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在灌水周期内测定了8种不同水分条件下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体积分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参数的光响应过程,探讨了维持九里香较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宜土壤水分及光照强度范围.结果表明:光辐射强度和土壤湿度对九里香叶片光合特性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九里香在土壤体积含水量29.80%(相对含水量89.40%)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当土壤水分条件适宜时,光强在400~1600μmol·m-2·s-1范围内,九里香光合速率较高.适宜九里香生长的土壤湿度范围(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为土壤体积含水量21.30%~29.80%(相对含水量64.53%~89.40%).九里香永久萎蔫的最低土壤湿度为土壤体积含水量10.60%(相对含水量32.11%).  相似文献   

2.
不同土壤水分下黑果枸杞生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盆栽的2a生黑果枸杞采用土壤人工控水方式进行干旱生理试验,通过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黑果枸杞对土壤干旱的相对适应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5%时,对黑果枸杞叶片生理作用形成胁迫;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黑果枸杞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线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9、0.917和0.904,土壤含水量与净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变化的趋势为二次三项式,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随土壤水分变化的趋势为三次四项式;最适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叶片水分利用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7.2%、18.0%和17.6%;土壤水合补偿点为3.81%,从而证明黑果枸杞为较耐旱树种。  相似文献   

3.
主要采用CIRAS—2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柿树叶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的利用效果、气孔导度等进行测定,进而探讨柿树光合光响应特性对于土壤水分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水分对柿树的光合生理参数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土壤水分的不断降低,柿树的净光合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会先上升然后下降,而光补偿点会先降后升,光的饱和点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能够维持柿树高光合作用和高水分利用率的土壤含水量一般为48.8%~76.7%。  相似文献   

4.
土壤水势对桃树几个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势是描述土壤干旱程度及土壤水分对植物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在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测定桃树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势下各个生理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桃树在1 d内光合呈双峰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变化与光合变化特征相似,也呈双峰变化规律,土壤水势过高并不利于桃树对水分的利用,当土壤水势维持在-60~-40 kPa之间时,桃树叶片光合速率、平均蒸腾速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高。综合分析表明,土壤水势控制在-60~-40 kPa时,桃树各生理指标变化均维持较高水平,有利于桃树生长。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胁迫对槟榔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长蒂槟榔种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控制土壤含水量,研究不同水分胁迫对槟榔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槟榔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ond)下降,胞间cO2浓度(ci)升高,干旱降低槟榔的净光合作用,限制气体交换。槟榔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水分含量成负相关,即水分胁迫程度越深,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选择盆栽山杏和四翅滨藜幼苗为对象,利用Licor-6400-02B红蓝光源模拟光合有效辐射,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相应的水分利用效率,以探讨不同土壤含水量和光照条件对山杏和四翅滨藜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15%~20%、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为1 500~1 600μmol/(m~2·s)时,山杏和四翅滨藜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达到最大值,光合作用相对最强;2种植物的光饱和点在1 880μmol/(m~2·s)左右,适宜种植在干旱、光照辐射强的地区;水分和光照相同的情况下,山杏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四翅滨藜,山杏的生长能力强于四翅滨藜。  相似文献   

7.
单长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30-2331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下冬小麦幼苗水分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呈增加趋势。通过统计回归发现,冬小麦幼苗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WUE与土壤水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这说明土壤水分是影响冬小麦幼苗水分生理特性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对土壤干旱下不同品种冬小麦幼苗光合、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幼苗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呈增加趋势。统计分析表明,冬小麦幼苗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土壤水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线性关系,说明土壤干旱对不同品种冬小麦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旭  陈芬  刘博  谭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5,(28):181-18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下盐胁迫对金叶白蜡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盐分胁迫下金叶白蜡幼苗的生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因土壤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金叶白蜡相对高生长、相对地径生长、相对冠幅以及生物量增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减少,表明盐分和水分胁迫影响了金叶白蜡的生长.生理生化分析表明: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质膜透性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增大,但MDA含量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而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0.
研究铅胁迫下干旱胁迫对侧柏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规律,探讨侧柏对双重胁迫的适应与自我调节机制,为西北矿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盆栽试验,以土壤相对含水率为100%且无铅的处理为对照,其余处理外源铅浓度统一设为2 000 mg/kg,分别测定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幼苗在3个生长阶段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单一铅胁迫下,侧柏净光合速率较对照降低,铅和干旱双重胁迫下,净光合速率随着土壤相对含水率的降低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在2 000 mg/kg铅浓度胁迫下,侧柏3个生长阶段净光合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不同,当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生长初期、中期和后期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68.64%、67.54%和98.99%。侧柏在生长初期受到干旱胁迫时能迅速调节蒸腾速率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对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发现,当生长初期、中期和后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7.52%、78.26%、45.68%时,侧柏蒸腾速率降到最小值。(3)随着土壤相对含水率的降低,侧柏水分利用效率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土壤相对含水率为40.00%时,生长初期和中期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因此,在铅胁迫下适度的干旱胁迫可降低侧柏的蒸腾速率,从而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水分调亏对银杏根系吸收无机养分和叶片合成有机养分能力的影响,为银杏栽培过程中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2年生银杏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调亏程度(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5%(CK)、70%(T1)、55%(T2)、40%(T3)、25%(T4))对幼苗的形态特征、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时,银杏幼苗根系形态特征(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征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指标达最大值,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55%之间以上各指标缓慢下降,低于55%时各指标呈加速下降趋势,各指标以2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最低。根系直径、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率和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关系与以上指标相反。因此,在银杏生长发育过程中,应将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5%时必须浇水。  相似文献   

12.
研究逐渐干旱条件下牡丹光合指标及荧光特性变化.以胡红、洛阳红两种牡丹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土壤逐渐干旱处理,从牡丹光合响应、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来研究牡丹光合与荧光特性.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胞间C02浓度(Ci)升高,干旱降低牡丹净光合作用、限制气体交换.7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适合牡丹的生长,同时发现与干旱胁迫相比.水分过多更不利牡丹的生长.不同品种间比较发现,胡红比洛阳红更耐旱,适应性更广.  相似文献   

13.
对细子龙(Amesiodendron chinense)在不同水分梯度胁迫下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细子龙的地径、苗高相对生长率、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土壤水分减少而减少,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20%水分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而降低,细胞间CO2浓度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增加; 水分胁迫引起细子龙光合速率下降是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分对嘎拉苹果幼苗水分生理特性和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程度下嘎拉(K id's O range×D elicious)幼苗水分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自由水含量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饱和亏和束缚水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呈增加趋势;地径生长量、新梢长度、茎重比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根重比和根冠比随土壤水分的减小呈增加趋势。结合不同处理下嘎拉幼苗生长特征可知,嘎拉幼苗良好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应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同时,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分处理对地黄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处理对地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生长期间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地黄品种‘北京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水分胁迫下(处理Ⅰ~Ⅲ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65%,50%和35%)地黄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地黄苗期、花期及根系膨大期,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3个水分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呈增加趋势;处理Ⅰ和处理Ⅱ的光饱和点均在1600μmol/(m2.s)左右,处理Ⅲ的光饱和点在1400μmol/(m2.s)左右;随着地黄生育进程(苗期-花期-根系膨大期)的推进,3个水分处理地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及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且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结论】地黄苗期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花期及根系膨大期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是最适宜地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水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使用分段研究方法对夏玉米根、冠在苗期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及拔节期复水后形态、生理响应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玉米根、冠形态和生理在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均存在着协同响应机制。形态协同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株高、茎粗、叶面积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同步生长趋势以及相关关系。生理协同响应机制主要体现在根系活力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趋势。研究还表明根冠比作为根冠功能平衡状态的重要指标,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与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之间存在着动态响应机制。采用不低于玉米各生育期轻度水分亏缺阈值下限的有限水分亏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探求不同土壤水分和镉浓度对油菜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置3个土壤水分处理组(相对含水量70%~80%、60%~70%和50%~60%),每个水分处理下分别设置6个镉处理浓度(0、5、10、15、20、30 mg·kg-1),共18个处理。测定不同水分及镉处理对油菜生长、生物量、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增加,对油菜株高、生物量、光合作用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供试镉浓度处理下,油菜生长生理及产量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油菜对镉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豇豆不同品种在水分胁迫下的生理响应,以2个抗旱性不同的豇豆品种长青102(抗旱性强)和三尺绿(水分敏感型)为试材,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豇豆生长、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了豇豆生长,降低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水势、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2个豇豆品种相比,抗旱性较强的长青102受水分胁迫影响相对较小,其表现为水分胁迫下生物量积累较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较高,叶片水势和蒸腾速率均较低,水分利用率较高。较强的光合能力、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是长青102适应水分胁迫环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分配的调节效应,揭示不同土壤水分对棉花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为干旱区发展节水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选用对水分反应敏感性不同的新陆早10号和新陆早13号为试验材料。控制0~60 cm土壤相对含水量滴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55%、70%和85%,滴水上限均为田间持水量,采用气体交换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花铃期不同土壤水分对叶片光合速率、14C光合产物运转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滴水下限为55%处理土壤轻度水分亏缺,叶片光合速率低,地上部光合物质累积量少,14C光合产物输出较快、向蕾铃分配比例增加;滴水下限为70%和85%处理叶片光合速率高,地上部光合物质累积量大,但85%处理14C光合产物向营养器官分配的比例过大,最终籽棉产量以70%处理最高,85%处理次之,55%处理最低。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为55%>70%>85%;不同品种对土壤水分的响应不同,新陆早10号在55%和70%条件下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新陆早13号,85%条件下显著高于新陆早13号。【结论】土壤水分对棉花光合物质生产、分配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花铃期滴水下限在70%~85%有利于实现棉花高产,在55%~70%范围内,棉株能通过适应性调节,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依据不同品种对土壤水分响应的差异,结合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可控性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对实现滴灌棉田节水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库布齐沙漠柠条灌丛为研究对象,人工控制土壤水分补给量和干旱程度,利用Li-68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连续监测叶片光合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探讨柠条叶片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变化特征,分析柠条灌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柠条叶片净光合速率为2.02~44.80μmol/(m2·s),蒸腾速率为0.94~23.41 mmol/(m2·s),气孔导度为0.02~1.09 mol/(m2·s),胞间CO2浓度为238.12~323.05μmol/mol,4种指标均表现为随干旱程度加深而降低,光合作用明显被抑制。土壤含水量与柠条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柠条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蒸腾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在不同干旱程度下表现为重度干旱(3.35μmol/mmol)中度干旱(2.87μmol/mmol)轻度干旱(2.08μmol/mmol)特重干旱(2.15μmol/mmol),在土壤含水量为7%~9%时具有最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