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施肥水平对3个扁豆品种生长发育及前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扁豆生长发育及前期产量的影响,为扁豆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正交组合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湘扁豆1号、湘扁豆2号、湘扁豆3号生长发育及前期产量的影响。苗期湘扁豆1号比湘扁豆2号、湘扁豆3号高1.0~2.5cm。在营养生长阶段,高氮处理植株的主茎高度明显高于低氮处理的;在生殖生长阶段,高磷处理植株的始花期和始荚期都比低磷处理的早,且每花序结荚数比低磷小区多。3个扁豆品种之间前期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而其他因素处理的前期产量都未达到显著水平。氮肥促进扁豆的营养生长,磷肥促进扁豆的生殖生长。不同施肥水平对扁豆品种前期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扁豆、水稻轮作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娟  陈程 《上海农业科技》2013,(6):144-144,146
为完善扁豆与水稻轮作技术,获得扁豆与水稻高产,以“青扁豆3号”为供试品种,对水稻不同栽培品种、扁豆与水稻不同轮作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扁豆3号”与水稻“申优2 5 4”轮作,扁豆于1局21日育苗、3月2日定植、5月2 3日采收,水稻于7月5日移栽,能获得最佳的扁豆、水稻产量和产值,分别为:扁豆产量22.714 t/hm2、产值90 856.0元/hm2,水稻产量8.126 t/hm 2、产值22 752.8元/hm2.  相似文献   

3.
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模式(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灌水)对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的影响,筛选出了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的较优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在保证青贮玉米原高产的种植密度下,随着龙引扁豆1号密度的增加,其混种生物产量显著增加,当龙引扁豆1号的种植密度与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相一致时,二者混种的生物产量最高,过密则造成严重倒伏;追施(尿素)的施用量在225~300kg·hm-2时增产显著;灌水处理则能显著提高混种产量,最佳的灌水时期分别在苗期和拔节期,灌水量为30mm.次-1。通过对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灌水水平等栽培模式搭配组合筛选出了龙引扁豆1号与玉米混种的较优栽培模式,龙引1号扁豆播种密度47 000株.hm-2+施肥(尿素)225g·hm-2+灌水2次的栽培模式组合混种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组合增产23.28%。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高产、高蛋白的牲畜粗饲料,通过研究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该地区的较优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随着龙引扁豆1号密度的增加,其混种生物产量显著增加,当龙引扁豆1号的种植密度与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均为60000株?hm‐2时,混种生物产量最高,平均为53359.99和56933.20 kg?hm‐2;追施尿素的施用量在300~375 kg?hm‐2增产显著;通过对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搭配组合筛选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龙引扁豆1号与玉米混种的较优栽培模式,龙引扁豆1号播种密度60000株?hm‐2+施肥(尿素)375 kg?hm‐2的栽培模式组合混种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组合平均增产16.76%。  相似文献   

5.
目前,地方特色蔬菜生产中存在单作土地利用不经济的问题.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3种地方特色蔬菜蘘荷、洋扁豆、芋的立体种植模式开展了试验.试验方法采用2:2:2行比进行蘘荷、洋扁豆、芋间作.试验结果,立体种植模式蘘荷产量达2212.5 kg/hm2,洋扁豆产量达6 979.5 kg/hm2,芋产量达10 183.5 kg/hm2,总产值达126666元/hm2,净产值达103 720.5元/hm2.该种植模式为高产出、高效益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湘扁豆2号     
湘扁豆2号(原名常扁豆2号)是常德师范学院生物系从东安县扁豆资源的优良植株中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特早熟白花扁豆品种.一般667平方米产量2600公斤左右.田间表现抗病毒病和枯萎病,抗寒性、耐热性较好.2001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棚栽培的扁豆,鲜荚上市早售价高,经济效益好。一般5月初扁豆就可开始上市,到霜降采收结束,每亩产量3500~4000kg,收入5000~6000元,高的达8000~10000元。大棚扁豆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如下:1选用适销对路品种按照市场需求选择好的品种是大棚栽培扁豆获得高效益的前提。因此,  相似文献   

8.
春扁豆栽培     
品种选择春扁豆应选择极早熟或早熟的杂交种,如常扁1号、常扁2号、极早翠绿4号、春扁豆I号、春扁豆Ⅱ号等。  相似文献   

9.
小扁豆新品种晋扁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扁豆1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小扁豆新品种,是山西省审定的首个小扁豆品种。文章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半直立扁豆密植技术。[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扁豆品种帮达早红边、交大绿宝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30 000株/hm~2的密度处理下,帮达早红边产量及综合性状最好;在37 500株/hm2的密度处理下,交大绿宝的产量较高。[结论]在生产实践中,播种密度的安排需与品种的遗传特性相结合,同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肥水、栽培管理等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望扁一号早熟扁豆是安徽省望江县经济作物技术研究所培育成功的早熟、优质、高产杂交一代扁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育期短,从出苗到收获只需要50天,比其他扁豆品种早上市100天以上;产量高效益好,每亩可采收嫩荚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北方引黄灌区蓖麻适宜的种植措施,对淄蓖5号与当地作物:扁豆、豌豆、孜然和大蒜进行套作研究。结果表明:蓖麻与不同作物套作产量有所减少,表现为单种蓖麻大于套作。蓖麻与不同作物套作间蓖麻产量表现为:蓖麻套种扁豆>蓖麻套种孜然>蓖麻套种豌豆>蓖麻套种大蒜。然而,不同处理间亩产效益表现为:蓖麻套种大蒜>蓖麻套种孜然>蓖麻套种扁豆>蓖麻套种豌豆>蓖麻单种。  相似文献   

13.
在冀西北地区,通过研究青贮玉米与扁豆不同混播种植密度(青贮玉米∶扁豆设密度比1∶1、2∶1、3∶1)对混播饲草生物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该地区的较优混播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和扁豆混播比例2∶1为最佳模式,在该模式下饲草的产量和品质均可达到最佳水平,混播饲草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1.6%,粗蛋白含量得到明显增加,高出2.49个百分点。青贮玉米与扁豆混播技术简单,收益明显,必定会成为青贮玉米种植的一种新模式,在该地区奶牛粗饲料品质改良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非常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望扁一号是安徽省望江县经济作物技术研究所培育的早熟、优质、高产杂交一代扁豆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短,从出苗至收获只需50天,比其他扁豆品种。早上市100天左右,产量高效益好,667平方米4500~5000,  相似文献   

15.
通过春扁豆品种初步鉴定,对6个种质材料的生育期、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有了初步的认识,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可以在春季开花,结荚,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在生育期、产量性状方面以边红6号、春扁2号、特优54三品种较为优异,熟期较早;而红玫瑰、泰国紫扁豆虽然在口感方面、色泽方面更受市场欢迎,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潜力,但开花较晚,到6月份开花结荚时,遇到高温,其产量潜力受到了影响;对照则综合性状表现优异,更值得大面积、大范围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品种退化、产量不稳定等问题,进行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克新1号常规种产量最高,为2878.8kg/667m2,产值达773.2元/667m2,其次为克新1号一级种,产量为2213.4kg/667m2、产值达539.3元/667m2,大西洋及荷兰7号虽产量较低,但产值均超过克新1号一级种。  相似文献   

17.
小扁豆新品种晋扁豆3号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高产优质的小扁豆新品种是促进晋北地区及同类生态区小扁豆生产的有效途径。晋扁豆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杂豆课题组以晋北农家小扁豆品种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扁豆新品种,2015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总结了晋扁豆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轮作倒茬、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储存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1 生产概况。彭镇青扁豆于1993年开始从青浦徐泾地区引进试种,一开始彭镇镇党委、政府就十分重视,把青扁豆作为特色农业来抓,积极引导农民种植。同时农科人员又通过对青扁豆品种提纯和改良来改进农艺,推广青扁豆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有效地提高青扁豆的产量和品质,使青扁豆外形、肉质、口感更好更优,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彭镇青扁豆除上海市场外还远销外省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生产设施不断改善,种植方式和技术不断改进,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形成了南汇地区种植业的一大特色,农民亲昵地称彭镇青扁豆为“宝贝豆”、“发财豆”。1999年彭镇荣获“中国青扁豆之乡”的称号,2001年第一届南汇农产品展示会上,彭镇青扁豆被评为南汇十大优质农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9.
扁豆炭疽病是扁豆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对扁豆中后期的生长和产量形成影响较大.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生产中除注重农业防治外,还可抓住扁豆结荚形成与采收的两个关键时期.采取常规与绿色防治相结合,确保扁豆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翠薏1号、龙薏1号、台湾薏苡3个薏苡品种为材料,研究4种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主效达极显著差异,密度主效无明显差异,品种和密度的互作达极显暑差异;翠薏1号以栽培密度120 cm×25 cm产量最高,龙薏1号以栽培密度120 cm×30 cm产量最高,台湾薏苡以栽培密度120 cm×20 cm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