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不同培养基对南海底层鱼突额鹦嘴鱼ScantsovifrousTemmincketSchlegel,1846肠道微生物进行分离与16S、18SrDNA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然后结合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产蛋白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等微生物的筛选。结果表明,从突额鹦嘴鱼肠道分离纯化出23株微生物,其中14株产酶,以产蛋白酶与淀粉酶为主,部分产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产酶微生物主要为Bacillussp.;分离出3株菌(H-16、J-13与Y-13G)其16S、18SrDNA序列与模式种相似度低于97%,为潜在的新种。研究表明,南海底层鱼突额鹦嘴鱼肠道含有大量产酶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疆玛纳斯火烧洼热气泉土壤样品中,分离出的2株耐热真菌MHS7和MHS9进行鉴定,并研究其产酶活性。【方法】利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分离筛选耐热真菌,基于菌株形态学特征和r DNA ITS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耐热真菌菌株进行初步分类鉴定;分别测定各菌株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木聚糖酶和糖苷酶的能力。【结果】得到2株耐热真菌MHS7和MHS9,初步鉴定菌株MHS7属于小裸囊菌属(Gymnascella),菌株MHS9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产酶活性检测表明,菌株MHS7和MHS9均能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其中,菌株MHS9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相对较高。【结论】耐热真菌MHS7和MHS9均能同时产四种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饲用半纤维素酶为一复合酶系,主要是由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半乳糖酶等组成。文章主要介绍了半纤维素酶中的两个重要组分β-甘露聚糖酶和β-木聚糖酶,对其酶的来源、酶的基因工程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那金  王瑶  郭尚旭  赵丹 《农学学报》2017,7(12):18-21
甘露聚糖酶是一类水解甘露聚糖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细菌来源尤为广泛。为了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异源表达细菌来源的甘露聚糖酶基因,以获得性质优良的甘露聚糖酶。本文对甘露聚糖酶的来源和酶学性质进行了概述,归纳了细菌甘露聚糖酶的异源表达在提高酶活、扩大pH作用范围、改善安全性等方面的作用,包括对埃希氏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毕赤酵母进行异源表达等。利用微生物资源拓宽甘露聚糖酶的应用领域,使用微生物技术提高产酶量满足工业需求,并为甘露聚糖酶定向进化和改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酶活性高的β-甘露聚糖酶芽孢杆菌,该菌产酶迅速,在简单发酵培养基中培养32 h即可达到产酶高峰,且粗酶液中甘露聚糖酶的量占绝对优势。对酶性质的研究发现,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0,在pH值为5.0~7.0时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黏度试验显示降黏效果显著,薄板层析显示水解魔芋甘露聚糖和角豆胶产物以甘露寡糖为主,有应用到饲料酶制剂和寡糖生产行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对土壤中分离的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MSJ-5进行产酶性质的研究。菌株MSJ-5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32h达到产酶高峰。β-甘露聚糖酶为粗酶液的主要组分,酶学性质的研究显示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7.0,在pH 5.0~7.0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水解魔芋甘露聚糖及水解产物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菌株MSJ-5产生的β-甘露聚糖酶对魔芋甘露聚糖有显著降粘效果,水解产物以甘露寡糖为主。研究结果显示,菌株MSJ-5产生的β-甘露聚糖酶有应用到饲料添加和功能性寡糖行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并鉴定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菌株。[方法]以天山雪莲菌酸奶为材料,采用酸化MRS培养基、CaCO3分离培养基和YGC培养基,对乳酸菌、醋酸菌和酵母菌进行菌株分离,并依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和《酵母菌特性及鉴定手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学鉴定。[结果]经过分离和鉴定,获得了干酪乳杆菌、过氧化醋杆菌、醋化醋杆菌、克鲁维酵母属酵母菌株各1株。[结论]天山雪莲菌酸奶中的微生物可产生一些重要的生物学活性物质,这些微生物可作为功能性乳制品开发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的种类和功能,以诠释肠道细菌对草地贪夜蛾寄主植物适应性的影响,为揭示草地贪夜蛾的寄主适应机制及进一步预测其寄主谱扩张趋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对草地贪夜蛾肠道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进行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利用筛选培养基对产生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及对苯酚有代谢能力的菌株进行初筛,并进一步用DNS法测定相关菌株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酶活性,用含苯酚的无机盐培养基培养菌株,检测菌株的苯酚降解效率。【结果】共分离获得45株细菌菌株,经同源序列比对分析,45株细菌菌株分属于3门5属8种,分别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放线菌门(Acinobacteria)的短杆菌属(Curtobacterium),其中克雷伯氏菌属的丰度最高。45株菌株中有产纤维素酶菌株11株,酶活力最高的是变栖克雷伯氏菌菌株K3,为0.105±0.007 U/mL;产木聚糖酶菌株10株,酶活力最高的是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9,为1.090±0.468 U/mL;产果胶酶菌株5株,酶活力最高的是变栖克雷伯氏菌菌株K27,为0.193±0.047 U/mL;降解苯酚的菌株9株,降解速率最高的是沙福芽孢杆菌菌株B8,为(0.347±0.042)%。【结论】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的产酶菌株多样性较高,推测这是导致草地贪夜蛾寄主谱广,对寄主为害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疆吐鲁番地区耐热真菌多样性及其功能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新疆吐鲁番地区耐热真菌多样性,并对其产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平板涂布法从12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耐热真菌,基于形态学和18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研究耐热真菌多样性;利用6种筛选培养基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产酶活性筛选.[结果]分离得到129株耐热真菌,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些真菌归于11个属,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和裸胞壳属(Emericella)为优势菌群.产酶活性研究表明,13株产糖苷酶,13株产淀粉酶,11株产维素酶,16株产木聚糖酶,8株产蛋白酶,10株产脂肪酶,16株产木聚糖酶.[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耐热真菌资源丰富,产酶种类多样,为开发利用这一类群真菌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某水产市场附近土壤中分离筛选出4株具壳聚糖酶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其中菌株S03具有较高的产酶能力,经鉴定属于毛霉属(Mmucor sp.)。试验条件下该菌株培养3 d时,发酵液中壳聚糖酶活性最高。并进一步证明该菌株所产壳聚糖酶属于诱导型壳聚糖酶,适量添加葡萄糖有助于壳聚糖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对陕西、宁夏和内蒙的典型盐渍土样分离得到180株细菌,在NaCl浓度为15%,20%,25%,30%,32%五个梯度进行了菌株耐盐性的试验。用平板检测法对菌株的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4种水解酶产生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68.9%的菌株可在15%盐浓度的培养基中生长,随盐浓度增加,可生长的菌株数明显减少;在筛选出的耐盐菌中,来源于单一盐土中耐盐菌多于复合盐土,重盐土中筛出耐盐菌所占比例较大;供试菌株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能力高于产淀粉酶能力,其产脂肪酶的能力最弱。挑选出产纤维素酶和产蛋白酶效果较好的菌株各5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表明,大多数菌属于G ,杆状细菌,油脂状,不透明,并且表面光滑,耐15%盐浓度。  相似文献   

12.
从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和菊三七(Gynura japonica)2种药用植物根部共分离得到47株内生放线菌,其中分离自麦冬的有24株,分离自菊三七的有23株.对47菌株进行了分泌胞外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从以上2种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内生放线菌中具有产胞外淀粉...  相似文献   

13.
对分离自广西北海红树林根际土壤中的l株放线菌BCG36进行抗菌活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并对其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放线菌BCG36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有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活性;牛奶先凝固后冻化,可使硝酸盐还原,不产硫化氢,不产黑色素,不使明胶液化;对大肠埃希菌、普通变形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6SrDNA测序后比对显示,放线菌BCG36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相似文献   

14.
对分离自广西北海红树林根际土壤中的1 株放线菌BCG36 进行抗菌活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并对其进行16S rDNA 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放线菌BCG36 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有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活性;;牛奶先凝固后冻化,可使硝酸盐还原,不产硫化氢,不产黑色素,不使明胶液化;对大肠埃希菌、普通变形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6SrDNA 测序后比对显示,放线菌BCG36 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筛选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有效筛选纤维素降解细菌的方法。[方法]采用CMC-Na平板分离筛选具有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细菌菌株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秸秆和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了2株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细菌菌株xg1和h10,通过总DNA提取、PCR扩增,经16S rDNA测序及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它们分别为枯草芽胞杆菌和蜡状芽胞杆菌。设计了一种根据水解透明圈直径的大小以初步确定菌株产酶活力高低的方法,发现菌株产酶酶活与透明圈直径之间呈现一定的函数关系。[结论]用CMC-Na平板筛选方法,可避免大量的盲目无效劳动,大大提高获得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机率,是较好的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土壤和动物肠道分泌物中筛选具有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且具有抑菌作用的肠道益生微生物,为开发可供人类或动物直接使用和喂食的活菌制剂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通过酪素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和纤维素培养基分别筛选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通过琼脂扩散法测定活性菌株的抑菌活性,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后进行紫外诱变,测定比较正变菌株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及抑菌效果,通过10次传代培养分析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诱变复筛得到1株高酶活,高抑菌的芽孢杆菌菌株,其摇瓶发酵液中蛋白酶活、纤维素酶活和淀粉酶活分别为39.100、0.093和1.353 U/ml,比原有菌株分别提高4.08%、7.90%和67.00%,以滤纸片法测得抑菌效果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03 c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0.85 cm,抑菌效果也明显增强。[结论]分离得到的菌株酶活性、抑菌活性均较高,遗传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e importance of microbial enzymes in pulp and paper manufacturing has grown significantly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Solid substrate fermentation (SSF) holds tremendous potent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microbial enzymes of commercial interest. SSF can be of special interest in those processes where the crude fermented product (whole SSF culture, in situ enzyme) may be used directly as the enzyme source. Xylanase preparations practically free of cellulase activity are especially useful for …  相似文献   

18.
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土壤稀释分离法,从不同连作年限花生根际土壤中分离优势细菌,结合菌株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对优势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种植过花生及花生连作后,土壤中优势细菌种类发生明显变化,从连作花生田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出7种优势细菌,分别为Leifsonia xyli、氯酚节杆菌(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