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基建房式仓遮阳网隔热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建房式仓常规储粮,粮温受气温影响较大。通过在仓顶搭顶遮阳网,可减少粮温受气温的影响,达到延缓储粮陈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建房式仓综合储粮功能提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基建房式仓进行地上通风笼(或地下通风槽)、粮情电子检测、膜下环流熏蒸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使仓房综合储粮功能得到提升后进行储粮生产性试验,分析储粮生产过程中各项储粮技术综合应用的效果,探讨基建房式仓综合储粮功能全面提升后储粮工艺应用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几种粮堆控温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介绍了4种房式仓控温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实仓试验结果表明,对安全水分的无虫粮经防护剂处理,结合几种控温方法进行储藏,可使储粮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4.
玉米耐储性较差,特别是在高温高湿地区,储藏度夏期间异常粮情时有发生,品质变化快,水分减量大。根据华南惠州地区的储粮生态特点和本库的设施设备条件,综合应用冬季缓速通风降温、春季压盖隔热、夏季空调控温与氮气气调等多项技术优化组合,通过多技术协同效应,经济、有效地控制了仓温和粮温,延缓了玉米品质变化速度,减少了水分损耗,科技保粮优质创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从储粮生态系统控制的角度阐述了粮仓保温隔热性能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突出粮仓设计和使用的协调统一;针对新建粮食储备房式仓使用中多数出现仓顶隔热性差、门窗洞口气密性差、仓内粮面温度过高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对房式仓朝南墙面门窗的设计、保温隔热屋面的设计、仓内地坪适当下挖装粮的设计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用性设计方法和"半地下储粮房式仓"新仓型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善军 《粮食储藏》1992,21(1):13-18
新型材料活动粮仓是一种以稻壳板为主体建筑材料的活动式粮仓.实验结果表明:该活动仓和露天储粮相比较,不但储粮品质、粮情变化优于露天储粮效果,使用成本、周期、储粮费用都较其他材料露天囤优越得多,而且该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拆卸方便,各项储粮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固定房式仓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隔温式房式仓储粮技术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隔温式密闭房式仓储粮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隔温式密闭房式仓具有良好的降氧、而高温性能,可以延缓储粮品质陈化,防虫、防霉、防鼠,适合于各种粮食储藏。  相似文献   

8.
房式仓的局部改造与储粮条件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仓是粮食储藏主要的仓全保健工具。粮仓的各项基础条件必须符合科学保粮的各种要求。房式仓目前在我国仍占绝大部分,由于结构简单,密闭、防潮、隔热、通风等条件差,给安全储粮造成诸多不利因素。如将一般条件较差的房式仓进行局部改造,提高隔热保温能力,符合科学保管及低温储粮的要求,就能达到理想的储粮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大型房式仓散装储粮立体通风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获得主体通风系统墙槽、立式导风筒等设计参数,并通过实仓储粮试验进行了验证。通风储粮效果优于其它形式通风。  相似文献   

10.
在夏季高温季节,房式仓粮堆上层粮温达到27.4℃,下层平均粮温8℃左右,极易造成粮堆内部结露。为此,我库积极探索利用粮堆底部"冷源"均衡上层粮温储粮试验。均衡粮温后,全仓最高粮温22.1℃、最低粮温7.4℃、平均粮温14.8℃,缓解了粮堆内部结露的现象,抑制了储粮害虫的危害,储粮顺利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本地区生态区域特点和储粮实际情况,中央储备粮安陆直属库在试验仓内开展节能保水降温通风、仓房隔热、粮面压盖、自控排热换气、仓顶喷淋降温等多项绿色储粮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粮温,减少了储粮水分丢失,延缓了储粮品质陈化,抑制了虫霉的生长繁殖、达到绿色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户专用粮仓储粮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VC软体仓作为新型农户专用仓,小麦在10个月储存期内水分含量变化≤0.6%,与原始水分无显著差异。小麦容重损失率均值为1.96%,干容重损失率均值2.1%,虫蚀粒率≤0.3%,霉变粒率≤0.1%,面筋吸水率变化率均值9.4%,平均储粮损失率为0.506%,干物质平均损失率为0.318%。由此可见PVC仓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鼠、密闭、隔热等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农户储粮过程中由粮食生虫、发热霉变、鼠咬等因素引起的储粮损失,起到减损保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4.72万t水分为13.0%~15.5%的东北玉米,冬秋季节以通风降温为主;气温气湿上升季节以密闭湿为主;度夏期间采取磷化铝片低剂量密半或间歇密半防治害虫和掏老菌危害;度夏后适时敞堆散湿降浊等技术措施。便玉米安全储藏顺利度夏,延缓品质陈化效果显著。曙测表明,玉米烘伤料的的酸值明显主于正常玉米籽粒。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方沿海高温高湿地区玉米安全保管难度大,通过高大平房仓储存玉米应用试验,采用磷化铝密闭储藏结合实施1.1 kW的轴流风机通风技术,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及保证玉米储存安全,且有效控制了因离心风机通风造成水分散失过大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张崇霞  王伟  李荣涛 《粮食储藏》2012,(1):20-22,51
研究了在26℃的恒温条件下,不同水分含量大豆充氮气调与常规储藏大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在26℃的储藏条件下,水分含量仍然是影响大豆品质变化的首要因素。当大豆水分含量低于安全水分时,是否充氮对大豆的发芽率、油脂酸值、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影响很小,大豆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当大豆水分含量略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可以很好地延缓大豆发芽率的下降、油脂酸值的升高,但对霉菌变化的影响较小。当大豆水分远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对延缓大豆发芽率下降有一定作用,对油脂酸值和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  陈瑞  刘璐 《粮食储藏》2010,39(6):28-33
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储藏条件为:氧气浓度分别是2%、5%、21%,温度分别为15℃、20℃、30℃,水分分别为13.5%、14.5%、15.5%。以此来进行糙米模拟储藏实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氧气浓度、储藏温度、糙米水分对糙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3种不同氧气浓度的气调方式中,2%和5%的氧气浓度可使水分在13.5%~14.5%之间、温度范围为15℃~20℃的糙米在5个月的储藏期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控制在25%以内,而在21%氧气浓度的自然储藏条件下,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超过了35%。另外通过比较21%氧气含量、水分13.5%不同温度条件下糙米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温下(30℃)的糙米其过氧化氢酶活性比15℃和20℃的糙米变化要快。在150d的储藏期内下降了37%。且后者在60d出现一个转折点,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速率开始明显减小。其中高于15.5%的高水分糙米不宜储藏,实验验证了低氧可以延长高水分糙米的储藏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综合实验,并使用Design一Expert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各因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其中温度和氧气浓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显著。水分和温度越低,糙米品质劣变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高大平房仓原有6条通风道基础上增加4条地上竹笼风道,提高粮堆通风降温降水均匀性,夏季采用机械制冷合理控制粮堆温度,实现了偏高水分粮食安全储藏,为今后高水分粮安全储藏探索出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中温低湿储粮生态区(第四储粮生态区)采用智能通风控制系统对高大平房仓进行冬季机械降温通风,同时与常规方式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智能通风系统能较为快速、准确、有效地监测粮堆内外温度、湿度参数变化,较为准确地判断通风条件,捕捉最佳通风时机,避免低效、无效以及有害通风,通风电耗较常规通风方式降低64%。同时减少了水分过度散失,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储粮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小麦粉储藏期间水分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将小麦粉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模拟储藏试验,研究了储藏过程中小麦粉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粉在储存一段时间后水分可分别达到平衡状态,方差分析得出储藏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对小麦粉的水分有显著影响,且水分与储藏湿度和温度呈显著二元线性关系(Y=a+bX1+cX2)。将小麦粉的水分变化与其它品质比较分析得出,小麦粉储藏时应控制水分低于14.0%,储藏条件控制为:湿度〈70%,温度〈20℃。  相似文献   

20.
稻谷储藏安全水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麦角甾醇为参考指标,分析了在不同温度下籼稻和粳稻中的不同水分对其储藏过程中真菌生长的影响.确定了实验室条件下籼稻安全储存水分为13.5%,粳稻安全储存水分为14.0%;确定了稻谷安全水分曲线,可作为偏高水分稻谷短期安全储存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