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比较玉竹多糖、桑叶多糖、杜仲多糖、商陆多糖、淫羊藿多糖体外增强免疫活性,采用酶学检测法测定各中药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浓度,根据安全浓度测定结果,选择250.000μg/ml、125.000μg/ml、62.500μg/ml、31.250μg/ml、15.625μg/ml 5个浓度,用MTT法比较5种中药多糖单独和PHA协同刺激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的影响,以及比较5种中药多糖单独和LPS协同刺激对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竹多糖、桑叶多糖、杜仲多糖、商陆多糖、淫羊藿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 250.0μg/ml、625.0μg/ml、625.0μg/ml、625.0μg/ml、312.5μg/ml。玉竹多糖、桑叶多糖、杜仲多糖和淫羊藿多糖无论是单独还是协同PHA刺激外周血T淋巴细胞,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桑叶多糖、杜仲多糖和淫羊藿多糖无论是单独还是协同LPS刺激脾脏B淋巴细胞,均不同程度地显示出良好的增强B淋巴细胞的活性。桑叶多糖和杜仲多糖体外增强免疫效果最佳,在62.500μg/ml和125.000μg/ml时,均显示出较强的增强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和碧螺春、红茶中的祈门红茶和立顿红茶以及普洱茶的云南特级地方标准样和临沧普洱茶的水溶性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方法]茶叶样品经沸水浸提和透析等前处理,采用蒽酮-硫酸法和硫酸-咔唑法分别测定茶叶多糖的中性糖和酸性糖含量,用Bradford法分析蛋白质含量。[结果]绿茶的总多糖平均值接近39.58 mg/g,红茶为30.73 mg/g,普洱茶为60.12mg/g,约是红茶的2倍。普洱茶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18.57 mg/g,高于绿茶和红茶。[结论]3类茶中,均以普洱茶的水溶性多糖及蛋白质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蛋白桑桑叶的主要成分和富硒能力,本试验以蛋白桑为试材,冀桑3号作为对照,采摘它们的桑叶检测可溶性多糖、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黄酮的含量和不同硒肥施用量下硒含量。结果表明,2个桑树品种的桑叶中含量相对较高的是黄酮和可溶性多糖。2个桑树品种都具有很强的富硒能力,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2个桑树品种的桑叶的硒含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当施用量为150g/盆时,桑叶中硒含量可以达到1400ug/kg以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兰州百合营养品质产地差异,为兰州百合产品深度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针对甘肃榆中县、渭源县、七里河区、临洮县和永靖县5产区兰州百合20种营养成分数据,采用相应国标或地标检测和计算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甘肃5个种植区不同生态条件下,兰州百合鳞茎中水分含量58.67~60.80 g/100g,蛋白质含量8.06~9.84 g/100g,粗脂肪含量0.75~0.98 g/100g,直链淀粉含量5.63~7.52 g/100g,粗纤维含量1.37~1.87 g/100g,果胶含量0.82~0.97 g/100g,总糖含量72.60~74.53 g/100g,可溶性糖含量34.43~37.30 g/100g,还原糖含量1.27~1.47 g/100g,总皂苷含量0.016 3~0.020 g/100g,维生素C含量0.012 3~0.015 2 g/100g,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其中部分成分含量在不同种植区存显著差异。水分与粗纤维含量、维生素C与粗多糖含量、蛋白质与K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蛋白质与总灰分含量、还原糖与总皂苷...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厌氧时间对桑叶茶γ-氨基丁酸(GABA)等主要成分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优化生产高GABA含量桑叶茶的制作工艺,为生产优质桑叶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农桑12号新鲜柔嫩叶片为材料,分别按绿茶型(S1)和红茶型(S2)加工工艺进行处理,并在杀青和揉捻后设置不同的厌氧时间(2、4和8 h)处理,以厌氧0 h为对照,分析不同厌氧时间处理对桑叶茶GABA等主要成分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厌氧处理后制得的桑叶茶感官品质优于对照组,S1中以厌氧处理8 h感官品质最优,外形匀整、色泽绿尚亮、净度尚好,香气甜香带有豆香,滋味醇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柔嫩尚匀整;S2中以厌氧处理2 h的审评得分最高,外形尚匀整、净度尚好、褐尚亮,香气豆香带花香,滋味浓醇,汤色黄且明亮,叶底柔嫩欠匀整。厌氧能有效提高桑叶茶中的GABA含量,随厌氧时间延长至8 h,S1中GABA含量达2.70 mg/g,S2中GABA含量达6.55 mg/g;S1中黄酮含量随厌氧时间延长至8 h时为86.04 mg/g,S2中黄酮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下同),至8 h时为23.14 mg/g。厌氧处理后,S1和S2桑叶茶中色氨酸含量显著提升,至8 h时,分别为4.53和5.07 mg/g。厌氧对S1和S2桑叶茶中5-羟色胺的影响表现不同,S1中5-羟色胺含量在厌氧初期(0~2 h)显著降低,但随着厌氧时间延长逐渐回升且差异逐渐消失;S2中5-羟色胺含量显著提高,厌氧处理8 h后含量为100 ng/g。【结论】高GABA含量桑叶茶类产品开发以鲜叶摊放1.5 h、揉捻30 min、真空厌氧处理8 h、干燥温度80℃的红茶型加工工艺为优,所制得的桑叶茶香气呈甜香带花香,滋味醇和,汤色橙黄明亮。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安康地区桑叶资源的开发和科学利用,对该区5个产地桑叶的硒、总黄酮、总糖、绿原酸、木犀草苷、粗蛋白的含量及桑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个产地桑叶主要功能物质平均含量黄酮为38.34 mg/g,总糖为206.82 mg/g,绿原酸为393.15 μg/g,木犀草苷为12.88 μg/g,粗蛋白为15.60%;硒含量在0.193~0.358 mg/kg,达富硒食品硒含量标准;主要功能物质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在25.64%~83.62%,对铁离子的还原力在6250.554~9885.672 U/g。  相似文献   

7.
选择4种非发酵茶(绿茶)[屏山炒青(四川)、霍山黄芽(安徽)、黄山毛峰(安徽)以及龙井茶(浙江)]和2种发酵茶(红茶)[祁门红茶(安徽)和普洱茶(云南)],分别按0.7g/100g和1.4g/100g剂量加入配合饲料,饲养平均体重5.45g/尾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8周后,测定各组鱼体肝脏维生素E(VE)含量,然后降低水位,对剩余试验鱼进行3d的拥挤胁迫,再测定各组鱼体肝脏的VE含量。结果显示,6种茶叶均导致VE含量显著提高,其中屏山炒青和黄山毛峰2种剂量的均显著提高,霍山黄芽和祁门红茶0.7g/100g组显著提高,龙井茶和普洱茶1.4g/100g组的显著提高。胁迫后,龙井组、0.7g/100g的黄山毛峰组、1.4g/100g的普洱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余各种显著低于对照组。结合胁迫前后结果,可以看出龙井茶、黄山毛峰(0.7g/100g)和普洱茶(1.4g/100g)对提高草鱼肝脏VE含量有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宽、窄叶型2种茖葱为供试材料,探索摘叶处理对其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摘叶程度的加大,宽、窄叶型茖葱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性糖含量、VC含量均有所降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出苗后第37天,宽叶型最大值为45.48mg/100g、窄叶型为39.14mg/100g;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出苗后第43天时,宽叶型最大值为48.61mg/100g、窄叶型为48.12mg/100g;还原性糖从出叶开始到5月10日前后,其含量达到最大值(宽叶型为634.1mg/100g、窄叶型为679.7mg/100g);纤维素含量也呈梯次递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吉木萨尔县4个品种大果沙棘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大果沙棘果实营养成分丰富,脂肪含量为1.1~4.4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1.94~2.56 g/100 g,总糖含量为3.6~11.6 g/100 g,总酸含量为14.22~23.26 g/kg,17种氨基酸含量为1.46~2.19 g/100 g,VC含量为35.9~228.0 mg/100 g。4个供试品种中,新棘1号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2.19、2.56 g/100 g。新棘2号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7.8%、11.6 g/100 g。无刺丰总酸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23.26 g/kg、228.0 mg/100 g。深秋红和新棘1号的脂肪含量最高,均为4.4 g/100 g。新棘1号和新棘2号果实属于富硒水果。  相似文献   

10.
富集钙·铁离子对灵芝菌丝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艳森  郭成志  魏赛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365-17366
研究不同浓度钙、铁离子对灵芝固体培养与液体摇床培养后菌丝体生长、胞外多糖及菌丝体钙、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00μg/ml的钙离子发酵液中,灵芝胞外多糖含量和钙离子含量最高,分别为7.4g/L和100.6me,/100g。灵芝多糖含量最高的最适Fe^2+浓度为1000μg/ml,胞外多糖含量可达到8.5g/L,铁离子含量为364.2mg/100g。  相似文献   

11.
以四川丘陵蚕区夏伐式养成的春秋两季桑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设计方案,研究氮(N,X1)、磷(P,X2)、钾(K,X3)、肥不同施用量对桑叶粗蛋白、可溶性糖、总黄酮、1-DNJ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桑树的生长发育,春秋两季桑叶品质及其活性成分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在秋季8月20日含量最高,总黄酮和1-DNJ在春季5月15日含量最高;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桑叶品质及其活性成分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其含量均随之显著增加,在2水平(X12X22X32)时达到最大。通过建立目标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分别获得了桑叶粗蛋白、可溶性糖、总黄酮1-DNJ的推荐施肥量及最高产量为:718.46kg/hm2N220.11kg/hm2,P2O5305.23kg/hm2K2O桑叶粗蛋白最高产量为1816.83kg/hm2;666.54kg/hm2N204.41kg/hm2P2O5243.18kg/hm2K2O,桑叶可溶性糖最高产量为1042.5kg/hm2;675.96kg/hm2N326.49kg/hm2P2O5462.90kg/hm2K2O,桑叶黄酮最高产量为147.90kg/hm2;720.93kg/hm2N225.11kg/hm2P2O5323.63kg/hm2K2O,桑叶DNJ最高产量为13.55kg/h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贵州十大名茶中茶多糖的含量,为茶叶的种植、加工及质量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提法提取茶多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茶多糖含量的方法,对贵州十大名茶中茶多糖的含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富硒绿茶的茶多糖含量最高,为2.67%;遵义毛峰的茶多糖含量最低,为1.11%。表明,贵州十大名茶中茶多糖的含量与其品种及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氮磷钾施入量及其配比对桑叶中茶品质成分的影响。[方法]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利用氮磷钾三因素三水平全组合试验设计,探讨了氮磷钾单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春季桑叶产量及其主要茶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氮磷钾三要素配施明显优于单施和双施。施肥不足或过量均会显著降低春季桑叶产量及其主要的茶品质成分含量,如: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黄酮类化合物、酚类物质和总氨基酸。以春季桑叶产量为目标的推荐施肥指标为A2×B3×C1(240kg/hm~2N、150 kg/hm~2P、60 kg/hm~2K),而从提高春季桑叶茶品质的角度应选择A2×B1(B2)×C2(240 kg/hm2N、50(100)kg/hm~2P、120 kg/hm~2K)。[结论]该研究为建立优质高产的茶用桑基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处于各个不同生长期的古尼虫草中虫草多糖、虫草氨基酸、虫草素三种活性物质的含量 .结果表明 :虫草多糖含量最高可达 2 8.2 mg/ g,氨基酸含量达 2 8.62 m g/ 10 0 mg干菌丝 ,虫草素含量达 13 5 0μg/ g.  相似文献   

15.
为六堡茶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以六堡茶群体种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0mg/L、50mg/L、100mg/L、150mg/L)NaCl胁迫对六堡茶生理指标的影响,探明六堡茶对NaCl胁迫的生理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六堡茶的MDA含量逐渐增加,POD、CAT、SOD 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与MDA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POD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AT活性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树龄武夷水仙茶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树龄武夷水仙茶叶中主要生化成分及其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树龄为6、30、60a的武夷水仙茶叶为试材,测定了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通过水提醇沉淀法提取茶多糖,分析了茶多糖的基本组分,并研究了3种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3种水仙茶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黄酮类含量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随树龄的增长而升高;3种武夷水仙茶多糖的得率及其组分中的中性糖、蛋白质、糖醛酸、茶多酚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茶多糖的得率随树龄的增长而提高,得率较高的老丛水仙茶多糖组分中的中性糖、蛋白质的含量也较高;3种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为接近,其IC50分别为:0.051、0.055、0.060mg·mL-1;3种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IC50分别为:1.131、1.121、0.431mg·mL-1,树龄为60a的老丛水仙茶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明显高于树龄为6和30a的水仙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氮磷钾施人量及其配比对桑叶中茶品质成分的影响.[方法]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利用氮磷钾三因素三水平全组合试验设计,探讨了氮磷钾单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春季桑叶产量及其主要茶品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氮磷钾三要素配施明显优于单施和双施.施肥不足或过量均会显著降低春季桑叶产量及其主要的茶品质成分含量,如: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DNJ)、黄酮类化合物、酚类物质和总氨基酸.以春季桑叶产量为目标的推荐施肥指标为A2×B3×C1 (240kg/hm2 N、150 kg,/hm2 P、60 kg/hm2 K),而从提高春季桑叶茶品质的角度应选择A2×B1 (B2)×C2(240 kg/hm2 N、50(100) kg/hm2 P、120 kg/hm2K).[结论]该研究为建立优质高产的茶用桑基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施肥条件对远志生长状况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定量研究了无土栽培条件下远志的需肥规律,建立了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提出了最佳施肥方案:Ca(NO3)2·4H2O80~110mg/100g水、NaH2PO4·2H2O60mg/100g水、K2SO460~80mg/100g水。试验结果表明:无土栽培远志N、P、K3种肥料的施用量与远志产量、远志多糖和远志酸含量的关系符合三元二次曲线变化规律;远志无土栽培产量、远志多糖和远志酸含量均高于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19.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97-1098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叶位桑叶品质的影响。[方法]用200 mg/L天丰素和缩节胺处理桑树选792,测定不同叶位桑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脂类的含量。[结果]200 mg/L天丰素处理的桑叶可溶性糖含量以第4叶位最高,其次是第1叶位;200 mg/L缩节胺处理的桑叶可溶性糖含量以第11叶位最高,第1叶位最低。天丰素处理的第1叶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第8叶位最低;缩节胺处理不同叶位的蛋白含量均保持较高的含量。天丰素处理桑叶的脂类含量以第8叶位最多,随着叶位的递增,脂类含量均显著减少;缩节胺处理桑叶的脂类含量第11叶位最高,高出含量最低的第1叶位11 mg/g。[结论]天丰素对中下部偏老桑叶的品质有较大改善;缩节胺较大提高了上部偏嫩桑叶的可溶性糖分和脂类含量,而对下部偏老叶片的可溶性糖分和脂类含量有所抑制。  相似文献   

20.
以四川丘陵蚕区夏伐式养成的春秋两季桑树为研究对象,采用现代肥料二次回归“3414”设计方案,研究氮(N,X1)、磷(P,X2)、钾(K,X3)肥不同施用量对桑叶粗蛋白、可溶性糖、总黄酮、1-DNJ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桑树的生长发育,春秋两季桑叶品质及其活性成分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在秋季8月20日含量最高,总黄酮和1-DNJ在春季5月15日含量最高;N、P、K不同施肥处理对桑叶品质及其活性成分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其含量均随之显著增加,在2水平(X12X22X32)时达到最大.通过建立目标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分别获得了桑叶粗蛋白、可溶性糖、总黄酮、1-DNJ的推荐施肥量及最高产量为:718.46 kg/hm2 N、220.11 kg/hm2 P2O5 、305.23 kg/hm2 K2O,桑叶粗蛋白最高产量为1816.83 kg/hm2;666.54 kg/hm2 N、204.41 kg/hm2 P2O5、243.18 kg/hm2 K2O,桑叶可溶性糖最高产量为1042.65 kg/hm2;675.96 kg/hm2 N、326.49kg/hm2 P2O5、462.90 kg/hm2 K2O,桑叶黄酮最高产量为147.90 kg/hm2;720.93 kg/hm2 N、225.11 kg/hm2 P2O5、323.63 kg/hm2K2O,桑叶DNJ最高产量为13.5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