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栀子花窨制红茶工艺中不同花朵形态、配花量、窨花时间以及复火温度4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窨制温度等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窨制栀子花红茶的最佳因子水平组合为花朵形态为撕瓣花、窨制时间为17 h、配花量为35%、复火温度为115℃.  相似文献   

2.
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方法,研究一窨一提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品质的影响,优化蜡梅花茶窨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窨制技术因子对蜡梅花茶感官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对其主要品质内含成分的影响不明显;茶坯含水量对花茶品质的影响最明显,依次是配花量、窨制时间和堆制温度;工艺参数最优的组合为:茶坯含水量10.60%,配花量42.20%,堆温11.3℃,窨制时间为32.4h。  相似文献   

3.
以高级的烘青绿茶和高香的单瓣茉莉鲜花为原料,采用改进的窨制工艺窨制茉莉花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窨制工艺及双瓣茉莉鲜花窨制的茉莉花茶相比较,改进的窨制工艺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鲜灵浓厚、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浅黄绿明亮,不仅缩短生产周期,而且提高成品茉莉花茶销售价格。  相似文献   

4.
信息二则     
《茶叶》1986,(2)
金华市工业科学研究所与武义茶机厂共同研制的 CGQ102—12型隔离窨花机,最近通过鉴定。该机的特点是,茶花分离窨制,密闭窨制过程能调节温、湿度,并能供氧,为花茶窨制工艺提供新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茉莉花茶增湿连窨质量迁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湿茶坯着香能力的研究发现,湿茶坯具有更强的着香能力,这个发现打破了传统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对茶坯含水量严格要求的束缚,促进了窖制工艺的改革。福建省茶科所经过三年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出了“茉莉花茶增湿连窨新工艺”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农业部1993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6.
本文讲述了国家优质产品天山银毫茉莉花茶传统窨制技术工艺特点和在窨制过程中采用的"三浓三鲜"窨制方法,以选择采用合适的鲜花养护、配花量、窨次、窨制温度、窨制时间、茶坯含水量、烘焙等技术关键参数,对稳定提高天山银毫茉莉花茶品质的重要性。同时对采用两种不同的"传统工艺"和"连窨"工艺生产的产品特征进行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7.
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由单窨次而至多窨次,技术因子比较复杂,相互影响的条件也比较多,工艺领域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也不少。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在现行的花茶窨制工艺规程中,笔者认为:主要要抓住茶坯干燥和复火水份的掌握、鲜花的维护、在窨的温度以及时间等几个技术因子。 1 茶坯干燥和复火水份茶坯含水量的高低,关系到吸收茉莉花香的强弱,头窨前的水份含量要求以4%~4.5%较合适,用于复窨的再窨品复火后的  相似文献   

8.
茉莉花茶窨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茶为我国传统的特种茶类,年产量七万吨左右。长期沿用的传统窨制均系“干坯”窨制,工艺繁琐、耗大、效低、生产周期长,鲜花利用率低[1],花茶生产成本高。近几年来随着茶叶工作者的努力研究,花茶窨制理论和生产实践有了很大成就,出现了“湿坯”窨制新技术和理论。本文就茉莉花茶窨制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一、窨制原理的研究窨制机理是花茶窨制技术的理论依据,长期以来传统花茶窨制一直以茶叶表面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毛细管凝聚学说为理论基础[2-7]。为了探讨茶叶吸香差异,顾峥等(1984年)对不同茶坯吸香力进行…  相似文献   

9.
工艺花茶的窨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艺花茶是带嫩茎的茶芽,经杀青、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绿茶长脚银针经手工整形、捆扎,将各种可食用干花固定其中初制成茶坯,再经鲜花窨制,最后烘干的一种再加工茶。  相似文献   

10.
茉莉花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窨制历史,在新时期传统的窨制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茶饮需求,新的窨制工艺的出现,能够有效缩短花茶制作的周期,提高生产力与市场占有率。基于此,本文以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为核心,分别从初步筛选与管理、窨制技术特点、窨制工艺特点及其他工艺等方面,对新工艺加以总结,并提出湿坯连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茉莉花茶窨制人员提供参考,促进我国茉莉花茶窨制工艺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桂花茶窨制工艺中,鲜花开放度对花茶品质影响很大。掌握怎样的开放度窨茶效果最好?我们曾于1983年以金桂品种鲜花,在同一茶坯和窖制工艺的情况下,对桂花不同开放度进行了比较试验,测定结果如  相似文献   

12.
浦城丹桂红茶制作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窨制工艺生产的浦城丹桂红茶综合品质不佳的问题,通过多次窨制生产试验研发出丹桂红茶窨制新工艺。本文对丹桂红茶窨制新工艺进行了总结,对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窨制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丹桂红茶窨制新工艺不仅能解决传统工艺窨制存在的花香不够浓郁和花香味留存时间短的问题,而且工艺简单易行,可提高成品率,保证品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工艺技术已在部分茶企生产上试用,已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好茶窨香花,芳醇益显彰”。花茶的窨制,是基于茶叶和香花各所独具的“两个特性”,也就是:成熟的香花具有徐徐吐香的特性;干燥的茶叶则有很强的吸香特性。一吐一吸,茶醇花香相交融,这便是花茶窨制工艺的基本原理。所以,花茶窨制,必须研究运用和正确掌握这“两个原理”及其规律,才能窨制出优质的花茶产品。  相似文献   

14.
茉莉花茶是利用烘青茶坯和茉莉鲜花窨制而成。在窨制过程中,水分控制是窨好花茶的主要因素。因为茶坯吸收鲜花的香气是靠吸收鲜花水分这个“载体”来实现的。所以,在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掌握水分动态是极其重要的。茶坯:从茶坯的吸香性能来看,茶坯的  相似文献   

15.
茉莉花茶的品质优次,不仅与窨制工艺技术有关,而且与鲜花、茶坯品质有密切关系。不同品质的茶坯,选用同一鲜花,进行相同工艺技术窨制,产品质量差异悬殊。例如,烘青窨花的质量比炒青好,嫩茶又比老茶好。这是什么原因呢?一般认为炒青茶叶表面紧结光滑,毛细管堵塞,吸水力弱,导致吸香力差;而嫩茶的毛细管与老茶不同,所以吸香力强。影响茶坯质量的因素很多,这种解释正确与否值得研讨。本试验从不同茶树品种、老嫩、季节以及初制工艺等方面,探讨不同茶坯对花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茉莉花茶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个茶类别,随着外延的不断扩充目前已经发展至包含茉莉红茶、茉莉乌龙茶等不同茶类通过与茉莉鲜花窨制形成不同口味特征的"广义花茶"概念。其中茉莉红茶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本文所述茉莉花茶系指以烘青绿茶、茉莉鲜花、白兰花(少量)为原料窨制而成的绿茶再加丁茶,即传统概念之茉莉花茶,探讨其不同窨制工艺与品质表现之相关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花茶又称“香花茶”、“熏花茶”。窨好之后,再在茶叶中加入花瓣,因之,在东北、华北、长沙等地的群众,又称之为“香片茶”。花茶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鲜花吐香,茶坯吸香的作用。但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吸附现象,中间有水热作用下的生化变化。玫瑰花窨花后汤色会变红,故只宜窨红茶。桂花窨绿茶后滋味变涩,故只宜窨制乌龙茶。现有工艺生产的花茶香气,既有花香,又有茶香,而且要有花、  相似文献   

18.
第三讲花茶素坯精制技术杨伟丽(长沙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用来窨制花茶的毛茶原料,按标准规格要求精制成不同级别的茶坯,称为花茶素坯或花茶级型坯。其加工目的、原理及基本技术与眉茶相似,可是,由于加工标准样不同,工艺过程虽然较眉茶简单,反复工艺...  相似文献   

19.
1概述 花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再加工茶类,它是利用鲜花吐香的规律,运用茶叶吸香的性能,通过加工窨制而成.我国花茶种类很多,依所用鲜花种类的不同,可分为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玫瑰花茶、栀子花茶、柚子花茶等,其中茉莉烘青最多.茉莉花茶的窨制,是利用成熟开放的茉莉花具有持续挥发芳香物质的吐香性,干燥的茶叶具有很强的吸附芳香物质的吸香性.鲜花吐香,茶叶吸香,一吐一吸,两者结合,使茶叶充分吸附花香,从而生产出相茶味花香得益彰的茉莉花茶.要生产出高质量的茉莉花茶,就必须有高质量的茉莉花原料.  相似文献   

20.
茉莉花茶品质与茶坯类型、鲜花质量和窨制技术息息相关。本文利用茉莉花茶香气评价指数(JTF指数),探究3个品种烘青茶坯、4种干燥工艺茶坯以及2个产地和3个采摘时间的鲜花对窨制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烘青茶坯窨制的花茶香气组成不同,大白毫的JTF指数(2.19)高于银毫(1.48)和银针(0.80),其香气品质最佳;4种干燥方式的大白毫茶坯窨制的花茶香气组成有差异,JTF指数大小为炒青(2.95)烘青(2.19)晒青(1.94)蒸青(1.56),表明炒青茶坯所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品质最好,可归因于其比表面积和吸附量大。以福州茉莉花窨制的珠型花茶总香气浓度和酯类含量高于广西珠型花茶,萜烯类含量低于广西花茶,而两者的JTF指数分别为0.84和0.82,表明两者的香气品质接近。利用9月底采摘的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浓度最高,8月底采摘的鲜花窨制的花茶香气JTF指数最高(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