段继代和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建立4种特殊桑树种质资源的离体组织培养方法。以供试桑种质资源无菌幼苗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培养基添加激素浓度的优化,筛选出药桑的增殖芽继代培养基为MS+1 mg/L 6-BA+0.1 mg/L NAA,滇桑的增殖芽继代培养基为MS+0.1 mg/L TDZ,川桑的增殖芽继代培养基为MS+1 mg/L 6-BA+0.2 mg/L NAA,印度桑K2的增殖芽继代培养基为MS+0.05 mg/L TDZ。4份桑种质资源的无菌幼苗茎段继代培养45 d后,产生的增殖芽数目达1.6~6.8个,再生幼苗株高可达4 cm以上,分别转移至筛选的生根培养基MS+0.5 mg/L IBA或MS+1 mg/L IBA中培养。除川桑再生幼苗的生根率(41.7%~45.8%)和移栽成活率(40%~50%)较低外,其他3份桑种质资源再生幼苗的生根率均可达90%以上,移栽成活率为100%。试验结果证实不同桑种质资源最适合的组织培养体系存在差异,并且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小幅变化都会对其繁殖系数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鑫  张彦妮 《草业科学》2018,35(3):542-550
对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Blekitny Aniol’)的带芽茎段进行诱导产生无菌苗,并对其叶片和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的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铁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佳培养基为MS+1mg·L~(-1)6-BA+0.05 mg·L~(-1)NAA,腋芽萌发率为100.0%;茎段诱导愈伤最适宜培养基为MS+2 mg·L~(-1)6-BA+0.01mg·L~(-1)NAA,诱导率为78.3%;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1 mg·L~(-1)6-BA+0.1 mg·L~(-1)NAA,诱导率为81.7%;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1 mg·L~(-1)6-BA+0.05 mg·L~(-1)NAA,分化率可达25.0%;最适宜不定芽的增殖培养基为1/2MS+3 mg·L~(-1)6-BA+0.1 mg·L~(-1)NAA,增殖倍数为4.94;筛选出最优的生根培养基组合为1/2MS+0.05 mg·L~(-1)NAA,生根率为70.2%。本研究将为铁线莲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其他铁线莲属植物引种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扁穗牛鞭草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最佳配方为MS+6-BA1.0mg/L+NAA0.1mg/L,芽诱导率可达100%;继代增殖最佳增殖配方为MS+6-BA1.5mg/L+NAA0.2mg/L,增殖系数为5.4;生根阶段以1/2MS+IBA0.2mg/L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初代培养生根苗与增殖后生根培养苗移栽成活率都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南核1号’核桃组培快繁体系,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开展外植体采集时间、初代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各阶段试验。结果表明,全年中4-5月为最佳外植体采集时间;最佳诱导培养基为DKW+6-BA 1.0 mg/L+NAA 0.1mg/L,诱导率为66.7%;最佳增殖培养基为DKW+6-BA 1.0 mg/L+IBA 0.01mg/L,增殖率为63.3%,增殖系数为3.83;生根采用二步诱导生根法,先在附加IBA 6.0mg/L的1/2DKW中暗培养,再转移到1/4DKW中光培养,生根率为46.6%。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狐狸尾兰的组培快繁提供依据。[方法]以狐狸尾兰种子作外植体,研究了不同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在狐狸尾兰组培快繁中的效果。[结果]诱导类原球茎体以MS附加6-BA1.0mg/L+NAA0.1mg/L的激素配比较好,分化时间短。增殖培养基为MS+6-BA0-3.0mg/L+NAA0-0.2mg/L,以MS+6-BA3.0mg/L+NAA0.1mg/L效果最好,平均增殖系数为3-8,把生长健壮并具有2-3片真叶的单个小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NAA1.0mg/L上,经60d培养,即可获得生长健壮的完整植株。狐狸尾兰试管苗的移栽基质以粗椰糠∶河沙=1∶1的比例混合较好,湿度80%-90%,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结论]狐狸尾兰种子在温度(25±2)℃,光照强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的条件下,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0mg/L。  相似文献   

10.
张彦妮  韩荣娜 《草业科学》2012,29(5):735-740
以钝叶瓦松(Orostachys malacophyllus)带芽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 BA、NAA和2,4 D,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钝叶瓦松带芽叶片启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钝叶瓦松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叶片腋芽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 BA 3 mg·L-1+NAA 0.1 mg·L-1,腋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 BA 1.5 mg·L-1+2,4 D 0.2 mg·L-1,腋芽的增殖倍数为5.3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3 mg·L-1,生根率为96.67%,移栽后成活率为76.67%。  相似文献   

11.
马欣  董凤丽  刘杰  刘晨旭  周蕴薇 《草业科学》2013,30(8):1194-1199
以地被菊‘雪公主’(Chrysanthemum grandiflorum cv.White Snow)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消毒得到无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增加不同浓度的激素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叶片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16 BA+0.7 mg·L-1NAA,诱导率达100%,分化率达63.3%;茎段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3 mg·L-16 BA+0.2 mg·L-1NAA,平均增殖系数为6.73;继代培养为MS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1NAA培养基,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系数为15.80;移栽后生长良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复序橐吾组培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复序橐吾(Ligularia jaluensis Kom.)种子获得无菌苗,取其叶片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础,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目的是筛选出叶片组织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种子较好的灭菌时间为75%酒精30 s+1‰升汞4min;初代培养基为MS+6-BA0.5mg/L+2,4-D1.0mg/L,由此获得的愈伤组织致密、颜色绿,具有很好的诱导效果,其诱导率达到90%;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1mg/L,其增殖倍数高达3.9,并且苗生长状况良好;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 0.5m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火龙果的组培快繁体系,以红皮红肉火龙果(Hylocereu polyrhizus) 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的外植体消毒的方法为75% 酒精消毒20 s,2%次氯酸钠5min, 0.1% 升汞10 min,污染率为11.11% ,成活率达73.33%。MS+6-BA 3.0 mg/L + NAA 0.2mg/L为诱导不定芽效果最好的培养基,诱导率83.33%。添加6-BA6.0 mg/L 和NAA0.1 mg/L有利于芽的增殖和分化,增殖系数可达5.9。研究发现最佳的壮苗培养基为MS+6-BA2.0 mg/L +NAA0.1 mg/,虽然繁殖系数不高,但其不定芽生长粗壮。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6 mg/L+NAA0.2 mg/L。,生根率达到 100% ,平均生根数6.83条每株。  相似文献   

14.
疏叶骆驼刺茎段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浓度6 苄氨基嘌呤(6 BA)和萘乙酸(NAA)、水解糖蛋白(LH)、赤霉素(GA3)在疏叶骆驼刺茎段离体快繁中的作用以及NAA在生根时的作用。结果表明:1)当NAA浓度为0.1 mg/L时,降低6 BA浓度,有利于芽的生长,反之,有利于丛生芽分化;2)LH 能促进苗的生长,增加芽分化能力,MS+ 0.5 mg/L 6 BA +0.1 mg/L NAA+1.5 g/L LH为疏叶骆驼刺茎段快繁最佳培养基,增殖倍数为6.8;3)GA3对骆驼刺茎段离体培养无显著促进作用;4)1/2 MS+0.1 mg /L NA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71.7%。  相似文献   

15.
乌拉尔甘草组培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甘草是兼具生态和经济双重价值的重要植物资源,人工培育以野生变家种为主,尚未开展系统的育种工作。本研究以内蒙古杭锦旗的野生乌拉尔甘草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基本培养基、NAA、TDZ和蔗糖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以及微繁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适合甘草丛生芽诱导的外植体为生长4~7 d的无菌苗子叶节,培养基为MS TDZ 0.1 mg/L NAA 0.1 mg/L 蔗糖20~30 g/L;将带1叶的茎段在改良MS NAA 0.1 mg/L 6-BA1.0~2.0 mg/L的培养基中培养,其增殖倍数可稳定达到25倍;在1/2MS 核黄素2.0 mg/L中生根,炼苗3 d移栽到蛭石中,成活率达96%以上。1个带腋芽茎段培养3个月可获得13 906棵生根试管苗,成活13 350株,繁殖效率高达8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野生枇杷种质资源常温离体保存技术体系。[方法] 以枇杷属植物野生枇杷6个种等为试材,研究培养条件光照时间和温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细胞分裂素KT、6-BA和NAA的配比运用,培养基添加物质如蔗糖、AC,以及植株再生与长愈伤组织、长根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枇杷属植物野生种的常温离体保存的影响。 [结果]枇杷属植物常温离体保存的最佳光照条件为24h?d-1,最佳温度为18 ℃;保存植株的最佳状态为:不长愈伤组织,不生根;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MS KT 1.0 mg?L-1 NAA 0.1 mg?L-1 AC 0.1 g?L-1,在保存第18个月植株存保活率仍为100%。但石斑木?台湾枇杷杂交后代保存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 6-BA 1.0 mg?L-1 NAA0.1mg?L-1。[结论] 该研究有效地建立了枇杷属植物野生种种质资源的常温离体保存实验体系。  相似文献   

17.
刘晓东  刘娇  何淼 《草业科学》2014,31(1):89-94
以香蓼(Polygonum viscosum)带芽茎段为外植体, MS为基本培养基,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对腋芽诱导、腋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从而初步建立了香蓼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 诱导腋芽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 mg·L-1NAA, 诱导率为88.89%;腋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1 6-BA+0.3 mg·L-1NAA+0.5 mg·L-1 KT, 增殖倍数为5.17;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7 mg·L-1NAA, 生根率高达98.89%, 移栽后植株生长良好, 成活率较高, 达93.33%。该结果为香蓼快繁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草莓品种‘白雪公主’茎尖为外植体,以MS为基础培养基,对培养前暗处理、不定芽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组培快繁环节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其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暗处理3 d能够促进茎尖萌发,提高萌发速度;MS+6-BA 0.5 mg/L+IBA 0.1 mg/L+蔗糖25 g/L为适宜的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82 %以上;MS+6-BA 0.5 mg/L+IBA 0.1 mg/L+蔗糖25 g/L为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为8.00;1/2 MS+蔗糖20 g/L作为生根培养基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培养5 d后生根率达100 %,平均生根数为10条,平均根长为5.00 cm。  相似文献   

19.
草莓组培脱毒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变异问题。本研究采用单茎尖离体培养的方法,筛选适宜‘宁玉’草莓初代培养、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适宜‘宁玉’草莓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 + 6-BA 0.20 mg·L-1 + NAA 0.05 mg·L-1,适宜壮苗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 + 6-BA 0.10 mg·L-1 + NAA 0.10 mg·L-1,适宜生根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1/2 MS + NAA 0.10 mg·L-1,本研究为建立‘宁玉’草莓单茎尖培养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菊苣(Cichoium intybus L.)幼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6-BA、IBA、NAA、IAA)对菊苣分化的影响,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IBA)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菊苣再生有显著影响(P0.05),6-BA对分化影响极显著(P0.01),IBA对分化影响显著(P0.05),在MS培养基中添加2mg/L 6-BA和0.2mg/L IBA组合中,菊苣再生频率最高,达94.39%。NAA对生根有显著影响(P0.05),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0.1mg/L NAA组合中,生根率高达97.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