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建立稳定的新品种金叶大叶黄杨离体培养再生体系,选用金叶大叶黄杨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0.5 mg/L+IBA 0.05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0.5 mg/L,生根培养以1/2MS+NAA 0.5 mg/L+IBA 1.0 mg/L最好,在泥炭土∶珍珠岩=1∶3基质中移栽成活率为92%.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4种景天的扦插繁殖适宜方法,对引种的中华景天、金叶佛甲草、米粒景天和银边佛甲草在不同基质及插穗处理的生根情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合的生根基质:中华景天、米粒景天和金叶佛甲草是珍珠岩+草炭土(1∶1),银边佛甲草是珍珠岩+蛭石(1∶1)。中华景天、米粒景天和金叶佛甲草最适扦插部位均为茎尖部。中华景天最适扦插方式为竖插,米粒景天为横插不刻伤,金叶佛甲草为横插不刻伤。扦插的茎段部位和处理方式对中华景天、米粒景天、金叶佛甲草插穗生根数量和生根长度影响显著,对中华景天和米粒景天的生长高度影响不显著,对金叶佛甲草的生长高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基质类型、插穗部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景天三七扦插繁殖的影响,为景天三七规模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扦插基质(纯育苗基质、育苗基质∶蛭石=1∶1和育苗基质∶蛭石∶黄土=1∶1∶1)、插穗部位(上部茎段、中部茎段和下部茎段)、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吲哚乙酸、萘乙酸和吲哚丁酸)、处理浓度(100 mg/L、200 mg/L和300 mg/L)与浸泡时间(0.5 h、1.5 h和2.5 h)对景天三七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景天三七扦插繁殖以下部茎段作插穗最优,其扦插成活率最高,为68.75%,显著高于上部茎段(27.08%),但与中部茎段(54.17%)无显著差异;下部茎段插穗在纯育苗基质上的成活率、株高、茎粗和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68.75%、11.03 cm、5.51 mm和8.27 g,且总生物量较其余2种基质(育苗基质∶蛭石=1∶1和育苗基质∶蛭石∶黄土=1∶1∶1)分别显著提高1.48 g和5.03 g;下部茎段插穗在200 mg/L吲哚乙酸(IAA)浸泡1.5 h后扦插于纯育苗基质中,102 d后其扦插苗存活率最高,为96.50%。【结论】...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建立转BADH-反义4CL基因胡枝子组培快繁体系和掌握试管苗移栽技术,以转基因和非转基因二色胡枝子组培苗为材料,对植株进行茎段增殖、茎段生根的快繁研究,同时进行基质、光照、苗质量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转基因植株茎段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0.5 mg/L 6-BA+0.1 mg/L NAA+0.2 mg/L IBA,增殖系数4.46;转基因植株茎段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MS+1.0 mg/L 6-BA0.1 mg/LNAA0.3 mg/L IBA,增殖系数3.95。非转基因植株茎段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0.4 mg/L IBA,生根率为100%;转基因植株茎段生根培养基:1/2MS+0.2 mg/L NAA+0.4 mg/L IBA,生根率为99%。非转基因植株和转基因植株的移栽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1∶1/4)、遮一层遮阴网、苗质量为正常苗时移栽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金叶山梅花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颖  顾德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48-18049,18106
[目的]加快金叶山梅花繁殖速度,扩大其应用。[方法]以金叶山梅花的茎尖及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以找出最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结果]金叶山梅花的启动培养基为MS+0.05 mg/L NAA+0.50 mg/L 6-BA,启动率达100.0%;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0.05 mg/L NAA+0.50 mg/L 6-BA,增殖系数为3.40;以1/2MS+0.50 mg/L NAA作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可达100.0%。上述条件培养得到的幼苗,移栽时以草炭土为基质,成活率达92%以上。[结论]填补了我国对金叶山梅花快繁生产研究的空白,为其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矮丛蓝莓美登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植株再生和瓶外生根情况以及移栽基质与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改良WPM+ZT 2.0mg/L+蔗糖20.0g/L+琼脂粉5.0g/L为最佳增殖培养基,成苗系数6.2,株高1.5cm;瓶外生根可以节约成本,采用IBA 0.5mg/L+NAA 0.5mg/L浸泡水苔,包裹蓝莓的基部,成活率可达87.4%;移栽选用的最佳基质为园土∶草炭土∶松毛(1∶3∶1),成活率可达92.1%.  相似文献   

7.
红叶乌桕茎段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带芽茎段、茎尖做外植体,建立了红叶乌桕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结果表明:①外植体用升汞分两次共处理8 min,污染率低;②启动培养以MS+6-BA 1.0 mg/L+2,4-D 0.05 mg/L+NAA 0.1 mg/L为最佳配方;③接种后先进行暗培养1周,启动较快;④继代培养以MS+6-BA 1.0 mg/L+IBA 0.1 mg/L,其月增殖系数为6.17;⑤生根诱导以1/2MS+NAA 1.0 mg/L+IBA 0.1 mg/L效果最好,其生根率为87.6%;⑥生根苗移栽到珍珠岩∶蛭石∶河沙=3∶2∶1的育苗基质中,成活率为83.2%。  相似文献   

8.
短梗胡枝子优良单株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短梗胡枝子良种的产业化生产,以优良短梗胡枝子单株为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短梗胡枝子启动培养时,以茎段为外植体,用有效氯1%的次氯酸钠表面灭菌12~14min,成活率高,分化效果好。叶片、叶柄不适合作为组培外植体。茎段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mg/L+IBA 0.4mg/L,生根率达到了86.3%。试管苗出瓶时,在草炭∶蛭石(2∶1)的栽培基质上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兔眼蓝莓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方法]以蓝莓品种的幼嫩茎段为试材,研究不同取材时间、不同品种对茎段诱导效果及不同培养基及激素组合对灿烂继代增殖及生长的影响,并开展瓶外驯化生根试验。[结果]4月下旬到6月上旬为蓝莓茎段最佳取材时期,萌芽率为62.2%;灿烂品种在改良WPM+2.0 mg/L ZT+0.05 mg/L IBA+30 g/L蔗糖+6.5 g/L琼脂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茎段增殖率可达3.21;继代40~50 d的茎段用1 000 mg/L ABT快速浸蘸处理后扦插于装有苔癣的穴盘上,生根率达85.33%;生根组培苗在草炭∶园土∶珍珠岩=2∶1∶0.5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为85.67%。[结论]为蓝莓的南方适栽品种的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用转基因耐盐玫瑰的硬枝带芽茎段、绿枝带芽茎段、嫩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通过诱导培养,从中选出适于组织培养的外植体。试验表明:绿枝带芽茎段是转基因耐盐玫瑰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诱导芽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 mg/L,诱导率为26.67%;诱导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 mg/L+ZT 0.5 mg/L,增殖倍数为8;诱导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每苗生根数为11;移栽以河砂∶蛭石∶草炭=1∶1∶1的栽培基质为最佳,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扦插方式对伴矿景天种苗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矿景天,景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镉超积累植物,在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目前伴矿景天种苗繁育主要采用枝条扦插方式。本文从不同育苗基质、茎段不同留叶方式及茎段不同形态学部位3个方面,比较不同扦插方式对伴矿景天种苗繁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伴矿景天扦插适宜的育苗基质为腐殖质或腐殖质+蛭石(3∶1);伴矿景天茎段留少量叶或全量叶的扦插成活率高,分别为93.1%和94.4%;伴矿景天形态学下段扦插成活率高于上段或中段,整株扦插成活率>二分茎段扦插成活率>三分茎段扦插成活率。通过探索伴矿景天扦插繁育的影响因素,优化扦插繁育条件,为伴矿景天在镉污染土壤修复中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金叶龟甲冬青(Ilex crenata)幼嫩茎段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腋芽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壮苗及生根培养基进行对比研究,建立金叶龟甲冬青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培养基MS+ZT 0.5~1.0 mg/L+NAA 0.1 mg/L进行初代培养,腋芽诱导率达95%左右;利用培养基MS+ZT 0.5 mg/L+NAA 0.2 mg/L,丛生芽增殖系数高,幼苗生长健壮且色泽深绿;丛生芽接种于MS+ZT 0.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培养基进行壮苗培养,幼苗高度可达4.9 cm,生长健壮,色泽深绿;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1/2MS+IBA 0.1 mg/L+NAA 0.5 mg/L+活性炭3.0 g/L,生根率100%,根系生长健壮,色泽白色;经生根的试管苗移栽于园土(V)∶蛭石(V)∶泥炭(V)=2∶1∶1混合基质,加以合理管理,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3.
八仙花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八仙花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以70%酒精处理30 s 0.1%升汞处理10 min,成活率可达96%;以MS 6-BA0.5 mg/L IBA0.5 mg/L为启动培养基,诱导率可达100%;以MS 6-BA0.5 mg/L IBA0.3 mg/L为增殖培养基,培养25 d,增殖系数可达9.2;以1/2MS IBA0.3 mg/L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100%,根长势良好且根毛区长达1.1cm;移栽到以珍珠岩:腐殖土=1:2的基质中,覆盖地膜保湿7 d,成活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高丽琼  林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74-7775,7809
[目的]研究圆叶福禄桐茎段为外植体离体培养的快繁技术。[方法]以圆叶福禄桐茎段为外植体离体培养,探讨最佳培养基配比。[结果]用浓度0.1%升汞溶液对福禄桐材料进行消毒,时间8~10min效果较佳;以茎段为外植体诱导出腋芽,MS+6-BA3.0mg/L+NAA0.5mg/L的激素配比对诱导发芽有利,诱导率高达85.6%;增殖培养基MS+6-BA1.5mg/L+NAA0.1mg/L最佳;不定芽在1/2MS+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高达94.9%,根多条、粗壮,植株长势良好、有活力;生根苗移栽在泥炭与椰糠2∶1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圆叶福禄桐离体快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好望角芦荟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静  周恒  袁德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13-1213,1231
以好望角芦荟的茎段、叶片、根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以茎段为宜;最佳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均为MS+蔗糖3.5%+琼脂0.7%+6-BA2mg/L+IBA0.1mg/L;生根壮苗培养基是MS+蔗糖2%+0.55%琼脂+IBA1.5mg/L+KT0.2mg/L。移栽基质以腐质土为好,成活率可达92%,且组培苗长势健壮。  相似文献   

16.
试验探究了多种因素对云南鼠尾草(Salvia yunnanensis C. H. Wright)根、芦头、茎段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的上半段6 cm长、直径大于5 mm斜插于园土∶有机肥(1∶1)中发芽率最高,达90%;具有2个芽的芦头、60 mg/L ABT处理1 h扦插于珍珠岩∶蛭石(1∶1)中发芽率最高,达93.33%;茎段用80mg/L ABT处理2 h,扦插于园土∶有机肥(1∶1)的基质中发芽率最高,达83.33%。云南鼠尾草具有2个芽的芦头、60 mg/L ABT处理1 h,扦插于珍珠岩∶蛭石(1∶1)的基质中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松塔景天和粗壮景天的幼嫩茎尖段为外植体,通过初代培养、继代增殖、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建立了2种景天的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的松塔景天和粗壮景天最适灭菌时间分别为3 min和4 min;适宜增殖的培养基分别为MS+6-BA0.50 mg/L+NAA0.10 mg/L和MS+6-BA0.50 mg/L+NAA0.05 mg/L。生根最适培养基分别为1/2 MS+IBA0.50 mg/L和1/2 MS+IBA0.30 mg/L。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均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金叶苔草茎尖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增殖、壮苗、生根和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和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NAA0.05 mg/L;最佳壮苗培养基为MS+ 6-BA 0.05 mg/L+NAA 0.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NAA 0.1 mg/L+ IBA 0.1 mg/L,生根试管苗移人泥炭∶珍珠岩=2∶1的混合基质中,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增殖培养过程中选择光照时间8 h/d、光照强度1 500 lx,生根培养选用大容器育苗,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黄连木组培快繁育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连木的枝条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1/2 DKW+6-BA 1.0 mg/L+NAA 0.1 mg/L+IBA 0.2 mg/L作为茎段腋芽诱导的培养基,芽体长达4 cm;1/2 DKW+6-BA 4.0 mg/L+IBA 0.04 mg/L+NAA 0.02 mg/L为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可达4.21;1/2 DKW+IBA 6.0 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达到91.15%;移栽在草炭∶蛭石∶粗砂=3∶1∶2混合基质中,成活率高达92.11%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玫瑰天竺葵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天竺葵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初代诱导培养基以MS+BA1.0mg/L+NAA0.1mg/L为宜;继代培养基以MS+BA0.5mg/L+NAA0.05mg/L为宜,芽增殖倍数为5.8;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A0.6mg/L为宜,生根率达97.5%以上,平均生根数13.8条;移栽基质以泥炭土∶珍珠岩=3∶1为宜,成活率达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